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情感 > 八零年代:大佬四岁半

第二百三十六章冬天到了,生炉子

  • 作者:恰初秋
  • 类型:情感
  • 更新:2022-01-23 17:51:32
  • 字数:4680字

秦喜凤一听他们还要给自己做新衣裳,连忙说:“不要再缝了,做一件衣裳可不是一时半会能做出来的,别因为这个累坏了。有空你倒不如好好休息一下,想做新衣裳,明年过年的时候再说。”

“妈,哪里用得着等到明年,要不等春天的时候,我再给您做一件薄一点的罩衫,让您春秋穿?”

糖糖笑嘻嘻的说:“真好看,奶奶,你穿上这个就像电视里演的贵太太一样。”

听了糖糖的话,秦喜凤脸上的笑容更大了。

火速换好了新衣服出来时,秦喜凤的嘴乐的怎么也合不拢。一会儿摸摸扣子,一会儿拽拽衣襟,不停地询问说:“怎么样,好看吗?”

为了防止挽出来的盘扣会松掉,缝制的时候,王秀娥可是特地缝了好几针呢。

秦喜凤笑呵呵的接受着来自孩子们的夸赞,抚摸着光滑的绸缎料子,无奈的说:“平时还要干活,怎么能穿这么好的料子,这料子精细的厉害,稍不留神就能挂到脱线。”

秦建华冷不丁说了句:“那咱们就多做几件,替换着穿,穿坏了还能换。”

秦喜凤还是很喜欢这个款式衣裳的。

这一次,王秀娥给秦喜凤做的是一件绸缎面料的唐装。

对襟领子上的盘扣,都是王秀娥特地找村里的老人学了来,自己挽出来的疙瘩。

可能那个年代的老人,印象中只有地主婆才会穿成这样。

现在她也能这样穿了,光想想都让人觉得开心。

糖糖还说:“奶奶,去把之前爸爸给您带回来的珍珠项链戴上,配上这件衣裳一定很好看。”

王秀娥也说:“是啊,妈,现在咱们家的日子越来越好了,您要是喜欢,我再给您做两件。”

秦喜凤却是笑呵呵的说道:“你们能有几个钱。咱家的小鸡才开始下蛋,现在还是冬天,小鸡也产不了多少蛋。咱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钱我有富裕,给你们就拿着,不用和我客气。”

话才说完,秦喜凤就已经把钱全部塞进王秀娥手里。

王秀娥不敢接,两个人推来推去,还是秦建华说了一句:“妈给你的,你就收着吧。”

有了秦建华的这句话,王秀娥才不好意思的把钱收起来。

冬天说来就来。

天气变得越来越冷,糖糖跟着两个哥哥上学的时候,学校的教室里已经冻得伸不出手了。

老师和一些大一点的孩子一起,帮着把两个教室,连带着老师的办公室,都支起了煤炉子。

生铁铸造的煤炉子沉甸甸的,得好几个孩子帮忙一起抬着,才能勉强摆正,再把各部位的零件都组合起来。

至于生炉子需要用到的烟筒之类,村长早就安排人从镇上的供销社买回来了。

都是锃光瓦亮的新烟筒,看起来就足够喜庆。

老师担心会有煤烟从烟筒连接的缝隙处钻出来,特地找了块棉布,扯成巴掌宽的布条,浸水沾湿之后,一圈圈的缠绕在烟筒的链接处。

等生着煤炉子之后,烟筒受到热烟的熏烤,会变得炙热烫手,原本裹在上面的一圈圈棉布,也会彻底粘在烟筒上。

糖糖年纪不大,跟着几个年纪小一点的孩子一起,在学校的院子里到处捡树枝或者捡枯败的枝叶,方便用来烧火。

不过孩子们干活的时候有点大大咧咧,捡回来的树叶很多是潮湿的。扔在煤炉子里,不仅烧不着,还会咕嘟咕嘟的冒浓烟。

浓烟很快从炉子链接处的缝隙里,冒的到处都是。

整个屋子里被浓烟熏得烟雾缭绕,就和仙境里的场景似的。

有的孩子因为浓烟的熏烤,惹得咳嗽不停。

更多的孩子,则是因为屋子里突然冒出来的浓烟,激动的在屋子里跑来跑去,兴奋的就和上了天宫似的。

不知道谁把脏东西扔进煤炉里了,不一会儿,孩子们就闻到呛鼻的浓烟里,似乎还有浓郁的臭味。

其中有孩子受不了,捂着口鼻夺门而出,剩下的孩子也纷纷效仿,连忙争先恐后的跑了出去。

老师这会儿还在隔壁的教室里帮忙生火呢,忽然听到院子里传来的动静,惊愕的发现孩子们竟是都跑出来了。

更加令人惊愕的,是刚刚还好端端的教室,竟是冒起了浓烟。

从窗户的缝隙里,已经敞开的门那里,滚滚浓烟不停的往外涌,看起来别提多吓人了。

老师都要惊呆了,连忙问:“这是怎么了?”

有孩子把刚刚见到的说了一遍:“刚刚他们把树叶扔进炉子里,炉子就开始冒烟了,冒出来的烟还特别臭。”

有经验的老师自然明白,树叶扔进炉子里,是因为树叶潮湿才会冒烟,至于特别臭的烟,估计是哪个熊孩子没注意,把狗屎也一块扔进炉子里了。

老师一脸无奈,面对一群一知半解的小孩子,她又能说什么呢。

只能安排孩子们赶紧把教室里所有的门窗都打开通风,好尽快把烟散掉。

事实上,自从入冬之后,学校里的学生们就多了一项必须努力的工作——烧炉子。

以至于很多时候,同学们研究煤炉子的时间,都比研究书本的时间要长。

手帕轻轻展开,露出了藏在里面整整齐齐的大团结。

看到这一幕,王秀娥吓了一跳,连忙说:“妈,不用的,我自己有钱,不用花您的钱。”

糖糖的提议得到了全家的赞同,秦喜凤戴上项链之后,别说,看起来还真是更富态了。

秦喜凤担心自己会不小心弄脏新衣裳,舍不得穿,只试了一会儿就脱下来了。

自己家儿媳妇亲手给做的新衣裳,光看这份心意,秦喜凤心里也是极为满意的。

脱下来的时候,还和王秀娥说:“秀娥,妈知道你是好心。给我做了新衣裳,我很高兴。今年咱们家有了养鸡场,不管赚没赚钱,外人瞧着是挺热闹的。这个钱给你,你去给你爸妈也买两件新衣裳,给外甥买些玩具带回去。”

秦喜凤可不只是说说而已。

说话的时候,还真就从身上掏出来一块叠的方方正正的手帕。

秦朝也说:“奶奶穿上这件衣裳,看起来比电视剧里的那些贵太太还要好看。”

秦国在旁边猛点头:“那是,这样的衣裳穿起来,看起来富态的很啊。奶奶,以后你就穿这样的衣裳好不好?这个最好看。”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