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其他 > 重生1992

第484章 交给陈菲

  • 作者:苟寻
  • 类型:其他
  • 更新:2021-08-21 16:47:27
  • 字数:6056字

小公司则完全不同,只要老板、ceo、总经理“失踪”,很多重要决策都没有办法做,如果连续失踪三五天,堆积的工作量就大得惊人,这些人就是公司的核心,他们掌握着公司核心权力。

如果只是中下层细化分工,那中下层就没有一个人是重要,技术人员、部门管理,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分工很细的公司,你的工作基本就是那一块,公司很容易就能找到替代你的人。

但杨晨轩觉得,这里面还有一个判断、分辨、自我反省的能力。

你自信可以,你得有站住脚跟的理由,这个理由是要从现实出发,而不是想当然的,那怕失败了,也只能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在很多人看来,自信和刚愎自用,有时候就只有一线之隔,你以一己之力,力排众议,最后还成功了,那就是自信,失败了就是刚愎自用;兼听则明和没有主见也只有一线之隔,道理也是一样的。这种事,说到底,其实就是看最后有没有成功,成功到了什么地步。

这种模式,说白了就是去中心化,把分工细化到了极致,一个公司里面,没有一个真正能影响到公司运营的人物,公司就是按照那一套机制走的。

杨晨轩不知道陈菲到底有没有这个能力。

“陈姐,咱们聊聊别的,你如果管理工厂,你打算怎么管理?”杨晨轩问道。

分工不够细,眉毛胡子一把抓,在公司中下层就容易出现“核心人物”,这个人有可能是搞技术的,也有可能是搞管理的,只要这人一走,工作就没有办法正常进行的情况,或者之前的工作要推到重来。

对于这两点,杨晨轩觉得非常有道理,加强管理能让任何决策更好的贯彻;细化分工,可以让每一个岗位都能各司其职,也不会出现无可替代的职位。

有一些公司的规章制度已经完善到能自动运转的地步,不管这个公司缺少了谁,都能正常运转,就算有一天核心领导忽然失踪,这个公司的运行机制,也有办法替代他们,不会出现少了某一个人,他的工作就会堆积在那,没有谁敢承担责任的情况。

杨晨轩是赞成工作细分的,流水线就工作细分的代表,组装一个手机,如果是流水线作业,一个人只负责做某个工序,整条流水线的人随时都可以换,全部新手去做,刚开始可能会磕磕绊绊两天,只要这些人熟练自己的岗位,跟干了十年的老员工,差别不大。

如果这个手机是一个人组装的,换人的成本就太大了,脑子稍微不转弯的人,可能一个月都学不会。

杨晨轩问道:“陈姐,那先说说这两点。”

陈菲说道:“首先,我们要加强管理,细化分工。”

“技术人员方面也是这样,多培养几个技术人员没有关系,不能让一个技术人员什么都干,一个技术人员什么都干会让这个技术人员工作压力大,万一他走了,也不好找替代的人,去外面招,懂这个技术的不懂那个,懂那个技术的不懂这个,根本招不到合适的人。”

“并且,配一个学徒,只要师傅走了,学徒随时可以顶上。”

“学徒的配备看情况,可以三个师傅配一个学徒,以防万一,这三个人只要走一个,学徒立刻可以顶上,当然,名义上学徒只跟一个师傅,但他的作用是防止其他人要走。”

“有一些技术师傅,仗着自己技术好,把管理都不放在眼里,以后只要我接手管理,不管你技术再好,不听管理就滚蛋。”

“管理层也是这样,公司、工厂的运营是一整套的,任何一个决定,都是考虑到整个工厂的综合情况。”

“有一些管理,做事的时候,特别喜欢给自己部门拉好处,甚至让其他部门的员工,给自己部门做事。”

“有的管理还喜欢指手画脚,这样的人全部给我老实一点,管着你自己那一亩三分田就行,不是你部门的人,哪怕是一个清洁工人,你都没有资格指使,别以为自己是a部门的主管就厉害,能去b部门指手画脚。”

“那些喜欢提意见的可以提,但最好说自己相关的,一个生产部的主管,给我提业务部的意见,他懂还是我懂?”

杨晨轩听得连连点头,但缺点也很明显,陈菲根本就没有打算听别人的意见。

在陈菲看来,几千人的工厂,完全就是小意思,她根本没有放在眼里。

杨晨轩倒是愿意让陈菲试试:“陈姐,这样吧!工厂你先管理,所有的决策,你说了算,我们只会给你提意见,听意见的时候,你也别太急着反驳,仔细考虑之后,再决定要不要接受我们意见。”

“我们只是给你提意见,就算是我说的,也只是意见,最终决定权,还是在你那。”

杨晨轩这已经是给了陈菲最大限度的权利,只要杨晨轩不把陈菲撤掉,那工厂里的事情,就是陈菲说了算,杨晨轩来了也不管用。

陈菲自然明白,杨晨轩是信任自己的,但杨晨轩也担心她的管理方式会出问题:“行,杨兄弟,工厂要是太大了,我不敢保证,但德胜我肯定给你管好。”

杨晨轩说道:“我相信陈姐能管好的,以后我们就不操心德胜那边的事情了,但财务报表之类,我和牛哥可能会随时查看,每个月你要给我们一份工厂的报表,每个季度也要做一次总回报,年底的大盘点,也要给我们具体的资料。”

“到时候如果有新股东加入,你跟我说一声就好,不管是牛哥推荐的,还是陈姐推荐的,我都没有意见。”

杨晨轩现在做事情的观念更倾向于合作模式,而不是创业模式。

合作模式其实就是整合资源,找上三五个人,每个人都有自己某方面的长处,在某个领域有一定的成就,甚至可以说是一方大佬,一人出点钱,把公司办起来,公司一运营,立马就能让各个环节畅通无阻,供应链、技术、业务都没有问题,剩下的就是磨合,只要磨合好了,一起合伙的人都有钱赚,大家共赢。

创业模式不用说,一个好点子,什么都没有,依靠个人的能力打拼,这样的模式成长太慢了。

现在德胜几乎各个方面都已经比较成熟,主要就是扩大业务,到时候选择新股东,肯定也是这方面的。

陈菲自然也是希望德胜发展越来越好:“行,杨兄弟放心,要是三个月内,工厂办不好,不用你说,我自己请辞。”

“陈姐,咱们私交归私交,工作归工作,你说的这话,我可当真了。”杨晨轩也不想到时候因为工厂的事,双方闹得太僵。

“这个自然!”陈菲也不是矫情的人。

“制定好新的厂规厂纪,接着只要按照厂规厂纪来处理就好,下到清洁工,上到管理层,只要犯了错,那就按照厂规厂纪来处罚,包括我自己。”

“细化分工就更简单了,比如一条流水线,某个岗位工作量比较大,安排三个人才能做得过来,那就想办法把这个工序拆分,一人只负责一个。”

陈菲开始侃侃而谈:“目前德胜的管理模式是没有问题,甚至比大部分工厂都好,但有点过于松散,其他工厂存在的问题,他们那也会存在。”

“比如有的员工浑水摸鱼,尤其是老员工;有些物料过于浪费;下面对上面的决定,甚至有阳奉阴违的情况;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就不细说了。”

陈菲这样的人,有着强大的自信,这样的自信,是她们成功的根本,也有可能是他们失败的绊脚石。

“这说些问题,说白了,都是管理方面的问题。”

“其实很简单,首先,要重新修改厂规厂纪,每个人都要把自己需要遵守的那一部分牢记于心。”

“这些厂规厂纪要考虑得面面俱到,事无巨细,哪怕在食堂吃饭,吃不完可以,倒饭的时候别乱来,按照分类、规定倒,他们按照规定来,其实每个人根本不会增加什么工作量,但会让食堂的工作人员轻松很多,其他的岗位也是一样的。”

自信于刚愎自用;人云亦云与兼听则明,这里面差的就是一个分辨能力,这个分辨能力才是关键。

分辨能力越强的人,越是能从众多的信息之中提取出自己需要的信息和建议。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