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修真 > 武侠世界里最后一个仙人

第三百三十七章 时代变了

  • 作者:天魔圣
  • 类型:修真
  • 更新:2022-07-31 20:06:44
  • 字数:6232字

神京使者进城后,没多久就见到了负责镇守东域的“东王”李代。

李代的正式封号为“代王”,但因为他镇守东域八十多年,所以民间都叫他为东王。

八大重镇形同屏障,共同守护后唐最东之地,七个与东唐国接壤,一个与中山国接壤。

四十个府星罗棋布般分散于东域境内,大者有八,中者十二,小者二十。

东域八大重镇由北到南,依次为东关镇、东山镇、东阳镇、东道镇、东灵镇、东原镇、东征镇、东平镇。

东都是一座大城,人口五百多万。

五百里左右为小府。

至于东都,大致上位于东域中心地带,与神京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这位二等亲王镇守东域时,年逾八十,现已一百六十多岁。

四月二十三。

神京使者,一个修为乃一品下位的神人,在没日没夜的赶了七天路程后,终于顺利抵达东都。

此老战功赫赫,除了国师上官伯之外,就属他参与的战事最多。

他二十多岁就随大哥李晋出生入死,四十岁受封镇国公,六十多岁成为二等亲王。

李晋死后,李太原登基,原本想封李代为“唐王”,但李代宁死不受。

东都的外面就是春州,五千里地域,人口过亿,乃东域最大的一级行政区域。

徐宁是大唐驸马,娶大唐公主为妻,世袭一等侯,膝下有一子,名叫徐真。

徐真就是徐元的四世祖,也就是高祖。

徐真有一子,名叫徐盛远,即徐元的曾祖父。

徐盛远乃先天灵根,两百一十年前因为平定叛乱有功,由一等侯升为一等公。

后来,徐盛远得到“元王”李元丰赏识,获封“大将军”,统领五十万精兵,镇守南州府,节制九州、三十府。

不想,时隔不到三年,李元丰身死,天下大乱已势不可免。

大唐末代皇帝为了与奸臣相斗,特意拉拢手握兵权的大臣,封了十几个异姓王,徐盛远就是其中之一,名叫镇南王,南州府因此也改名为镇南府。

哪知仅仅过了一年,大唐末代皇帝突然驾崩,不等皇太子登基,奸臣就杀了皇太子,自立为皇,大唐名存实亡。

三年后,天下大乱,大唐宣告灭亡,群雄并起,现在的南唐国境内分裂成十五个国或独立政权。

徐盛远忠于大唐,既没有称国王,更没有当皇帝,仍然只是镇南王。

徐盛远在世之时,曾与“剑火部”(大唐末代六大部之一)结盟,攻灭了两国。

徐盛远有一子,名叫徐定边,也就是徐元的祖父。

此人三十岁继任镇南王,在位六十年,一生可谓跌宕起伏。

先是险遭四国所灭,后来灭了四国。

再后险遭八国所灭,最后灭了八国中的三国。

徐定边九十岁无疾而终,其子徐三剑继任镇南王之王。

徐三剑就是徐元的父亲,乃是个传奇人物。

此人十岁那年,他的父亲徐定边兵败,带着他逃亡万里,经过“冠剑门”附近时,被冠剑门门主所救。

冠剑门乃中州最顶尖的修真势力之一,有一至宝,名叫《剑书》。

徐三剑不是先天灵根,但误打误撞之下,竟打开了《剑书》,获得传承。

三十岁那年,徐三剑的父亲再次大败,逃亡途中被出山入世的徐三剑所救。

徐三剑曾以一柄木剑杀得二十多万敌军鬼哭狼嚎,却无一人死于剑下,形势逆转,二十多万敌军转投他的父亲麾下,被他的父亲誉为“福星”。

五十岁那年,徐三剑遇到了比他小二十岁的妻子,元音门的一位女弟子。

六十岁时,徐三剑在父亲死后继任镇南王之位,同年他的妻子为他生下一子,取名徐元。

徐三剑是个剑修,一心修仙,无心于争霸天下,于是就在儿子二十岁那年,他以八十岁年纪退位,从此鲜少露面。

徐元乃六道先天灵根,自认比李太原厉害,二十九岁灭五国,统一后唐境内,并在三十岁登基为帝,不再称“镇南王”,而是称“皇帝”。

那一年,徐元四十五岁,不服李太原名气比自己大,就与其他五国联手,自认盟主,不但要灭了后唐,还要亲手击败李太原,让世人知道自己才是“真龙天子”。

这一年,李太原刚好也是四十五岁,只比徐元大三个月。

两大帝王决斗于百万大军之前。

李太原的兵器是方天画戟。

徐元的兵器是剑。

两人大战数千招,徐元最终输了李太原一招。

此后,六国联军节节败退,不得不与后唐罢战言和。

十年后,李太原决定先灭大成国,然后再攻灭其他五国,然而西征不到三月,就死于军中,享年五十五岁。

当徐元得知李太原死于西征大成国途中的消息后,先是大笑几声,然后放声大哭,当晚驾崩,也是死于五十五岁。

两大帝王年少成名,杀伐果断,实是一生之敌。

但他们生于同年,死于同年同月同日,所有的恩恩怨怨也都化为尘土了。

……

李代是李太原的叔叔。

当年曾以“大将军”身份参与了多次血战,兵器为一把神刀,光芒也曾照耀一时,为世人所称道。

八十多年来,李代镇守东域,不敢说境内太平无事,但对他来说,却已封刀多年。

这是一件好事。

因为真要让他拔刀出鞘之时,那将意味着东域,甚至是整个后唐王朝,发生了大变!

“唉……”

一声轻叹,须发皆白,但面容不算苍老的李代,自阁楼外转身,走入宽敞明亮的楼中,望着神京使者带来的圣旨,神色复杂之极。

圣旨上的内容是什么,他早已知道。

当今圣上,也就是李楚,下旨将他升为“唐王”,本该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可他丝毫高兴不起来。

以他的战功,以他的身份,如果真想要做“唐王”的话,又岂能等到现在?

他是李晋的同母弟,比李晋小八岁。

俗话说长兄如父。

在他八岁的时候,他的父母就去世了。

若不是他的大哥李晋,他与他的几个异母兄弟,早已死在了兵荒马乱之中。

他能当上“代王”,此生足矣,从未想过要做“唐王”。

他对大唐的忠心,天地可鉴!

然而。

时代变了。

一向只听李神风安排的皇帝李楚,居然没有请示李神风,直接下旨封他为“唐王”。

这不是摆明了李楚在国师上官伯的支持下,要与李神风开战吗?

八十多年来,他只回过神京十次,但神京的形势怎样,他十分清楚。

清楚不等于参与。

这么多年来,他恪守本职,不管神京形势如何变化,他都不指手划脚,为的就是避免添乱,给后唐王朝带来巨大灾难。

而今。

圣旨已下,君无戏言,他还能像当年那样“宁死不受”吗?

答案是不能!

因为形势已变,皇帝不一样。

李太原可以珍重他的决定。

但李楚现在要的是“皇权”,若是珍重他的决定,收回圣旨,岂不是自打嘴巴?

“唉……”

李代又叹了一声。

突然,一人宛如神仙似的出现在阁楼外,袍袖随便一挥,便在阁楼最高一层布下了一种异常强大的禁制,犹如结界,纵然是凝元地仙,也没办法偷听到楼中的说话声。

混元地仙!

李代原本吃了一惊,可等他看清来者是谁后,不由得神色激动,朝前走上几步,跪下磕头:“弟子拜见师尊。”

在这场牵动整个中州形势的大战之中,最精彩的一战莫过于李太原与徐元交手。

徐元是南唐国第一位皇帝,年纪与李太原相仿,其五世祖名叫徐宁。

八十八年前。

六国联军,即东唐、南唐、大成、北境、西秦、中山,号称两千万,以南唐国为盟主,向后唐发动攻击。

后唐东域幅员辽阔,境内除了东都、春州、边陲八大重镇之外,还有四十个府。

许多人认为后唐必败无疑,甚至还会被六国瓜分,但李代却相信李太原有能力打败六国联军。

事实证明,李代没有看错人。

经过半年大战,六国退兵,与后唐签订停战协议,后唐因此一跃成为王朝。

超过三千里者为大府。

超过一千里者为中府。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