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修真 > 无字江山

第269章白瓷

  • 作者:小神
  • 类型:修真
  • 更新:2021-07-23 04:36:06
  • 字数:6230字

白陶之所以有这些优点,主要由于使用了高岭土高岭土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铝,含铁量低,质料较细,可塑性强,在高温烧成后,外形洁白美观人们对高岭土的使用和认识,与后来瓷器的发明有一定的联系在陶器的外表若再着一层釉,不仅器表光滑美观,而且便于洗涤,尤其是储藏酒类的饮料,不会因渗透而损失

所以釉陶的出现,表明了制陶工艺的又一大进步到了商代的中后期,釉陶逐渐增多,表明人们已从无意识地发现釉料发展到有意识地配制釉料对出土的商周釉陶进行的分析,证明当时使用的釉是石灰釉即由石灰石或方解石等碳酸盐加上一定量的粘土和其它物质配制成的

这是个极大时间范围极大难度的考察研究题目,他好像是故意在为难我。在我的同学当中有一半在研究玉器一半在研究陶器,我算是另类中的另类。

中国的仰韶文化距今约五、六千年,这时的陶器是以红陶为主,灰陶、黑陶次之红陶分细泥红陶和夹砂红陶两种主要原料是粘土,有的也掺杂少量砂粒在仰韶陶器中,细泥彩陶具有独特造型,表面呈红色,表里磨光,还有美丽的图案,是当时最闻名的

例如研究明朝的花瓶,研究宋代的椅子,研究商代的青铜。当然这还是大类,只是教授嘴里教训的和要我做的并不一致,他现在要我研究的题目是中国非文字文明四千年。

在商代出现的刻纹白陶和薄壳白陶,尤为出色它们质地优良,刻划精细,造型端正美观,坚硬耐用

第二,制坏彩陶坏最初大多是手制小型器皿是直接捏塑而成的;较大的陶器,其体部坏子,一般采用泥盘筑法分两段制成粗坏制成后再装上颈口,嵌入把手,制坏工序初步完成其外形圆正规矩,对称性很强,在器壁外有轮纹存在这表明仰韶文化时期,已开始出现慢轮制陶

第三,彩绘和纹饰一些较精细的彩陶,在彩绘之前,往往将陶坏放入极其细腻的泥浆中,让它披上一层均匀的陶衣便于上彩彩绘就是将有色的天然矿物涂绘在陶坏上仰韶文化时期陶器的纹饰大多是用带有花纹的木印板拍印上去的

关于陶器我最感兴趣的就是黑陶和白陶,当然也可以说白瓷。为此我特意听过几个知名教授的讲座。

到了尤山时期,也就是公元前2300年左右,指的是在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发掘的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遗址,手工业制陶有了巨大进步制坏方法广泛使用轮制,造形精美,而且开始用高岭土制白陶

在这个时期,人们已懂得利用烧成后期,窑内的气体特性来赋予陶器以各种颜色仰韶文化时期,陶器通常在氧化焰中烧成,陶质内的铁大部分被氧化成高价价铁而呈土红色到龙山时期,由于陶窑的改革,人们在陶器即将烧成时,一方面猛加燃料,同时封闭窑顶,致使窑内氧气不足,陶器就在还原焰中焙烧,陶质内的铁大部分转化为低价铁,使陶器呈灰色或灰黑色所以龙山文化时期灰陶的产品最多

在史前时期与早期历史阶段,礼仪制度的展现通常使用某些类型的贵重物品,如玉器和青铜器等。白陶是陶器的五种基本颜色中比较特殊的一种,早年曾在殷墟等晚商大中型墓中发现,是一种重要的礼器。

由于陶土原料的不同,白陶出现的时间远早于殷墟时期。20世纪初叶,1910年滨田耕作于大连老铁山积石冢的龙山文化时期墓葬中发现四片白陶,其后伴随着城子崖遗址的发掘,在以山东为主的海岱地区陆续发现一定数量的大汶口文化与龙山文化的白陶。

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环洞庭湖地区也发现了大量白陶。目前,中国史前文化中的白陶主要集中在环洞庭湖区域与海岱地区。

第四,烧窑从考古发掘的材料来看,仰韶文化时期的陶窑主要是竖穴窑和横穴窑它们都是由火口、火膛、火道、窑室等所组成,在火膛中燃烧起来的火焰,经火道到达窑室这两种窑,由于有了窑室,陶器不是直接在火焰上烧烤,已较原始的篝火式或炉灶式有了很大的进步分析出土陶片的烧结状况,彩陶的烧成温度大约已达950c

大汶口文化时期的白陶颜色不一,根据当地仍存在的手工制陶工艺观察,可能与在窑内的位置不同有关。发展至龙山文化,白陶的仍以素面为主,并且无复杂纹饰,出现白衣陶,器型单一化,仅限于鬶这样一种特殊造型。

根据我所做的研究白陶的功能具有实用性和非实用两种情况,并且根据对海岱地区相关墓地随葬品研究,白陶总数不多,分布很不平衡。大型遗址数量多,中型数量少,小型未发现;与遗址内的分布相同,墓葬也是如此。因此在海岱地区白陶流行时,社会分层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

与环洞庭湖地区一致,海岱地区白陶文化同样向四周辐射。

这就是文化的力量,传播的力量,在没有文字的年代一样繁荣兴盛。这并不是一个引人意外的课题,其实稍有历史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只可惜如今的时代知道历史懂得历史尊重历史的人越来越少,学生们在学校学习的重点是数理化英,历史也都学可是当作走过场的人越来越多。因为时代在改变,科技越来越发达,人们通常只能注重眼前的利益得失,而很少有机会有心情有能力去回望一眼我们了不起的伟大的历史。

是的,回望历史更需要一种专业的刻苦的能力,这也是我内心的骄傲,因为我是学考古的,我内心最尊重的一个人并不是考古界的,而是袁隆平老先生,他对于中国对于人类的贡献简直无与伦比,他才是真正的大明星。

在考古的学业行业内我也许永远都成不了一个了不起的人,但是我也会竭尽全力去寻找探索记录传承传播下去,让更多的人知道更久远的中国。

海岱地区的史前白陶始见于距今5000年前后的大汶口文化晚期,主要见于泰沂山南北两侧。栾丰实老师认为白陶的产生可能与此前彩陶文化中施加的白彩有关。

大汶口文化中的白陶原料主要为高岭土,尚未出现白衣陶,器表以素面为主无复杂纹饰。白陶器型种类多样,有鼎、豆、罐、壶、背壶、高足杯、盉、尊、盒、碗等,其中数量较多、造型最复杂的器型为“鬶”。鬶象鸟之形,可应与东方的“鸟”崇拜习俗有关,因此海岱地区的白陶文化可能带有礼制色彩。

洞庭湖周边地区,白陶的主要发现在高庙文化、汤家岗文化与大溪文化中。高庙文化白陶的主要特点为,原料为白膏泥,氧化镁含量较高,存在白陶和白衣陶,以圈足盘和圈足盆为主,器表多有复杂压印、戳印、刻划纹饰,更有复杂的兽面纹、凤鸟纹与八角星纹。高庙文化遗址中发现专门的祭祀场所,白陶可能是作为祭祀用礼器。其兽面纹与环太湖地区良渚文化的同类纹饰可能存在渊源。

汤家岗文化白陶可能继承并发展了高庙文化白陶,仍以圈足盘、罐为主,但圈足盘的形制有所变化,高庙文化圈足盘为敞口盘,汤家岗文化为敛口盘。

新石器时代的定位十分重要,但是作为考古学专业的我根据教授的建议并不适合把研究范围扩展到很大,因为那样就会大而无为。最好确定一个具体朝代年代具体课题。

除此之外,汤家岗文化白陶同样存在白陶与白衣陶两种,表面多压印、戳印等纹饰,八角星纹与高庙文化也有传承关系。栾老师认为,八角星纹内部成方形,可能与古代太阳无关,而是早期表示方位的图案。凌家滩的八角星玉版被夹在玉龟中间,可能与天地间的信仰和祭祀有关。

环洞庭湖的白陶发展到大溪文化时已经呈现明显衰退趋势,数量和种类明显减少。前后延续了1000年左右。

环洞庭湖地区的白陶在发展过程中,向域外地区传播和扩散。湖北至陕南的汉水中上游、长江下游和环太湖区域、珠三角等地都发现与环洞庭湖地区相同或相似的白陶器物。

细泥陶反映了当时制陶工艺的水平,具有一定代表性,所以考古上常将仰韶文化称为彩陶文化西安市半坡村发掘的彩陶盘也是属于仰韶文化的产品

当时彩陶的制作,据分析主要经过四个程序第一,常选用可塑性和操作性较好的红土、沉积土、黑土等,经过淘洗和沉滤后成为较纯较细的原料从分析出土的彩陶片来看,泥质比后来的上等陶器并不逊色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