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修真 > 乾坤佩

第163章 狻猊

  • 作者:祁陌魉
  • 类型:修真
  • 更新:2021-09-10 08:52:09
  • 字数:5694字

狮子状香炉,指刻镂成狮子状的香炉。

北宋元祐二(960--1127年)年墓出土,由省博物馆藏了一尊狮子戏香球--绿釉狮子出香熏。

“狻猊”一词,最早出现在《穆天子传》曰:“名兽使足走千里,狻猊、野马走五百里。”晋郭璞注曰:“狻猊,狮子。亦食虎豹。”《尔雅·释兽》载:“狻猊如彪猫,食虎豹。”郭璞注:“即狮子也,出西域。”,两书成书时间孰早孰晚说法不一,但都没有对”狻猊“形象的详细描述。

自东汉时西域进贡狮子后,名”师子“。今所知较早的见记载于《汉书·西域传上》:”乌戈地暑热莽平,而有桃拔、师子、犀牛。“颜师古注云:”师子,即《尔雅》所谓狻猊也。“其他官方记录还见于《后汉书》的”章帝记“、”和帝记“、”顺帝记“等处,共计四次。自隋唐及以后又逐渐变成加上反犬旁的”师子“。

狮子是外来之物,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哺乳纲食肉目猫科,为大型猛兽。历史上主要生活在南洋,在南洋则主要分布在南洋西南各国等地,中原地区是没有的。

垂脊顶端为骑凤仙人,后面依次排列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行什。

前蜀贯休《送颢雅禅师》中有言!霜锋擗石鸟雀聚,帆冻阴飙吹不举。芬陀利香释驎虎,幡幢冒雪争迎取。春光主,芙蓉堂,窄堆花乳,手提金桴打金鼓。天花娉婷下如雨,狻猊座上师子语。苦却乐,乐却苦,卢至黄金忽如土。

这说的是什么意思呢,说的是“芬陀利”是南洋某国国花白莲花的音译,代表着纯洁,善良,健康,美丽。幡幢是指汉魏时期,幢出现在车行仪仗和神教仪式中,一般是在立竿上悬挂单层或多层伞盖状丝织物,伞盖四周饰有垂幔、飘带;在幢幔上书写经文就成为经幢。唐代开始有石造经幢。桴,击鼓的槌师子即狮子,神教用以喻神,指其无畏,法力无边。卢至:相传有卢至长者,贪财吝啬,後受佛指点,弃财皈依,因缘成佛。见《卢至长者因缘经》。

香炉有封闭式和敞开式两种,香炉有封闭式和敞开式两种,封闭式炉时称“出香”。这件出香造型如覆莲座上捧出的一朵莲花,花心里的莲蓬正好是香炉盖,盖顶为一只名为狻猊的狮形坐兽,蹲在莲蓬果上,前足戏彩球。兽张口,炉烟便从此出。

神座上装饰的狻猊是随着佛教在汉代由南洋人传入我国的,至南北朝时期,我国的佛教艺术上已普遍使用,这种造型经过我国民间艺人的创造,使其具有我国的传统气派,后来成了龙子的老五,它布置的地方多是在结跏趺坐或交脚而坐的文殊菩萨像前。明清之际的石狮或铜狮颈下项圈中间的龙形装饰物也是狻猊的形象,它使守卫大门的中国传统门狮更为睁崃威武。在现代,因为受到狮子迷的神化,狮子被当成是狻猊,其实两者并无关系。

而在中国古建筑的岔脊上,都装饰有一些小兽,这些小兽排列有着严格的规定,按照建筑等级的高低而有吉祥兽数量的不同,最多的是故宫太和殿上的装饰。一共有10个,这在我国宫殿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显示了至高无上的重要地位。在其它古建筑上一般最多使用九个走兽。这里有严格的等级界限,只有金銮宝殿也就是太和殿,才能十样齐全。中和殿、保和殿都是九个。其它殿上的小兽按级递减。天安门上也是九个小兽。

狻猊,为传说龙生九子的第五子,“形如狮,喜烟好坐”,故香炉多以为盖。宋时徐兢出使高丽时见过类似的狻猊出香,“上为蹲兽,下有仰莲承之”。这种香熏炉大多摆放在厅堂之中。宋代香文化盛行,对香炉、香料有诸多考究,也体现宋人生活的精致。古代文人雅士把焚香与烹茶、插花、挂画并列为四艺。

宋代汝窑狻猊香熏,是传统熏炉器物的延续,造型精致生动,古朴典雅自然,令人爱不释手。其总高37cm,足径17cm,出香炉口径18,狻猊座径16厘米。由上下两部分构成,上半部比较讲究,由上部的狻猊蹲兽,下部的莲瓣纹台座组合而成。造型如此别致的香熏,是汉以后各朝代出土的香熏中的罕见之物,弥足珍贵。据北宋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陶炉”载:“狻猊出香亦翡色也,上为蹲兽,下有仰莲以承之,诸器唯此物最精绝。”徐兢虽然所说的是指当时高丽国生产的仿汝窑青釉瓷器。“狻猊”为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之五,形似狮子,喜静,好坐和喜欢烟火。这尊汝窑狻猊出香,狻猊昂首,张口突眼,獠牙竖耳,牙咬绣带,舌唇上卷,墨彩釉下点睛,脖颈佩有项圈,悬挂着三个铃铛和锁链,狻猊尾巴,呈火焰状镂空尖形,高高翘起于身后,后腿各五只利爪,自然弯曲蹲踞于盖上。盖上呈六瓣莲花圆形,上面堆贴三周,数十颗乳钉和一枚绣球。狻猊凌空飞腾,背上鬣毛施卷,光彩照人。胫部与座面有孔连成一体,炉中燃之香气可从狻猊口中缭绕飘出,施天青釉,开细小纹片,造型大气,极为精美。

下部莲纹香炉,由上下二层构成,上层扁圆形炉身模印三层莲瓣纹,莲瓣纹中又堆贴莲蓬,直口,口沿刻划十二组各十二齿纹,内折沿边凸起一圈成母口,可承狻猊盖,深腹,平底中有一小孔通气燃香,中部堆贴三龙首,栩栩如生。下层呈倒喇叭状于上层对称模印多层莲瓣纹。圈足外撇,足端无釉,垫圈烧制。灰白色胎、细腻洁净、釉呈淡天青色,莹润如玉、微乳浊呈玉质感,布满细纹开片,气泡“寥若晨星”。其与传世品釉色取胜汝器所不同的是,这套集模印、镂雕、堆贴、刻划、釉下彩融为一体的艺术品,造型高大、新颖独特,极为精致,是件当之无愧的国宝。

明徐复祚撰《一文钱》杂剧即据此敷演而成。

这尊宋代汝窑狻猊出香的丰富了汝窑的器类品种,填补了汝窑烧制工艺的空白。它说明“汝窑无大器”的传统观念值得商榷。此器是徐兢出使高丽所看到的仿汝同类器物,也证实了徐兢描写的可靠性。

南宋人周辉的《清波杂志》云:“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狻猊香熏的艺术价值是至高无上的。我们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在其他窑口发现同类作品。其制作工艺精湛,造型秀美亦可称大件,是汝窑巅峰之作。

“如果要说狻猊,那就不能不先说说“狮子”。

宋代汝窑狻猊香熏的出现,其学术价值在陶瓷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把我国传统的青釉系瓷器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后世青釉系瓷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是表现在釉色、造型和装烧方式上,更重要的是,汝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瓷器的审美情趣,不再一味地追求瓷器外部的表现形式,从而更加重视器物内在的韵味,创造了一个审美新境界。

唐·秦韬玉《豪家》有句:地衣镇角香狮子,帘额侵钩绣避邪。按彻清歌天未晓,饮回深院漏犹赊。

前蜀·花蕊夫人《宫词》:“夜色楼台月数层,金猊烟穗绕觚棱。”觚棱,堂殿上最高转角处。

由此可见,狻猊是狮子的古称,除了”龙九子“名目中说它属于龙族之外,其他地方皆是指狮子。但是由此也可见得,这真正的龙九子狻猊,和我们历史记载的并不相同。所谓是狮子既狻猊的说法,只是民间杂谈!

而狻猊在中国神话传说中是龙生九子之一,形似狮子,排行第五,平生喜静不喜动,好坐,又喜欢烟火,佛祖见它有耐心,便收在坐下当了坐骑,因此神座上和香炉上的脚部装饰就是它的遗像。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