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情感 > 沉碧湖的黄昏

第一部 失去的岁月5

  • 作者:胡三未
  • 类型:情感
  • 更新:2021-12-30 10:57:49
  • 字数:7146字

我向来不喜欢拐弯抹角,就实话实说,告诉他说,明天上午公司有个重要的活动,千万别去凑热闹,要是影响到公司的形象,事儿可就不好办了。同时我又提醒他,既然找到公司来解决问题,就要相信公司,尤其是别给公司领导找麻烦。赵国兴立即就明白过味来,笑着说:“我知道你的来意了,但是请你放心,我赵国兴做事特别靠谱,绝不可能无端生事,给领导找麻烦……现在既然知道你在办公室任职,我心里就更有底了,建弘你放心去吧,我晚上在qq上等你,不见不散。”

晚上十点钟回到公司,打开电脑,见赵国兴果然在呼叫,我赶紧登陆。

缘聚缘散似乎都有定数,生命中的一些相聚注定是不期而遇,“非典”过去之后的那个夏天,我竟然意外邂逅了曾经给我带来天大危机的同班同学赵国兴。

一个星期天下午,办公室孙主任突然交代我说:“有几个民工因为工资的事儿和包工队发生了纠纷,跑到公司来告状,现在已住进公司招待所,下班以后你到招待所了解一下情况,顺便安抚一下,最好能拖延到下午再来,明天上午公司有个接待,撞上了不好看。”我领命而去,到招待所见几个年轻人正聚集在楼道里吵嚷着,大有不给个说法就决不罢休的意思。我说明自己的身份,要求他们推荐一位代表与我洽谈,他们便将我带进楼道顶端的一个房间里。房门半开着,里边的人正在看电视,见有人进屋,随手关上电视,回身望着我,只见他竖起右手食指放在鼻尖上,满脸的惊异之色,有点语无伦次地念叨说:“天哪,不会吧,你,你可是王建弘……我没认错人吧?”说着话把那根

刚参加工作那会儿年轻力壮,理所应当被派遣到施工一线,与砖头水泥打交道,在尘土飞扬的建筑工地上流了几年汗水……进入九十年代以后,我在改革开放的暖风吹拂下时来运转,被破格抽调到公司机关,在公司办公室写材料。似水流年里,我从材料员到秘书,在建筑公司办公室一干就是二十年,直到患病住院才被迫离开。说实话,办公室那些年是我一生中过得最舒坦同时也最没出息的日子,工作环境变好了,收入提高了,上进心反而消退了,随之而来的是交往和应酬变多了,烦恼增长了,在日复一日的喧闹中,宝贵的青春年华一点一滴流失殆尽……然而在喧闹退去,繁华落尽的孤寂落寞中,我也会不自觉地回首往事,我想的最多的是中学时代的那些事儿、那些人——余同哲、杜国华、陈少红、苏汉生、赵国兴、张建平、唐树力……还有歪脖子的米建国,甚至张老师、卢老师等等等等,我的心便久久不能平静……事实上,高中毕业以后我和同学们都终断了联系,包括与我交情最好的余同哲。

赵国兴疑惑地问:“为什么?”

——就这样,我与赵国兴意外相遇了。

赵国兴的个头也不高,长着一张还算可爱的圆脸,不过比上高中那会儿变黑了,身体也壮实多了,那双喜欢滴溜溜转的眼睛也比先前沉着多了,当年他把我放在课桌上的诗稿传扬出去,给我制造了好大的麻烦,而他自己也结结实实挨了余同哲一拳,被打翻在地。我虽然接受了他的道歉,但在心里已然留下嫌隙,使这次不期而遇的欣喜中少了一丝亲热的成分。我因为另有事情要办,和赵国兴加上qq好友并约定晚上联络,然后就离开招待所走了。

赵国兴在qq上有一段长长的留言,大体意思是说,他带了几个老乡在一个包工队里做木工活儿,有好几年了,这次到公司来告状是因为包工头没按照承诺给结算工资……和包工队打交道太难,好几个月了一筹莫展,所以希望公司出面干预,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种事情公司曾经有过先例,包工队总得受甲方制约,只要公司肯出面干预,事情必然迎刃而解。然后他又把我恭维了一番,说我当年喜欢写作,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果然靠耍笔杆子鱼跃龙门,成了我们班最有出息的一个,因此他很为我高兴。最后希望我看在老同学的面子上帮他们说说话,等事情办妥了一定好好报答我。

赵国兴干净利落地回答我:“明天上午。”

“万万不可,”我被他的回答吓了一跳,立即阻止说,“明天上午可不行,你们换个时间吧。”

我对他的留言内容不感兴趣。我虽然在办公室工作,却是个无职无权的合同制员工,哪里能称得上鱼跃龙门,也绝不可能是我们班最有出息的一个;至于他与包工队之间的纠纷,毕竟是一面之词……那时候类似的事情很多,大多是因为没按《劳动法》规定签订劳动合同造成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吵来吵去,最终很难得到满意的结果。凭我的身份,如果掺乎进去找领导为他们说话,那就太高看自己了。

刚走到楼梯口,忽然想起自己此行的任务,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如果他们第二天上午果然跑到公司去讨要说法影响了公司的形象,自己可是罪莫大焉,孙主任不对我拍桌子才怪呢。于是赶紧返身回来,试探着问赵国兴:“你们打算啥时候到公司去?”

风在天涯:你倒是想得开,但你现在不是很好嘛?

忽如远行客:是谁上了大学?

风在天涯:你也太孤陋寡闻了,学校推荐陈少红上了农业大学——农业大学也是大学。

忽如远行客:她的学习成绩可不是最好的。

风在天涯:好多人闻讯以后有此疑问,但这种想法有点幼稚,你说是吗?

忽如远行客:也是……你和同学们来往多吗?

风在天涯:有一些,但不多……据我所知,咱们班有十来个同学在乌城混日子,你在乌城工作,难道都不知道?

忽如远行客:一个都不知道,说来惭愧,建筑公司虽然在乌城,但早些年我一直在外地工作,也就是近几年才在乌城稳住脚……你知道都有谁在乌城工作吗?

风在天涯:陈少红算一个,真有意思,你竟然连她的情况也不知道……既然提起她,我就给你多说几句,她的情况比较特殊,大学毕业以后在乡政府工作,也就是个打字员,结婚以后借了老公的光,一下子就成事了,她的老公就是胜利化工厂的大老板,乌城的明星企业家白复兴——这个人你肯定听说过——白复兴这个人是个情种,专门为学医的初恋情人投资修建了一家医院,就是西郊陈碧湖畔的滨湖中医院,可惜他的情人认准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更园,不肯回国发展,医院只好交给陈少红打理,现在陈少红变成陈院长了,要是数钱,她肯定是咱们班最富有的一个。

忽如远行客:这么说杜国华没追上她?

风在天涯:杜国华是镜里观花空入目,余同哲退学以后他虽然少了一个竞争对手,也没能把陈少红追到手……这小子时运不济,高中毕业以后跟着姐夫混日子,先是因为盗卖文物被执法部门查获,在里边住过半年,后来又因打群架伤人致残,在局子里蹲着呢……

忽如远行客:听来令人遗憾……咱们毕竟同学一场。”

(本章完)

.

风在天涯:好,都在为生活奔忙……咱们学校改成农中以后可把人坑死了,所以咱们班只出了一个大学生,大部分同学高中毕业以后都回了农村。

忽如远行客:的确是坑了不少人,但不包括我,即便让我参加高考一准儿考不上。

开始我们的聊天,我的网名叫“忽如远行客”;赵国兴则昵称“风在天涯”。以下是赵国兴和我在qq上的聊天记录,我原汁原味抄录下来,算是给这次邂逅增加一个注脚吧:

风在天涯:王建弘你自己端着一个好饭碗,混的不赖,却把同学们给忘了,十多年默不作声,我们都以为你出国了。

余同哲退学之后我的校园生活顿时变得索然无味,每天老老实实上课,老老实实吃饭睡觉,俨然一个安分守己的好学生,因此直到毕业再没发生过任何值得一提的事情。当然,我的文学梦想也不会因为少了余同哲这个同桌而破灭,学校安排的农业技术课仍然不学,人在课堂上坐着,心思却全部用在写作上,在余下的一年多的时间里参加了两个文学培训班的学习,还修完了中国文学函授大学的全部课程,到高中毕业的时候便有诗文陆续在《乌城日报》副刊上发表,成了乌城小有名气的青年诗人……在投稿退稿的反反复复中我结识了《乌城日报》一位很有能量的记者,并通过他的关系被乌城建筑公司招聘为农民轮换工。轮换工对我来说是个新词,一打听,才知道轮换工实际上是一种临时工,一般使用在某些劳动繁重、劳动条件艰苦或有毒有害你的工作岗位,不宜长期工作,所以合同期满以后不再续签合同,而是另招一批工人轮换。但是我得益于记者朋友的襄助,合同期满以后没被轮换,而是转为合同制工人,开始了我近三十年的工人生涯。

忽如远行客:出哪门子国?头几年我一直在外地干活儿,很少回家,也轻易碰不见熟人,但是近几年我却没离开过乌城……苍天可鉴,我可没忘记同学们。

风在天涯:没忘记就好,同学们也没忘记你,每每见到,都会问到你。

忽如远行客:同学们都好吧?

(本章未完,请翻页)

手指朝我指了指,我想是遇见认识的人了,这种事情常有,并不奇怪,回答说:“我叫王建弘,办公室派来的。”“那就对了,”来客用他那双粗糙有力的大手拉住我,恨不得将我的手上也磨出茧子来,继续说道,“老同学,难道你认不出我来了,我是赵国兴啊。”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