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历史 > 天启之风云行

第82章风雪两重天

  • 作者:红皮地瓜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2-01-07 14:20:01
  • 字数:6846字

小子想了下说道“咱们乌兰淖尔总共六百毡包(户),讫拉兔部和宿尔图部听说加入了北国府,明年就能修路了。”汉子如何听不出儿子的话意,点了下头说道“此次前来,见见北国府的头人,问明白再说。若是也跟白城大汗那样加贡加赋,也是不成。”两人一时没了兴致,知道像自己这种小部落,没什么反抗的余地。

很快前面又出现了半月形避风墙,这种墙面,每二十里一座。这才使得冬季的高原,能有车马队通行。汉子招呼道“前面避风墙,歇息一个时辰。”后面四辆马车传来应承声。

马夫的大衣后背绣有·北国隆兴交通·字样,大车插有·北国隆兴建工·字样的红色三角认旗。銮铃声声回荡原野,为这雪中高原带来些许生机。在通往五原的大道上,由东向西来了五辆蒙古常见的高轮马车。摞的高高的羊皮牛皮马皮狼皮等货物,麻绳牢牢捆扎盖着油布。

头车赶车的汉子四十左右,粗糙石刻般的脸上饱经风霜。此刻熟练地从腰间布袋中揉捏一阵,拿出装满烟沫的铜烟锅。这是去年在阿拉坦合力部落,与北疆府商队用一张狼皮换的,还送了五斤旱烟沫。想起那人真不错,就是明明是个中年汉子,说话却是娘娘腔,真是怪人。

整个云内州(含五原·套内·隆兴堡垒)已是白茫茫一片,不同的是所有大小道路两侧,每五十步都有高四尺左右,小臂粗细黄黑相间的路界标识。不时有穿着厚厚皮棉大衣和皮棉帽,后背绣有·北国路政·大字的人员在清除路面积雪。一队队套着毛皮马衣的驮马,拉着装满石炭,灰石,黏土的大车穿行在大雪中。

小子看着远处长长的运送石炭的大车说道“阿布,那大车能拉好多货。买上一辆,咱家就省下不少人手和牲口。一趟就把家里的皮子拉完了,也不担心家里没有护场子的人啦”。那汉子叹口气说道“那是,价钱我都问了,可人家一听咱们是乌兰淖尔部,不是北国府辖地。就说买了道路没修,用不成的。”

中年汉子又吸了口烟吐出白雾,说道“现在雪小了很多,这路上又好走。走在上面也不觉得累,你那噶齐阿哈(舅)上月给我说,我还不信。”半大小子从毛皮垛里钻出来,套上羊皮袄带上狗皮毡帽。蹬上毡靴利索的跳下马车,个子快撵上他爹了。这年头蒙古牧人,女真人,大部分长到后世的一米七就算大个了。

小子凑到他爹跟前说道“早听我那噶齐阿哈的话,是不是就能多跑一趟?”“那可不,今年把皮子大部分能卖掉,就不担心开春皮子发黑价钱低了。”说完将烟锅在车辕上磕了磕,小子马上说道“阿布,给我抽一锅。”中年汉子刚要呵斥,想到小儿子今年十二,明年就成人了。

避风墙内已经有七辆大型拉货的四轮马车,众人将车赶进墙内,在墙根的横木上拴好驮马,又在配套的石槽内撒上草料喂马。大家已经过很多避风墙,倒也熟悉。小子围着四轮大车转悠着看,羡慕的不得了。

小子在鼻子上横着闻了闻,浓烈的烟草味香醇无比。递回去说道“你留着吧,我抽口烟锅子就行了”“让你抽就抽吧,这边的皮子听说分三个价格,咱家的货一准儿是最好的,回去时也就过年了。一人买上一盒,你额吉同意了。”

“太好了,干嘛不早说”,说完这小子熟练的从中年汉子的布袋里,摸出火柴点上烟,吐出个烟圈。啪的下一只粗糙大手拍在他毡帽上。中年汉子训斥道“糟蹋东西,好好抽···”

避风墙的中间墙垛子处,围着一群穿着北国交通号坎的汉子,一个奇怪的炉子用管子连着墙垛子的窟窿里。大家看了才明白这窟窿竟是烧石炭火的烟囱,此时炉子上面一口铁锅咕噜咕噜的冒着热气。里面炖的蕃芋(土豆)和咸肉血肠,香气四溢显然加了香料。

自古都是蒙古贵族头人家里才用的起香料,这几年不知怎的便宜很多,听说是北疆府商队拉进来的,把价格也压低了。所以很多牧民也能用一点,因此对这味道非常熟悉。

正在锅边搅动菜肴的年长者,看到进来送皮子的车队。便放下勺子,起身来到中年汉子面前,俯身施礼道“再大的风雪也阻挡不住觅食的马儿,部落的繁盛离不开勤劳的头人。欢迎你远来的朋友,一起喝碗热汤驱走风寒疲惫吧。”

便将烟锅放进布兜里,摸索出一支烟卷“给,莫让你阿哈(哥)看见”。“烟卷”小子高兴的接过,还回头看了眼后面赶车的阿哈。问道“阿布,那来的,让额吉(母亲)知道可不得了”。中年汉子笑笑说道“你那噶齐阿哈给我的,没舍得抽,说是三钱银子一盒呐。”

木喇儿放下木碗,豪气的说道“西来?就怕他不来。这北国府是格萨尔王一手所建,我有幸见过真神格萨尔王。哪天王爷脚踩两匹神龙驹,金盔金甲,舞动手中大枪,隔着好几里就劈开了五原的城墙。这不是妄言,上万人亲眼目睹。白城哪位若要来犯,北国府怕是要扩地三千里啦。”

古尔切力吉眼睛一亮“格萨尔王,哈萨王子?今年夏天,王子回来的消息传遍草原,竟是真的。先前朋友说衙门里开会提到过乌兰淖儿部?”“对啊,宿尔图部加入北国府。修路的话要经过你们的乌兰淖尔,所以到现在还没决定呐。”

古尔切力吉不解的问道“宿尔图部·乌兰淖尔部·讫拉图部都要经过塔连乌苏,那可是有六千户的大部落。西面是塔布河,东面是大包山。那里通不过,路也修不成啊。”

木喇儿放下木碗,神秘兮兮的对古尔切力吉道“塔连乌苏部汗的特使已到了北国府,护卫中的一个百夫长我认识,当时给我摆手,没让上前说话,应是悄悄来访的。”

古尔切力吉想了下说道“塔连乌苏汗扎萨克不到二十岁,颇有贤名。但愿能止干戈,让族人得以生息。不瞒老哥,此番年前赶来送皮子,只为与北国府的头人商谈。有了格萨尔王的护佑,族人才能过安生日子,这点我还是能看明白的。”

说着又指指东面说道“那位心比天高,可各部分裂,非雄主之姿。到时望老哥不吝引荐,阖部上下感激不尽”说完站起身,右手放在左胸口深施一礼。

“工坊?那得多冷啊。”“你是头次来吧,明天你就能到毛皮坊区了。哪里比家里暖和多了,还顿顿有菜有肉。衣服都是坊里发的,啧啧啧,那日子做梦都想不到的。不过现在只是试用,要参加扫盲班。考核不过的。明年就不用了。”

“扫盲班?看不见谁也不会雇佣。”“不是你想的瞎子,得识字,会写字会读书。我的天,这样的好事竟落在咱们头上,苦尽甘来了。”古尔切力吉把一块馕饼放进嘴里,指指东方叹息道“每年部落里但凡增加了牛羊青壮,白城的大汗就会派出白甲兵,征丁催贡,族人们勉强能熬过冬天。来时听说大汗正在召集兵马,不会是西来吧。”

中年汉子双手合十回礼道“好客的朋友温暖了冰冷的躯体,与这避风墙一般挡住了寒风的撕咬。来自乌兰淖尔部的古尔切力吉,感激朋友的盛情。孩子们已经热上了馕饼,不便前去叨扰。”

“哦,乌兰淖尔是不是归化城向北六七天的路程。”“是啊,朋友去过吗?”“没有,衙门里开会说过。来吧,咱们边吃边聊。”大家都是爽快之人,两拨人围坐在炉子旁,暖墙根前确实热乎很多。

十一月初,关内的寒风一波接着一波,提醒着长江以北的人们增加衣物,储备过冬的吃食和取暖的柴火。而在蒙古高原,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已下了两天,仍没有停下的迹象。平坦之地,大雪已经没过脚踝。所谓下雪不冷雪后冷,冬季寒风冷彻骨,讲的就是冬季的风才是最大的威胁。

大家坐在马扎上,端着盛满炖菜的木碗,吃着烤的酥香的馕饼,热腾腾的饭食,驱走了路途的寒冷和孤寂。年长者给古尔切力吉添了勺菜后说道“我是木喇儿,来自木盖图部,往年我们部落冬季主要出去狩猎,获得兽皮再换取盐巴布匹。经常有族人遗失在荒原雪窟中,活的艰难。

今年成立了北国府,各处招募熟悉道路的驭手,部落里的青壮大部分获选。有了稳定的差事,也拿上了薪水。不但安全,还让人尊重嘞”。说完指指自己身上的皮面号坎。

古尔切力吉羡慕的看着木喇儿色彩鲜艳的号坎问道“岂不是说整个冬天都能挣钱,不再挨冻受饿了。”“那是,年长的大部分当了驭手,牲口是自己的,草料和大车都是衙门的。婆娘和半大的孩子在工坊做活,不比青壮挣得少呐”

汉子嘴角带笑,将烟锅子叼在嘴上,摸出火柴点燃美美吸了口。飘起的白烟冲撞着雪花,脚下宽敞平坦的大道没存下厚雪。沿途隔着几里竟有专人打扫,真是好活计。汉子脚步越发轻快,这地方给人最大的感觉就是安全。沿途随处可见护路的平房,川流不息的运送石料的四轮马车。

那大车比自己的车大五倍,也是一匹驮马。路上自己问过,只要六十两银子,百十只羊的事。只是自己的部落没有灰石路,可惜了。正在思量间,车上的一卷羊皮推开条缝。一个半大小子露出头来四下瞅了眼说道“阿布(父),你上车歇歇脚吧”。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