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修真 > 武夫三十年

第190章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 作者:九层之台2
  • 类型:修真
  • 更新:2021-07-22 01:06:06
  • 字数:6610字

明王下意识的点点头,首辅真是说到咱心坎里了。

“王弟,你怎么看?”明王见淮南王坐在一旁,沉吟不语,以为他有什么不同的意见。

这帮人气势汹汹,自然是为李昊之事处置失宜而兴师问罪,至少在明王看来是这样。

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忽视一个通天大能的影响,真的是个个都如泰山之重,尤其考虑到他的身份血统,更是足以影响到整个神州的局势。这样看来,他这一次犯的错误,当真是不小。

紫禁城武英殿,此时聚集了明国的最高层,明王以下,有太子王雲,太傅诸葛逊,内阁首辅王直,连淮南王都风尘仆仆从寿春赶了回来。

内阁首辅王直是诸葛逊的学生,如何会说自己老师的坏话,为人臣子,又岂能言君之过,于是一拱手道:“陛下,臣以为,千错万错,都是那锦衣卫纪纲的错。陛下是仁德之君,怎么会伤害他国流亡之子呢,不过是想派遣锦衣卫善加保护罢了。可是纪纲这个奸诈小人,隔绝圣听,曲解圣意,公报私仇,才使事情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真真可恨,确实该杀!”

都说江南人杰地灵,群英荟萃,灵哪儿去了?荟哪儿去了?怎么胳膊肘子净往外拐呀!”www.medabc.com.cn 江南文学网

“唉,本王已经三天三夜没有合眼了,总想着这里面到底是出了什么差错,可想来想去,也想不出答案呐。莫非真是本王德薄,皇天后土不佑,才使那关中小儿刁顽逞凶?

淮南王王玮身形高大壮硕,倒像是北方的汉子,顾盼之间,自有一份英武雄壮之气,闻言回道:“王兄,臣弟回来,仔细询问了锦衣卫知情人等,在纪纲插手之前,那李昊已经功残身废,穷途末路,陛下派纪纲,不过是顺水推舟而已,这是理所当然的呀,何错之有?唯一在预料之外的,是李昊如何在短短几日之间修为尽复,而且更上一层楼,直达通天。”

“陛下何出此言!”太傅诸葛逊慌忙跪在地上,告罪道:“若说有罪,也是臣有罪,臣见事不明,出言惑君,使陛下决事失当,请陛下降罪!”

明王虽然很高兴有人接过了锅去,但游戏显然不是这么玩的,于是把目光转向他处:“首辅,你也说几句啊。”

王玮接着道:“通天之难,众所周知,即便是倾国之力,合派之功,成与不成,也在两可之间,实力、机遇、运气,缺一不可。所以才有通天之难,难于上青天之说。李昊纵然仙根道骨,天资纵横,无有人借天梯相助,也绝无可能直登青云。”

明王点点头,说得太对了,总有刁民要跟咱作对,群众里面有坏人啊。

“那谢家现在如何?”明王问道。

如此算来,本王真是有罪啊。我有罪于国家,愧对百姓,愧对群臣,本王真恨不得自己罢免了自己!”

诸葛逊道:“就目前来看,虽然和李唐的联盟泡汤了,但是关中内乱将起,李唐必无心也无力再图谋巴蜀,自大江上游威胁江南。这样看来,算是用另一种方式达到了我们最初的目的。”

王玮附和道:“太傅所言甚是,对于关中,不如先静观其变,且看局势发展如何。”

明王眼睛一亮,果然是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老天爷还是很眷顾咱的嘛。

“这么说来,北伐之事,不会受到影响啦?”这才是明王最关心的问题。

“现在看来,是的。”诸葛逊硬着头皮答道。

“择日不如撞日,趁着大家都在,不如商讨一下北伐的准备工作吧。”明王轻巧的便转移了话题,而这个问题真正的关系到大明的未来,不得不仔细计议,确实比一个远在万里之外的他国王子重要得多。

王直张嘴欲言,话最后又憋了回去,什么不懂兵者凶器也,战者危事,不可妄起边衅,擅动干戈之类的话说了都有一大箩筐,群臣的奏章,能把整个武英殿都塞满,但是屁用没有,没见太傅都不说话了嘛,他再开口,估计首辅都没得做。

当然,其实这也不是明王一意孤行,非要北伐建功立业。自靖康后,狼族铁骑南下,一往无前,越过大河,直抵江淮,后虽得武穆王奋力北伐,光复中原,重续宋统,但在淮北却未尽全功,留下了后患。

狼族籍此机会在淮北扎下根来,西以大运河为界,可从侧翼威胁中原,南则共有淮河,虎视淮南之地,军队时常跨河滋扰,掳掠人口钱粮,试探边象虚实,谓之春猎秋狩。

宋明两国皆不堪其扰,是以常有抛却前嫌,再度联盟,二次北伐的意向,其战略目的,便是合两国之力,再度兴师北伐,力图收复淮北山东等地,将两国防线一直推进到大河之南,如此,宋国可免去腹背受敌的忧患,大明则摘去了悬在头顶的利剑,至于更进一步,收复幽燕,一血靖康之耻,那就是后话了。

计划是很美好,前景的确动人,可惜要落到实处,当真是步步维艰,追根究底,还是两家过往恩怨纠缠,实在难以理清。

淮北山东诸地,原属赵宋,当然,再更久以前,也曾属于大明,那就不提了。这不是搁置争议,实在是江南习惯于偏安,常年在江淮之间打转,能得淮北就已经心满意足了,偶尔进抵大河,那一定是邀天之幸,不用人打,自己都战战兢兢,连觉都睡不稳,总得退回江淮才安心。

当然,淮北山东无险可守,利于北方铁骑纵横驰奔才是最重要的原因,南人也常常是有心而无力。

言归正传,靖康之变后,赵宋尽失幽燕中原山东淮北其地,二圣北掳,赵氏宗族一网成擒,实际已经亡国。先明王扶立唯一流落江南的宗室赵桧为宋王,以武穆王为将,于鄂州征召义军,挥师北伐,一战功成,尽复中原,宋统才得以继续延续,国势已然大衰,自保有余,进取不足。

后来武穆风波亭之厄,两国关系破裂,一度在边境陈兵相向,后来虽有缓和,毕竟不复往昔,各有顾及之下,淮北山东诸地就一直握在狼族的手里,如同一块烂疮,慢慢发展,又成两国心腹之患,这时才想起来合力去割,也算是亡羊补牢,至于晚与不晚,那是瞎子吃饺子,自己心里有数。

无论如何,两国总算是抛却前怨,重修旧好。此时江南已百年不闻战火,人口滋生,社会安定,富庶强大远非宋国可比,不可避免的,联盟的主动权还是落到了大明的手上。昔日根本不容谈判的问题,如今也可以有商有量起来,其中就包括北伐所得的土地人口分配问题。

总之好事多磨,经过两国多年磋商,明王还许了一个女儿出去,联盟北伐之事终于尘埃落定,如今正式提上了日程。

宋明联盟,第一个不安的反而是李唐,简直是睡不安枕,鬼知道他们要打谁,要知道前车之鉴不远,函谷关如何丢的,唐人至今犹在眼前。

因此明王才在李昊的事情上下了诸多心思,归根结底,是欲安唐人之心,免得北伐之时,他们在后面捣乱,现在看来,确实是以另一种方式达到了最初的目的,也算是歪打正着。

若说指望唐人出击河套,牵制狼族的半边身子,那是痴人说梦,首先就要把函谷关还回去,赵宋又绝对不肯了,前门据虎,后门进狼可还行。

诸葛逊点头表示认同:“李烨李昊,俱为龙虎,势必要有一番龙争虎斗,看来同室操戈,骨肉相残,李唐王室始终无法摆脱的诅咒。问题的关键在于,此事对我大明影响几何。”

明王叹了一口气:“这就那说了,李烨一准是认为咱口蜜腹剑,当面笑嘻嘻,背后捅刀子,能给好脸色才怪。至于李昊,这几把火全烧在咱头上了,咱还不想跟他亲近呢。”

掌印太监王振上前答话道:“谢家今日开了族会,连老太君都出面了,已经把谢姜逐出家门,革出族谱。”

“哎,过了。”明王闻言摆了摆手:“这么大的事情,板子何必落在一个小姑娘的身上呢,平白叫人说咱江南人小气。”

时光匆匆,转眼间半个月过去了,李昊突破通天,对于整个神州的影响,还远未体现出来,但是在金陵,风波却仍未止息。

王振道:“据说是因为她盗窃并损毁了谢氏世代相传的七宝妙树。”

“哦,那可够他们心疼的了。”明王笑道,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表情,“那可是好宝贝,花再多钱都没地儿找去。”

王玮建议道:“谢家既然已经做出了反应,也不好再追究他们的责任,不如就此罢了。而且李昊突破通天,其实对李唐影响最大,我大明实无切肤之痛,倒也不必过于紧张。”

“好吧,关于李昊,本王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没有跟诸位辅臣商量,一意孤行,才酿成了无法挽回的后果。”

说到这里,明王忍不住掩面捂额,痛心疾首的申诉道:“谁能想到,谁能想到,才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人家由彻地到大彻地,从废材直达通天,这种扯淡的事情,神话中的传说,居然真的发生在本王的眼皮子底下。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