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历史 > 混在三国当军师

第三百二十五章 凉茂陈宫

  • 作者:贪财好色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1-07-14 23:21:03
  • 字数:8094字

凉茂字伯方,山阳昌邑人。他并非鲍信麾下,只是在山阳被黄巾军寇略后,看到济北还算安宁,便来这里找鲍信避难的。这人在兖州多少也算有点名气,故而鲍信待之以上宾之礼。/p>

/p>

要知道最后压倒骆驼的,往往只是一颗稻草。/p>

/p>

/p>

/p>

然而于禁不愧是名将,对于麾下部队的掌控十分厉害,他很快就从正在作战的部队中抽调出一支分队来,然而问题却来了:这支分队由谁来率领呢?/p>

/p>

这次鲍信来拦截黄盖,凉茂也表示愿意过来尽一副绵薄之力。/p>

/p>

正当他感到有些愁时,凉茂问道:“司马何故犹豫?”/p>

/p>

他看到鲍信麾下头号大将在如此危机之时,居然陷入犹豫,不由问。于禁便把心中忧虑对凉茂说了,凉茂便主动请缨,自称自己在中平元年黄巾之乱时,亦曾率领家兵击退黄巾,不如把分队交给他来指挥。/p>

/p>

对面的青州军将领明显是颇有智计的,如果只是命一寻常军官带领,不一定能斗得过对方。/p>

/p>

当即下令命凉茂统率这支分队前去击溃王朝的部队,而因为这一会儿的耽搁,王朝所部已经与济北步卒的侧翼交上手了。/p>

/p>

步卒因为两面受敌,即将崩溃,幸得凉茂的分队及时加入,纠缠住了王朝所部,使得战局再次处于均势状态。/p>

/p>

半个时辰后,双方相继罢兵,谁也没能够战胜谁。虽然于禁的步卒占优,但是黄盖的骑兵却略微强于鲍信的骑兵。就这样打成了一个两败俱伤之局。/p>

/p>

而接到王朝的通知后,青州军其余几支部队也相继赶到,在他们的掩护下,黄盖成功地撤出了济北。而刘备亦不打算在此时跟鲍信闹出什么事端,亦没有继续停留在此,而是转而去其他郡国劫掠人口去了。/p>

/p>

再说刘岱,他跟波才谈完了事情后,波才又留了他几天。本来波才是想趁这几天的功夫,让黄巾军攻下山阳的,没想到却接到消息称山阳的黄巾部队不仅没能攻下山阳,反而还在被逐步驱离山阳。于是波才也没心思再留他了,把刘岱放了回去。/p>

/p>

刘岱回到山阳后,虽然得知了波才的举动,但却并没有在意,反正这支力量以后就是自己的了。这种小事不必挂怀!/p>

/p>

至于巨野李家和满宠……这个李家,拥有如此多的私军,却在本官最危急的时刻,不肯出手援助。等本官被俘虏了才出来剿平匪患,是何居心?/p>

/p>

刘岱怨恨自己在巨野县被李偷瓜俘虏时李家没有救自己,故而并没有过多奖赏他们,仅仅是口头夸奖几句,再给家主李乾封了个空头衔。/p>

/p>

而这满宠倒是个人才,刘岱便想征辟他当自己的幕僚。/p>

/p>

满宠听闻李家在这次战争中出力那么大,却没得到应有的奖励,心中对刘岱更是鄙夷,于是拒绝了征辟,继续在家中隐居。刘岱也只得作罢。/p>

/p>

而后刘岱便以刺史名义,书信给各郡县,声称黄巾军波才部已经同意归顺朝廷,自己不日将上表朝廷封其为骑都尉,效仿徐州臧霸例。而各郡县兵、各家族私兵均不得再攻击黄巾军,战争已经结束了。/p>

/p>

至于青州、豫州、徐州等军队,依旧是敌人,看到后仍需要继续攻击。/p>

/p>

临淄。/p>

/p>

赵二接到刘备传来的消息后感到很吃惊:这刘岱怎么回事,居然跟波才勾结起来了?/p>

/p>

田豫当即建议道:“老师,学生建议咱们应当暂且从兖州撤兵。豫以为,这兖州……要变天了!”/p>

/p>

赵二当即同意,信给刘备,命其收拢部队,暂且撤回鲁国,静观其变。/p>

/p>

而正如同田豫所预言的,这兖州各郡县里,确实是炸开了锅一般。人们纷纷议论道:/p>

/p>

“这刘刺史是不是疯了?居然跟黄巾军同流合污?”/p>

/p>

“还说什么效仿臧霸例,这波才的性质,跟臧霸能一样吗?”/p>

/p>

“人家臧霸是山贼,并非黄巾。在陶刺史上任前,只是徐州的次要威胁。陶刺史凭借臧霸之力,清除了徐州主要威胁的黄巾贼寇,这才能将功补过,获得众人谅解。可波才呢?”/p>

/p>

“现在兖州主要的敌人就是波才,与兖州之人仇深似海,这哪里是一个归顺能化解的?”/p>

/p>

“况且那徐州臧霸他们,在归顺之后,亦在琅琊郡各种为非作歹,匪性十足。这波才归顺了又能好哪里去?”/p>

/p>

“臧霸他们得到了琅琊。而他刘公山又打算割让哪个郡给波才?”/p>

/p>

“哼,哪个郡国也不会愿意的吧?原本泰山倒是挺合适,不过现在泰山归了青州,他刘公山敢公然向赵二宣战?”/p>

/p>

正当他们议论纷纷时,朝廷的诏书下来了,封波才为骑都尉,李偷瓜为巨野湖行军司马。而归顺的黄巾军……驻扎在陈留。/p>

/p>

此诏一出,兖州上下一片哗然。/p>

/p>

东武阳,郡守府。/p>

/p>

荀彧笑着对曹操说道:“主公,我们一统兖州的机会来了!”/p>

/p>

曹操亦笑着点了点头,附和道:“刘公山此举实为不智,他接受匪波才的归顺,乍一看是解决了一大患,还得了一力助。却不知这样得罪了整个兖州的世家与平民!”/p>

/p>

戏志才亦笑道:“黄巾匪寇毕竟是匪寇,虽然一时势大,但终难长久。君不见当年陈胜吴广乎?虽然声势浩大,但最终却只能为他人作嫁衣。”/p>

/p>

荀彧又补充道:“收降黄巾贼也就罢了,偏偏还令他们屯居陈留。若是刘公山选了咱们东郡,顶多就是引起主公不满,主公起兵的话,也难以得到兖州其他几郡响应,而袁绍就算想帮咱们,也会因为家眷在刘岱手里,而束手束脚。而陈留就不一样了,陈留张邈素与兖州其他郡国的郡守/国相交好,一旦得罪了张邈,那么就等同于得罪了至少半个兖州,他刘岱还能坐稳兖州么?”/p>

/p>

戏志才讽刺道:“哈,我看他才不怕,毕竟他现在有波才了!”/p>

/p>

曹操点了点头,而后说道:“好了,别嘲笑他了,咱们还是来说说接下来咱们该怎么办吧!”/p>

/p>

于是三人商议了一番后,决定先不公开表态,而是暗中派人去联络兖州其他几个郡守国相。只要他们都同意站出来反抗刘岱,那么就相约一齐动手,让兖州换个主人!/p>

/p>

曹操问荀彧:“文若素有荐贤之能,不知应派何人为使?”/p>

/p>

荀彧便推荐道:“本郡从事陈宫可以!”/p>

/p>

陈宫字公台,东郡东武阳人。现在是东郡从事,在本时空,曹操刺董逃离时,没与陈宫生什么接触。曹操上任东郡太守后,在家乡隐居的他被曹操征辟为从事。曹操觉得这人挺有才能的,不过这个时候他已经有了荀彧这种早早声名在外的“王佐之才”,故而对陈宫没有过多重视。/p>

/p>

荀彧又补充道:“陈宫素与张邈有私交,派他为使最为合适!”/p>

/p>

于是曹操当即答应,派陈宫去见张邈。而张邈此时正在府中气得大骂,屋子里各种盘碟磁瓦被他摔碎了一地。/p>

/p>

张他们知道张邈正在气头上,根本劝不动,只能在屋外候着,等什么时候张邈气消了一些后,再进去劝他。/p>

/p>

这时候下人来报说一个叫陈宫的来求见,张刚开始犹豫要不要放他进来,就听屋里张邈大吼道:/p>

/p>

“不见!本官谁也不见!”/p>

/p>

下人只好回去拒绝陈宫,不想不一会儿,下人又回来了,对着屋里大喊道:“大人,那个陈宫说了,他有办法解大人的气!”/p>

/p>

正当张奇怪这个仆人怎么这么大胆时,却见屋里沉默了一会儿,而后传出张邈的命令:“来人,为我更衣,本官要见一见这个陈宫。”/p>

/p>

仆人得令,而后摸了摸怀里的钱袋,露出一脸喜色。/p>

/p>

会客厅内,陈宫见到了衣冠整洁的张邈,拱手问候道:“孟卓,你我许久不见,近来可安好?”/p>

/p>

张邈面色冰冷地看了他一眼:“公台若只是来找本官叙旧的,那就请回吧!”/p>

/p>

陈宫呵呵一笑,道:“当然不是。宫听闻孟卓兄心中不顺,特来为兄解忧尔!”/p>

/p>

“哼,你知道本官有何忧?”/p>

/p>

陈宫故作讶色道:“全兖州皆知兄有何忧,难不成唯独兄不知否?呵呵呵……孟卓你也别作态了,那匪波才即将屯军陈留,孟卓你就实话说,愿意不愿意吧!”/p>

/p>

张邈叹了口气,道:“不愿意又如何?难不成为兄我还要公开把他们赶出去不成?”/p>

/p>

陈宫一捋胡须:“宫自有办法!”/p>

/p>

张邈这才放下身段,起身凑到陈宫近前,急问道:“请公台教我!”/p>

//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p>

于禁恍然大悟,拱手谢道:“多谢凉先生骂醒卑职!凉先生还请率军迎敌!”/p>

于禁便担忧道:“这……不太好吧?没有得到国相同意,禁怕……”/p>

/p>

王朝到来后,见战况陷入了一团僵局,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p>

此时鲍信麾下骑兵那里出了点状况,他正忙于指挥骑兵,没能顾得上这里。/p>

/p>

凉茂大急,以训斥地口吻责骂道:“于司马何其糊涂!现在都火烧眉毛了,将在外尚且军令有所不受,现在咱们面临全军覆没之危,还能有什么事情比解决当前敌人更重要的吗?”/p>

他果断地命令部队朝于禁部的侧翼起了冲击。/p>

/p>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