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情感 > 重生之神狱之主

第17章端午节

  • 作者:袁来缘聚
  • 类型:情感
  • 更新:2021-07-07 20:38:43
  • 字数:12406字

在对待田鼠这事上,石朝文始终都是小心谨慎的。

万一要是让家人感染了什么病毒,那他到时真的后悔都晚了。

原本端午节是有吃粽子的习俗,可石朝文他们这儿现在还没有栽种水稻,大米饭都吃不上,更别说是用糯米包的粽子了。

说起枣镇这地方,几乎被水包围,最是适合栽种水稻。但由于农民的种植习惯,这里还没有人栽种过。

端午节转眼就到。早上石母洗了九个鸡蛋放入稀饭锅里一起煮,等稀饭烧开几分钟后便捞入一个冷水盆里,早饭的时候一人面前放了一个,算是端午节的福利。

到家后,处理田鼠的事石朝文依然不让家人沾手,一如既往地自己把它们清理干净。

可见到公鸡好象依然在生长的样子,石母原本准备端午节杀一只的,这时却舍不得杀了。她允诺,等中秋节一定杀一只公鸡。

至于端午吃什么?石朝文自告奋勇地说田鼠肉和鱼他包了。当然还有石朝阳逮的黄蟮泥鳅,加上菜园里的几样蔬菜,一顿丰盛的饭菜完全可以预期。

至于他自己,他相信以他现在的体质,百毒不侵不敢说,被感染的概率一定小得多。

他特意观察了一下,家家户户都在所有房子大门两边的屋檐上插着两根艾草。这是国人的一个风俗习惯,好象南北都有。

早上早早的出门,装模做样地磨蹭到九点才回家。回家时鱼篓里有两条大鲤鱼几条小鱼,柳条篮里一篮子硕大的田鼠。

石家炒菜的时候又听到张小云酸溜溜地说:“海子妈,一闻到你家炒菜我就流口水。到底你家有两头大肥猪在那,菜油吃完有钱去买。这炒菜就要放油多,油一多,什么菜炒出来都好吃。”

小女孩妈在另一边开口说:“二表奶,你家今天烧了几个菜?这么长时间还没烧好!”

石母在厨房里虽然忙得满头汗,心情始终是愉快的。这时又听到左右邻居的话,简直得意极了,便也大声回应:“也没几个菜。小黑逮地鱼烧了一大盆,还有田鼠肉一大盆,阳子逮地黄鳝和泥鳅,一个红烧一个爆炒,炒了一盘鸡蛋,红烧一盘茄子,炒了一盘长豇豆,一个西红柿鸡蛋汤。就是这八个菜。”

吃过早饭,石朝文拿着自己的所有工具便出了门。

今天是端午节,原本石母是准备买猪肉的,但是考虑到今天的荤菜这么多了,说好过两天再买猪肉烧吃。

一大桌子菜,首先吃完的是一大盆鱼肉。不怪鱼肉先吃完,毕竟那是石朝文在空间养了一段时间的鱼,味道最是好吃。

接着被吃完的是田鼠肉以及那一大盘爆妙蟮段。炒鸡蛋也吃完了,不过石朝文估计是因为炒鸡蛋最少,不然,肯定和素菜的命运一样,被剩下。

吃完饭,石朝芬摸着自己的肚子回味无穷地说:“要是天天过节该有多好!”

陈老太太没好气地对石朝芬说:“你这小丫头,要是别人家过节能有你家平时吃得好就算不错了。你倒好,还盼着天天都过这样的日子。”

做为孙女,石朝芬是不怎么怕她的。所以面对奶奶,石朝芬当即辩论道:“我奶奶,你看你说的我像是有多贪心似的。我也就是说说。家里大鱼和田鼠肉倒是经常吃,这炒鸡蛋我长这么大也就头一回吃,可我觉得它也没有大鱼好吃。像这些好吃的东西,难道你不想天天吃?”

石朝芬的分辩有点题不对意,但是大概意思还是表达了出来。

石朝阳接过活头说:“还真是啊,炒鸡蛋的味道好像是没有想象的那么好吃。不过再不好吃肯定也要比茄子豇豆好吃。这些东西平时都吃过,可今天凑在一起吃,还是第一次,吃的可真过瘾!我也想天天这样吃。”

石朝海鄙夷地对石朝阳说:“也是十几岁的人了,不要口不对心的。你说炒鸡蛋味道不怎么样,吃起来也没见你慢一点。”

石朝阳被大哥说的“嘿嘿”直乐,不回嘴也不生气。

石朝文倒是知道这哥俩是怎么回事。就是刚才吃饭时,当盘中还有最后一块鸡蛋,石朝阳的手速快过石朝海,当时石朝海就给了石朝阳一个白眼。

石朝霞这时忽然开口,而且矛头直指石朝芬。只听她说:“别一天到晚就知道吃,就像什么事都不懂的小孩子。可你要真说她小,她还偏偏不愿意,要和你争。”

石朝芬哪里听不出大姐在说自己呢,当即就不干了,她瞪着石朝霞说:“说这些话就像自己多讲道理似的。还是姐姐呢,也不知道让妹妹一些。”

这下轮到石朝霞不干了,只听她说:“三丫,你这话说谁呢?你都没大没小的,我为什么还要让你。”

石朝芬针锋相对地说:“什么我没大没小的,是你没有一点当大姐的样子好吧。”

石朝霞当即反驳:“我没有大姐的样子?你根本就是瞎说,你要是对我尊敬些,我能不让着你?”

石朝芬反唇相讥:“你要让着我一些,我能不尊尊敬你?”

然后姊妹两个人开始就这个问题反复争论。

石朝文认为,两个姐姐的年龄吵架吵出这个水平,绝对跟两个人经常吵架有关。她俩吵架说出的话,已经超出她们年龄段很多。

家人对两个人的吵架已经习以为常了,所以没人劝她们。但你们吵架归吹架,活也不能不干是吧,这满桌子的碗筷还等着她们刷呢。

石母适时打断两个人的拌嘴:“你们怎么回事,非让我催你们才肯去刷锅碗怎么的?一天到晚两个人尽拌嘴,没有一刻消停的时间。”

听了石母的呵斥,石朝芬得意地一指石朝霞说:“我妈,今天可是轮到我大姐刷碗来着。要刷也是我大姐去。”说完还不忘朝石朝霞扮个鬼脸。

石朝霞倒是二活不说开始收拾碗筷。

收拾好碗筷,准备端到厨房去洗时她停下问:“我妈,以前炒菜油放的少碗筷都很荣易洗,现在炒菜油放的多,碗筷都很难洗净,你说我在抹布上擦点肥皂行不行?”

石朝文知道大姐说的前半段话是这时的常态,菜里基本没油,碗筷真的很好洗。而后半段说的在这时代算是特倒,又有谁家能像她家这样炒菜放这么多油?

后世应对油腻的碗筷很简单,滴一点洗洁精就行,但这时可没有这种工产品好用。

石朝文不知这种产品生产出来没有,但是就算有这种产品也没用,毕竟连洗衣服的肥皂农民用的都少,洗个碗还要花钱?那还是算了吧。

石朝文怕石母不同意。抢着说:“用肥皂肯定没有事,不过你最后一定清洗干净才行,不然肥皂吃多了对身体总是不好的。”

石母有点迟疑的说:“那这样刷锅水不能喂猪也太浪费了吧!”

果然和自己想的一样,若不抢先说出口,石母肯定会一口回绝石朝霞的提议。

于是石朝文对老妈说:“我妈,那点刷锅水能有什么用啊?你又不是不知道现在锅碗有多难洗。”

然后又对大姐说:“我大姐,你去用肥皂吧。最后一定要用清水洗净,刷锅水也不能喂猪,直接倒掉。”

石母没发话,石朝霞可不会听弟弟的,她转头看看妈妈,见她没反对,便应了声:“那行,以后我就这样。”

经过一段时间在空间中持续不断的进食,再加上白色石头强化身体,终于在梅雨季节来临的时候,石朝文可以勉强骑在千里的背上,不用赤脚踩在污泥里。

但也就是可以乘坐,离真正可以把它当坐骑,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

石朝文相信这个时间应当不会有多长。毕竟自从进了空间后,千里的进步夸张一点的说,真的是一日千里。

原先千里只有一般的成年羊大小,短短二十天左右,比普通羊显得高大不少。尤其是千里的腿,显得粗壮且长,跟普通的羊已有极大的差别。

对千里的这种变化石朝文自然喜在心头,毕竟他现在想拿千里做代步的坐骑使用,腿长才更合适。他甚至怀疑,千里的这种进化是空间有意促成。

石朝文这段时间始终有个疑虑,按理说千里那么强壮,比它弱小多的小白都能驮动几十斤的重量,它为什么驮着自己跑不快呢?

他知道自己这几个月长得快,可自己不还是小胳膊小腿的,身上的肉也不多,更不是板实的肌肉,为什么千里它就是跑不快?

为了验证千里是不是个中看不中用的家伙,石朝文特意去骑了一下小白,谁知他身体的重量还没全落在小白的身上呢,小白的腿一下子就软了。从这个小实验中证明千里还是比小白要强很多的。

既然千里的身体没问题,能驮动几十斤重量的小白却驮不动自己,石朝文不禁疑问:自己这具身体到底该有多重?

他偷偷摸进粮站到磅称上一称,好家伙,当时就吓了他一大跳,一百八十二斤。就他这小身板,如果不亲自称一下的话,说给别人听别人也不会信。

别人信不信的石朝文不知道,但是他知道,自己体重这么异常,绝对不能让人发现,发现后自己就会有麻烦。

称过之后,吓得石朝文钻进空间仔细研究自己的身体。

见并没有异于其他自己认知的地方,便想,难道自己身体变得这么重,是因为在空间中生活的时间长?还是因为精神力异常导致的?

想了半天也不能确定具体是因为什么。

好在从始至终自己都没有不适的感觉,也没有感觉到有不方便的地方,一切都和正常人没有区别,这才放下这个念头不在去想。

不过这事他还是有点担心,他现在年龄小,身体也小,可体重已经这么高了,那他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跟着长得高大,到那时,自己的体重会增加到多少?

决定不去想这事了,反正不是身体出毛病,以后的事情,就当船到桥头自然直就行。

石家终于要卖猪了。头天晚上石父便通知他大哥和大侄子,让他们第二天早上过来帮忙。

在农村卖猪,为了增加猪的体重,卖猪前都会给猪吃一顿好的,吃得越多自然称的时候越重。

石朝文家自然也不会例外,早上没有喂猪,等到要把猪赶去卖时,石母煮了一大锅又加粮食又加盐的猪食给两头猪吃,就见饿了的两头猪吃的那个欢实。

现在两头猪每头都有三百多斤,它们是真的能吃啊。如果不是考虑到几个小孩子打猪草太辛苦,卖了大猪准备再买两头小猪,石父石母还真舍不得卖了它们。

等到两头猪吃饱喝足睡到的时候,石父和石朝海悄悄地用绳子拴住两头猪的前后各一条腿。接下来就是哄骗加驱赶地把两头猪赶到了收购点。

石母跟在几个赶猪的人身后,一路接受者所有人羡慕的目光,喜气洋洋的和众人搭着话,笑容就没有断过。

一到收购点,收购点的人还开玩笑说:“早就听说你家养的猪长得又快又好,等着你家来卖。一等不来二等也不来,还以为你家要等到过年卖呢。今天终于等到了。这猪养的是好,我这收多少年的猪,还真是第一次看到长得这么好的猪。”

这两头又大又肥的猪收购点给了一个最好的价钱,共卖了二百块多一点。

这些钱在这时代对谁家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在这偏远的地方,吃商品粮的工资,一般也就二十多块钱。而二十多块钱省点花可以养活一大家子人。这样一对比就知道这笔钱有多多了。

两头猪石家养了差不多四个月,几个小孩为了它们自是多累了不少,但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一下子让石家有了那么多收入。

这两头猪不但对石家贡献了一笔不小的钱财,它们还为石家制造了小半粪坑的肥料。不但让石家上交生产队的大粪有着落,家里自留地的肥料也有了一点。

不过即使不够也没关系,反正猪还要养,肥料还会有猪制造。

石家两头猪卖了两百来块钱的消息,一下子引起整个大队的轰动,而且这个消息还在向外传播,有向全公社扩散的趋势。

此时石家对此毫不知情。石家两兄弟两家今天合并成一家,中午进行大会餐。

为此,石父和石母都要求小儿子要有充分准备,大鱼和田鼠肉能逮多少就逮多少。概括起来四个字,那就是多多益善。

可以说今天家里的菜式完全是端午的翻版。不同的是石母打了一斤猪肉,另外买了一斤散酒让几个男人喝。

这样说吧,两家合在一起吃饭比前几天过节还要热闹。

大伯的小儿子石朝江见石朝文在熟练处理一只只田鼠,好奇地问:“小黑,你到底是怎么逮的?我也经常去逮,好几个人半天也逮不了多少,还大的小的都有,哪像你,逮的尽是大的,连一个小的都没有。”

边上的石朝芬撇撇嘴说:“我小哥,你肯定逮不过小黑的,他有窍门。不过你也不要想知道他的窍门,他连我都不告诉。”

石朝文听了但笑不语,只是埋头处理自己手里的田鼠。

有钱的日子石母过的是意气风发,她首先花了七十块钱给大儿子买了一块二手的上海手表。

其实她是想进城买新手表的,只是那需要工业券,她可没本事弄来那来西,所以只能买个二手货。

可既使是二手货,除了镇上非农业户口的人佩戴手表,就整个大队也没有超过五个人有。

所以买来的当天可把石朝海高兴坏了,时不时地翻翻手腕看一下时间,整个人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就连自信心都增加了不少。

石父从集上买了两头小猪回来。这是尝到甜头,根本不用石朝文去催促。其实卖猪的第二天石父就去买小猪了,只是那天没有人上街卖猪仔。

晚上吃过晚饭,石朝文喊住要出去聊天的石父和石母。

“我爸我妈,这事以前我说过。你看我二哥今年都十二了,我大姐今年也十岁,以前我们家日子不好没条件上学,现在我们家日子这么好,再不上学就有点说不过去了。今年秋天就给她们报名上学吧。”

石父石母还没开话呢,石朝海首先就反对了。

只听他说:“上学?上什么学。你看我大字不识不也照样下地干活赚工分。再说了,他们俩上学去了,这家里的猪怎么办?”

石朝文皱眉看着石朝海说:“我大哥,你这说的什么话!我也不瞒你,当初我提议养猪就是为了让家里生活好起来,然后该上学的都能上学。今年我二哥和我大姐去上学,下一年就该我二姐和我三姐了。至子你们担心没人打猪草,”

他转头看着父母“我爸我妈你们肯定也都知道,家里的猪草始终是我弄一半,他们弄另一半。就算她们四个人分两年都去上学,利用放学的时间去打另一半猪草也能来的及。”

说到这里,石朝文说了一句绝对不该是他这个年纪能说出的话“你们也能看到,有文化的人干轻松的活,大字不识地干粗活重活,要是他们学得好,说不定能考成非农业。还有最重要的一点,现在家里有条件而不让他们上学,你们说,他们长大之后会不会怨恨你们?”

好在这时没人深思石朝文说的话,不然,心中一定是疑问重重。

不知石父辈被小儿子那句话打动,只见他想了想说:“那今年秋天就让阳子和大丫报名上学。”

由于有几个菜烧得辣,天气渐热,除了石朝文每一个人都吃得流了不少汗。但每一个人都吃得畅快之极。

以前石家对猪肉都馋,可自从石朝文重生,田鼠肉经常吃。回到老家后,特别是这一段时间,黄鳝泥鳅大鱼小鱼的,几乎天天吃。这样一来,虽然还想吃猪肉,但是心思则淡多了。

“我的天!你家竟然烧了八个菜。还大多数是好菜。我家和你家一比真是差得太远。我家是四个菜,一个田鼠肉,另外全是园地里的小菜。”小女孩妈惊叹地说。

另一边的张小云直接不搭话茬了。

麦子收完也预示着端午节快到了。这个端午节可是石朝文重生之后过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家里的日子总算在他的努力下渐渐转好,甩开周围人家一大截。

其实她家今天买了一斤猪肉呢,只是跟石朝文家一比,那差距太大。最主要的是,石朝文家的鱼、肉、黄鳝、泥鳅,这些东西都是捉的,没花一分钱,鸡蛋也是自家鸡生的,几乎天天都有的吃。

整整八个菜已经把小桌子摆得满满当当的。好在主食是白面大馒头,根本用不着碗,一手筷子一手拿着白面大馒头就行。

一挂不长的鞭炮放完后,石家所有人甩开腮帮子大吃特吃起来。

石朝文记得要到下年春天,县里下来一位董局长大力推广水稻种植,枣镇这个地方才开始种植水稻的。

小母鸡都开始下蛋一段时间,公鸡自然长得更重,已有五六斤重,肯定可以杀了吃。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