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历史 > 博水园

第167章筹划反叛中

  • 作者:作家u4mIz0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2-06-19 19:39:22
  • 字数:6952字

史思明担忧地说:“虽然大唐不久之后将被我们推翻,但是毕竟已存在了一百多年,纵然上有奢侈、中有腐化、下有贫困,也不至于很快土崩瓦解。另外,范阳距离长安遥远,一旦我们举兵攻打,势必造成很大影响,路途郡县就算闻风而降,消息也将很快传到长安,皇帝老儿得知后,定会派驻重兵防守。我们劳师袭远,或许尚未到达长安,就已被大批唐军围歼了。”董庆尚说:“是啊,古人作战,讲究师出有名,我们举兵攻打长安,明显是在反叛大唐,如果传了出去,难说路途百姓能否全部响应;董某觉得,我们一定要找个充足理由,方可放心举兵攻打长安。”阿史那承庆不屑地说:“理由很好找啊,我们就说唐军攻打南诏,兵力损耗过多,造成长安守备空虚,为了防止出现意外,我们特来派兵相助。”安禄山摇了摇头,说:“这种理由也能相信的话,除非皇帝是个傻子;我们要想其他理由才行。”

四人绞尽脑汁,苦思冥想,整个房间安静下来。过了一阵,董庆尚说:“董某想到一个策略,不知说出来后是否可行?”安禄山说:“什么策略,董书记只管说来。”董庆尚不慌不忙地说:“当今朝中,除了唐玄宗外,剩下的就是右相杨国忠的权势最大了。实际上,杨国忠并没有太大的能耐,经常给唐玄宗出一些馊主意,比如三次派兵攻打南诏,均告失败。正因为这样,杨国忠非常害怕有人威胁自己的相位,特别是害怕安节度使功劳过大,唐玄宗恢复出将入相的传统,让安节度使进入朝中担任宰相,所以不断污蔑安节度使要谋反,企图借唐玄宗之力排斥安节度使。鉴于这种现象,董某想到了历史上发生的一件事情。西汉初年,御史大夫晁错向汉景帝建议削藩,被汉景帝采纳。当时,各藩国中的吴王出于保住本人实力的考虑,联合其他六个藩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最后,汉景帝在无奈之下,只得杀死晁错。目前,杨国忠就是汉景帝时的晁错,安节度使若打着‘清君侧’的口号,以讨伐杨国忠为名,挥师南进,攻下长安,便可一举推翻大唐,自立为帝,成就一番丰功伟业。”

第二日一大早,沈蕙萸来到薛九儿的房间,轻轻地敲了敲门,说:“九儿,是我,你的阿姊。”房内没有任何动静。沈蕙萸又敲了几声,仍无回应,颇为纳闷,心想:“九儿一向起床很早,此时是不是已经忙碌去了?”看见一个婢女过来,忙问:“你之前就在这里吗?”婢女点了点头,说:“婢子之前就在这里收拾屋子。”沈蕙萸又问:“那你知不知道薛娘出门没有?”婢女想了想,说:“婢子刚到寅时就来收拾屋子,不知道薛娘出门没有,好像还没有出门吧。”沈蕙萸转身看着紧闭的房门,心里一慌,瞬间脱口而出:“糟了,九儿——”猛地上前推门,门一下就开了。沈蕙萸进去一看,顿时惊得天旋地转,大叫一声:“九儿!九儿!”身体一斜,差点栽倒在地。婢女赶紧跑过来将沈蕙萸扶住,同时往里一看,吓得惊叫起来:“快来人啊,薛娘上吊了!”

听见喊声,在外面干活的几个奴仆迅速跑进房间,七手八脚地将悬挂在房梁上的薛九儿放下来,一探鼻孔,早没气了。沈蕙萸看着断气的薛九儿,禁不住热泪盈眶,叹道:“九儿妹妹,你为何要自寻短见啊?和培走了,我可以照顾你,你根本不用担心。自从回到清为后,我没有哪一日不在想你。我们姊妹相处二十多年了,感情日渐深厚,你这一走,将我一人丢下了,让我怎么办啊?我再也不能跟别人说心里话了。九儿,你真的好狠心啊!”

葬礼结束,人们各回各家。目光呆滞、面容憔悴的薛九儿跟随曾家人回到曾家大宅院。看着往日一脸笑靥的薛九儿近期始终哀容满面,沈蕙萸心里总有一种隐隐的不安,考虑到白天众人都很累了,等休息一晚后,明日再去关心她也不迟;想毕,便回自己的房间了。

安禄山露出一副得意的神态,说:“看来大唐寿命将尽,我安禄山不能视若无睹,更不能麻木不仁啊!现在,我们就进行正式地策划,看看从哪些方面入手比较方便。”董庆尚思索片刻,说:“董某认为,安节度使手下汉将过多,不易操控,因为汉将留恋故土,热爱大唐,若是听说举兵攻打长安,只恐会集体抗命,甚至临阵倒戈。安节度使不如派人奏报朝廷,请求让三十二个番将代替全部汉将,先试试朝廷的反应;若是得以顺利实施,说明朝廷对安节度使依然信任不疑。”安禄山说:“这个办法甚好,让三十二个番将代替全部汉将,如此一来,我们就不用担心手下将领是否忠心了。”

办完薛九儿的后事,宋梦瑶叹息曾和培一生为官,竭忠尽智,最后居然落得如此结局,遂召集曾家所有人,宣布今后无论是谁,一律不准向任何人提起曾和培生前之事;曾家所有人全部点头应诺。

在范阳的范阳节度使府里的一个房间内,门窗紧闭,气氛有些压抑,平卢、范阳、河东节度使安禄山正和平卢兵马使史思明、将军阿史那承庆、平卢镇掌书记董庆尚紧张地密谋。

董庆尚说:“自从来到范阳后,安节度使对董某恩深义重,董某感激涕零,誓死愿效犬马之劳,以图大业。此时,请恕董某直言,我们讨论涉及大唐命运之事,下一步的举措仅是争取从大唐朝廷索取更多权益,还是彻底改头换面、重定江山呢?”安禄山冷冷一笑,说:“董庆尚,凭借具有的安邦定国才能,你认为小小的平卢镇掌书记之职就能满足吗?我安禄山即便再重视你,也要受到大唐局限,难以让你施展全部才能,你不觉得很遗憾吗?”董庆尚小心翼翼地问:“那安节度使的意思是……”安禄山说:“平卢镇掌书记之职太低了,你至少应担任侍郎之职才对。只是大唐朝廷排斥人才已久,你早就无缘进入了。我这里又没有侍郎的职务,你认为如何是好啊?”董庆尚恨恨地说:“董某居于何职,暂不重要。既然大唐朝廷这般无情,也就休怪我董庆尚无义。如今,大唐朝廷奸佞贪权、官员敛财,日益奢侈腐化,并还不断排挤贤良和苛虐百姓,以致人人苦不堪言、怨气冲天。几个月前,杨国忠又怂恿唐玄宗强征大量男丁当兵,再次攻打南诏,结果仍是损兵折将,大败而归,不但激起更大民愤,而且也造成长安城内空虚。董某以为,此时正是难得机会,安节度使若能举兵,直取长安,保证一路势如破竹,无人敢来抵挡。只要攻下长安,杀死唐玄宗和其他皇亲,大唐也就宣告灭亡了;安节度使取而代之,自立为帝,便是瓜熟蒂落之事了。”

阿史那承庆说:“对啊,那个皇帝老儿有什么好,整日不是搂着杨贵妃寻欢作乐,就是听着杨国忠进谗献诬,根本不顾百姓死活。安节度使就该举兵讨伐,进攻长安,一举灭掉大唐,建立自己王朝,岂不快哉!”史思明说:“安节度使只要振臂一呼,必然会有四方响应;到了那时,皇帝老儿只怕临死前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

史思明坚定地说:“安节度使,我们二人从小在营州柳城一起长大,可谓情同手足,后来也一直保持着友好关系。我史思明很早就立下誓言,将来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要永远跟随安节度使,赴汤蹈火,冲锋陷阵,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现在,安节度使若有计划需要完成,就算危险再大,我史思明也绝不会后退半步。”安禄山略一点头,说:“对史兵马使的忠心,我安禄山从来未曾怀疑,否则今日密谋就不需要史兵马使参加了。”停了片刻,神色略显严峻,看着三人,又说:“我们在此讨论涉及大唐命运之事,如果成功的话,你们三人就是重要功臣,还望你们三人认真对待,献计献策。”

按照惯例,曾和培的灵柩放置在曾家已布置成灵座的下室西间,等待亲朋好友前来祭奠后再安葬。曾和培过世的噩耗传出,多数清为人都非常震惊。除了亲朋好友外,很多素不相识的百姓也自发地来到曾家,祭奠给整个清为人带来荣耀的曾和培。目睹此景,身穿丧服的薛九儿悲不自胜,几次险些晕倒,旁边曾雪婵急忙将她搀住;身穿丧服的沈蕙萸痛心拔脑,站立不稳,旁边曾雨婵赶紧将母亲扶住。仅过片刻,薛九儿便已哭成一个泪人,浑身瘫软,难以自持,曾雪婵寸步不离地守护在她的身旁,不敢稍有懈怠。接着,启殡、出殡、下葬、虞祭。最后,曾和培入土为安,葬在其父曾德寿的坟墓之侧。

正伤心着,沈蕙萸无意间发现几案上放着一张纸条,急忙拿起一看,上面写着:“阿家敬上:九儿即将去了,今后再也不能伺候阿家了,望阿家多加原谅。和培虽已入土为安,但九儿无时无刻都在思念。九儿唯恐和培孑然一身、形影相吊,决定前往九泉之下陪伴。临去前,九儿恳请阿家帮一个忙,将九儿葬在和培的墓旁,这样九儿便能永远陪伴和培,不会让和培寂寞了。阿家倘若答应下来,九儿即便来世做牛做马,也要报答阿家的大恩大德。九儿顿首。天宝十四载十一月二十三日。”

当宋梦瑶看完薛九儿的遗信后,感喟不已,叹道:“九儿是天下罕见的痴情女子,我若不答应她的请求,只怕良心会永远受到谴责啊!蕙萸,按照遗信所写,将九儿遗体葬在和培的墓旁。”沈蕙萸含泪答应,转身照办。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