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历史 > 回到贞观当太子

第188章 为将来做出的准备

  • 作者:苍笙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1-07-19 01:27:37
  • 字数:4530字

沉默片刻之后,岑文本幽幽然问道:“殿下与臣说这些,不知是有什么事需要臣做的?”

岑文本不是小孩子,他知道李承乾今天跟自己说这些,一定是别有所图。

至于之前考虑的那些域外蛮荒,茹毛饮血什么的,在权力面前连个屁都不是。

江南诸道在宗周时期不也是蛮荒不毛之地,如今却已经成了天下膏腴,中国腹心。

岑文本的脑海中闪过这么一个念头。

……

看着岑文本不断闪烁的目光,李承乾给他加上了最后一块砝码:“吴王是孤手足兄弟,依孤之见,怎么说也要封镇至少三千里山河才是。”

岑文本心脏猛地一颤。

李承乾微笑地看着岑文本:“孤之前就已经说了,孤这么做只是不愿我大唐损失一位如岑大人这般的能臣,并无其他打算,岑公尽可以放心。”

想到李恪得到这片土地后可以做的事,岑文本激动的几乎有些难以自制。

至于李承乾会不会是在骗他,岑文本丝毫不担心,因为那根本就没有必要。

看着李承乾平静的神色,岑文本依旧有些半信半疑,不过李承乾不肯多说,他也没有办法。

君臣二人又聊了几句,岑文本就起身告辞离开。

......

三千里山河,那可是足足数十个州,小半个大唐国土的面积了。

李承乾要是不想自己以后也面对和历史上李治一样的局面,就要寻找一个在魏征、房玄龄和于志宁、褚遂良之间承上启下的人物,从而保证权力的平稳过度。

一番挑挑拣拣之后,李承乾最终选择了岑文本。

岑文本如今才四十出头,按照历史的轨迹,李二陛下会在十三年后去世,那时候岑文本也不过五十多岁,正好可以作为宰相辅佐李承乾。

等到再过几年,李承乾自己的班底成长起来,就可以取而代之,从而彻底完成权力的交接。

将未来的计划在心里琢磨了几遍之后,李承乾也离开了显徳殿,回转后宫。

......

时间一转已是三天后。

经过了这三天的筹备,李承乾准备要完成李二陛下交待给他的整顿京畿官场的任务了。

只是在那之前,他还有一件事要做。

那就是接收那些文武大员送进东宫的子嗣。

看着面前詹事府呈递上来的人员名单,李承乾的眉头微微皱起,这些人里有很多都是他以前的侍读,不过也有几个新面孔,眼下,李承乾的手指就在一个叫“侯景”的名字上点个不停。

这个侯景是侯君集的三儿子,也是侯君集的嫡子,本来是在右武卫做功曹参军,李二陛下下诏让三品以上官员贡献一子进东宫做属官,侯君集就将这个儿子给调了回来。

对于这个人的出现,李承乾是真的有些没想到。

按理说以侯君集和东宫的关系,根本就不应该送子嗣进东宫,就算要送,也应该随便扔一个不受宠的儿子过来才对,怎么会把嫡子送进来?

【难道侯君集以为他和我之间还有缓和的余地?】

李承乾想到一个可能,接着越想越觉得有道理,以侯君集那种纯粹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这倒的确是他能做出来的事。

在他们这类人眼里,只要我向你表达了善意,你就一定要接受,至于你不接受怎么办?

不好意思,他们这类人的脑子里根本不存在“对方不接受”这种概念。

在侯君集看来,他都已经愿意放下面子和李承乾讲和,李承乾就一定会欣然接纳他的善意。

侯君集想得挺美,但是李承乾却不准备给他这个面子,提起手边的毛笔就要将侯景的名字从名单中划去。

“嗒”的一声,笔尖一滴墨汁滴在绢黄纸上,浸开了一个黄豆大的墨点。

犹豫了片刻之后,李承乾嘴角露出一个蔫坏蔫坏的笑容,随手将笔扔到一旁,一边卷起绢纸,一边就要吩咐内侍将所有人带进来。

就在这时,黄安突然走进来拜道:“殿下,房寺丞来了,还带了一位士子,说是要先行求见殿下。”

......

房玄龄总共有四个儿子,长子房遗直,次子房遗爱,三子房遗则,小儿子房遗义。

这四个人里,老三和老四还小,李承乾不怎么熟悉,老大房遗直和老二房遗爱倒是都曾经做过李承乾的侍读。

前些年,房遗直年岁渐长,不再适合作为伴读,就在东宫做了一段时间的属官,后来又出宫在鸿胪寺谋了个差事,几年下来已经做到了从六品的鸿胪寺丞。

按说这次李二陛下下诏,房家应该由尚在东宫的房遗爱做代表才对,只是房玄龄不知是出于什么考虑,将房遗直鸿胪寺的差事免了,重新塞回东宫给李承乾做属官。

今天是李承乾召见众人的日子,房遗直出现在这里并不意外,只是他为什么急着提前觐见?还有,与他同行的那个士子又是来做什么的?

官场是一个十分讲究资历的地方,资历不足,就无法很好的管理属官,推行政策。

历史上高宗继位前期为什么不敢在朝政上有大动作,一来当然是因为他自己的性格有些柔弱,二来也是因为他手下没有能够镇得住场面的心腹大臣,不敢在没有完全掌控朝局的情况下有太大的动作。

看着岑文本跟在内侍身后离开的背影,李承乾的眼中闪烁起思索的光芒。

他今天之所以把岑文本叫来,当然没有刚才说的那么简单,不过也和岑文本想象的不同。

【如果吴王将来能在域外得到一块世代传承的土地,岂不是就相当于延续了前隋的国祚么?】

之所以有今天这次会面,只是李承乾在为日后铺路。

了解历史的他很清楚,就在皇帝老爹统治生涯的最后那几年,如今活跃在朝堂上的这些大臣商量好似的相继离世,导致后来李治登基的时候,居然只能靠着于志宁和褚遂良在那里撑门面。

不是说这两人的能力不行,只是他们的资历有些不够。

只要有人、有钱、有权,这天下就没有开发不了的土地。

......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