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历史 > 阿彪的奇幻历险2明末红衫军

第236章 紧急动员

  • 作者:贾老板着脸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1-07-11 10:03:40
  • 字数:5140字

军士们相聚在城外大营,这边也为七百余人准备好了饭菜与住处,各个军头按照亲卫队的指引分别安顿好,下午召开高级军官会议,与会人员也是游骑兵、辎重队和城市卫队的军头及两位副将。

十一月二十九日下午,城外大营的指挥部内,十几个人围坐在大木桌前,开始了这个会议,此时因为吴桥兵变的消息还没有传来,指挥部内也只是少量人知道那边的事,李国藩和王树正还是以为这只是演习,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就是坐在那里一杯又一杯的喝茶。

吴桥最先倒霉的是刚刚过来讨要鸡的王家,这王家的家主是山东望族王象春,他此时在南京兵部任职,也算是两京十六部的高级官员。这次因为偷鸡的事,被李九成带着愤怒的东江军带人先去灭了门,当真是鸡犬不留,同时李应元带着披甲的军士抢占了吴桥县城的城防,然后就是对罢市的商人大加杀戮,一时之间,城中大火冒出的黑烟遮天蔽日,被屠戮的百姓不知几何,浩浩荡荡的孔有德造反大事轰轰烈烈开始了。

而这一切,也被临清军跟随而来的探子火速放出了三只信鸽。上边写的全是“吴桥已陷,速备”。

看着严密的防卫,孔有德也是无语了,自知道于事无补,他便要了酒菜,不一会军士们就用小车推来了一大堆的吃食与酒水,看样子是从城里抢来的。孔有德也不管不顾,搬起酒来大口大口地喝起来,酒不醉人人自醉,一边喝一边流着眼泪,也不知道这眼泪是为何而流。

王树正的五个不满员的百人队也在中午抵达,这些军士都是分散在大义镇与码头区域,此刻也是一身的红衣白裤奏着乐抵达临清城外大营,作为张元彪最为倚重的队伍,游骑兵已经完成了燧发火铳的换装,五个百人队虽然只有三百余人,但是列队而来,还是显得英武不凡。

张元彪知道了两地只有二百里时,也是大吃一惊,但是局限于事情还未传到临清,自己也不可能点齐兵马出征,也就慌忙下令停止临清军本部的一切休假和活动,所有的军士都要求回到军营,同时还下达了一级的战备,就是那种随时都能开拔的状态。

临清军上下也是大吃一惊,纷纷匆忙的准备,不知道上官是要演习还是玩真的,大晚上的军营里也是灯火通明,一批一批的武器和装备从库房搬出来分发下去。

“我得了最新的消息。”张元彪说:“两百里外的吴桥,原东江军的孔有德造反了,在那边屠城劫掠,消息很快就会传过来。”

“奉张大人命令,调集李国藩大义镇辎重兵三个百人队,明日天黑前后前往临清城外大营备战。”李国藩接到命令后也不迟疑,安排好守备的事就开始清点军士,留下一个百人队看家,在第二天中午前就抵达了临清城外的大营。

当三个百人队的红色人潮抵达大营之时,两个满员的城市卫队百人队已经在外警戒了,姜开泰看到自己名义上的上官李国藩带人前来,也是按照规矩检查了信件,相互不明所以地交谈着调动是为了啥。

一屋子的人都屏住了呼吸,直勾勾看着张元彪。

“为了防止这些人入侵我临清城,所以把大家都调过来备战。”张元彪说:“二百里,他们的骑兵半天就能打过来,你们知道就行了,先不要告诉军士们,但是回去后一定要做好动员,不要上了战场,出现什么控制不了的事。”

“游骑兵,打前锋。”王树正又成功接到了话,大声喊道:“游骑兵已经准备好了。”

“采办大米两千石,调出库房的全部炒面,再增加全军十日的炒面生产,让林大头就地输送五千石粮草分别送于沿途山寨,罗山寨要在十日囤积二千石。”汤敏和黄岭在指挥部的前厅支起桌子按照张元彪的指示往下派发命令。张元彪的亲卫队骑着白马将调集和采办的命令下发,一时间城外军营人声嘈杂,车马川流不息。

“是。”黄岭记下后,说道:“调配的物资从大义镇已经送达,各位大人报备的军力也已经抵达。”

“好。”张元彪叹息道:“孔有德造反,他们的北边是京畿重地,守备森严,而往西是军镇林立,往南是我们临清城,天下闻名的富庶却是不易防御反倒是容易被包围歼灭,指挥部研究后,判定这伙造反的东江军大概率还是会返回登莱,到那时候山东大地就会爆发战争,他们东江军本来就是拉队伍高手,现在劫掠县城,获得了不少的银钱,他们的队伍会膨胀很快,你们要有心理准备,到时候我们面对的不会是势均力敌,而是敌人数倍甚至数十倍的兵力优势,所以真打起来,不能心存侥幸浪战,一定要稳扎稳打,不可胡乱出战。”

数十倍的兵力优势不是胡言,因为明末辽东物资匮乏却不乏人力,东江军在辽东实行的就是全民皆兵的战斗方式,把男丁统统编为军士,对于大兵力作战很有一手,而那些从尸体堆中爬出来的老兵更像养蛊一般,无一不是能打能鼓动百十人作战的高手,而东江军也是敢于委派年轻人充当低级军官,比如孔有德就是年纪轻轻就能领几百上千人作战。这样的作战风格,就奠定了东江军的打法,在吴桥劫掠之后,孔有德队伍扩张很快,历史上八百人起家的孔有德打到登莱时就有了二万余人的大军。

“禀大人。”一侧的黄岭也说道:“已经从库房点齐了一万两的现银,还准备了二万两交给给了临清商会,他们会给予银票,在山东境内可以随时兑换。这次行动,临清商会不知情,他们说愿意给大军助饷。”

“不需要助饷。”张元彪说:“一个铜板也不要,库房银子如果不足,就去和临清商会商议借款,用临清军的收入作为抵押,利息你确定好,不要太吃亏就行。”

“辎重队也准备好了。”李国藩说。

“城市卫队的两个百户都已经集结完毕,随时可以出战。”姜开泰也跟着说。

孔有德被严密地软禁在大帐之中,忠心耿耿的亲卫们在队长的带领下不断地给自家主将抱怨这些年的苦楚,现在造反反而是大家都心之所向的。

“很好。”张元彪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汤敏你们那边怎么样?”

“禀大人。”汤敏坐在张元彪身旁,也大声说:“已完成银两交付,临清商会正在筹措粮草的运送,会在三日内交割五千石的粮草并且在沿途准备大军的吃食,十日内完成对山寨的补充,新买的三百匹骡子也会在三日内交割。”

“很好。”张元彪松了一口气说:“黄岭,那开拔银子和封赏的银子可准备好?”

当信鸽经过一天的奔波抵达临清城时,拿到消息的陈浩南半夜驰入张元彪的指挥部,递上了这个可怕的消息。

“吴桥?”张元彪看了看地图,对于这个城市不怎么熟悉的他赶紧唤来了本地的商人进行询问,大家对于那边的见识都不怎么充分,摇头晃脑地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是胡乱的聊着。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