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历史 > 崇祯之开局觉醒魏忠贤

第62章燧发枪

  • 作者:陈真a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1-11-07 16:53:53
  • 字数:6706字

那张千户内心也没有多大的波澜,给崇祯介绍他倒不敢怠慢,迅雷铳也算目前明朝先进的火器了。

只是对几个红夷人感到疑惑,不知道崇祯从哪里请来的。

军器局的一个姓张的千户此刻正侍立在火器一旁,神色略显紧张,只盼崇祯不懂这些,能让他糊弄过去。

他拱手拜道:“陛下,这些……都是军器局的火器品种了。”

他不知道的是,自己眼前地面上的种种火器,虽然模样看起来唬人,其实大多都是已经淘汰下来的品类,而且还是临时拼凑供他查阅的。

范佩西闻言一喜,当即带着几个荷兰人走上前去,几个人围在迅雷铳旁边研究起来,不时还争论几句。

张千户介绍道:“陛下,此为迅雷铳,是赵士祯所研制,最多的有十八管,可以一气发射十八弹,威力极大。”

崇祯点了点头,他倒是知道赵士祯的大名,妥妥的火器专家,可惜现在已经去世了。

范佩西几人商讨了一番,互相摇了摇头,便回到了原位。

崇祯微微一叹,却看见范佩西与其他几个荷兰人,在看向迅雷铳时,眼中满是新奇。

崇祯挥挥手,说道:“范先生,你们是行家,去看看我大明的火器怎样?”

“范先生,这迅雷铳如何,你倒是评价一下吧。”

范佩西鞠了一个躬,说道:“制造颇为奇巧,只不过体型过大、恐怕操作不易,行军并不易携带。”

一旁的张千户也是工匠出身,此刻见这夷人竟说他们的火器不好,当即就有了好胜之心,说道:

现在军费紧张,崇祯早已焦头烂额,觉醒之事连想都不敢想。

“哦?那我倒想知道,你们夷人现用的火器到底是什么样的?”张千户不服道。

崇祯心下暗暗思忖,明初时火器倒还算世界前列,可是这二百多年却是少有大的进步,目前已是落后于西方很多了。

而且,目前大明的天朝上国观念还是很重,从张千户不屑的语气中便可窥知一二。

崇祯可没有这种观念,虽然西方目前还没有工业**,但实力已经不容小觑,倒是可以趁此机会,给明朝的工匠普及一下西方先进的火器技术。

“范先生,你们荷兰的枪支是什么样的,可带了来?”

听崇祯发问,范佩西不禁瞥了方正化一眼,有些委屈地说道:“是带了,却被这位公公在路上抢了去!”

方正化眉头一挑,正要解释,崇祯却只是一笑,说道:

“老方,把你收缴的枪支拿出来吧,让范佩西介绍一下。朕也想看看,是大明的火器更好用,还是西方的火器更胜一筹。”

方正化只得俯首称是,不多时便拿了一支枪进来,但并没有给范佩西,而是递给了张千户。

“这,便是我们的荷兰的枪支。你们刚刚展示的迅雷铳、鲁密铳虽是精妙无比,但总不过是火绳枪罢了。而我们的枪支,已经换代到了簧轮枪。”

“且看,这支枪在此前的火绳枪基础上加了枪托和护木,如此便可是发射更加平稳安全。”

“当然,这些都是小创新,与传统火绳枪相比,最大的区别有两点,一则是增加了控制点火的扳机。二则是将火绳点火改为燧石点火,如此增加了射速,况且在下雨天也可使用!”

张千户面露凝重,一直把玩着手中的簧轮枪,心中陷入思索。

若真如这夷人所说,那大明的火铳当真是比不上。可向夷人认输……未免也太过丢人了些。

崇祯自然不会让大明丢了脸皮,看向洋洋得意的范佩西,笑道:

“好,西方的簧轮枪果然精妙。不过据朕所知,这种枪内的核心部件是磨轮,同时还要给磨轮上发条,零件过多、制造繁杂,如何能够装备军队呢?”

“要知道,我大明的军队,可是数以十万计的!”

范佩西当即呼吸一滞,得意的表情都凝固在了脸上。

他倒不是震惊于簧轮枪的缺点,这些缺点他自然知道,只是震惊崇祯竟然对他们的枪支了解的这么多,连里面是何零件都说出来了,这是他没有想到的。

难道簧轮枪早就已经外传了?

这不科学呀!

“朕两个月后就要用一批枪,你能赶制出来吗?”崇祯看着他道。

范佩西一听只有两个月的时间,他的船上虽然有火器专家,但簧轮枪的构造实在是复杂,想要量产又必须将技术传给他人。

他现在倒是想教,可两个月怎么可能学会呀!

他看向人群中一个头发褐黄色的男子,后者朝他摇了摇头。

他又看向崇祯,坚定道:“陛下,两个月的时间,实在造不出来!”

崇祯沉吟了一番,整理了一下前世自己所知道的关于枪支火器的信息,开口道:

“簧轮枪复杂在点火的磨轮上,是不是有什么简单的东西可以替代磨轮呢?”

“其实很简单,原先是由燧石撞击磨盘产生火星点火,只要我们把磨盘换成一些简单的东西,比如……金属片,可行吗?”

范佩西闻言一愣,但崇祯的话却让他身后那位黄发男子思索了起来。

崇祯看那男子应该是个行家,此刻摸着下巴暗自思忖,便继续提醒道:

“比如……我们把金属片直接盖在火药锅之上,这样产生的火星虽然没有高速旋转的磨盘多,但点燃火药应该是够了。”

那男子闻言豁然抬头,眼睛也顿时一片明亮,仿佛发现了什么秘密一般,整个人都激动了起来。

只是如今被人挟持,不然他就要高兴的跳起来了!

崇祯微微一笑,指着那个黄发男子道:“你是不是有话说?说吧,朕允许你说。”

黄发男子:“¥$&%#*#。”

崇祯:“……”

原来不会说中文呀,那你激动个啥劲。

范佩西转头叽里咕噜地与他交流一番,便皱起了眉头,后者又朝他坚定地点点头,他这才回过身来,说道:

“陛下,这是我随船的火器专家,名叫扬森。他刚刚说陛下真是一个火器天才,所提意见十分具有研究价值,理论上成功率极大。”

杨森又咕噜说了两句话,范佩西道:“杨森说给他几天时间,就能研制出陛下所说的枪支,只不过不知这种枪叫什么名字。”

“嗯,”崇祯满意地点点头,说道:“此枪名为燧发枪。”

“是朕前几日翻越书籍时偶尔看到的,如若可行,那自然最好。”崇祯开始胡扯道。

燧发枪与簧轮枪之间改进本就不大,也只是点火方式不同而已,但若是自然探索,估计燧发枪还要几十年才能出世。

按现在的技术条件,燧发枪应该是顶天的枪支类型了,再往后的栓动步枪估计得等工业**突破技术了。

以后等平定了天下,在中国弄出一场工业**,似乎也不是不可以。

算了吧,还是别想这么远了。

眼下最重要的是先弄出来几条火器生产线,弄造出来多少是多少,两个月时间虽然短,但若是把制枪的工序分成十几个步骤,实行流水线作业,效率上必然会快一些。

而且打败李自成只是第一步罢了。

闯贼毕竟势大,击退倒有可能,完全消灭、毕其功于一役却是艰难。

况且还有吴三桂、左良玉、张献忠等人,北方战事结束,中原必然是这几路诸侯并立的时代。

自己虽然占着正统的地位,但真正能管辖的估计也只有北京和江南之地。

任重而道远!

就在这时,一个锦衣卫进了库房,拜道:“陛下,门外军器局副使刘青求见。”

“哦?我此行不想惊动人,他倒自己找来了。”

崇祯当然不知道刘青是何人,只是怀疑他一个副使都听闻消息赶来了,军器局的正使却没有动作,当真奇怪。

“行,让他进来吧!”

张千户嗤笑道:“当年倭寇屡范我大明沿海,所用鸟枪难道不是购自你们吗?”

“大人误会了,我们卖给那些倭寇的枪支,都是我们早已淘汰下来的,便宜点卖给了那些没见识的倭人罢了。”

“这迅雷铳确实是笨重了一些,却胜在连发,既然你想看轻便一些的,我们这儿也是有的。”

说着又拿起了一支长约六七尺的火铳。

军器局库房内,崇祯看着眼前琳琅满目、奇形怪状的火器,突然生出了一种大明其实还很强的错觉。

崇祯看其样貌,倒与二战时的步枪在形式上颇为相似,就听张千户说道:

“此为鲁密铳,该自西方的火绳枪,却比他们的鸟枪还要好用。”

闻言,范佩西不禁笑出了口,随后发觉有些无礼,便清咳一声说道:“这位大人,我们何时使用鸟枪了?”

崇祯点了点头,他虽然看着眼热,但毕竟不是行家,便微笑着说道:“张千户,朕不懂火器,你来给朕介绍一下吧。”

张千户内心稍稍松了一口气,扫了一眼地上放置的火器,从中挑选了一支状如琵琶的火器,枪杆笔直,前面又有多根枪管环绕,看起来很是不俗。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