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修真 > 无字江山

第338章货贝

  • 作者:小神
  • 类型:修真
  • 更新:2021-07-23 04:36:59
  • 字数:6576字

为了避寒、避害,为了统治需要,宗教祭祀,政教合一,于是建成最早的国家即古蜀国,可能与夏朝同时代,甚至早于夏朝。

因为人类祖先可能是先到四川盆地再到中原地区,先到长江上游再到黄河流域。

我的脑海里仍然在继续三星堆的思维推断,大禹是蜀之西羌人,西羌是夏后氏的发迹之地,夏代是古羌人建立的国家。

禹的祖先同蜀山氏通婚,考古学家林向提出”蜀夏同源说”是很有道理的。

只是目前看起来我似乎要跨过教授认为设置的地理界限,因为即便是在没有文字的久远时代在中国大地上南北西东也从来都不是割裂的分开的,从来都是联络的融合的汇集的。

简单地说,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更好地发展。

因为黄帝家族是从青藏高原下到了四川盆地,在中国地理第二阶梯中,只有四川盆地海拔是300800米,并且有数千条河流,最适合人类生存。

在汶川、茂县一带发现大量石棺,在德阳、青白江一带发现大量船棺,就是证据。

古人演变为现代人,身上没有了厚毛,不能抗寒避风,必须建立城堡、房屋,作为一个根据地,部落集中居住地。

船棺与水有关,是捕鱼民族,从鱼凫时期盛行,到战国后期衰减。成都市商业街大量巨型船棺,可能是鳖灵或开明之墓。

为什么要创建三星堆

四川古代洪水泛滥,是水患最多的地方,地震也很频繁。

为了避免地震、寒冷、冰雪、洪水、日晒,古人在许多地方建立城墙,三星堆是其中之一。

古蜀作为治水示范地、样本,经济很强大,外敌不可轻易侵犯,因此长期繁荣,国泰民安,但自然灾害频繁。

常璩华阳国志蜀志有纵目人与石棺葬的记载”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死,作石棺石椁,国人从之,故俗以石棺椁为纵目人冢也。”

蚕丛之前的古蜀人以牧业为主要生活来源,兼营狩猎和养殖。蚕丛见岷江中游和若水流域江边的坝子很适宜桑叶生长,于是到处劝农种桑养蚕。

他带领族人继续向东南方向迁徙,经过今茂县与汶川之间的茂汶盆地后,逐渐发展农耕。

夏商之际,第三代蜀王鱼凫成为国王,蜀人再次东迁,从茂汶盆地东南而下经过成都平原北端进入广汉平原。

这时的古蜀王国已经完成了由原始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的转变,鱼凫是这个奴隶制政权的第一位统治者。

在殷墟和周原的卜辞中,出现了”蜀受年”、”征蜀”、”至蜀有事”的记载。可见,当时商朝与古蜀国之间曾经爆发多次战争,因此商王才会进行占卜,向上天询问吉凶、对策。

这说明古蜀国在商代以前就成立了,否则不可能打仗,更不能强大。因此,在夏代或之前就有古蜀国。

鱼凫执政的时期,正是商王朝接近灭亡的时候。因为与商朝不合,古蜀国参加了周武王讨伐纣王的会盟,在伐纣的洪流中勇往直前。

古书尚书记载说”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据说,古蜀**队出战时,都是载歌载舞,用悠长宛转的嚎叫增添军威,用请神明附体的舞蹈仪式来增添勇气。这嚎叫与怪异的舞蹈,无疑也是对敌人的一种威慑,这就是三星堆那些怪异面具的来历。

到了春秋初期,王位从鱼凫家族传到了望帝杜宇手中。

传说,杜宇是从天上降下来的,成了蜀国的国王,被尊称为望帝。望帝觉得鳖灵是个难得的人才,任命他为蜀国的宰相。

不久,一场大洪水爆发了。老百姓深受其害,蜀国人口锐减了一大半。鳖灵受望帝的委任,接受治理洪水的任务,他带领民众治理洪水,打通了巫山,这样水流就从蜀国流到长江,使水患得到了根除。

杜宇十分感激,自愿把王位禅让给鳖灵。鳖灵因此成了新的古蜀王,号称开明帝,又叫丛帝。

然而,鳖灵统治下的古蜀国在鳖灵的子孙手中很快就灭亡了,古蜀国从此消失。望帝杜宇悲伤而死,死后化为杜鹃,整日在林中哀啼。于是,有了”望帝君心托杜鹃”的凄美词句。

1929年的春天,沉睡几千年的三星堆文明被唤醒,发掘出了两座大型祭祀坑,出土了1000多件美妙绝伦的珍贵文物。经考证,属于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

按照规模来看,三星堆曾经是古蜀国的都城。历史上,成都叫禹都,是为纪念大禹。秦代李冰建设都江堰,学习了大禹、鳖灵的方法,这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存留的历史证据。

三星堆所用金、铜、锡、玉石、陶土,主要来自四川龙门山、阿坝,安宁河谷、攀西大裂谷。

古代四川有天然铜、锡金属,可以方便制造青铜器。

制造技术力量来自亚洲各地,主要是河南二里头。人像采用了巫术、巫师的艺术夸张,并参考了西亚、南亚、中亚等的脸型。

龙门山位于成都平原西北方向,是四川盆地与川西高原的天然界线。龙门山古称茶坪山、湔山,又名龙山,是一座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天下名山,大禹就出生在龙门山一带。

可以说,黄帝后裔蚕丛、柏濩、鱼凫、杜宇、鳖灵、开明,都是三星堆的建设者,统治者,都是治水英雄。

大禹是奠基者、开创者,主要处于石器、陶器、玉器时代。

鱼凫是兴盛者、主建者,主要处于铜器、青铜器时代。

三星堆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跨越时间很长,所以历史文化厚重,内涵极为丰富,不是短期能解之题。

我突然很吃惊于大学前三年所掌握的知识,其实这还是应该感谢我的耳朵,因为听不见所以真的能做到现在绝大部分人都做不到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这是我的残疾反而成为了我的优势。三星堆出土文物有金、铜、玉、石、陶、贝、骨等珍贵文物近千件。最具特色的首推三四百件青铜器。

其中,一号坑出土青铜器的种类有人头像、人面像、人面具、跪坐人像、龙形饰、龙柱形器、虎形器、戈、环、戚形方孔璧、龙虎尊、羊尊、瓿、器盖、盘等。

二号坑出土的青铜器有大型青铜立人像、跪坐人像、人头像、人面具、兽面具、兽面、神坛、神树、太阳形器、眼形器、眼泡、铜铃、铜挂饰、铜戈、铜戚形方孔璧、鸟、蛇、鸡、怪兽、水牛头、鹿、鲶鱼等。

另外还出土了共计80多枚象牙。

据王居中、阙显风主编三星堆研究第四辑采集卷记录,三星堆遗址中出土的青铜面具,几乎全是粗眉毛、大眼睛、高鼻梁、阔扁嘴,没有下颏,表情似笑非笑,似怒非怒。

这些青铜面具,两只耳朵上各有一个小孔。脸型与现代当地人完全不同。

这些人像代表了什么

可以说,这些人像来自生活又高于生活,都采取了艺术夸张手法,都是巫师像或者祖先的神像,现在世界上的神社思想都来自这里。

早在夏代末年,海贝已经成为交换媒介。商代常见的是一种齿贝,背面往往磨平,或钻一穿孔,便于携带,学名为货贝。

这听起来已经十分接近今天的货币。

后又循河谷进入成都平原,开始渔猎生活,并捡拾野蚕抽丝。后人将这些居住在岷山河谷的人称为蜀山氏。

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蜀山氏的女子嫁给黄帝为妃,所生的后代就是古蜀王国的开山鼻祖蚕丛。蚕丛的家系为支庶,被分封到蜀地作侯伯。据说,他巡行郊野时常着青衣,因此被人们呼为青衣神。

据文献记载,古蜀国的先王是蚕丛、柏濩、鱼凫,三代之后是望帝杜宇、鳖灵,其后是开明。

这些帝王名号怪异,史料匮乏,正如诗人李白喟叹道”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中国地大物博,南北东西纵横万里,自古就以长江黄河为界线,南北差异东西差异都极其巨大,因此在考古界也形成了东西南北四个不同地理区域都大家,也就是综合南北西东考古成果的大家却是少之又少,教授这样的怪人天才也不是,他从来都对长城以北的考古发掘更感兴趣,长江以南他极少涉猎。

蚕丛,又称蚕丛氏,传说中是上古时代蜀国首位称王的人。据说蚕丛的眼睛像螃蟹一样向前突起,纵目人,头发在脑后梳成”椎髻”。

成书于晋代、记载我国西南地区历史的华阳国志说”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次王曰柏灌。次王曰鱼凫。”

按照历史的记述,上古时,西南的大部分民族是居住在古康青藏大高原的古羌族支派。公元前5世纪前后,他们向东南迁居进入岷山地区,依山势而居,垒石为穴。

可以说,是黄种人裔大禹,创建了三星堆古国。

大禹实际就是古蜀国第一个国王蚕丛,也是夏朝的第一个统治者。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