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修真 > 无字江山

第394章三大龙脉

  • 作者:小神
  • 类型:修真
  • 更新:2021-07-23 04:37:38
  • 字数:11688字

首先是北龙脉沿黄河通过青海、甘肃、山西、河北、东三省等北部地区,延伸至朝鲜半岛而止。实际上,北龙不应到朝鲜便终结,它相接于朝鲜的白头山。也就是朝鲜的龙脉发于白头山,但并未停止,只是隐入了海中,最后连接了日本列岛。北京、天津等城市处于北龙之上。

接着中龙脉通过黄河、长江之间的地区,包括四川、陕西、河北、湖北、安徽、山东,到达渤海终止西安洛阳、济南等,均为中龙气聚之所。

由于昆仑山的各种神秘传说,而且山高地险,常年积雪,人不能及,因此昆仑山在封建社会被越来越神化,成为神权与仙人的象征。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昆仑山同样占有极高的地位,不仅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山,被誉为“万山之祖”、“中国第一神山”等,在风水一脉中,更被认为是天下“龙脉之祖”,素有天下龙脉出昆仑的说法。

在古代神话认为昆仑山中居住着一位神仙“西王母”,人头豹身,由两只青鸟侍奉。是道教正神,与东王公分掌男女修仙登引之事。

将这些山脉汇聚起来,就形成了中国最出名的三条龙脉,为北干、中干和南干。

而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昆仑山就是天下群山的祖宗山和发源地。

它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横惯新疆、西藏东延青海境地内,长达2500多公里。它的西段是塔里木盆地和藏北高原的介山,西北东南走向。

最后南龙脉沿长江通过云南、贵州、广西、湖南、江西、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南部地区入海而停止,通常把香港、广州、福州、南京、上海等城市划为南龙。

它向西蔓延,延伸出两条龙脉,向东蔓延,龙的主脉落在陕西省的西安市,然后东出中原,同时展开北向、南向、东向、西向分支,形成井体的昆仑山脉体系。

昆仑山到了中原以后,向东有六盘山、秦岭;偏北又有太行山;偏南有巫山、雪峰山、武夷山;向南是南岭;加上五岳北岳恒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还有东边的黄山和台湾的玉山,西南的峨眉山。

据说,这三条龙脉又以中干最尊贵,次北干,再南干。

历史上的汉高祖刘邦、汉光武帝刘秀、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都是出生在中干龙分支。

近代湖北黄冈地区多位开国元勋,以及诸多科学伟人等,都是得于中干龙分支的大别山。

东段成东西走向,分出三支北支为祁漫塔格山;中支为阿尔格山,东延至布尔汗布达山及阿尼马卿山;南支为可可西里山,东延为巴颜喀拉山,在四川边境与岷山和邙山、郏山相会合。

速度会很慢,跟蜗牛差不多。

我从小到大从未遇到过如此大的降雪,幸好在暴风雪真正到来之前教授被救了出来,否则教授就真的凶多吉少了。

我给教授回了一条信息,尽管我知道他的手机已经摔落悬崖坏掉了,但是他回到学校以后就会补卡换新手机。

现在社会生存的人们没有谁能离开智能手机。

教授虽然是个怪胎可是他也不行。

“我会像一匹草原狼一样在冬天的草原上坚强的生存。”

只有这一句话,不是表决心也不是想要因此得到教授的认可,而是一种分享,毕竟教授就是我的亲人。

我确定我身上被赋予了特殊的使命,我必须在大草原上找到自己此行的真正目的,我必须探索自己的身世,了解自己的家族,窥探自己父母身上的隐秘。

现在就是用皮鞭子抽我也不走了,我不说在这里扎根,可我一定要找出属于自己的答案。

我对着喝的已经糊涂的巴尔思,十分严肃的宣布,“外面雪一停我们就开始继续考古实习,如果你们能在下雪的时候给我讲讲地下墓葬的秘密那更好。”

一切看起来都很正常,要看起来很正常才行。

这是我的长远计划。

巴尔思看看我继续喝酒没有回答,他看起来不会答应任何事情,而更重要的是那妇人的反应,那妇人身上有更多的隐秘更多身份。

那妇人甚至都没有看我只顾着喝酒,她大概合计着我还有几天就可以给她的女儿去陪葬了,她女儿就不再寂寞了吧。

突然地下再次传来一阵巨大的震动,我听不见任何声音,但是我好像感受到了火山爆发般的炽热,如果我有听力我想那一定是咕噜噜的沸水声。

再看眼前的两人淡定自若根本没当回事,要么他们喝多了完全没感觉到要么就是他们已经习惯这种突如其来的地下地震。

如果真的是地震这已经是我在大草原遇到的第二次地震,而官方根本没有任何报道,加上上次死里逃生的那次难道这仅仅是一种巧合么

或者说我走到哪地震跟到哪

而草原坝上地区自古以来根本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地震,否则那些半地穴民居也不会经历了几千年以后保存的如此完好了。

草原坝上根本不在活跃地震带上。

而最近赤峰发生的几次地震大概都在三级左右根本没有造成什么财产人员损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地下剧烈的震动和炽热至少持续了有一分钟,而后突然恢复正常,一切又都如同我的听觉变得静悄悄的。

恐怖的静。

对于一个聋子来说静会分为很多种,有宁静的静,安静的静,死寂的静,舒适的静,可怕的静,现在就是可怕的静。这座百年古宅地下到底埋藏着什么

难道我身在一座活火山口

强烈持续的震动和炽热让我突然想起一件事,多年前在探测秦始皇墓的时候就在地宫上的封土堆上居然存在着严重的汞异常。

难道地宫中真的像史记中记载的那样存在水银吗

地宫中放置水银究竟隐藏着秦始皇怎样的隐秘心事

大量的水银又来自何处呢

科学的勘测结果表明,地宫中不仅有水银,而且水银的藏量非常庞大。有人推测,地宫中的水银可能多达几吨甚至上百吨。

但是,和之前贵族古墓不同的是,秦陵地宫的水银量十分庞大,而且历史学家在考察这段历史的时候发现,水银对于秦始皇而言,似乎有着更为不寻常的意义。

史记记载,秦始皇20多岁时迷上了“长生药”和“真人术”。为了达到修仙的目的,在炼丹方士卢生等人的鼓动下,秦始皇甚至把皇宫搬进咸阳地宫,足不出户呆在里面,一面批阅奏章,一面“接引”神仙,不许外人打扰。

在他死后,仍然希望能够把权力和财富带到另一个他只能想象的世界里去,一样地可以巡视九州。为了寻求长生不死,秦始皇就需要炼丹。

炼制长生不老的丹药的时候,水银的地位就一下子上升了,因为水银是炼制所有丹药的一种最基本的材料。

水银的味道我很熟悉,我不止一次在学校的实验室进行过测试和水银分离,这是我的个人爱好,因为迄今为止在其余帝王墓葬中几乎没有发现过水银灌注。

眼前明知道地下是水银海的几率极小,微乎其微,可我心里还是一直想着水银海,就像是中了邪一般。

教授对史记中“以水银为江河大海,相机灌输”的话深信不疑,于是提出“在秦始皇陵地宫深处,存在着13000多吨水银,几千年来它们还在不断地流动着”。

可是,对这13000多吨水银的来源,是难以解释的。要在秦始皇陵地宫中灌进13000吨水银,按照明清时期朝贡数量估算,得生产9万多年才能满足要求。

而清朝距离秦朝还相隔着2000多年。

我忍住没问因为我问了他们也不会说,显然他们都知道这地下埋藏的秘密到底是什么。

但是我绝不是如此就会放弃的人,我脑子里正在酝酿一个新的危险计划。

11月22日,小雪。

小雪是中国24节气当中的第20个节气,此时阴气下降,阳气上升,而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冬。

一辆古老的绿皮火车咣当当的在古老的铁轨上缓慢前行,风雪太大所以很快绿皮火车就被迫临时停靠在一个除了当地人再也没人知道的小站躲避。

火车一直都是这个世界上最稳定的交通工具,只要不是极端恶劣天气就不会停止运行,除非遇到台风、海啸、地震、洪水、暴雪。

眼前就是暴雪,火车被迫临停半个小时以后铁轨上的积雪已经超过60厘米深了,厚雪加上迅速的冰冻再加上至少七级以上的西伯利亚寒流带来的北风,本来最坚固最稳定的火车车厢瞬间就变成了汪洋大海中的一艘摇摇欲坠充满绝望的小船。

列车长反复在广播里安慰乘客,说只是暂时躲避风雪,说车上的食品和热水储备足够,说暖气还可以至少维持20个小时以上,说站台里也准备了大量的紧急救灾物资。

说风雪小了很快就重新出发。

幸亏这种天气选择出行的人不多,而出行的人大多数都坐了更快更安全更稳定的高铁和动车组。

古老的绿皮火车前后两个车头,中间只有区区六节车厢,其中还有一节是燃料车兼火车厢一节是餐车和乘务人员休息室。

真正乘坐乘客的只剩下四节车厢,单节车厢182个坐位,但是几天一节车厢也就二三十个人,四节车厢加起来还不到100人。

即便如此人群中不安的情绪已经开始迅速蔓延,家住在附近的,在小站附近有亲戚朋友的都已经开始练习下车。

因为大多数人都是这趟古老绿皮火车的老乘客,已经坐了几十年,知道刚才列车长的话全是骗人的,食品燃料不可能足够支撑一天一夜时间,热水也十分有限,现在四节车厢两节已经没水了。

再看外面的风雪没有任何停歇的意思,天空根本看不见黑压压乌云大片,老乘客还知道这个小站平常最多两到三个人值班而已,根本不会储备任何食物和燃料,这个小站几年前就开始讨论废弃了。

因为现在绿皮火车绿皮慢车越来越少,绝大部分都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了,只有在比较偏僻的山区地区还有几趟苟延残喘。

倒不是说绿皮火车就完全不好,绿皮火车便宜皮实一般旅程较短要求也少,上了车跟到家一样随便。

甚至有的绿皮火车是可以随便把牛羊鸡鸭带到车厢上来的,还有一部分人拥有绿皮火车情怀,或者在时间不忙的情况更愿意选择慢悠悠看风景的绿皮火车。

沈墉伯就是其中之一,本来他已经被送进了高铁站送上了高铁车,他却自己下来了,他身上的伤基本上都是皮外伤,除了左脚踝崴到了肿胀的厉害之外没别的。

他走路跟个瘸子一样,肩膀一高一矮的晃动,手里拄着一根枣木拐杖,身上穿着一件跟他瘦小身材极不相称的灰色棉风衣。

头上戴着一顶狗皮帽子,相貌平平,在北方已经进入初冬的世界当中却显得极其和谐,和谐到扔进人堆就再也认不出来。

沈墉伯看起来有些心事,他一个人霸占着双面六个坐位还有一个靠窗的小桌板,不是他多特殊,而是乘客太少,每个人大概都是这样的配置。

他眯着眼睛看着车窗外的大雪,禁不住又下意识裹了裹身上的棉风衣,靠窗脚下的暖气温度越来越冷,他知道这是火车燃料有限在尽量维持一定的车厢温度。

本来这种古老绿皮火车就四处透风,全力供暖温度也就20度左右,现在大概只剩下15度左右。

这个温度看起来不低,可是在静止的车厢中,在外面暴风雪疯狂侵袭而入的情况就会觉得越来越冷,所以很多人在咒骂抱怨,一些人在想着办法下车。

一些人则在过道里来回的走来走去取暖,小孩子的哭声,老头老太太的咳嗽声,中年人电话里的喊叫声汇成一片,整个车厢里是混乱真实繁杂的。

只有沈墉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把腿担在对面的座位上,本来他是脱了鞋子的,现在因为开始变冷不得不重新穿上,可他还是稍微讲究一些,找了两张废报纸垫在脚下,虽然绿皮火车座椅上的蓝色座椅套上次洗干净不知道是何年何月了,很多地方都磨的黑亮黑亮的,味道感人。

一共六节车厢只有一个乘务长一个司机一个机修和两个男乘务员,一共五个人,正常情况下不算少了,如今却显得捉襟见肘起来。

几乎每个乘务人员都忙的不行,解决着人们各种各样的疑问各种各样的问题恐惧和刁难,车厢里到处都弥漫着一种灾难降至的阴沉气息赤峰坝上地区经常在刚入冬的时候就下大雪,所以这里的人应该很习惯才对,可是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不管是老人还是孩子都开始变得娇贵焦躁起来。

还有就是小雪刚至就下这么大暴风雪其实对于当地人来说也颇为十分罕见,外面光是呼啸的北风已经刮黄了天,甚至让人已经分辨不出哪些是刮起的地上的积雪哪些是天空飘落的雪花,仿佛世界末日到来。

沈墉伯本来没有抽烟,只是喝了一点酒,他被找到以后被阿日善和巴尔思带去了一个乡镇医院检查,并无大碍,只是脚踝的伤需要静养一两个月尽量少走动不要干重体力劳动的活,另外就是不要饮酒。

可是对于他这样的人来说这个时候什么都可以没有就是不能没有酒,他一上火车就给自己买了两瓶二锅头放在暖气上捂着。

他在喝酒,喝的很慢,车厢里开始变得烟雾缭绕,他也开始抽烟,因为这样的时候他没办法责备那些焦躁的人开始抽烟。

这就是绿皮火车的好处,抽吧,烟酒不分家,只是那个小子现在真的好么

那个还对未来一无所知的小子真的能熬的过来么

他这样不负责任的一走了之是不是有些太残忍了

应该把他所知道的那部分事实的真相提前告诉他么

沈墉伯的心里也充满疑问,但是更多的还是担忧与焦虑,本来他想自己一个人去那个地方找到那件东西,这样那小子身上的危险和压力就要小很多。

至少从这点上看是的。

大雪封山,大雪堵门,明天这个时候想要出门去得先从窗户跳出去用铁锹开出一条通道到达门外正门口位置,清除掉堵在门前厚厚的一两米深的积雪才能推门出去,然后走到哪就用铁锹开路到哪。

解放后,1955年授衔时,光是湖北黄冈地区就有两百多个将军,黄冈地区的麻城县的乘马岗一个小山村就出了二十多个将军。

另外,再说个题外话,在中国最大最正宗的龙脉昆仑龙脉上,就存在着三座超级帝王陵,历经几千年仍然无损。

我不知道多长时间才回到现实,脑子里盘旋的却是中国龙脉的事情。

外面的大雪飘飘洒洒漂亮极了,看起来没有任何停歇的意思,很可能会继续下上几天甚至一周时间,这在北方坝上草原很常见,只是这场大雪今年来的不光早而且大。

按照目前这种降雪量下下去用不了两天就会成为一场雪灾,人和牲畜的生活生存都会受到严重的挑战。

我心里竟然又开始担心起巴尔思羊圈里的小羊甚至还开始担忧那头叫阿大的肥猪,我是个善良的人。

看龙脉,看的不仅仅是山的走势,山的条理纹路,更是山与山、山与水、人与自然的脉理联系,它是无法按图索骥的,是一门不亚于现代数学、物理的大学问。所以很多人即使拿着风水名著,背着寻龙口诀,依旧是云里雾里。

此外,在风水龙脉中,也是有许多专业术语的。比如祖宗山、父母山、水龙、支龙等等,所谓祖宗山,就是山脉的出处,群山起源之处,父母山就是山脉的入首处,审气脉即指审祝山脉是否曲伏有致,山脉分脊合脊是否有轮晕,有轮有晕为吉,否则为凶。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