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历史 > 春秋之陈国崛起

第五章 迎娶姬伊 正妻滕妾制

  • 作者:沐兰汤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1-07-23 20:21:29
  • 字数:4896字

但是曲沃武公(晋武公)花了大量钱财买通了姬佗儿子周釐王,就变成正统的晋国国君。

“父王说的儿臣记下了,绝不能让曲沃代冀。”姬佗信誓旦旦。

“陈国二十年前实力不小,是父王明里暗里让与郑国消耗,谁知陈国越来越弱小、郑国却越来越强大,这些都不重要。

妫杵臼七八年前被放到陈国老都城株野,现在他们改名为了柘县了,那里之前人口不过五千,如今将近三万多人,冶炼钢铁,那里出的铁特别硬,如今规模加大了不少。

天子以正妻滕妾出嫁一个公主陪嫁两个宗亲王族女子。”周朝太子姬佗不解。

“曲沃武公(晋武公)想取代晋国,父王让晋国内斗加深,如今曲沃武公占据优势,日后无论如何不能承认曲沃武公为正统。这样晋国就一直处于内斗之中,一旦承认了他们小宗取代大宗,周王室名声落地了。”姬林嘱咐说。

有勇有谋这也是我看中他的原因,陈国世代忠于大周,他们在最弱之时与其联姻,一旦他们称雄诸侯对我大周江山稳固大有好处。

“皇后一人,立六宫、三夫人、九嫔、八十一御妻”,诸侯有夫人、世妇、妻、妾九人,除天子诸侯外,地位稍低的卿、大夫是一妻二妾,士是一妻一妾,平民才是一夫一妻制。

“周王室东迁洛邑之后,四周诸侯越发强大,东边的郑国、北部晋国、南面楚国、镐京的秦国、东夷的齐国、实力均在我大周之上,周王室想走出困境必须挑起各诸侯相互猜疑,挑起事端让他们各自消耗。

周天子姬林一想到大周如今紧缩在洛邑一带,被诸侯围得死死的,日后自己的子孙后怕再难冲出去了。

“父王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希望陈国能强大起来,要不然姬伊可就受罪了。如今很多诸侯兵强马壮,接着欺负陈国来侮辱王室权威。”姬佗虽然与兄弟不和睦,但是与公主其他郡主相安无事。

如同我在晋国大小宗争夺中双方互帮,挑起陈国和郑国成仇。”

周桓王姬林在传授一些权术平衡要诀给姬佗。

……

这就是所谓“诸侯壹娶九女”父王一次凑够姬姓宗族九人,其日后不敢再纳妾,要不然天下诸侯必然征伐于他。其后人与我们大周同脉相连,忠于我们大周。”

“我想嫁到陈国,书卷不多,于是带了些书卷过来,闲时也好解解乏。

君主翻看了我的几卷书后,确实说过以后要让这些书卷大量交到最需要的人手中。”公主姬伊回忆说。

……

“君主,这纸我们数十人按照您说,已经做了无数次了,但是韧性不足易折断。”一制纸的工匠说。

“诸位工匠就不想留名千史吗?这纸要是做到我说的要求。完全取代笨重的竹简,说做出来赏钱千贯,良田千亩,授中大夫。”

妫杵臼相信重赏之下必有奇迹,去柘县两年后有了积蓄就开始研发纸张了。只怪这纸太普通了,妫杵臼就没有看过任何视频和制作过程。

把自己知道的一些鸡零狗碎断片的告诉工匠研发,看着纸张雏形。妫杵臼就越觉得纸张成功不远了,重赏之下刺激工匠门。

春秋时期虽然没有战国那种大争之世拼得死去活来,但也有剑弩拔张之时,找到合适的借口灭掉你。

当然楚国是不用什么借口的,我强我就打你,所以不按照春秋套路出牌的楚国获得领土利益最大。

如今还没有孔孟之道,都遵循周公的周礼,公主带来的书卷很多比诸子百家还要早一两百年,如果纸张早一点使用,对于吸引七八十个诸侯国士子到来那也是增加人口的一大措施。

按照目前陈国人口十万五,应该是十四万出头,古代历史上增加人口比较快的百分之二算,每年也就只能增加三千人左右。

依靠周边国增加人口也下降了很多,去年仅有七八户人三千五百人,往后还会大幅度下降,就连鼓励本国男子娶他国女子奖赏都用上了。

妫杵臼这里刚交代完,又忙着去新建的船坞以及码头查看一番。

……

“公主看这天色,今晚主君估计忙着挖湖不回来了。”姬晗很失望的说。

“姐姐是想着晚上侍奉主君就寝,所以担心君主不回来了。”另一陪嫁滕妾姬妘打趣说。

“主君不会回来了,他在给陈国官员施压,主君在陈国没有势力支持,就连解除奴隶的都是用土地换的。

他能仰仗的是与大周天子联姻提高名望,但是陈国官吏过于臃肿。所以主君就以身作则,亲临底层做起,让百姓指责那些无作为的官员。”姬伊公主很确定告诉姬晗。

“看来这新船坞和新码头对主君很重要。”姬晗说。

“一艘中等运货船两人就等于20头牛马20个劳力,这一头牛或者一匹马用于拉车费用如同五六个人消耗粮食。

这陈国水运江河众横交错加上三百多年治理,十分发达水运,加上费用也是最省钱的。

看主君这拼命架势,要大干一场,估计你得守一阵空房了。”姬伊公主看姬妘取笑姬晗,也加入其中。

但是一想到父兄高高在上,从不礼贤下士,以至大量人才都跑去郑国,周王室才弄得如此狼狈,心中不免惆怅……

父王说得对,陈国虽弱,但根基不错,不用侵占其他诸侯的领地就能通过治理而强大。”姬伊公主说。

“公主,君主说过或许几年陈国就不用竹简保管卷宗和书卷了你信吗?”姬晗说。

妫杵臼与公主姬伊婚后三个月后,公主也熟悉了陈国。

“公主有没有感觉宛丘越来越热闹,国君这一忙就是几日不见回来。听说花了重金请来了不少卫国的士子,四处忙着招揽人才。

“父王,陈国人口不及十万,兵甲不过万人,五年就换了三个君主,一个弱小诸侯有何值得您如此厚待于他。

陈国宛丘,千帆竞发,商贾云集,南腔北调,景象繁华,真没想到有如此光景。”陪嫁过来的滕妾姬晗说。

“君主如今日夜操练,就是为了驱赶郑国在许国的军队,陈国虽然百姓不多。

但是从君主到奴隶……不对,陈国已经取消了奴隶,人人都充满希望,在我们京都是看不到这样的场景的。

把株野改县管理,如今柘县已经小有名气,那里的船只很多,运送物资非常快,陈国原本就重视水利,用不了十年,陈国就会强大。

陈国答应帮父王对付郑国在许国的驻军,我不想郑国过于强大。妫杵臼就敢允诺三年驱赶许国内的郑国军队,那可是八千精锐之师。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