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历史 > 回到贞观当太子

第516章 两份战报

  • 作者:苍笙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1-07-19 01:29:33
  • 字数:4494字

“南北诸军,已有数日未曾传回消息了......”

李承乾闻言略作沉吟,吩咐道:“派人传信晋王与鄂国公,问问前线战况究竟如何了......”

到那个时候,大唐君臣需要发愁的,就不是怎么安置那些中举的进士,而是要考虑到哪儿去找足够的人才来填西突厥这个坑。

因此,李承乾根本就不担心进士规模的扩大,会拖累朝廷发展的脚步。

虽然无法像内地一样用郡县制来管理,但是富饶的牧场和广阔的草原,却完全可以建立起数十个类似定安那样的草原定居城市。

“回陛下的话,暂时还没有......”卢照辞躬身应道,“尚书省近几日收到与战事有关的奏报,皆出自各自官府之手,所言也都是后勤之事。”

......

当然,要做到这些,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大唐能够赢下眼前这场战争。

面对这事关国运的一战,李承乾不得不慎重起见。

唐军想要出塞作战,制霸寰宇,最少也要再等十几年。

想到这里,李承乾转身对卢照辞问道:“前线可有消息传回?”

卢照辞躬身一礼:“唯,下臣回去后便马上安排。”

李承乾走回御座,拿起卢照辞草拟的那份试卷,让黄安交回给对方,平静道:“至于今岁科举考题,卢卿拿回去好好修改一番,明日再呈递朕前。”

虽然李承乾并没有直接点出哪些地方要修改,不过他知道,以卢照辞的脑子,一定知道自己的的用意所在。

如果大唐马失前蹄,被西突厥人逆推成功,那么现在计划的一切都将成为梦幻泡影。

皇帝陛下眉头微蹙,有些不悦地对黄安吩咐道:“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黄安应诺一声,匆匆朝殿外走去。

不等他走出殿门,一个羽林卫校尉就快步走进殿中,来到御陛下拜倒,将一封奏报举过头顶:“陛下,陇右捷报!”

“赖陛下鸿福,宣武军将军、伊州守将程处嗣夜袭西突厥偏师大营,杀敌七千,俘虏万余!”

“此外,玄甲军将军执失思力领兵出塞,破西突厥后勤大军,杀敌万余人,生擒敌酋,缴获牛羊牲畜七十余万头......”

校尉的话音未落,卢照辞一脸喜色地上前拜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西突厥受此重创,我大唐王师胜利在望了!”

“同喜,同喜。”李承乾笑得两只眼睛都眯了起来。

他很清楚,西突厥人没有了后勤补给,必然不可能在陇右待太长时间,仅凭这一点,眼下这场大战,唐军就已经有了七成胜算。

就在李承乾准备下旨重赏程处嗣和执失思力二人的时候,又一个羽林卫走了进来,拜道:“陛下,铁勒人已于三日前自西受降城入关,西受降城守军眼下已退至灵州。”

“此乃晋王所上奏报,请陛下御览......”

听到这羽林卫的话,刚才还在欢呼的众人同时愣在原地,李承乾刚才的好心情也瞬间消失不见,沉声说道:“将奏报拿来与朕看看。”

黄安走上前,接过卫士手里的奏报,递到皇帝面前。

李承乾展开奏报仔细看了一遍,这才松了口气。

原来铁勒人并非攻破了受降城,而是唐军想要瓮中捉鳖,故意放进来的。

这个结果,还在李承乾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只是想到李治在奏疏里提到的那个计划,李承乾有些拿不定主意,再次从御座上起身,来到大殿一侧的地图前,按着奏疏里提到的计划内容,仔细推敲起来。

......

片刻后,皇帝收回目光,对黄安吩咐道:“传召司徒、太尉、卫国公、郧国公、兵部尚书等诸卿延英殿见驾。”

黄安躬身应诺,匆匆带着李承乾的命令下去了。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李承乾命令里提到的人,都匆匆赶到了延英殿。

李承乾将李治的奏疏交给众人传阅,又命人按照奏疏里的计划,将整个战局推演了一遍,这才开口问道:“诸公以为牛卿此计如何?”

李治的奏报抵达长安的时候,西受降城早就丢了。

李承乾现在提出这个问题,用意当然不是问计划是否可行,而是看众人能否找出计划的弱点,查漏补缺。

众人交换了一下意见,最后由太尉长孙无忌出列拜道:“陛下,臣等以为琅琊郡公之计,确为上佳之策。”

“然为将者,未虑胜、先虑败,或可遣一军屯兵夏州,以防不测......”

李承乾的目光落在沙盘上,找到夏州的位置。

夏州,位于松府后方,是整个北地的交通枢纽,从这里出发,无论是去松府,还是去胜府、灵州,都很方便。

在这里安排一支军队,确实可以很好的支援前方作战。

一旦有哪一方支撑不下去,大军由此出发,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支援到位。

在心里权衡一番之后,李承乾同意了长孙无忌的建议,当即下诏调集太原元从骑兵西向,进驻夏州,随时支援前线作战。

“陛下圣明!”众人同时躬身拜道。

......

卢照辞脚步一顿,回头看向御座上方的李承乾。

卢照辞伸手接过黄安递过来的考题,眼底闪过一丝遗憾的神色,转而郑重道:“小臣谨遵陛下之制!”

李承乾微微颔首:“朕乏了,卢卿若没有其他事,就先退下吧。”

从天山到庭州,那是一片丝毫不逊色于安北都护府的庞大疆域。

“小臣告退。”

卢照辞顿首再拜,转身向殿外走去,可惜还没走出几步,就听到一阵欢呼声从远方传来,乱糟糟的声音,在这大殿中都清晰可闻。

那阵势,就好像整个长安城都活了过来。

只要大唐对外扩张的脚步不停,那么无论科举选出多少人,最终都会被彻底消化。

现在有西突厥,日后有吐蕃、有中亚、有天竺、有欧洲,甚至于现在连影子都不知道在哪儿的美洲,都会成为消化大唐科举果实的分基地。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