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情感 > 欢喜魔

第 63 章 拖下水

  • 作者:染鬼尘
  • 类型:情感
  • 更新:2021-11-02 19:43:45
  • 字数:7734字

姚驰音发现大牢这地方让他更兴奋,他才知道自己居然有这兴趣爱好。以后待一切安定下来,他一定要给姬云继专门建一个大牢,把他绑起来,每日对他严刑拷打。

派谁审他们才是个问题。一般来讲,刺杀皇上如此严重的案件,左右丞相和大理寺卿三堂会审并不为过。

如果没有姬云开,皇上的本意是不管别人说什么,他都不会让任何人动姬云继一根汗毛。

可是姬云开竟成了行刺之人?!

姬云继就不用说了,今日这套就是给他下的。不管他是否出席,不管那侍卫行刺是否成功,姬云继都得背这个锅。尽管谁都知道,那侍卫如此大喊,反倒让人疑惑姬云继其实与行刺并无关系。

然后他兴高采烈地亲自押着姬云继进了大牢,在牢里把姬云继一顿鞭笞抽打,直折磨得姬云继死去活来。

而姬云开则是百口莫辩,因为证人不仅有无极堂的下人,还有周围的百姓。那时轿帘是掀起来的,很多人都看见姬云开拔出剑,然后眼一花,那剑便刺向了皇上。

至于姒月姬,他还骨折着呢啊!姬云开伟大的父亲大人就是最有力的证人。何况不知情的人,打死都不会相信,一个九岁的孩子,怎么可能在眼一花间就夺走了剑,还把剑扔那么快,那么远?

但左丞相姬贯虹是他们亲爹,必须避嫌。皇上于是破例让他指一人参加会审,“毕竟你的俩儿子可都在大牢里呢。”

宋博庸、唐元周等人幸灾乐祸地夸奖姬贯虹的四儿子,简直是个武学奇才。□□裸地落井下石,几乎就要当场给他定了罪。

最后皇上乐不得地拍板,干脆两个一起关起来,分别候审,严防他们窜供。

姬贯虹还是不满意,因为他不在,右丞相宋博庸就是最大的官,他硬说宋博庸很有可能一手遮天,所以他不同意宋博庸也参加会审。

宋博庸无所谓,他也指一个人呗,反正指派的都是自己人。

宋博庸指的是吏部尚书,崔崇徳,那姬贯虹指的人呢,是礼部尚书崔崇贤。

姬云开犹豫了一下,暂时没提姒月姬。

那宋博庸也不干了,你姬贯虹凭什么说我们会考虑偏颇,你这是要在朝上公然拉帮结派吗?你怎么不嫌支持你的人少呢?既然如此我也要多加一人……

皇上很久没有静下心来看热闹了,说:“姬丞相,你要不要把你大儿子姬云承也指派过来呀?哦,我忘了,你还有个庶子,怎么,也想指过来?”

姬贯虹心里有气,他怎么也没法算到姬云开竟然会被牵连进来,颇为束手束脚。

姬云开与姬云继不同,姬云继是必须舍去的,但姬云开决不能受到伤害。姬贯虹可以不做皇帝,但他不能放弃姬云开。

所以破天荒,头一遭,人生初体验,姬贯虹忍了。他唯一的要求,就是一定要“还我儿一个公道”。

“放心,我们一定不会让你的两个儿子蒙冤受屈的。”皇上特意加重了“两个”二字的读音。

姬贯虹没吱声。

由于姬贯虹不再坚持,因此最后会审官员还是定了三个,唐元周和崔崇徳、崔崇贤两兄弟,另有唐文舒仅做辅助。

姬贯虹又说那姒月姬嫌疑颇大,因为当时和姬云开在轿子里的只有他。

而姒月姬力大无穷可是公开的秘密,以至于很多人都怀疑他是真正的姒姓后人。只是姬云继特意把他从黄姓改为姒姓,如此明目张胆,反而不敢让人轻易下判断。

不过不论事实如何,姬贯虹既然要诬陷姬云继是齐人社的头领,那这姒月姬是一定要被拿出来做成口实的。

皇上反正也不喜欢姒月姬,于是干脆地允了。

姬云继当初让姒月姬回复姒姓时,压根没想到会走到这一步,现在后悔也晚了。

姬云开在牢里听他两个哥哥说,父亲把姒月姬也拖了进来,嘴唇动了动,最终也没说什么。

姬云继听皇上说了之后,求他放过姒月姬。

“他不过是个孩子,却被我连累至此,我不想在他身上再犯人命了。”

“没关系,反正他也不是姒姓的后人,早晚都得放出去。”

姬云继只能说:“皇上,他的本家真的姓刘啊,我若撒谎,天打五雷轰!”

老天爷聋了,没听见他指着自己立的誓。

第一日皇上罢朝在牢里厮混,第二日讨论了一整天,因此姒月姬被抓进大牢时,已是第二日的晚上。

让他有了时间处理府里后续的适宜。

他直接让刘仁抚偷偷地跑了。

他把王爷写着“流人府”那三个字的纸拿出来,做了新的匾额,换下了原来的“无极堂”。

他指定了新管家刘永贵,让他把府里改成流民暂居之处,同时必须照顾好侍卫们。

他把王爷的财宝交给姬雪保管。

然后就坐等着坐牢,结果还真被他猜中了,他也没能跑了。

姬云继在牢里虽然没受刑,但皇上对他的折磨堪比大刑伺候,皇上以他身体不适为由,坚持让他休息了两天。姬贯虹当然不同意,要求立即提审姬云继。这一次,皇上没有打太极,直接对姬贯虹说:“您的另一个儿子身体无恙,不如先审他,等他的身体和云继差不多了,再审云继也不迟。”

这话是明里的威胁,要么等姬云继身体好了,要么姬云开受刑和姬云继身体一样变差了。

姬贯虹此时受制于人,宝贝的四儿子还在人家手里,他也不得不等姬云继身体恢复。

姚驰音看着他眼中的狠戾,总感觉他下一秒就要带兵冲进王宫。

那就干!姚驰音冲姬贯虹笑笑。莫大的天下,不过是他保护姬云继的手段而已,无论是谁,都要排在他的十三弟的后面。

他已经犯了一次错误,让姬云继去南疆涉险,差点小命丢在倭兵手里。

如今他无论如何也不能再犯类似的错误。

姒月姬进了大牢第二天,他特意拜托下人照顾的十二侍卫,也加入了大牢的守军。

皇上说,未防重犯出现意外,要严加看守。

姬贯虹更加上火了。他安排进大牢的人,只有偷着耍手段阴人的,没有掌握大牢守卫兵权的,这下被姚驰音制得死死的。他只好让姬云承和姬云启轮换,日夜以探视为由,守护着姬云开,以防皇上对他不利,还得感谢皇上破例允许他们去天牢探视。

姬云继身体恢复得差不多,会审才开始。

姬云继和姬云开两个人当然都对自己的罪名矢口否认。

先审的是姬云继,唐元周对他说:“既然你说自己冤枉,皇上又不允许对你们用刑,那今天就到这里吧,待我们回去细细取证之后再说。”

崔崇贤不干了,“宋大人,您这审得也太流于形式了,怎么也不用刑?”

唐元周:“以崔大人的意思,是打算对姬王爷的两位公子用刑?” m..coma

崔崇德笑了:“我可不敢。要不大哥,您先下令对这位用刑,然后我们审下一位的时候,您再对那位也用刑?”

“姬四公子尚年幼,不能轻易动刑,且他阅历尚浅,也不会有所隐瞒甚至说谎,当然不必动刑。”

唐元周说:“哦,姬四公子年幼吗?我记得他十三岁了,已经成年了,何以不能用刑。至于阅历尚浅嘛,呵呵,崔大人,何以见得?您与他有很深的接触吗?如果是那样,恐怕要请崔大人也避嫌了。”

崔崇贤:“……没有。”

审姬云开的时候,他自然是不认,审讯过程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

最后审姒月姬。

他并没有明确指认姬云开,只说看见姬云开拔剑出来,但因当时他只担心在高台上的姬云继,并未注意那剑那剑是如何飞出去的。

崔崇贤:“你既然没看到,那你当时为什么大喊是姬云开要刺杀皇上?你这难道不是信口雌黄吗?”

“可是当时周围没别人啊!除了姬四公子,我想不出还有谁。”

“没别人?当时那么多人再看舞狮,你没看到吗?你是瞎了吗?”

“大人,我没瞎,但我背挡住了啊。姬四公子带的侍卫多,把轿子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对了!如果不是姬四公子,那就是姬四公子的侍卫!”

崔崇贤:“……你胡说!”姬云开的侍卫动手,那不等于说姬云开指使的吗?有区别吗?

崔崇贤气道:“你小小年纪,竟敢在天牢里撒谎!来啊!大刑伺候!我看他还敢……”

唐元周:“慢着!”

“唐大人,这个可以用刑了吧?”

“崔大人,这个才九岁,是真的未成年,阅历尚浅。”

“他不过是个家奴。”

“我朝律法当中,并没有家奴与家主要遵守不同律法的规定。”

崔崇贤谁也没打成,气呼呼地走了。

于是第一日审问,部分人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氛围当中愉快地结束了。

前面曾说过,姬云继离开京城去南疆的时候,姬云启已经是大理寺卿,怎么又变少卿了呢?

其实在姬云启任大理寺卿之前,他本是少卿,那时的大理寺卿就是唐元周。后来姬贯虹寻了唐元周一个错处,让他被降了职,和姬云启掉了个个儿。再后来皇上寻了姬云启一个错处,让他和唐元周又掉了回来,还把他派去玉门镇守,才回京城半年多。

这二人之所以名字只差一字,是因为他们本就是亲兄弟。同一家子的兄弟却是完全不同的党派,如果不算姬家,算是朝中独一份了。无广告网am~w~w.

姬贯虹掐指一算,觉得还是亏,因为唐元周也是宋博庸一派的啊,所以他坚持再塞一个人,这个人是兵部的尚书魏执。

姬贯虹的两个儿子都进了大牢。

唐元周一听,乐了,你们都安排人了,就我老哥一个,凭什么呀?干脆他也指一人帮忙。他指的是谁?他指的是工部的主事唐文舒,他儿子。

这唐文舒不与任何人一党,包括他爹,满朝皆知。但他最近替姬云继说了不少好话,那不也还算宋博庸一党吗?

所以姬贯虹又不干了,还要再加一人,大理寺少卿姬云启。

姚驰音在心里嘿嘿嘿地笑了,好吧,谁都别占便宜,为了能把你姬云开拖下水,我宁可委屈十三弟了。

姬云继还没怎么争辩,朝臣们已经吵起来。以姬贯虹为主的人坚持大义灭亲,宋博庸、唐元周、唐文舒等人则坚持此时蹊跷,怕是有人陷害,且姬云继舍身护主,更应查明真相,不能冤枉了好人。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