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情感 > 带他们脱贫的我太难了(种田)

第 2 章 第 2 章

  • 作者:星河在底
  • 类型:情感
  • 更新:2021-07-12 06:16:55
  • 字数:6868字

心口凉飕飕冒风的姜扶生,心不在焉地拌着咸菜丁,没搭话。

王氏此时提的“跟山神娘娘学烧菜”,事关姜扶生身上的另一桩“传奇”。

但是倒霉的是,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刚落地哭了两声,姜扶生就感觉到五感逐渐封闭,意识一点点模糊——她成了个傻子。

这一傻就是七年,一直到半年前,她才意识复苏,奇迹般地开始了好转。

她是带着前世二十多年的记忆出生的。

“你要多学个不用舌头不用鼻子的本事,咱家就有挣大钱的希望了。”

一朝投胎到这科技落后的古代,专业所学算是废了,但幸好她还有一身厨艺能施展。

姜扶生这辈子所在的姜家,是一个贫苦的,靠种地维生的农村家庭。没有让她混吃等死的富贵底蕴,姜扶生就指望着靠一身厨艺安身立命。

七年前,姜扶生落地哭了两嗓子就成个傻子后,她现在的娘范氏不认命,死活要给她“治病”。

尝不到味道、闻不出香臭,这叫她还怎么靠厨艺安身立命?

从锅里往外捡菜馍的王氏,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往侄女的心口上扎了一刀,反而满是可惜地继续说:“你说你在山神娘娘身边待了六七年,咋就只学了个烧菜呢?”www.vmatch.net 时空小说网

先是求医,结果人家大夫说姜扶生是先天痴傻,根本无药可治!

求医无门,心急找偏门的范氏,就寻上了山神庙的老庙祝。

山神庙的老庙祝,在朱阳县当地以能掐会算出名。

但谁想到,她意识复苏半年了,视、听、触觉已经全部恢复,发声也正常了,但是味觉和嗅觉却跟死了似的,一点恢复迹象都没有!

姜松夫妇对神棍的这一说辞不假怀疑,老老实实打了一年石豹子。

结果却毫无用处,自己家孩子还是个木木呆呆的傻子。

这时,老神棍又说:“这女童八字轻,须起一跟山神娘娘有缘的名字加重命格,得山神娘娘护持,才能震慑石豹子把她的魂魄早日还回来。”

因此,姜松夫妇又请老神棍给他们家傻闺女起了大名:姜扶生。

打一次石豹子要五文钱,起一次名字五十文。

姜松夫妻打完石豹子起名字,起了名字继续打石豹子……

直到把家底都掏空,仍不见女儿好转时,夫妻两个人才醒悟过来自己可能遭了骗!

姜扶生三岁那年,范氏被连续几次希望破灭弄得彻底死了心,但不甘老神棍哄她钱财,在山神庙里撒泼打滚要老神棍给她个说法。

老神棍这次绝啦!

大概是看出来从姜松夫妇身上再榨不出钱财,他都不装神神叨叨掐指一算那一套了。

直接就说:姜扶生换名后命格太贵重,被山神娘娘从石豹子口中救下后,山神娘娘看上她,直接留她在身边了。

这辈子回不来啦!

说这么气人的话的时候,这个老神棍还不忘强调自己的本事大——都是因为他起名起得好,才能让姜扶生的命格贵重到山神娘娘也看上!

把范氏气的,当场就蹦起来挠花了这个老骗子的脸!

半年前,姜扶生好转,范氏惊喜之余,想起这个让她恨得咬牙切齿的老神棍,就带着姜扶生亲自上山神庙,名义是“还愿”,实际上是为了看老神棍打脸——

你不是说,我闺女被山神娘娘看上回不来了么?但是,我闺女现在好了,你怎么说?

老神棍也是个沉得住气的。

虽然看见姜扶生这个“傻子”好转,他心里也惊愕。

但愣是装出了一副不慌不忙的姿态,闭目捻指,又一副“半仙儿”状态,神神叨叨地起一卦,又一次探到了“天机”。

“原来,山神娘娘虽喜这女童伶俐,本欲带在身边继续教导,却感动你夫妇二人念女心切,不忍看你们夫妇伤心,因此才将这女童的魂魄送回,以全尔夫妇爱女之心。”

这位老神棍的话术其实并不严谨,每次还得想新的说辞把上回的缺漏圆上。

仔细一想,这人其实根本不可信。

比如,认清他是个老骗子的范氏,就对他的话嗤之以鼻。

但,还是有很多盲目迷信的人,老神棍说什么,这些人就信什么。

像姜扶生的三婶王氏,就是迷信神棍话语的代表人物之一。

她的这种盲目迷信,竟还意外帮姜扶生解了她的一大难题。

姜扶生好转以后,范氏这个当娘的只顾开心,但是其他人心里惊异之余,免不了有些畏惧。

一个大家都认定是傻子的人,突然就好转了,起先的欣喜过后,心里忍不住就打个突:好地这么突然,而且有时候她行事瞧着比大人还有章法,到底是好转了,还是其他什么原因……

村里就有人就曾偷偷嘀咕:像姜扶生这种魂魄不全的小孩子,可最容易被那种不干净的东西钻空子。

老庙祝的那番说辞,重点本来在于“山神可怜姜松夫妇,才把姜扶生的魂送回”上。

他提到的那一句“山神欲继续教导姜扶生”,说时完全是无意,听到的其他人也没留意,但却被迷信鬼神、且关注重点奇怪的王氏一字不差地牢牢记住了。

其他人还在嘀咕姜扶生有些举动怪异,不像个刚好转的傻子的时候,王氏已经在心里暗暗竖起了“姜扶生其实是山神弟子”的封建迷信大旗。

当无意中撞见从未下过厨的姜扶生,熟练地拿着菜刀笃笃笃几下,就快速匀称地把一个萝卜切成了粗细一致的丝。

姜家其他人还在惊异且畏惧时,王氏眼睛一亮,一脸兴奋地先蹦了起来。

“这肯定就是山神娘娘教你的本事吧!是吧扶生?”

姜扶生知道自己的厨艺根本不符合现下的年龄、阅历,也一直在发愁怎么给这身厨艺找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呢。

理由还没找到,她手痒难耐,背着人拿个萝卜练练手,没想到竟就倒霉地被姜家人撞见了!

姜家人惊异且害怕的时候,姜扶生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

万一他们以为她邪门,要把她烧了怎么办?

正这时,王氏就蹦了出来,还说了那么一番话。

姜扶生宛如看到了救星。

她反应极快,看着菜刀,立马装出了一脸迷茫的样子。

“我记不起来了,就是觉得进了厨房,这刀啊,还有锅碗调料什么的,看着亲切,忍不住就想拿到手上试一试。”

“那肯定就是啊!不然你以前厨房都没咋进过,怎么能这么会使菜刀呢!”王氏说得斩钉截铁,当场就把“山神娘娘教了扶生厨艺”这件事给敲实了。

兴奋的王氏,从此不停地说起山神教导姜扶生的事。

她不光在家里念叨,还出门去传播,弄地整个小谷村都知道了山神娘娘教姜扶生厨艺的事。

听她念叨的次数多了,又不时地被村里人问起来求证,起先还半信半疑的姜家其他人,糊里糊涂中,竟也把这话当成了事实。

就这么地,王氏解了姜扶生的一大困境。

姜扶生从此,顶着一头神秘的迷信色彩,毫无忌惮地在姜家人面前显露起了自己的厨艺。

姜家穷得家徒四壁,姜扶生能显露厨艺后,第一件事就想着靠厨艺带姜家人致富。

姜扶生的味觉和嗅觉失灵,她尝不出自己做的菜的味道。

于是,她做菜,让姜家其他人尝味,得到一致好评,就让叔伯们带去县里叫卖。

这及其重要的第一次试水,姜扶生做的是醋糟小杂鱼。

这是上辈子她爷爷的独门手艺之一,一旦出锅顷刻售罄的招牌菜。

姜扶生拿这道菜打头阵,也是经过仔细考虑的——

一则,朱阳县本地居民喜酸,醋糟鱼里汇聚酸、辣、甜三味。其中,酸味打头,醋糟鱼酸酥开胃,正对当地人口味;

二则,本地虽有大河,但渔获并不泛滥,小杂鱼在本地餐桌也有市场;

最重要的是,姜家所在的小谷村就有一道小河,小杂鱼就地取材完全不用花钱,能大大节约做菜的成本。

姜扶生可以说把能考虑的因素都考虑了。

但是,就在她信心满满做了两大箩筐醋糟小杂鱼,让叔伯挑出去卖,却几乎原封不动地被挑回来时,她懵了。

传说,石豹子被山神娘娘降服后,仍然野性难驯,偶尔还会叼走孩童的魂魄玩耍。

当地因此就有“打石豹子雕像给孩子叫魂”的习俗。

不过,姜扶生根据曾经见过的一面,以及这小半年来搜集到的传闻,推测:这位当地人口中的“半仙儿”,应该就是个神棍!www.九九^九)xs(.co^m

真本事未必有,但是自圆其说的本事绝对一等一!

说来,姜扶生这辈子算是胎穿,或者,算是投胎没喝孟婆汤。

这位神棍,先是说姜扶生的魂魄被顽劣的石豹子叼走了,范氏和姜松夫妇得打石豹子,打够一年才能把孩子的魂魄找回来。

魂魄找回来了,痴傻之症自然不药而愈。

朱阳县本地有一座山,就叫豹山,山势崎岖,丛林巍峨,偶有凶禽猛兽出没,传说这座山就是顽劣的石豹子的化身。

姜扶生上一辈子活了二十多年,只有两件事拿得出手:一是烧菜做饭,二是捣鼓仪器鼓捣实验。

前者出自家庭熏陶,后者是专业所学。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