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网游 > 神话三国之人皇路

第354章荀府之论

  • 作者:生煎小馒头
  • 类型:网游
  • 更新:2022-01-15 08:01:56
  • 字数:7400字

荀彧在曹操阵营之中一直以来担任的职务是尚书令,实际上主持国家政务几十年,那是宰相一般的工作。

所谓居中持重,建树卓著。用来形容荀彧的话那真是再过于恰当不过了。

如今党锢之祸既然已经结束,两人龙跃鱼门一飞冲天不过是时间问题了。

荀绲思考片刻,眯眼说道“文若,公达为我荀家年轻一代的希望,不过两人此时俱不在府内、

荀彧和荀攸作为颍川荀氏年轻一代中的佼佼者,早就已经名声在外,

刘备无诸葛,无以白手起家,与曹孙鼎足三分,曹操无荀彧,亦不复为北方之雄。

听荀绲的口气,显然不愿意两人出仕在叶天手上。

这两人可是自己目前能碰到的最为顶级的人才,不过看来这次是没机会了。

可以说荀彧对于曹操的重要性,已经超越了一个谋士的范畴,而更像是一个合伙人的形象。

荀彧和荀攸作为颍川荀氏年轻一代中的佼佼者

荀彧是曹操麾下最重要的谋士,究竟重要到何种程度,放眼三国,也许只有诸葛亮之于刘备可比。

荀彧长期坚守在曹操的后方,虽然极少亲临战场,这种坚守使得转战四方的曹操没有了后顾之忧。

为了光复汉室,为了匡扶天下,荀彧可谓是为了达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程度,

曹操得荀彧,就相当于得到了整个颍川世族的支持。

这两人得到任何一个,他目前的实力都会有巨大的飞跃,一旦得到两个,叶天会直接崛起。

在曹操和袁绍的大战中,正是荀攸屡出奇计,才使得曹操真正战胜了袁绍达成了北方霸主的地位、

曹操手底下的三大谋士,郭嘉,贾诩和荀攸,可以说是各自有各自的特色,都是一代军师、

也正因为次,他们才能够辅佐帮助曹操建立下统一北方的伟业。

如果有荀彧在,他的领地发展速度一定会大增加。

而有荀攸在,便可奇策百出,这货可是曹操的“谋主”!

心中这般想着,叶天心中打起来了自己的如意算盘。

酒过三巡,叶天看见时机,起身环顾了一圈众人,突然开口道:“我有一言像问问在座中的诸位,如今朝廷十常侍当道,败坏朝纲。

自黄巾起义之后,我观天下已经有大乱之相降临,如今汹汹之乱世,不知荀家于今如何打算?”

话音一落,此前议论纷纷的荀家众人纷纷安静了下来。

叶天的一言顿时让荀氏众人的脸色一变,如今的天下的局势荀家众人也是清楚的。

自从黄巾起义中,这些世家大族的日子实在是不算是好过了。

他们终日在黄巾贼的威胁之下战战兢兢了起来。

要不是这次皇甫嵩和朱儁成功击败了波才,他们又哪里有什么安稳的日子可以过了。

退一万步。那怕是黄巾平定,北边的异族蠢蠢欲动,大乱,恐怕依旧有乱世之相了。

不过很快,酒宴上的荀氏众人之中就有人开始起身反驳叶天的话了。

“现今黄巾贼寇四起,战祸连连不假。不过当今天子兵发三路。

皇甫中郎将率军解救颍川。

中郎将率军兵发广宗追讨首恶张角。

何大将军更是坐镇司隶,号召各州郡,世家募兵征讨。

黄巾贼寇看似势大,实则不堪一击。

只要等待平定黄巾贼寇,天子知耻后勇,必当励精图治,何来乱世?”

一人身穿长袍,头上带着纱帽,脸庞瘦长的中年男子地率先发言。

男子对着众人侃侃而谈了起来,话语之间中气十足,显然事先做了不少准备。

荀家作为世家大族,对于天下的形势还是很有些见解了。

其中随便一人,也能够对于天下大局说上几句。

而且还是颇为有道理的样子。

叶天听完他的话语,只是笑了一声,缓缓起身道:“此言差矣。哪怕此番平定黄巾,天下无数流民。无数盗贼,又该如何解决?

倘若就算此番可以平定黄巾贼寇,那么贼乱过后当今天子眼中谁人功劳最大,此事你们心中也肯定有数吧?

毕竟是如今最受宠爱的大将军何进!

如今十常侍为祸朝纲,他日又怎知外戚不会独霸朝纲?”

“这……这…………”

一连三问,中年男子脸上滚烫,一时之间被叶天的这三问堵住了嘴巴。

他完全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了,一时之间只能够讪讪坐下。

汉朝外戚是与宦官并重的两大权力组织。

纵观整个汉朝,外戚掌权,宦官得皇帝重用将其推翻,继而掌权。

而后宦官掌权日久,外戚又得到皇帝支持推翻宦官政治。双方你方唱罢我登场,轮流着掌控朝政。

最著名的外戚当属王莽,自己当了皇帝。

而最著名的宦官自然是十常侍。

荀家上下都是文人,对此并不陌生。

皇帝继位的时候年龄都很小,所以必须由太后来临朝,而太后临朝时又必须依靠娘家的父亲或者兄弟来帮忙辅政。

等到皇帝长大以后,便不再愿意受到外戚的控制。

他们身边就只有宦官跟他们关系最亲密,所以皇帝就只能依靠宦官来帮助消灭他们。

宦官因为立下了功劳,便开始掌权,而皇帝死后,新的年幼皇帝继位,又出现了外戚势力。

如此周而复始的,便出现了这种局面,这种现象也影响了国家的稳定。

这就是所谓外戚和宦官的关系了。

而叶天所说的也确实没有错,就算是黄巾之乱可以平定的话,那么功劳最大的也必定是当朝最为受宠的大将军何进。

到时候就算是十常侍失宠,外戚势力又将会重新登上前台,对于荀氏这样的世家来说也并不是什么好消息。

“此言差矣。”听完叶天所说之言。坐在下首位置的一人缓缓地起身道:“十常侍遮蔽圣听,致使天大大乱。可是此番黄巾贼寇席卷天下,十常侍岂能瞒下?

当今天子获知了民间疾苦,势必重振朝纲,铲除奸佞。

而大将军市井屠夫出身,既无威望,亦无才干,如何服众?

如今党锢已开,黄巾平定之后,天子必须要借助我等世家之手重新治理天下。”

叶天抬头一看,说话的这人一身皮裘,头戴皮帽,颔下黑色长须,正是荀家家主荀绲。

荀家上下顿时精神一振,纷纷看向叶天。

这时叶天长笑起身,立刻吸引了荀家上下所有人的目光。

“荀家主此言差矣。”叶天淡淡一笑。

荀家自荀绲以下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到了叶天的身上。

只见叶天脸上面露出胸有成竹之色,似乎荀绲之前所说之言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了,

“将军有何高见,但说无妨。”荀绲笑着对叶天示意。

“荀先生言十常侍终将无法闭塞圣听,此言大谬。”

叶天负手,一副意态自若的模样。

他对着荀府之中的座中的众人昂然道:“当今天子尊中常侍张让为阿父,尊中常侍赵忠为阿母,一直对两人言听计从。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短时间内极为的难以改变,诸位岂忘了党锢之祸?

就算是能够平定黄巾,十常侍怕是依旧能够只手遮天,权倾朝野!”

党锢之祸!

荀绲和荀氏众人闻言不禁色变,尽皆沉默。

党锢之祸是桓灵二帝时期士大夫阶层最为惨痛的一次反抗宦官行动。

最终不少士大夫被宦官冠以党人罪名加以禁锢。

尤其是八年前永昌太守曹鸾上书为党人鸣冤。

张让以党人势大,恐危及帝位为由唆使刘宏搜捕并处死了曹鸾。

张让奸计得逞,更加肆无忌惮,又唆使灵帝扩大党锢之祸,铲除眼中钉。

于是刘宏下旨,凡是党人门生故吏,父子兄弟中任官的一律罢免禁锢终身,五族之内,无一幸免。

就连荀家也受到了党锢之灾的严重波及,在荀氏八龙之中无一人可以出仕。

直到黄巾之乱后,刘宏担心党人被逼得急了随同黄巾军一同作反。

接受朝中大臣上书,下诏大赦天下,免除了除被认定为党人之外的其他无辜者罪行。

党锢之祸才解除。

党锢之祸对于颍川荀氏的打击实在太大,一提到此事,众人都是色变。

叶天将荀家上下众人神情尽收眼底,心中却是一笑。

作为玩家,他自然要比荀家上下更清楚刘宏的尿性。

略微停顿了片刻,让荀家上下消化这个残酷的现实,叶天扭过头来,转向荀绲缓缓说道:“荀先生你刚才曾言何大将军市井屠夫出身,既无威望,也无才干,难以服众?”

荀绲怔了怔,下意识点头,觉得这没什么可辨的。

在朝为官,首重威望才干。无才无德之人没法在朝中立足。

何进出生低微,不过是屠夫出身,说难听那就是杀猪的。

除了身份低微,不是世家出身,本身的本事也很是一般。

可以说这位大将军何进根本就不入荀绲的发言。

如果说荀彧走的路线是一直是为一个是内政能手、居中持重坐镇后方的重臣路线的王佐之才。

一个是军师、擅长行军布阵,而荀攸被称为曹操的“谋主”,擅长灵活多变的克敌战术和军事策略。

东汉时期,整个天下的读书人要么出颍川,要么出河北,盖莫如是。

得到颍川世族支持意味着什么?曹操初期手下人才如郭嘉、满宠、刘桦之类,哪个不是荀彧举荐?

荀绲听到叶天的话语,微微一笑,似乎早就已经料想到了叶天的心思、

抛开才华功绩不谈,就以上这点来说,曹操的大半个江山都是荀彧给的。

而荀家另外一个顶级人才荀攸也是同样的出色的。

荀攸和荀彧走的不是一个路子,

如今正在外历练,不知道将军询问两位又是所为何事?”

听完荀绲的话,叶天有些失落。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