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历史 > 对手

正文 第八卷 双雄对决之一统华夏_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金杜城战(1)

  • 作者:指点江山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1-07-07 22:59:02
  • 字数:6538字

而在这个基层上,这几年下来,这种降落弹的口径也是变得越来越小,现在就连掷弹筒都可以发射降落弹了,然后在让后面的狙机手攻击,可以在空中形成一种对地面无死角的变态打击,这种打击在实战中还是非常有效的,而现在呢!

澳大利亚的东北军科研部门已经把这种技术,完全的应用到了手雷上了,其实很简单,就是把原来的炮弹不断的变小,同时让降落伞和手雷进行良好的连接,只要解决了这个问题,那么这个手雷式的降落弹不就研发成功了吗!

西蒙汉斯制定的作战计划非常的不错,但是他也太小瞧金杜城内增援过来的东北军了,此时金杜城内的东北军足足有5个团,并且在这周边还有几个团,另外还有一点,他们都是从澳大利亚过来的部队,并且指挥他们的都是原来的国民党将军级别的战将,当然这个将军是对于国民党来说的,而这些部队此时还新装备了一种手雷,可以说不但是这个世界上最最先进的,而这种东西连后世都没有,前面我们说过杜晖研究发明创造了降落弹对吧!

而取消了降落弹中必须由狙机手来引爆这个环节后,武器的战斗力大增的同时,也可以让狙机手们把精力放在其他地方了,而这个想法可以说后世也没有,大家其实都明白,手雷如果扔出去后,最好的爆炸地点就是对方的步兵头上,那样的话杀伤力才最大,这一点任何人都清楚,但是真正的改进这个作战方式的好像还真没有,都是把手雷扔出去后,在地面上爆炸,很显然这个缺陷就是手雷着地的那一面对敌人来说是形成不了任何杀伤力的,也就是说,在杜晖的带领下,东北军有今天这样的成就,完全就是杜晖这个大发明家的缘故,在敌我双方实力和单兵能力都相同的情况下,谁能够提前掌握先进的技术,并且在把他们转化为战斗力,谁才能够获得最后的胜利,要不怎么说细节永远都是杜晖和佐佐木一郎之间最最重要的问题,日军到现在被杜晖完全压制,其最终的问题还是在这些细节上……书归正传,1943年10月2日开始,轴心国联军和中非联军的非洲二次决定性的大会战,首先在非洲中部的原来叫扎伊尔今天的刚果共和国的金杜城及其周边展开了,当然开罗的二次会战双方此时也在不断的集结部队,只是部队的数量都是非常的巨大,所以需要时间,而西蒙汉斯和刚刚抵达金杜城不久的东北军,首先都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非洲的气候的确不是一般人可以忍受的,尤其是白天中午的时候,炙热的阳光太烤人了,而此时在装甲部队中反而是一种煎熬,毕竟钢铁的温度上升后,里面的人根本就受不了,也就是说两军同时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毕竟中非和北非还不一样,北非的战役中,有些时间段和气候还是可以让装甲部队直接参战的,而现在的中非地区,我们可以说这就是赤道啊!

这个地方不分什么冬天秋天的,就一个季节---夏天,这种阳光基本上一直直射的区域,直接让两军放弃了往这里部署装甲部队的企图,当然少量的坦克还是可以的,他们都是在晚上前进,然后天亮后直接用比如帐篷什么的都给遮挡上,然后天黑后继续前进,毕竟对于西班牙来说,这一仗必须要胜利,而150辆德国的四号坦克已经是盟军给他们的最大援助了,同时他们还有自己的120辆巡洋舰坦克,当然这种坦克是中型坦克,而对面的东北军方面仅仅配备了20辆四零式坦克,而这些坦克的任务也不是作战,主要就是起到帮当地人稳定军心的目的,当然此时的金杜城基本上是十室九空了,没有办法,上一次会战时,也是由于事起突然,城内的老百姓来不及撤离,而现在当两支大军都判断出这里必定还要有一战,并且规模还将非常庞大时,你想留下这里的原住民也是不可能的,他们怎么会还在这里呢!

西蒙汉斯把部队排开后,没有急于攻击金杜城,而是在南北两翼投入了两个团的兵力,他们的目的就是要先从扎伊尔河过去,绕道金杜城的背后,如果人多了怕被对手的侦察兵发现,人太少了也怕完不成任务,而此时的东北军没有在扎伊尔河的沿岸设置任何的防线,当然这里指的是河的东岸,而西班牙军选择了两处水流缓慢的地方准备渡河,一处是上游距离金杜城64公里的地方,一处是金杜城的下游55公里的地方,当然东北军没有在河的对岸布置任何的工事是不错,但是如果你说对岸没有任何东北军那就大错特错了,而我们顺便说一下非洲这100多个东北军的团的编号,因为这是新编的,所以命名为幺零几几,比如1005团,就证明是非洲作战部队的5团,1087就是非洲作战部队的87团,同时这样命名的也就是国民党投诚军官指挥的野战团,这样就可以从番号上直接判断出部队的归属,西班牙两个团的部队分别在上游和下游选择好了地方,准备在2日天黑后渡河,当然此前他们已经分别派遣了一个排的先头部队过河进行了侦查,毕竟西班牙军现在对自己的对手也是非常敬畏的,毕竟多次吃亏也会总结教训的,只是当很多国家的部队都可以击败东北军后,在轴心国的军队中居然出现了这样一个论调,当然这个论调的始作俑者居然是金河雅史,因为在东北军多次被不同国家的军队击败后,金河雅史就故意和隆美尔分析东北军最近老是失败的原因,而一条比较有说服力的就是中国人和日本人交战可有年头了,东北军早些年那样能征惯战的士兵估计也都损失的差不多了对吧!

而新加入军队的,尤其是中国大陆还进行了统一,表面上看是完成了统一,但如果把蒋介石的中央军直接加入东北军后会发生什么情况,随后金河雅史又拿缅甸战场上的情况做比较,就是宫本正荣他们之所以能够逃过一劫,完全是东北军的单兵作战能力下降的缘故,如果他们面对的是杜晖旗下真正的东北军的话,那么宫本正荣他们连逃出来的希望都是没有的,而他的这个结论也得到了隆美尔和很多德国将军们的支持,一旦这个结论被传递出去后,其他国家也会这么想,不过前面我们说过这个问题,任何一个国家或者是历史上任何一支军队,都不能长年累月的保证他们的战斗力,主要就是一线部队和二线部队的战斗力,也就是实战能力之间的差距,不过杜晖却解决了这个问题,这里就不赘述了。

非洲人就是这样,并且他们也没有过多的国家归属感,不过在这之前,他们的确帮助东北军往金杜城运输了数之不尽的弹药和作战物资了。

而他们也知道西班牙想要从中非入手,对于德国人来说,他们不会去阻止的,东北军的彪悍程度真的不是其他国家想象的那样,如果西班牙人非要去啃这块硬骨头的话,那么就随意好了,毕竟德国人也不可能制定整个欧洲盟友的作战计划,没有必要也没有那个精力,大规模作战要准备很长时间,所以在开罗会战之前,金杜城的战役还是会提前打响,而为了拿下金杜城,西蒙汉斯制定了从扎伊尔河,也就是目前金杜城上游和下游两处过河的作战计划,到时候部队在从两处迂回过来,切断扎伊尔河上金杜城的归路,最后将金杜城包围,当然这是他们总结了上一次失败的教训,因为上一次东北军就是通过金杜城河对岸源源不断的往城内输送补给物资和兵力,才打退了自己的攻坚战的,所以这一次他们选择了这个办法。

而手雷式的降落弹好处在于,他不再需要用狙机手去枪击降落弹了,减少了这个环节,当然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也不是很容易的,澳大利亚的研发部门采取的居然是组合式的方式,也就是说在战斗中,普通的士兵携带单独的手雷和一个装有降落弹的小盒,而在实战中,直接把这个小盒套在手雷上面,这样在把手雷拉环以后,同时拉下的还有这个小盒上面的引信,如果这颗手雷的延时是6秒的话,那么这个小盒的引信就是4秒,也就是说在战士们把这个手雷抛出后,也就是在空中的时候,由于小盒的引信会最先引爆,所以在手雷还没有爆炸的时候,先引爆的这个小盒其实就是弹出一个小型的降落伞,而这个降落弹正好可以将手雷完全的控制在空中,然后手雷被引爆,这样可以达到无死角的对地攻击,当两支军队在近战中遭遇后,这种武器可以让对面的敌人连躲藏的角落都没有,就退出战斗了。

要知道杜晖开发出来的降落弹后,东北军的科研部门就开始不断的改进之,而一年后,由于有了这种降落弹手雷在战场上的应用后,东北军再次开发出来的大口径降落弹,比如重型轰炸机携带的降落弹,都不在需要用狙机手或者是屠龙狙去攻击而引爆了,就是把现在的手雷再次放大,然后不就有了大型的降落弹手雷了吗!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