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修真 > 在古代悠闲种田的日子

14.玉娘的功劳

  • 作者:于隐
  • 类型:修真
  • 更新:2024-03-08 02:22:08
  • 字数:4700字

韦氏一听,觉得甚好,点头了。

村里人听说大河要挖窑烧灰炭,全都扛着锄头和锹去了,啥是灰炭都不会多问一句。

韦氏瞪小儿子一眼,“别瞎说,我看你就想跑远地方去玩!”

花姑在旁边裁衣边说:“娘,要是真能烧出灰炭可真好,前些年烧自家的炭我也觉得熏眼睛,还不如这几年直接烧柴取暖来得更方便。要是咱家挖窑,我也想去挖。”

他叹气道:“就怕烧出来的还是土黑炭,熏眼睛,没人肯要。”

玉娘确实闲不住,若整日坐在家里晒太阳看着婆婆干活,也不太像话。

玉娘眼巴巴地看着韦氏,韦氏瞅她那样子,不禁一笑,“你也想挖?你那身子骨如何挖得动!你就在家养身子。”

如今不忙乎,韦氏自个儿会留在家,洗衣做饭都用不上玉娘。

烧炭本就不是哪一家子的事,又逢农闲,自然举全村之力。

玉娘立马想了个主意,“娘,我就每日带着大丫和石头一起上山去玩吧,看大家如何挖窑,顺便教他们俩识文断字,免得他们俩乱跑。”

无意中竟然揽了个带娃的活。

一部分人挖窑,另一部分人去苍峰山砍树。

玉娘带着俩娃满山跑。

挖树根、捉虫子;挖小洞、堆小山;捉迷藏、扮老鹰捉小鸡、玩木头人……

这会子大丫和石头也吵着要上山一起挖窑。

还边干边扯闲篇。

一位与大河年龄相仿的汉子大声嚷道:“大河,之前你时常羡慕我柱子有四个娃,担心命里无妻,如今得意了吧,娇妻在侧,来年就能抱上胖娃。”

尽管玉娘离得远,仍是一字不落地听进耳朵里。

人家都有四个娃了!吓得玉娘一哆嗦。她若想生娃,俩娃足矣,四个怕是没那个精力照顾。

水叔早见识过玉娘落落大方的性子,他和郑老爹并肩挖山。“重五兄,你也是有福气,大儿媳乖顺肯干,还给你育俩孙。如今二儿媳样貌出众,还会识文断字,咋啥好事都让你重五兄碰上了?”

郑老爹眉头舒展,但又不好让人觉得自家把好事全占了,只好想个玉娘的弱处让大家平衡一下。

“水老弟,哪有那么好的事都让俺重五家碰上。玉娘她身子骨弱,干不了粗活,凉水也不能多沾,往后大河立门户养家,得他一人扛。”

大河知道他爹这是在水叔面前装弱,但他还是不想委屈了玉娘。

“爹、水叔,玉娘只是身子弱,她懂得可多了,烧炭要封窑都是她教我的,往后我若立门户,她的功劳肯定比我大。”

“哈哈…你这小子,生怕你爹说你婆娘的不好。”

旁人也跟着大笑,觉得大河护新妇过于明显。

郑老爹无话可说,也跟着笑,儿大不由爹娘嘛,他懂。

倒是让远处听到这番话的玉娘颇不好意思,只好看向一旁的俩娃。

柱子瞧见这一幕,想到自家目不识丁的四个娃,叹道:“要是俺家娃也有人教多好。”

郑老爹听了,神色颇得意。

水叔也想到自家连郑字都不识得的三个孙。

他拉住郑老爹的胳膊,“重五兄,跟你商量件事呗,你家玉娘闲着也是闲着,也教教俺家那三个孙如何?”

柱子立马接话道:“还有俺家四个娃!”

水叔瞪他一眼,“你家最大的才七岁,小的才一岁,急啥?我那三个孙都满十岁了还斗大字不识一个。”

郑老爹哪好做玉娘的主,他看着大河。

大河可不想给玉娘揽事,没接话,也不接他爹的眼神。

这下不仅水叔和柱子,其他村民全围了过来,都想让玉娘给他们的娃儿启蒙。

郑老爹还是为难,毕竟自古妇人不好过于张扬,他不想让玉娘担这个名声,好像她多逞能似的。

水叔又道:“重五兄你瞧见了没,大家都想让自家娃跟着你二儿媳学识字。你有啥好担忧的,反正她身子弱不能干重活,耽误不了你家的活。每日一个时辰就差不多吧,她教娃儿们劳累,每家给几只鸡补补如何?”

柱子附和道:“若林娘子愿意教我家娃,一年给两只鸡!”

“好,俺家也给两只鸡!”

“俺家鸡要留着下蛋,给三十只蛋成不?”

郑老爹和大河听呆了,还能挣到鸡和蛋啊!

这下还不等他们俩点头,玉娘跑了过来,“玉娘乐意,教大家娃儿识字是我玉娘的荣幸。”

有鸡有蛋,这活儿划算啊。

水叔欢喜得胡子都吹了起来,“就说嘛,林娘子为人大方!瞧你重五兄和大河,可甭那么小气!”

玉娘自己同意,郑老爹和大河怎会说啥,刚才他们不好应允,是怕玉娘过于操劳。

郑老爹只好发话,“那你们和玉娘商量下时辰吧,她身子骨弱,不好教太久。”

“那是那是,每日一个时辰,娃儿回来就自个儿练。”水叔生怕郑老爹阻拦。

商量时,玉娘说娃儿得满七岁才好教,否则一个个乱跑秩序就乱了。每日会留作业,巩固当日所学内容,而且每月逢十休沐,赶集日也不教课。

大家都点头称是。

至于时辰,玉娘就定在辰时。因为晚上睡得过早,早上醒来洗漱过后闲着没事干,教教孩子们读读书也好。

如今她只能干看着。

村民们干活肯下力气,特别是一群人一起干活更有劲。

大河时不时往玉娘这边瞅瞅,心里不禁感叹,玉娘会玩的东西真多!

玩了一个多时辰,俩娃趴地上学写字,玉娘则坐在山坡上看着大河和村民们一起挖窑。

其实老三大树跟玉娘想法差不多,觉得还是向他人请教比较好,但家里人不同意,特别是他娘强烈反对,只好作罢。

这些村民们还是很有智慧的,挑选了一个半山坡,就像玉娘前世所知的西北挖窑洞住房一般,这样只需挖一面,省时省力。

村民们还懂得狡兔三窟,分开挖,打算挖三个小窑,这样就可以同时烧三窑炭,能以最快时日琢磨出更好的封窑方法。

玉娘要是知道会有这么一日,前世她怎么也得查查网页、看看视频,学会烧灰炭甚至银炭的技术。

“好,但也别耽误俩娃的新衣,过年要穿咧。”韦氏提醒道。

玉娘有点懵,她是不是也要加入挖窑的行列?她也愿意的。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