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历史 > 异世战国之赵氏传

第二十一章 大争之世

  • 作者:我爱小宅虎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1-09-29 08:19:55
  • 字数:5974字

“非也,魏王不能识才,前有吴起、商鞅后有师兄与孙膑皆不能为其所用,庞涓虽有名将之才,然其自大,早晚必亡,魏国必会因此二人而尽失霸业,齐国虽强,然君王不过一玩物丧志之小儿,如何能霸,而秦国君王有雄才,又有司马错嬴华等盖世将帅相佐,仅是缺少了定国策士相佐方才被魏国压制在函谷关内,若是有我入秦必可让秦在三十年内称霸,使天下惧秦。”

“那赵国呢?”张仪的一句话让苏秦的神色一滞。

赵哲远走雁门挂帅,在退朝的片刻便此事便传遍了整个邯郸,并以一种匪夷所思的速度传向列国之中,北疆战场牵制赵国这一消息让一些国家松了一口气,也让一些国家皱起了眉头。

太子出征,至少会举半国之力,否则何以让一国储君冒险征战。

各国太子接手政事或为主帅、或为朝政核心都是在二三十岁之时方才开始,而他不过刚入二十,却被委以重任,在各国之中都是少有。

“秦国……”张仪笑着摇了摇头,道:“秦无名将,魏有庞涓,司马错远非庞涓对手,秦国东出无望,只能往南发展,如今中原两大霸主争雄,正是中原争霸的时代,连横败齐,还是合纵灭魏称中原霸主,都与秦国关系不大,而中原霸主一出进而转战西部,秦国一战可下,不足为虑。”

“没有想到你我兄弟竟会一同选择出山呐。”身穿白色麻衣的书生为身前的赤衣书生倒了一杯酒,说道。

“不知张仪师兄此去何地?”赤衣书生举杯向白衣书生敬道。

“赵王雄才古今罕见,用人不拘一格,二十六岁的诸葛亮被重用为相,甚至将变法这等关乎国运之事交付,二十出头的荀彧为一国司徒主掌政事,蔺相如、廉颇皆被赵王发掘于微末,本是四面为战之国,却硬生生的避开了诸国兵锋,变法功成,国力昌盛,短短七八年间便从一个小国成为一个可与秦魏齐楚相提并论的强国。”

“霸秦之象已出,秦王驷虽杀商鞅,然变法之果未变,秦国之强必当一发冲天,吾欲往秦国,以合纵之道,霸秦。”

“师兄本看好魏国,大谈连横霸魏之说,然魏王不能识才,致使师兄不能一展才华,不若与我一起前往秦国如何?”

“师兄说笑了,赵国虽强,却无兵锋之盛,远不如秦魏齐三国。”苏秦摇头,一饮而尽。

“诸葛亮、孙膑皆是出自鬼谷,别人不了解他们,你我还不知吗,有此二人在,赵国军制又岂会一成不变。”张仪亦是举杯饮下。

“孙膑师兄到赵国了?”苏秦惊疑的看向张仪。

“魏国不要我,我打算去楚国看看,不知师弟准备去哪?”张仪摇了摇头,露出了一缕苦笑,道。

摇了摇头,他最看好的还是秦国,不想太多。

打算倒酒,却突然发现酒壶竟然不见了,随后看向张仪,嘴巴动了动,最后还是叹了一口气,将酒杯收入袋子中,便起身下山去了。

…………

“乐毅,你离开魏国要去哪里?”河东安邑城中,一个小将追了过来。

“我生于赵国常山,算是赵人,如今赵国有难,我打算去北疆看看。”乐毅背着行囊,看向小将,说道。

“真的就不愿去秦国吗?”小将拉着乐毅说道。

“秦国非我所愿,日后若无去处便去秦国投靠白兄弟。”乐毅转身上了马车向赵国而去。

“好,你是赵人我是秦人,但我白起就在秦国等着你。”说完,白起便转了身子,双眸紧闭,半响之后睁开,眸中竟是涌出一股惊人煞气,身后一道有着白发虚影的神明闪现,随后便消失的无影无踪。

…………

“嘿,给我撒手~”楚国郢都外郊一十四五岁的小将手持一杆铁戟硬生生的将另外一个十七八岁的赤甲小将手中的赤色长枪勾起,身后有淡淡霸王虚影显现,一瞬间那赤甲小将手中的长枪打飞,随后一指戟刃直指赤甲小将咽喉。

“少主雄威,龙且不是少主的对手。”龙且脸上有些沮丧,年前两人还旗鼓相当,但就在今年,自家的这位少主的力量就越来越恐怖了,如今的自己已经完全不是对手了。

“你不必如此,我欲学孙子吴起的万人敌之法,而不是这匹夫单挑之道,走我们去找叔父学兵法,武艺之道,能傍身杀敌便可。”

…………

各国诸子能人辈出,天下乱世在有识之士眼中已经进入了齐魏最后的争霸阶段,无数才子周游列国欲要在这磅礴大气之乱世战国之中一展手脚。

哒哒哒……

八月,赵哲便带着雪妃颜与小妖一起离开了王宫,汇合了麾下宾客出了邯郸城,与三千大军一起前往雁门。

“先生,奉孝、仁贵、公瑾可有商讨北伐之事?”赵哲掀开车帘,看向外面喊道。

赵哲与家眷单独坐在一个四马而驾的大马车上,而他们四人坐在另外一个两马共驾的马车中商议战事。

马车的帘子掀开,露出了郭嘉的笑脸:“公子,他们都是你从哪找来的大才啊,一个个的战术战略听到我头都大了。”

“为何?”赵哲闻言一怔,知道出现问题了,当即问道。

“他们呀,都有自己的想法,而且都非常好,几乎难以找到破绽,但是问题就出在这里了。”郭嘉趴在窗户上,对着赵哲说道:“师兄认为当坚壁清野,留少量兵马固守雁门关,大部分兵马游离余外趁机寻找胜利的机会。”

“而仁贵认为,当先率领小部分兵马奇袭立威,使匈奴忌惮犹豫,进而以最小的代价使匈奴忌惮,最终退兵。”

“公瑾呀,就更离奇了,要派一支骑兵直捣草原内部,迫使匈奴退兵,赢得时间,再将雁门关外的子民全部迁袭,收拢在雁门内,行屯兵之法,以屯兵之策养战,避开匈奴兵锋,只守不攻,以时间来让匈奴升娇兵之气,进而设计歼灭。”

“哈哈哈,这倒是符合他们的脾气。”赵哲闻言大笑,孙膑不守城,薛礼喜立威,周瑜善用心。

三人各有手段,但赵哲觉得最有用的应该是周瑜与薛礼的战略,赵国军制改革在即,不宜发生大战,若以孙膑之策,或许可以在短时间内解决匈奴之患,但必定会爆发大战,死伤至少数万,甚至会牵动国内,这不是赵哲想要的。

而周瑜的策略与前世李牧破匈奴之法类似,只不过那时的赵国骑兵昌盛,李牧用兵十八万,骑兵、车兵、步兵、弓兵相互结合方才完成这大型以步兵歼灭骑兵的大规模战役,亦是历史上的第一次的大规模围歼战。

而如今各国骑兵都不算主力,便是赵国、燕国与秦国这三个递进草原的大国的骑兵也是寥寥。

所以赵哲认为要完成对匈奴的围歼战,还需要等至少五年,这也是赵哲对于孙膑之策不认可的主要原因,不过以孙膑之才或许还有他法,但是此时赵国经不起大战,战略方向也不在草原,为此投入大部分兵力在草原之上是为不智。

张仪不妒才但却重利重名,想要指点江山,名垂千古,位列一国相邦,与昔年吴起的性格几乎一样。

“赵国……”苏秦从未小看过赵国,只不过他在家中立过誓言,不成相国绝不回家,因此不愿去想赵国。

“当时我正在魏国。”张仪说了一句,便站起身来,道:“不管是秦是齐是魏还是楚国,赵国都将会是列国的生死大患。”

“北方大地之上,一个从未出现的巨雄在悄然间崛起了。”

离开之后的赵哲思绪良多,虽然知晓自己早晚都会从赵王何手中接过政事,但没有想到会这么快。

“师兄如此看好赵国,为何不想往赵国走一趟?”苏秦间张仪起身离开了,站起身喊道。

张仪一路向前,即使听到了苏秦的声音也未停留半步,低声道:“赵国有诸葛亮有蔺相如又何需要我张仪……”

“若去赵国,虽能得到重用,但会像魏国之吴起一般,一生都难以得到相国的位置。”

…………

而在此时的楚魏边境处的云梦泽有二人正在饮酒相谈。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