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其他 > 一个女教师的七色人生

第73章 一片白毛

  • 作者:微微君山
  • 类型:其他
  • 更新:2021-09-17 14:04:54
  • 字数:16790字

陈芷汀每次都提醒自己开班会时注意点,讲好现象表扬好学生,有问题个别学生谈,谈而无效再批评。4班学生为什么优秀?因为陈老师天天表扬好同学,好行为,错误都是私下教育,给学生的感觉就是4班没有坏学生,没有问题学生。就是赵鹏,也经常逗得老师忍俊不禁;唯一新来的孙兢,处理时都是级长、主任、校长——也许在陈老师眼里,他也是学习成绩可以很优秀的学生吧。

陈芷汀做班主任,原则把握很笃定,可是一到语文课,反复犯的、不可理喻的错误,还是让她血液上涌,把不是很牢固的纠错原则丢到喜马拉雅山上去了。

优生已经想吐了,差生还在区别差异、理解领悟中。优生必须做到吐完继续吞咽,让吞咽的动作成为一种生理习惯,才可以在考场上“一览众山小”。

陈芷汀经常会怀念自己做学生时曾经经历过的考试。有一段时间语文的古诗检测、文学常识进行过改革创新,课内必背古诗古文有5-8分,课外自学古诗古文有2-5分,学生答题时可以进行选择,加起来满10分即可,多答也以10分为限。语文老师从来没有强令过学生去读和背,学生自己看是否要这个分数,想要就自己解决课本上的古诗古文,然后自已读背《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古文观止》。看着范围挺广,其实大多是名家名篇,课文里出现过的诗人作家是重点,小学学过的也是重点。陈芷汀自己主动学习读背的古诗古文大多是在那个时期。考上大学后学的记的却很快就忘记了。好像有专家说过,青少年时期是记忆的黄金时期,要广、博、精。目前只剩下“精”了。

先给5分钟背古诗。48首必考必背古诗文,从开学第二周开始读读背背默写检测。前期的绝句都只有四句,竟然反复默写了三次,还无法做到80%的同学过关。“夜郎”写“夜朗”,“周郎”写“周朗”,“润如酥”写“润如苏”,“小园”写“小圆”,“独怜”的“怜”字少一点,“吟鞭”的“吟”字又多一点。把“怜”字纠正过来,“吟”字又有学生写错,放在一起比较订正,结果没有最糊涂,只有更糊涂。

学校每周进行的升旗仪式,经常由表扬过渡到批评——“这次活动,绝大多数同学表现较好,但是……”自“但是”以后,全部是强化的语气,细致的说明、严正的警告,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每当升旗仪式上对不良现象进行公开批评后,班主任就会牢骚满腹,“一个人感冒全体吃药,又要耽误下一节课”。如果去打听被公开批评的是哪个班,哪个学生,又不许打听,因为要保护犯错学生的隐私。公开批评是杀一儆百,“杀”了谁没人知道,被“杀”的学生逍遥自在,还能恃错张狂……

反复咀嚼都是那些内容,写错了老师“捉急”,天天强按着学生往正路上拐,学生没有所谓,更无自主学习的乐趣。“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郎”“朗”一个样,“园”“圆”分不清,“春”“村”辨不明,也是“无可奈何写下去,似曾相识错又来”。

这次考了10句古诗文,10分,出自7篇古诗一篇古文。陈芷汀先讲阅读,最后讲基础知识。古诗默写要纠错,不仅要纠学生的错,还要纠书本的错。

“给他打错就行,千万不要在班里公开分析批评他的错误。”

有老师经常说,1+1=2,你就只说1+1=2,不要讲趣味数学和故事。学生听笑话听故事印象深刻,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结婚,可以等于3等于4等于5等等等等,不要讲。不要告诉学生生活情境与数学的区别在哪里,只告诉他等于2。如果你讲了趣味数学,1+1=3的情况必然会扩大化。越强调越订正错误面越广。裘江说过,错误只能个别修正,不能广泛报道,报道越多批评越强烈,犯同类错误的就越多,甚至有可能出现——哇,原来可以这样做——批判成为指导犯罪的老师。碰瓷不就是这样嘛?越报道越多!表扬可以广泛进行,不仅要广泛宣传还要给高额奖金,这样跟随的人才会越多。

孔子是圣人,学生做了好事,事主送来一只小牛表示感谢,学生拒收,孔子却代为收下,然后送给需要的农民。圣人用行动告诉后人应该褒扬善举,善举也可获利,奇怪的是在生活中,人们往往认为善举不应该获利,获利就不是善行;喜欢强化错误造成的经济损失,带来的巨大伤害。新闻报导某某人偷捞海底珍稀贝类、某某人偷挖并窃取文物,出售获利几百万,被抓获判刑N多年——详尽的报道激发了不义之徒尝试的勇气。几百万哪!值!

这是备课小组会上岳晓明经常提醒大家的玩笑话,却时常考验着语文老师的执行能力。

陈芷汀讲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无名火冒了上来,走到赵鹏身边时瞪了他一眼。复习时考查这句诗,赵鹏举手大声喊“人生自古谁无shi”,陈芷汀听他发“死”的音觉得不对,舌尖音“si”发成了舌根音“shi”,也没在意,没想到他在坐下前跨出椅子,摆出大便的姿态,往下一蹲,还用力发出“扑扑——扑——”的声音,才明白他说的是“谁无屎”,怕大家没听出来,再用形象化语言进行补充说明。一时气得头脑发蒙,骂人的力气都没有了。再看他往下蹲的姿态惟妙惟肖,又哭笑不得。全班同学都笑疯了。这次考试果真有一个写成了“人生自古谁无屎”,竟然还是女生!还有几个把早已强调过无数次的“汗青”写成“汉青”。

陈芷汀让自己冷静,只订正“汉青”,再次强调是指“史册”,因为古人用竹片抄写典籍,竹片在使用前要烤去水份,烤的过程中青色的竹子蒸发出水汽,汇成小水珠,好像流汗一样,故称“汗青”。她不想再订正“屎”了,读着都恶心。

北宋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初中教材是“自缘身在最高层”,“自”通“只”,小学课本是“只缘身在最高层”,考试时写成“只”的算错。已经订正过很多次了,但小学时的记忆可能太深厚了吧,还是有学生考试紧张大脑短路写成“只”。唐代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人教版是“曲径通幽处”,苏教版是“竹径通幽处”,考试以人教版为主,写成“竹径”的算错。又要反复订正。“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基本上已经订正了所有可能出现的错误,这一次竟然出现“万木村”和“乘舟”、“承舟”的错误。陈芷汀即要防止学生“以讹传讹”,又要告诉学生正确与错误的误区,也是越说越麻烦。

呼啦啦,全班都站起来,异口同声大声喊:“谢谢老师——老师再见!”陈芷汀有点意外,她停下脚步,看着全班同学紧张期待的眼神,因生气而硬冷的心肠软下来,又回到讲台前,扫了一眼静悄悄的全班同学:“下课。同学们再见。”

拖着疲乏的脚步走出教室,心里一波一波涌上来的是后悔:这节课算是废了。

这节课生气讲不完试卷,下节课还得讲。学生不会因为你生气就自觉订正错误,也不会因此而进行反思,他们的神经非常强大。从小学开始就习惯了无私的奉献,辛勤的汗水,感恩的启迪,聒噪的关切,后悔的泪水,恐惧的哀求,早就麻木了。老师生气就是老师生气,这节课不上就是这节课不上,不代表任何其他的含义。所以,老师上课生气就是浪费自己的时间,白白气坏自己,下课时学生向老师表明我们知道错了,给老师一点安慰,已经很难得了。很多班级不会表这个态。老师你生气就生气呗,不上课正好,我们刚好歇一歇。陈芷汀回到办公室还在想浪费了十分钟。

刚喝了一口温开水,准备去倒些热水,佘晓凤押着赵鹏进来。

“你自己说!”佘晓凤恶狠狠地搡了一把赵鹏,赵鹏全身的肉一抖。

“老师我错了我我不是故意的……”

“还说你不是故意的!你害得康季明考试写错扣了分还说不是故意的!”佘晓凤用手指狠狠点着赵鹏的肥脑袋。赵鹏的脑袋若是汽球,只怕一下就戳破了。

“老师我错了我是故意的。”

赵鹏立刻改口。他说得顺溜极了,倒让陈芷汀不好说什么。这孩子就这样了,你又能怎么样?算了又不是什么大件事,自己太敏感了。陈芷汀喝口水,觉得自己真是病了,为这点小事空了十分钟的课。

“你总是这样没正经,害了自己也害了同学。你自己说怎么办吧。”

“我……我抄写《过零丁洋》。”

“抄几遍?”佘晓凤紧追着问。

“2遍……嗯……3遍……”

“美得你!抄10遍!”佘晓凤像女杀手一样盯着肥仔赵鹏,“现在就去抄!”

陈芷汀有点感动。她知道佘晓凤之所以押着赵鹏过来道歉,是怕她气病了。上次老师病了住院,班里乱七八糟的状态让她很焦急。这孩子很懂事,对班里的事很上心,对老师的辛苦也能看到眼里。陈芷汀点点头,让赵鹏走了。

“怎么啦小凤啊,肥仔怎么气着老师了,让你杀过来帮老师出气?”张健正慢悠悠地过来问佘晓凤。

“他好恶心的,把‘人生自古谁无死’的‘死’说成一坨屎的屎,还做动作,把老师气坏了,课都……”

“小凤!”陈芷汀赶紧制止她。

“哈哈哈!人生自古谁无屎?有创意!我喜欢!”张健正笑得满脸皱纹。

“老师!”小凤责怪地瞪他一眼,顺便瞟瞟陈芷汀,怕她生气。

“你们张老师呀,就好一坨屎。自古他就摸不上边,自打出生他就是一坨屎。”岳晓明过来凑热闹,“这个胖孩子,可对了你们张老师的胃口。”

“才不呢!”小凤用崇拜加欣赏的眼神看一眼张健正,不受岳晓明的挑唆。陈芷汀知道张健正又要发神经,赶紧让佘晓凤走了。

张健正谁都不理,仰着头若有所思。“人生自古谁无屎啊,你有一肚子屎,他有一肚子屎,看谁先倒出来把别人熏倒。”杨洋刚好进来。

“怎么了?摆出一付诗人范,不太像嘛。”

“杨洋你错了。张健正现在不是诗人,是屎人,刚才吃了一坨子屎,正往外倒呢。”

“你才吃了一坨子屎呢!你天天都要吃一坨子屎!”

“君子不与小人斗,更不与屎人斗。哥要上课,不服气跟在后面吃屎去。”岳晓明自己笑得满脸皱纹。

张健正抄起一本书对着岳晓明的后背扔过去,小明同学对自己“太岁头上动屎”的无礼冒犯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对必然发生的恶果也有非常清醒的判断,随着书页杀气腾腾地赶到,他快速拉过门挡在身侧,“怦”地撞击声和“哗啦”的落地声伴着他得意洋洋的大笑,结束了这场声势也算浩大的课外讨论。

陈芷汀是“扁担课”,这节上完要等下午才上3班的课,坐下来安定心神,想吃点东西,一想到刚刚说了半天的“一坨屎”,吃不下了,索性借拿热水到外面站站。

接水的时候想到赵鹏的动作,形态逼真,忍不住关上水龙头笑起来,更后悔自己小题大做。真的是病了,一点小情绪就可以烧成“风雪夜”林冲的“草料场”。回去办公室坐下,脑子里还在绕着怎么把浪费的十分钟补回来。古诗后面是仿写和综合探究,要讲清楚至少得六七分钟。干脆第四节课后再回班上,就说同学为上课影响课堂纪律道了歉,老师要把那十分钟的课补上。讲完才去吃饭。想到这里,陈芷汀稍微安了点心。

第四节课一下课就到4班教室外等着,竟然是数学课,杨洋不下课,全班留堂重做最后两道大题。陈芷汀抱怨自己不看课表,这会去吃饭又要排队,干脆回到办公室改几本作业再去吃饭。张健正吃完饭回来,看陈芷汀面色缓和过来,凑到跟前小声问:

“你们备课小组是不是前段时间有笔小小的外快?怎么处理的?”

陈芷汀愣了一下,不知他说什么。

“就是你们那个名著什么的,好像有几百闷收是嘛?怎么处理的?”

陈芷汀看着他的样子有点哭笑不得。这也转型太快了。前两节课还是奋袖出臂的清风道士,古道热肠的侠肝义胆,后两节课就回归俗世庸人,蝇营狗苟了。眨了几下眼,呼叫转移成功。心想既然他知道,也没必要隐瞒。

“个人没有收。放在组长那做活动经费,外出听课学习后一起吃个中餐。主要是回学校吃饭赶不上,饭堂留饭多是冷的,为下午有课的老师考虑。”

张健正对她的解释没有兴趣,听她说个人没拿,显出不甚满意的样子,悻悻走开。陈芷汀想,可能他们备课小组要订资料,找前车之辙。好在大家都没拿,传出去也不怕。陈芷汀觉得自己带了个好头,心里很高兴。她忘记了自己其实用掉了一百块。也就是说,拿一点儿。

她心里想的都是张健正的事。听办公室里老师说,他父母在乡下的地被征了,当年领土地补偿金的时候问儿子,要不要跟大家一起拖一拖,会涨钱的,张健正训斥了老人家:“政府要征,你也想卖,价钱差不多就行啦,又不是穷山恶水,做什么刁民!”于是他父母成为第一批和平转换土地使用权的好农民。到了他这,想在离儿子近的地方买间两室两厅的商品房,钱不够。张健正做为长子,老父母差点应该主动垫上,可是垫不上,虽说才十几万,对老师而言,也算一笔巨款,于是办理了按揭,恰恰将他的零用钱用掉了。老婆说了,不从他那省就得从女儿那省。男人要做儿子,更要做父亲,只能亏自己。本来他也不差那点钱,课外带了两三个学生,没想到杨洋搞出事,学校放风声要彻查老师下班时间补课的事,怕惹麻烦,自觉停了。

听桔子说,杨洋准备走人,去省城一家贵族学校,已经在看学校附近的民房,准备租下一间,不回家时自己住,周末时办个小型补习班。桔子问张健正,如果愿意去小杨说她可以做介绍。校长说了,只要中考所代班级在全年级排前三名,大开绿色通道,直接来人上班。

小杨太过了。这也是张健正不愿意跟杨洋去民办学校的原因之一。什么钱都敢收,什么人都敢交,跟家长搞暧昧的事也干得出来。虽然张健正知道自己也不是什么好鸟,但学生家长不能碰,这点底线他守得牢。这不是教师不教师的,这是起码的“行规”。医生宰病人,警察放小偷,都属于错误;下药动刀害病人,帮着黑社会一起抢钱,就是犯罪!大大滴不应该!——反正也说不清。

张健正班上那个叫桥海明的学生也是单亲家庭,妈妈因为孩子的事多次麻烦张健正,说得多了,渐渐聊开,发现挺投缘。海明妈妈不是很漂亮,但很会收拾自己,风姿绰约,如蒙蒙细雨中袅娜的杨柳。这样的女人单身过,真是天理不容。韩敬权和罗汉在家长会上见到海明妈妈,被她袅娜的身姿吸引,唧唧呶呶好几天,艳羡张健正有眼福,打听张健正多久见一次海明妈妈谈海明的进步或者退步,张健正很严肃地训斥了二位,“以猥琐男之心揣美少妇之腹”,很大方地恭送一个送别词曰“滚”,两位红着脸讪讪退场。

刚升初二时海明妈妈希望张老师能去家访,张健正收拾整齐很愉快地去了。学生不在,妈妈说被爸爸接走了。二人先聊孩子再聊生活,日头渐已西斜,海明妈妈很有品味,让张老师打下手做了西餐,在清雅的灯光下喝红酒听音乐,张健正渐渐觉得气氛不对,又渴望又警惕,在臆想之中又出乎意料,纠结矛盾中干脆放开与家长拼酒,把家长喝倒后抱到床上盖好,默默凝视片刻,没敢亲一下就走了。

升到初三后海明有问题就联系爸爸,爸爸很高兴,激动起来也是童言无忌,没什么城府。张健正还挺喜欢他。也许就是没城府才搂不住女人的杨柳腰。张健正对谁都没说起过这事。海明妈妈是他见过的另类美女。他的美女相册里还有一个大家天天见并不觉得可用美丽形容的陈芷汀。张健正把她排在第一,至于为什么,他也不知道。他把海明妈妈的事和其他不能说的心情紧紧藏在心里,偶尔喝点闷酒想一想,仅此而已。那段时间,也是他衣着最讲究最体面的时期,把影星梁家辉的剧照收在抽屉里,时常翻来看,衣着、谈吐、眼神、发型,“照本宣科”,八九不离十。眼看老婆要发现端倪,他突然想开了,恢复散漫不羁的本色。若说有遗憾,还是在海明妈妈这件事上,偶尔觉得自己不像男人,脑筋抽风;也是在这件事上,觉得自己嘴贱品格不贱。嘴贱人正。他嘿嘿自乐。年近半百啦,敢于品评自己的人不多,像语文老师经常说的鲁迅先生,民族魂,才敢动刀解剖自己。他不知道鲁迅先生解剖了自己什么,只是对于自己敢于反省错误,也有点小自得。

张健正不想去的原因还有一个。挣钱事小,健康事大,安全第一,“五角”保三。已经四十多岁的人了,怎么拼得过小杨这样的年轻人?为挣钱用掉半条老命,挣到的钱可能救命都不够。老婆以前常骂他没本事当官,也没本事挣钱,他也不和老婆争。夫贵妻荣乃传统美德,他没本事让老婆“荣”起来,何必多嘴多舌惹她生气?女人爱说说去,又说不死人。此其一也。关键因素是张健正自打工作起就进了公办学校,那编制像铁打的江山,不能轻易丢掉。让他们这类人放弃公办编制去私立,总是感觉心里不妥贴,怕万一有个三病两灾的,请假都不敢。有家庭有工作有健康有钱财有权力,这是通常大伙儿向往的“五角俱全”,没那本事,有前三个就是平平安安的小康日子,也挺好。不巧的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刚刚停了课外辅导老人家投奔而来。一家三口的房子本也不大,再住两个老人,相处是问题,空间紧窄也是问题。老人家知道他媳妇不是慈善人,也不愿意跟他们住在一起。

给老人买了新房子,张健正的幸福指数开始下降。

俗话说祸不单行,对张健正而言已经是双数了,然,老天爷认为是单数。另一件事又凑上来。

李小美突然课间呕吐,同学以为她吃坏肚子,扶她去医务室,她死命摇头不去。

张健正蹲在她面前问:“怎么啦?”

李小美说:“没事。就是肚子里有点酸。”

肚子里有点酸?张健正晕晕地站起来。学生还在追问:“老师是不是饭堂里的饭菜有问题,小美吃坏了肚子?”

张健正望向教室,老师已经喊了“上课”,班干部也喊了“起立”,同学们一起喊“老师好”,老师回道“同学们好”。有几个坐在窗边的同学扭头看着窗外李小美蹲着吐的方向,而坐在李小美前面的秦云岭反而面无表情,似乎一切与他没有一毛钱关系。

不关心。不好奇。不在乎。那就不用调查了。

风起了,吹落树上几片残留的黄叶。

真要被这混小子和小八婆害死嘛?!张健正心里起了一片白毛。

还有十分钟下课,教室里安静得纸张掉下来都能听见。学生悄悄看看陈老师,面色苍白,嘴唇发紫,害怕她心脏病发作,个个大气不敢出。

下课铃响了,陈芷汀带着压抑的不满低声说了句“下课吧”,抱起书本和电脑走下讲台。

继续其他错误。学生看到别人的错误兴奋起来,陈芷汀也渐渐放松心情,在黑板上大大地书写正确的词的笔划,让学生把易错词在试卷旁边和纠错本上大大地写三遍。

教室里突然骚动起来。有同学在传阅一份试卷,就是那份“谁无屎”。写的同学是康季明,趴在桌子上蒙着脸,不知是纯粹的羞愧还是羞中蕴含得意。传的同学笑得前仰后合。肥仔抢到试卷看,看完大笑,又站出来往下蹲。康季明终于扬起一张潮红的脸,已经笑得流出了眼泪。教室里像秋风吹过海面,洪波涌起,陈芷汀哑着嗓子喊了两声安静,没有效果。她突然有点生气。多数老师上课用了便携式扩音器,她担心效果不好,一直用原声讲课。这两声大喊,让她有元气泄漏的感觉。

预备铃一响薛靓靓和刘恺习惯成自然地站起来。刘恺整顿纪律。“回座位啦。拿出语文书准备上课。”“赵鹏快回座位!”薛靓靓领背古诗词。按照《中考必背古诗文》小册子,先过最容易的绝句、小令,再过律诗,最后背诵篇幅较长的乐府诗和古文。一周过5首,小测全部过关再继续下面的5首。律诗一次3首。目前已到《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过零丁洋》(文天祥)、《水调歌头》(苏轼)。

佘晓凤觉得不对劲,抬头看向讲台,发现陈老师一语不发站在讲台前,知道老师生气了,立即站起来大声训斥传阅试卷的学生。赵鹏看到班长发威,赶紧跳回座位,同学们才发现陈老师已经有一分钟不讲话了。讲台上的陈芷汀脸色青白,身上笼罩着一种说不出来的疲惫和忧伤。初三了,还在犯愚蠢的错误,不知惭愧还乐在其中。

几秒钟的时间,躁动的学生像麦田里被联合收割机走过一遍的小麦茬,扫去了摩肩接踵的喧嚷,木木樗樗地低头看试卷。全班都静下来。学生立刻恢复与我无关的神情态度。不看同学,不看老师,不用目光指责刚才闹的同学,也不因自己刚才的笑闹面生愧色。与我无关。

陈芷汀不喜欢这种局面。她希望学生之间能够进行一种无言的互相批评,认真听讲订正的同学可以用目光指责刚才闹的同学,闹的同学应该面有愧色。现在的孩子不会这样做。她慢慢坐下来,“自己看书吧”。她突然觉得好累好累,什么都不想讲了。刚才的纠错看似热闹,其实没有一点效果,学生没有为自己或者他人犯的错而引起警醒,反而还很高兴,颇有点“有什么稀奇古怪的错误?讲出来让大家开心开心”的心态。这种心态在初三很危险。陈芷汀突然感到自己生病后的一段时间里,4班的课堂似乎躁动许多。都怪自己。

能拿到10分的大都是无愧于优生、学霸、学神称号的学生。至于文学常识,考得全是当代文学大家的作品。作者、作品、人物、分析理解。只有2分。陈芷汀在父亲影响下爱看书,每次考试这2分必得,而班上大多数同学一分都拿不到。后来不知什么缘故这种考试方式被取消了。

按现在的理解,应该是超出了考纲和书本,无法预测、复习,加大了学生负担等等理由吧。现在的考试,首先出考纲,明确考试范围、考试题目和形式,数年不变,变也是微调,生怕变得大了让学校和老师无法预测、无法按部就班地复习,让“教研”成为虚设,让出资料的摸不着方向,然后引发家长无法遏制的愤慨。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