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历史 > 博水园

第15章登山赏雪上

  • 作者:作家u4mIz0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2-04-08 01:26:55
  • 字数:7056字

随后,陶贽恩夫妇和史祯言及两个奴仆一同前往天和山。走过忠安街,在快要出城的一条必经的偏僻路上,史祯言发现路旁停着一辆马车,七个奴仆模样的人正将车上的多套布衾和茵席分发给附近的几户贫困居民。那些人感恩戴德,不停地叉手弯腰,激动地说:“多谢曾老夫人,多谢曾老夫人!”史祯言问:“这些奴仆是哪个富贵人家的,为何要给穷人赠送布衾和茵席啊?曾老夫人是曾家的那位老夫人吗?”陶贽恩点了点头,说:“那些穷人所感谢的曾老夫人正是曾家的那位老夫人;奴仆当然也是曾家的。曾家人一向乐善好施,每年冬季凡遇大雪天,定会派奴仆给清为的穷人们赠送布衾和茵席,年年如此,从未停过;不光是这个地方,在别的很多地方也要赠送;整个冬季下来,或许要送出去三、四百套布衾和茵席;我们早习以为常了。”史祯言赞道:“曾家乃大富大贵之家,却能心系穷苦百姓,真难得啊!”

待史祯言坐下后,陶贽恩喊道:“上茶!”片刻,一个婢女端着茶盘走过来,在二人旁边的几案上各放了一碗茶,然后退下。陶贽恩说:“史郎君请饮茶!”史祯言说:“陶郎君请!”二人端碗,小饮一口。放下茶碗,陶贽恩说:“昨日,林明府专程来到鄙府,将史郎君的情况全部告知了陶某,还特别说了史郎君调教顽劣的牛小虎写字之事,让陶某感叹不已。史郎君乃河北举人,才华超群,自不必说,又将发现的跟邱可瑜被杀有关的凶犯情况及时报官,仅凭这一点,便令世人敬佩啊!”史祯言说:“过奖,这是史某应该做的。读书之人,本就需要见义勇为、惩恶除邪,如此才能修身、齐家。”

陶贽恩感慨地说:“陶某有福,幸得林明府推荐,方能认识才华和人品俱佳的史郎君。说起来惭愧啊,陶某自幼家贫,无法读书,家父也只简单教了一些,勉强识得几个字,算不上文盲罢了;十五岁时开始做小买卖糊口,几年后又做起了茶叶和瓷器等生意,多年坚持下来,方有今日这般家业;期间娶有一妻一妾,生育两儿两女。陶某对此生已无苛求,唯独希望两儿当中至少能有一人精通诗文书画,以后如若步入仕途,也好光耀祖先;为此不惜重金聘请老师教授,前段时日来了十几人应聘,均不甚合适;今日史郎君前来担当此任,陶某万分放心。”

刚进厅堂,一位四十岁左右的男子便迎上来,叉手向前,对衙役说:“哟,公差亲自来了,陶某失敬!失敬!”衙役指着史祯言,说:“这位就是林明府推荐的河北举人史祯言。”又对史祯言说:“这位就是陶贽恩。”陶贽恩看见史祯言,眼睛一亮,兴奋地说:“史郎君不愧是举人出身,一派儒雅之气,来,请坐!”衙役说:“人已送到,我就回县衙了。”陶贽恩忙说:“公差不用着急,等会儿我们一起吃顿饭,再走也不晚啊。”衙役说:“多谢。我还有公务在身,告辞了。”陶贽恩不再挽留,说:“下次若有机会,我再请公差吃饭吧。成峰,代我送送公差。”刚才带路的奴仆成峰将右手伸向大门,说:“公差,请!”衙役转身离去。

史祯言抬头仰望天空,无数雪花如剪碎的鹅毛般密密麻麻从天而降,静静地落在自己的脸上和身上,蓦然想起了全家人离开家乡冀州逃难后遇到的第一个寒冬,也是这般大雪,不计其数的逃难者倒在雪地里,永远闭上了眼睛;目睹此景,自己和魏媛锦一直心神难宁,不断地祈祷老天转瞬放晴,尽快融化冰雪,以确保全家人平安过冬。时过境迁,当年朝夕诅咒的雪天,今日却要作为美景来欣赏,史祯言心里不禁五味杂陈,难以言表。见史祯言默不作声,陶贽恩笑着说:“史郎君莫非担心上山之路积雪甚多,行走有所不便?放心吧,此时早已有人将上山之路的积雪铲除干净了。”史祯言忙掩饰说:“史某并非担心行走有所不便,而是想天和山上的雪应该比此地下得更大,如果能去欣赏,当然求之不得。”

到了书斋门口,陶贽恩推开门,说:“史郎君请!”史祯言抬脚进入,两儿跟在后面。史祯言环视书斋,宽敞明亮,案凳整洁,只是四面墙壁未挂任何物品,显得单调、乏味。陶贽恩说:“这间书斋一直给两儿使用,上半年原先那个老师因家里有事回去了,空闲至今,平时也只是让奴仆打扫一下灰尘而已。”史祯言说:“不错,是个传授学问的地方。”陶贽恩说:“史郎君是举人,精通诗文书画,过几日可将自己的几幅诗文书画拿来挂在墙壁上,一则可增添求学的氛围,二则也能让两儿日日看见老师大作,更加佩服和尊重老师。”史祯言点了点头,说:“好,过两日史某就拿几幅书画来挂上。”

重操本行,史祯言得心应手,不在话下。之前,到清为近一年了,一直靠摆摊贱卖字画谋生,历尽艰辛,尝遍冷暖,仍难有稳定收入;如今时来运转,经过县令推荐,给两个聪明伶俐的富家孩童传授启蒙之学,加上待遇优厚,史祯言格外珍惜,使出浑身本领,针对两儿性格特点,制定不同方法,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一个月后,陶宜鸣和陶宜晴能熟练背诵二十多首诗歌和数篇文章,行为举止也变得彬彬有礼,跟原先大不相同。陶贽恩看在眼里、乐在心里,陶府其他人也惊喜不已。授业时日越长,史祯言就越发将才华展现地淋漓尽致,因而屡屡受到陶贽恩的赞赏。

这一日,大雪飘落了近一个时辰仍未停止,使得地上积雪达到一尺多深。陶宜鸣、陶宜晴和几个孩童在户外的雪地上嘻戏玩耍,在堆了一个很大的雪人后,又相互打起了雪仗,你一个雪球扔来,我一个雪球砸去。片刻,每一个孩童从头到脚都沾着大小不一的雪块。站在门前看着玩得开心的陶宜鸣和陶宜晴,史祯言实在不忍心打断,可又担心时辰长了耽误学业,犹豫一阵,正要喊二人回书斋,刚从屋里出来的陶贽恩看见后,微笑着抬手制止,说:“雪乃老天所赐,孩童玩玩,也算是与天同乐,无妨。”史祯言只得作罢。

欣赏着两儿在雪地里尽情欢畅的神态,陶贽恩甚是满意,说:“今日史郎君就让两个小儿玩个痛快,明日再教授学问也不迟啊。”史祯言无奈地说:“这样也好。该学则学,该玩则玩,方是求学之道。”陶贽恩说:“两个小儿玩雪,史郎君难得空闲,不如跟随我们一同去天和山赏雪吧。”史祯言不解地问:“去天和山赏雪?天和山又高又陡,现在还下着很大的雪,除了道观的道士外,可能再无其他之人,我们去赏雪,是否显得——孤单?”陶贽恩说:“史郎君有所不知,天和山上的雪越大,去赏雪的人便越多。等会儿我们夫妇二人和史郎君一起,再带两个奴仆,去天和山走走,也可领略一下清为冬季的美景。”

进入腊月,天气日益寒冷,雪花漫天飞舞,大地银妆素裹。史祯言每日轻松教两儿读书习字,回到家后,看见魏媛锦几乎日日冒雪上街卖布,很晚才能归来,颇为心疼,便劝她暂时居于家里,等春暖花开时再行考虑。魏媛锦却始终不同意,说全家四人的衣食不能光依靠史祯言一人的收入,自己也需尽一份责任,依然整日忙碌不停。

隔了两日,史祯言跟着一个衙役走到陶府大门前停住了。衙役对门口奴仆说:“我已将林明府推荐的河北举人史祯言带来了,你去禀报一下。”奴仆忙说:“请二位稍等,在下立即前去禀报。”不多时,奴仆又出来,说:“我家郎主正在厅堂等候,二位请随在下来。”带着衙役和史祯言走过庭院,说:“二位这边请!”

史祯言说:“史某感激陶郎君的信任。陶郎君能否将两个小儿唤来,让史某见上一面,以便确定教授之法。”陶贽恩说:“那是当然。陶某两个儿子,一个十岁,叫陶宜鸣,一个八岁,叫陶宜晴,聪明乖巧,人见人爱。今后史郎君尽心教授学问,陶某感觉两儿当中肯定会有一人学有所成。不瞒史郎君,两儿对教授他们的老师也很挑剔。有几位应聘的老师,陶某看上了,两儿却不喜欢,陶某也只得作罢。”史祯言说:“这么说来,史某能否教授陶郎君的两儿,还要看他们是否愿意。”陶贽恩说:“无妨,史郎君才气逼人,两儿一定喜欢。沈六,将宜鸣、宜晴带出来见过老师。”

一会儿,一个约五十岁的男子带着两个孩童走进厅堂。男子边走边说:“好了,二位小郎君,不玩了,不玩了,郎主正喊你们呢。”史祯言仔细一看,两个孩童灵气十足,特别是年龄较大的陶宜鸣更是长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非常可爱。陶贽恩朝两儿招了招手,说:“来,宜鸣、宜晴,见过老师。”两儿一起走到史祯言面前,脆声脆气地说:“老师好!”史祯言说:“好,好,确实是一对逗人喜爱的孩童啊!”陶贽恩又对两儿说:“宜鸣、宜晴,这位史老师是有名的举人,也是林明府亲自推荐的,诗文书画都很精通。从今日开始,史老师就专门给你们二人传授学问了。”陶宜鸣眨了眨眼睛,好奇地问:“史老师是举人,那举人是干什么的呀?”史祯言正要回答,陶贽恩抢先说:“举人就是很有学问的人;史老师是举人,学问很多。你们二人以后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尽管询问,史老师都可以给你们解答。记住,你们二人对史老师一定要尊重,要服从史老师的安排,听明白了吗?”两儿同时说:“听明白了,阿耶!”陶贽恩对史祯言说:“史郎君,此刻我带你去看看小儿的书斋,宜鸣、宜晴,一起去吧。”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