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历史 > 大清命案

第105章刘师爷的话

  • 作者:茶笋禅味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1-07-16 09:04:03
  • 字数:5988字

“衙门习惯做嫁祸于人的把戏,如果他们将赈灾修缮的罪责归于二爷身上,你如何说得清楚?毕竟这些银子都是转到赵家名下的。”

赵崇武思忖着马俊的话,觉得有些道理。郑安做事与前任不一样,从来不出面,赈灾所需的帮工人数、材料数量、河道堤坝的具体长度等等,皆有赵家出面办理,虚假呈报。若是赵家不同意这样做,衙门会找另外的人来帮工承揽工程。钦差真的要查,只要钦差跟修缮现场逐一对照,不难发现问题。衙门不肯承担责任,那么事情就变得复杂,到时候赵家必定受到伤害。

赵崇武与衙门打交道最多,跟刘师爷也是无话不说的,可他明显责怪的口气让他有些恼火。

赵崇武管着赵家的土木工程诸多事项,本就是肥差。清朝入关之后,对城镇管理方式也发生着变化。就拿京城现说,清初定都北京后不久,即实行“旗民分居”政策,亦即旗人于内城居住,普通民人于外城居住。这一“旗民分居”政策的实行,对于北京城市管理机构的多元设置具有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三个主要衙门,即顺天府、五城察院、步军统领衙门,分别负责京师内外城的旗民事务。而其它各地城市,对旗民亦多优待之策。而寿阳府,原本就原住民,旗人只在军队之中。所以寿阳基本上是郑安说了算,加上赵家历年的信誉,工程等诸多事便做得最多。www.lawace.cn 盘古小说网

那日,刘师爷突然找到二爷,煞有介事地说起钦差的事情。说王三当时状告郑安大人贪腐赈灾工程款的消息一定是从赵家流露出去的,言语里似乎在怪赵家。

“为何?”

大清的水利与土木工程建设归属工部统管,工部下设都水司,负责水患治理、河道修筑、水利工程修缮。各府知府、各县知县,皆担负所辖区域水利管理的职责。寿阳虽然是一块福地,修缮事宜不多,可银子确要花掉,就得找人代工,结算时光报多,无报有,将银子花销的帐抹平。这一点,赵崇武也算是是老手了。刘师爷也驾轻就熟,与赵崇武配合默契。然而他们之间经常有些矛盾,实为银子多少。此番刘师爷又说出这番话,明显是想让赵崇武担责任。

“刘师爷,王三是你们衙门里的人,泄露秘密跟我们赵家有什么关系?再说,赈灾修缮都是你们衙门管事的,我二爷只是个帮工而已,唯衙门是从,每年赚的也是辛苦银子,就是天王老子来找二爷也不怕。”赵崇武显然不高兴了。

怎么办?赵崇武的心里多少有些慌乱。看来衙门已经在做准备找退路,以防万一。不过,从刘师爷的言语分析,他悟出另一层意思,那就让赵家也做好准备,防止钦差查出问题。如果大家不出事,便是万事大吉。思来想去,赵崇武还是决定与刘师爷好好谈谈。

果然是露出丑恶的嘴脸了,无非是想在查出问题时让赵家背黑锅。赵崇武心里非常气愤,恨不得抽他几个耳光。可是转眼一想,事情还不至于到这个地步,衙门里郑安刘师爷的害怕,与赵家的风险比较,那简直是天和地之分,若论罪行,郑安他们犯的可是砍头之罪,赵家只是受害商家罢了。按理说,赵家根本不用害怕,坦然处之即可。

然而,赵崇武还是心有余悸,将事情原委告诉心腹马俊,马俊却一反常态地说道:“二爷,刘师爷的话你不可大意啊。”

平日里与刘师爷在八仙楼、钱业馆聚会较多,这次他邀请刘师爷去家中喝酒,以示将刘师爷列为尊贵的客人。

刘师爷在衙门混迹多年,赵二爷的心思他一猜就明白,便心甘情愿地去了。

酒过三巡之后,刘师爷已经有些醉意,便开口说道:“二爷,不瞒你说,我们郑大人说了,寿阳如果没有赵家撑着,多半要跨掉。”

“二爷息怒。刘某不是这个意思,只是想提醒二爷注意,如果钦差大人真的查询赈灾款的事情,这堤坝、河塘、城墙修缮的明细账册可要放好,千万不可大意了。”刘师爷凑近身子到二爷跟前说,“二爷,寿阳这些年的灾情你是知道的,郑安大人还是有些担心的,你们赵家在这个节骨眼,可得为衙门多担当些。”

“这么说来,赵家与官府的生意做得,还要做大?”赵崇武此时有所醒悟。

看到赵二爷的神情,刘师爷端起酒碗:“这回赵二爷明白刘某的意了吧,没有人跟银子有冤仇,连朝廷也一样。就刘某的猜测,二爷如果能够将魏伯仁伺候好了,生意不就照常做下去吗?

赵崇武此刻明白,刘师爷是想让他出银子去贿赂魏伯仁,为日后查案铺平道路。他虽说有些醉意,但事情分得清,觉得难度大便摇着头,连连摆手:“听说钦差大人不进柴米油盐,离开县衙时,当地的土特产也不带走。”

刘师爷无奈地笑道:“花钱水灾嘛,二爷还是考虑考虑。”

刘师爷和马俊走之后,赵崇武呆坐着,想着刘师爷的话,心想这年头诸事不顺,感到非常烦燥。此刻在酒的作用下,突然又想到了胡杏花,这女人更是可恨。他大声喊叫阿根进来,问明监视的情况。没有想到这一问更加恼火,原来蒋奉天非但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还留宿在德伦的府上。

“二爷,三少奶奶的事情各府上都有传言。”

他听罢,愣了愣,用力将手中的酒碗摔在地上。

“地方上缴的税银是国库的,皇上没钱,怎么办?从康熙爷开始,准噶尔、西藏和回疆等地军事胜利,不就是发财的时候吗?不仅如此,内务府还做阿尔泰金砂、和田玉石,俄罗斯高级毛裘、中亚诸藩织毯、南洋列国象牙犀角的的生意。内务府“借拨”给盐商,规定好年限和利息,盐商依照约定分年偿还或到期后一次性偿清。这一借一还,就是投资经商。还有贩盐、当铺、钱庄、古玩等等这些行业,内务府都积极参与参股,从中赚钱生息。”

听刘师爷一席话,赵二爷和马俊可是大开眼界。怪不得,历任知府都会想办法弄银子。

“刘师爷是何意啊?我们赵家充其量只是商人而已,就是有再大的才力,也抵不过衙门一纸命令啊。”

刘师爷摇摇头道:“非也,非也。说到官商,应该是一家才是,不要以为官府都是清廉之人。我有一个堂兄曾经在内务府干事,大病之后回乡里。有一日与其喝酒,知道朝廷里有个内务府,生意也做得风生水起,我们知府这点生意算什么?”

赵崇武为杏花事情恼羞成怒,但让他更加烦心的还有衙门里的事情。原来,刘师爷近日找他说的一番话使他有些恐慌起来。

说起京城,赵崇武没有作声,毕竟孤陋寡闻,便直瞪眼看着刘师爷。

“今日刘某就吹嘘一番。”刘师爷看赵二爷和马俊想听,便说道,“内务府由八旗里上三旗所属包衣旗人组成,管的是皇帝私产。平日里皇帝动用内帑赏赐满汉功臣勋戚,接济八旗人丁,为来京值年班的各盟旗蒙古王公和喇嘛们修驿馆,资助蒙古地区修建喇嘛寺,给王公和活佛拨恩赏银,在每逢年节时还给下属特意拨出过节犒赏银。皇帝能这么痛快地往外掏钱,前提是他先得有钱,要想有钱就要挣钱。”

赵财武与马俊听傻了,皇帝还缺钱吗?皇上还用得着挣钱吗?

虽说寿阳是老城,但每年的修缮事项也不少,主要是河堤和城墙,其次便是官道的整修。不止寿阳,江南省历年受灾,源于“黄河夺淮”。汉代以来,黄河主流一直保持北流在今河北、山东一带入海。然而到金代,黄河夺淮入海,以淮河的河道作出海口。根据史料记载,黄河曾有数次侵夺淮河流域,但为时较短,对淮河流域改变不大。唯1194年第四次大改道起,淮河流域的豫东、皖北、苏北和鲁西南地区成了黄河洪水经常泛滥的地区。黄河长达数百年的侵淮,使得淮河流域的水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正因为如此,借黄河入淮,江南省各地投入河道的精力和银子也是最多的。赵家看到这一契机,与衙门联手,招揽了一半的工程。

到了赵崇武手里,他与衙门的关系达到空前。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