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历史 > 回到贞观当太子

第650章 李治的辽东之行二

  • 作者:苍笙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1-07-19 01:30:20
  • 字数:4458字

李治想了半天也没头绪,干脆直接将问题抛给了陆登。

陆登抿了口茶,笑道:“贤弟说的不错,木棉价格确实不高。但贤弟不要忘了愚兄刚才所言,我陆氏有木棉田三百顷,共十五万亩!哪怕一亩地只获利二十钱,每岁亦有近三百万钱入账!”

木棉这种东西,他并不陌生。

早在先帝在位的时候,那次和东突厥以及高昌国的战争刚一结束,当时还是太子的皇帝大兄就不知从哪里找来了一批高昌遗民,为太子封地的农民传授木棉种植技术。

李治一时间陷入了沉思。

连白叠布的价格都那么便宜,作为生产白叠布的原料,木棉的价格又能高到哪里去呢?

但凡有条件的家庭,都会买上几匹白叠布、几床棉被,以备不时之需。

只是李治想不通的是,陆氏凭什么因此而发家?

“十五万亩?!”

但随着少府将白叠布的织造工艺公布天下,民间作坊大量涌入,使得白叠布的产量越来越大,价格回落的很明显。

如今在长安和太原,一匹白叠布的价格,仅有丝绸的一半,比葛布和麻布也就贵了三分。

晋王殿下吓了一跳,他还以为陆登刚才说“尽皆种上木棉”是指在人手够用的情况下能种多少种多少,却没想到还真是把三百顷土地全都种上。

“成文兄哪里寻来如此多的人手?”李治有些惊诧地问道。

话一出口,陆登还没来得及解答,李治就已经想到答案。

新式白叠布刚出来那两年,价格确实很高,甚至比一般的丝绸都要贵,堪比蜀锦。

......

李治原本以为只是一次普通的晚宴,可是当他坐上饭桌,才发现自己还是太年轻了。

和那座“壕无人性”的大门一样,陆家的晚宴,让李治真正认识到了什么叫做“穷奢极欲”。

单单只是晚宴菜肴,就让李治目瞪口呆。

犹如珍珠一般散发着诱人色泽的鱼子酱,用去年冬天取的冰镇住,放到嘴里还带着丝丝凉意,下一秒却突然炸开,鲜味充满整个口腔。

深山老林捕杀的黑熊掌,用秘制调料炙烤,最后再淋上顶级蜂蜜,甜香味隔着几重院子都能闻见。

刚出生不满百天的雏鸡,用人参、鹿茸、灵芝等名贵药材煨上十二个时辰,只需喝上一口,余味经久不散。

......

一顿饭吃完,李治半晌都没回过神来。

他自小从文德皇后那里接受的教育就是要节俭,要体恤百姓,虽说皇帝大兄经常会给他开小灶,但是像今天这样一顿饭吃下去好几万钱的情况,在他之前二十年的人生中都没经历过。

哪怕是民间传说中美轮美奂的御宴,实际上一桌菜的价值也不过两三千钱的样子。

吃御宴的人也不是真的为了去吃饭,主要是用来体现身份地位,菜品反倒不太重要。

看着李治失神的模样,陆登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他们这些移民辽东的人,最喜欢干的就是这种事情。

你们这些迂腐之辈不是瞧不起我们这些移民者吗?

那就让你们看一看,我们移民辽东之后过的有多好!

......

翌日,一大早,李治从厢房的床上醒来,看着身边还在熟睡的妙龄少女,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

按照当下文人士大夫的习惯,有朋自远方来,都会安排这样的“招待”,有些人甚至会让自己的妾室来做这件事。

以李治的身份来说,本不该在王府外留情。

但架不住陆登太过热情,他又不便表露身份,另外再加上昨天晚上吃了太多大补之物,又喝了酒,半推半就间也就迷迷糊糊答应了下来。

揉了揉有些酸痛的腰眼,李治正要下床,却惊动了还在熟睡的少女。

这个一看就知道出身新罗的美丽少女眨巴着水汪汪的大眼睛,用大唐官话楚楚可怜的唤道:“公子......”

李治回头看了她一眼,再次叹了口气,缓声道:“你先起来吧,今日你就不用回去了。本公子会与成文兄说,待本公子离开之时,你同我一起走吧。”

既然事情已经发生,李治能做的也就只有把这个少女带回王府,至于是把她纳为侧妃,还是留在王府做个女官,只能到时候看情况再说了。

少女是新罗国内培养的“创汇”产品,就是给大唐这些士大夫们用来招待客人的。

本来她们这类人这辈子也就那样了,却没想到昨天晚上才第一次“招待贵客”,就被对方看上了。

这意味着她以后不用再经历其他姐妹那种人尽可夫的生活,让她如何不感动。

少女当即盈盈坐起,双手牵着丝被挡住胸前风光,朝李治叩拜不止。

“唉......”

李治今天早上第三次叹气,安抚了少女两句,转身朝房门走去......

“贤弟客气了。”陆登毫不在意地摆了摆手。

正在这时,陆府的下人进来禀报说晚饭准备好了,陆登便邀请众人一起前去就餐。

晋王殿下伸手沾了点茶水,在桌子上写了个“奴”字,手指在旁边敲了敲,脸上露出问询之意。

陆登双手一拍,笑道:“贤弟果然聪慧,不错,正是如此。非独我陆氏一家,辽东能有今日之盛况,全赖此道!”

“木棉?”

说着话,陆登也伸手在李治写的那个字旁边点了点,继续道:“我知贤弟心有好奇,不过今日天色已晚,贤弟且先在府中住下。”

“等过几日,愚兄带贤弟往木棉田中走一遭,贤弟便可明了......”

李治点了点头,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别人说的再多,也没有自己亲眼看见来的真实,当即抱拳道:“如此就有劳成文兄了。”

与此同时,少府也在他的命令下,为木棉专门研制了一套纺纱机和织布机。

最近这些年,改进后的白叠布,以及用木棉填充保暖的棉被,成了关中乃至全天下最畅销的商品之一。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