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穿越 > 六零年代大厂子弟

第 171 章

  • 作者:鹿子草
  • 类型:穿越
  • 更新:2022-10-17 21:58:07
  • 字数:12824字

“哎,厂里最近实在太忙了, 大家都在赶工。我好歹也是个小领导, 总要起个带头作用。”戴誉叹道。

“这是你媳妇给你准备的换洗衣物, 你身上这套衣服都快馊了,赶紧去把脏衣服换下来。”夏启航将一个小包袱递过去说, “露露前天去筒子楼找你时没见到人,水库这边她又进不来,我就答应帮忙跑一趟。”

因着要配合二机厂的国庆献礼任务, 这对配套工厂,从各自厂里抽调人手组成了一个突击队, 专门对水上飞机的发动机进行定期维护。

戴誉在水库附近的招待所见到自家老丈人时, 没有现出半分惊讶神色。

十三号机搭载的四台涡桨发动机是由滨江机械厂提供的。

他以前为了赶项目进度, 还在车间里住过一个月呢。在这方面, 两个人半斤八两, 他是没什么底气教训女婿的。

那几台涡桨发动机是他们厂里比较成熟的产品了,哪怕真的出现问题, 厂里的工程师们也完全可以独立解决, 并不需要他亲自上手。

“我说您怎么还有时间在这喝茶呢!”戴誉无语地问, “您既不是领队, 也不用检修设备, 那您是来干嘛的啊?”

戴誉没怎么矫情,道了声谢,接过衣服就直接换上了。

“一个礼拜吧?”戴誉不确定地说。他最近的日子都过糊涂了,没什么时间概念。

“半个多月了!”夏启航摇摇头,却也没指责他什么, “要不是露露回家提起这件事, 我都不知道你们这个项目已经开始做水面试验了。”

“家里怎么样?大聪明想我了没?”反正他是挺想闺女的。

“没想。”夏启航摇摇头说,“小孩子的记忆浅得很,已经快把你忘了。”

戴誉:“……”

“你说我是来干嘛的?”夏启航放下茶杯问, “你都多久没回家了?”

夏启航不以为意地摆摆手,让他们只管自由活动。

他自己则全神贯注地盯着正在滑行的水上飞机看。

见状,戴誉得意笑道:“怎么样?我们这款飞机设计得不错吧?”

因为保密的原因,他平时只能在厂里跟组里的人聊聊工作,回家以后是没什么机会显摆的。

所以逮到一个难得的机会,他就忍不住跟老丈人嘚瑟了起来。

夏启航点头肯定地说:“确实很不错。不过,你们这种设计挺费发动机的。”

他盯着开始高速滑行的飞机看了一会儿,继续道:“现在只是在水库里滑行,没什么风浪,但是这种程度的滑行就已经有水迸溅到发动机上了。这架飞机交付给海军以后,人家是要在海里使用的,风浪比这个水库的大五倍不止,到时候你们怎么应对?”

“我们已经将发动机安置在机翼上方了,这里基本就是适合装配发动机的最高点了。”戴誉也瞅着高速滑行的飞机说,“在气动布局方面,发动机被安在这个位置已经是目前的最优方案了。之前在空气动力研究所的时候,我们领导曾专门针对发动机的布局问题组织过很多次的讨论会。”

夏启航皱眉看着那几台发动机,搓了搓下巴,没吱声。

“既然在布局方面改动不了,就只能靠您对这款涡桨发动机进行更迭换代了。”戴誉笑道,“您要是能研制出一款为水上飞机配套的防水发动机就好了。”

“……”夏启航无语道,“这种水上飞机只能在海军使用,估计你们研制出来以后,也交付不了几架。我们研发新型发动机也是要考虑成本的。”

“那就得辛苦突击队的同志经常来帮我们检查发动机的性能了。”戴誉理解地点头说,“国庆首飞之后,我们还要对发现的所有问题统一纠错,发动机方面的问题也不少。”

夏启航建议道:“如果出现的问题过多,你们可以考虑直接生产迭代产品。”

十月一日国庆节这天,戴家的一大家子不到六点就准备吃早饭了。

“妈,摩电车还没开始运营呢,你们这么早出门根本没用。”戴立军洗漱完就开始絮絮叨叨地劝自家老娘,“哪有这么早试飞飞机的?”

“你快别说废话了,吃完饭就赶快上班去吧,别管我们娘几个的事!”戴奶奶喝了一碗小米粥,一抹嘴说,“哪怕现在没车,我也得到车站等着!坐第一班电车过去!”

戴立军摇头无奈道:“人家厂里的那个飞机试飞属于机密任务,你们又进不去试飞站,瞎凑什么热闹啊!”

戴母插话说:“试飞站就在二机厂旁边,我那天去给儿子送东西时,他们筒子楼里有个邻居跟我说了,飞机试飞的时候,那个什么线,会经过家属院!”

“试飞航线。”夏露提醒。

“对对,那个试飞航线会经过家属院!听说之前别的飞机试飞的时候,他们都在院子里见过好几次了!”戴母信誓旦旦地说,“大家看得可真亮了!”

“你们老的老小的小,眼神都不怎么样,能看到什么啊?”戴立军仍试图劝阻,“再说,听说航线并不是固定的,万一不经过家属院,你们不就白折腾了嘛!”

“白折腾我也乐意!”戴奶奶今天早上的胃口不错,又掰了半个饼子吃,“我这辈子,除了见过鬼子的飞机,还没见过自己人的飞机呢!这可是我孙子造的,我得去看看!”

戴立军心说,你一个小脚老太太跑那么老远也不嫌累得慌!而且那飞机哪是那么容易让人见到的,没准航线都是临时定的。

“那你们自己去就得了,把敏敏留在家里,让老大媳妇帮着照看一下。”戴立军再次建议,“敏敏还太小了,她能知道什么呀?”

婆媳俩倒也不是非要带上戴敏敏,便看向戴敏敏的亲娘,征求她的意见。

“没事。让敏敏去看看吧。”夏露笑道,“这是她爸爸参与试制的第一架飞机。虽然因为保密的原因,我们不知道飞机是什么样子的,但是今天的日子实在是太有意义了,让她去见证一下也好。回头我帮她写个日记,等她长大懂事以后,回看这一段经历也是个纪念嘛。”

“对对对,还是读书人有想法!”戴奶奶赞成地点头,“让孩子去见证一下也挺好的。”

戴立军劝不动这几个女人,将老老小小四口人送出门,他就去车间国庆加班了。

二机厂这边,因着有水上飞机国庆献礼的任务,虽然没有大张旗鼓地宣扬,但是为了应景,厂区和家属院里都挂着大量欢度国庆的横幅和标语。

早上刚过了八点,家属院和厂区的大喇叭就开始同步播放红色歌曲。

婆媳三人带着敏敏进入家属院的时候,广播里正在播放《歌唱祖国》。

欢快激昂的旋律让人精神一振,心情都莫名地轻快起来。

戴敏敏小朋友不老实地在跟着旋律挥舞着小手,嘴里像是在跟着哼唱,叽叽咕咕地发出一些走调的音节。

与此同时,几公里外的试飞站,广播里也在播放着这首《歌唱祖国》。

新型水上飞机的首次陆地飞行试验,正在紧张有序地准备着。

“秦部长,苏工,抱歉了,我这几天太忙了,听说你们来了滨江也没来得及过去拜访!”戴誉语带歉意。

空气动力研究所是新型水上飞机的主要设计单位之一,自然也在这次首飞仪式的邀请名单之列。

秦部长和苏大姐作为项目组的主要负责人,代表气动所来参观这次试飞。

“都是自己人,有什么拜访不拜访的!”苏大姐无所谓地摆摆手,“现在正是项目的关键时刻,成败在此一举了。你要是真的抛下工作跑来跟我们闲话家常,我才真的要不高兴呢!”

秦部长也说:“虽然你跟黄轩来了滨江二机厂支援建设,但是气动所永远是你们的后盾。你们在二机厂的表现,也代表着我们所的科研水平。这次国庆献礼意义重大,你们能端正心态,我就放心了。”

“嗐,这一个月跟打仗似的,不端正心态也不行啊。”戴誉无奈道,“光是水面试验和地面滑行试验就做了十多次了。要知道,原型机可是在九月初的时候才总装下线的。”

“我听谭总工说了,你们表现的很不错!”秦总工欣慰地拍拍戴誉的肩膀,“这次能提前完成总装,你跟黄轩功不可没!”

戴誉忙谦虚摆手:“您可别这么说,我们虽然是从气动所出来的,但是二机厂这边也有不少能人,我们只负责试制中的几个环节,真正厉害的还是谭总工。”

人家能当总工不是没有原因的,谭总工是个全能全才的多面手,装配过程中遇到的很多疑难问题都是由谭总工亲自带着工人师傅们解决的。

戴誉和黄轩虽然在设计方面自负厉害,但是在飞机总装方面属于没什么经验的菜鸟,很多事情全靠谭总工的指点,所以,没人敢去抢谭总工的功劳。

“他厉害是大家早就知道的。”苏大姐不吝夸赞,“小戴和黄工才是给了我们惊喜的。”

戴誉玩笑道:“飞机还没开始试飞呢,您二位就把我夸得找不着北了。我压力有点大啊!”

秦部长拍拍他的肩膀,安抚道:“不用有压力,今天的飞行条件不错,是个适合试飞的好日子!”

今天的天气确实很适合飞机试飞。

首飞的新飞机需要最大限度的减少起飞重量,减小起飞离地速度,以及缩短起飞滑行距离。

所以通常情况下,新飞机的首次飞行需要选择一个能见度高,没有低云和侧风的好日子。

之前有些人对于国庆献礼的事没有把握,也是出于对天气状况的担忧。

既然是为国庆献礼的项目,那么首飞的日子就不是他们能科学选择的,而是必须在国庆当天试飞。

戴誉仰头望向天空。

幸好今天的天气晴好,天空蔚蓝,风和日丽。

又与秦部长二人简单寒暄几句,戴誉就告辞了。

这次试飞仪式办得十分隆重,从全国各地邀请来了不少专家。

不但有气动所和水动力研究所等设计单位的参加,机械部和海军方面也有重要领导与二机厂的代表组成试飞领导小组,出席今天的仪式。

厂办的同志在试飞站的飞行起点旁边设置了主席台。足足摆了三大排的桌椅,才将将把这些来宾安排下。

此时,主要领导们基本全部就位了。

戴誉与黄轩等其他几个设计组组长坐在主席台第三排的位置,也在时刻关注现场情况。

除此之外,更有二机厂参与试制十三号机原型机的工程师,技术员和工人代表们汇聚在主席台周围,等待试飞时间的到来。

几百号人熙熙攘攘地聚集在一起,甚至有人出面组织大家随着广播中的歌曲大合唱。

《歌唱祖国》这首歌被一遍又一遍地反复歌唱,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表达大家心中难以抑制的激动情绪。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原型机被机务组的同志用拖车拖到停机坪的指定位置时,现场观众自发地报以掌声。

九点三十分钟的时候,试飞员任峻带领机组四位成员,已经做完相关地面程序的检查,在新飞机前站成一列,等待领导的检阅。

海军方面的领导作为试飞领导小组的总指挥听取了他们的汇报。

任峻对总指挥敬个军礼,面容严肃,嗓音洪亮地说:“十三号机陆上试飞机组,驾驶员任峻,副驾驶员梁添,领航员郭志杰,空中机械师陈溪镇,空中通讯员魏恒,向指挥部和祖国人民报到!”

总指挥回敬军礼。

任峻朗声道:“飞机整体状态正常,准备完毕!是否放飞,请指示!”

“同意放飞!”

总指挥与机组成员们一一握手,而后再次敬礼:“预祝你们圆满完成首飞任务!”

在现场热烈的掌声欢送下,任峻带领机组成员进入机舱。

原型机经过一次低速滑行试验后,缓缓抵达跑道起点。

十点整,一颗绿色信号弹腾空升起。

机组人员再次检查过飞机各系统的工作情况后,任峻对飞行指挥员报告:“飞机各部位工作情况正常,请问是否可以正式起飞?”

飞行指挥员当即下达指挥口令:“可以起飞!”

随着飞行指挥员的一声令下,涡桨发动机特有的巨大轰鸣声在试飞现场响起,飞行员将机头对准起飞航向,蓄势待发,即将首飞。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这款新型水上飞机从跑道的起点,逐渐加速,抬起前轮矫健腾空,向预定的首飞空域进发。

一飞冲天!

现场瞬间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参加试飞仪式的观众们纷纷发出“真的飞起来了!”“这是我们自己研制的水陆两栖飞机!”“飞机顺利升空了!”之类的感慨。

戴誉与周围的设计师们沉默地彼此握了握手,并没有主席台旁边的观众们表现得兴奋。

能升空只是迈出了第一步。

整个飞行过程预计六十分钟,不只是飞上天就完事了,还需要飞行员进行系统初始检查,纵向配平,感受性飞行和空速检查等多项试验。

戴誉拿过早就准备好的望远镜向空中望去,此时飞机已经飞到了预定高度,停止了爬升阶段改为平飞。

家属院这边,戴家婆媳因着不知道具体的飞行时间,来到筒子楼以后,就早早地搬着板凳和马扎下了楼,找到一处没什么树荫遮挡的地方坐下了。

等了将近两个钟头后,就在她们开始怀疑,是不是飞行航线不会经过他们家属院时,夏露耳尖地听到了发动机的轰鸣声。

她赶紧提醒正与邻居话家常的二人:“奶奶,妈,我好像听到发动机声了!飞机应该马上就会飞过来了。”

众人停下聊天的动作,都竖着耳朵去听那所谓的发动机声。

同样也听到声音的几人还来不及反应,就有人指着上方的天空说:“飞机!飞机飞到咱们这边来了!”

家属们仰着脖子去追寻从空中快速略过的那道踪影,有人感慨道:“原来我家老于整天加班,就是在搞这个。”

“嗐,我家老钱也是,这段时间早出晚归的见不到人影,说是项目进度紧张。问他是啥项目,他又不说,跟锯嘴的葫芦似的。”

戴母加入邻居们的讨论:“你们家的都还好,最起码还能回家住,我儿子已经一个月没回家了,一直在厂里守着!闺女都快不认识他了!”

夏露抱着敏敏,仰头望向蔚蓝天际时心想,如果这就是他一直坚守和为之奋斗的事业,付出那么多汗水,也算值了。

飞机按照预设航线返回试飞仪式的主席台上空时,飞行员操控着机身,摇摆了两下机翼,向同志们致敬。

而后便安全降落在了试飞站的预定跑道上。

飞行指挥员激动的声音通过大喇叭和通信设备,同时传入在场观众和机组成员的耳中。

“我宣布,新型水陆两栖飞机陆上首次试飞成功!”

二机厂早就提前准备好的锣鼓和鞭炮总算派上了用场。

庆祝的鞭炮被点燃,车间的老少爷们敲击出热闹欢腾的鼓点。

一时间,试飞场上的掌声、喝彩声、锣鼓声和鞭炮声响成一片。

任务成功,设计师们终于不再压抑自己激越的心情,纷纷与周围的人击掌拥抱。

提着的一颗心总算放了下来,戴誉蹭了蹭手心的汗,兴奋地与附近的领导和同事们拥抱庆祝。

秦部长走过来给了戴誉一个结实的熊抱,语气振奋地说:“我还记得十年前的今天,也有一架水上飞机被选为国庆献礼项目,那是由进口陆基飞机改装而成的浮筒水上飞机。当年看到那架飞机的时候我就在想,什么时候能够不依靠别人,有一架自主研发的水上飞机就好了!”

戴誉抱着他的后背拍了拍:“恭喜您,十年以后,您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平复下激动的心情,秦部长感慨道:“十年时间真的太久了!希望下一个十年的国庆献礼项目中,会有更多惊喜等着我们。”

戴誉笑了笑,认真地说:“不要着急,来日方长,未来可期嘛!”

他扭头看向那架刚完成首飞任务的新型水上飞机原型机,心想,祖国的航空事业才刚刚起步,终有一天,会像你我期待的那般——

如日中天,剑指苍穹。

他们抵达水库的时候,飞机正在水面上滑行,突击队的成员们则在岸边站成一排看热闹。

见到了夏启航,突击队的队长赶紧解释:“厂长,他们的滑行任务还没做完呢,所以咱们检修发动机的事还得再等等。”

扎心了。

看够了女婿吃瘪的表情,夏启航主动提出了要去看看水上飞机的请求。

第 171 章

“您不是大撒把,什么也不管嘛?”

“我还没见过水上飞机的真机,正好趁着这次机会去见识见识。”夏启航背着手走在前面,率先出了门。

水上飞机的水面试验并不是做一次就结束了,后面还要反复进行高中低速的水上滑行。

“昨天谭总工让我跟动力组的组长一起招待机械厂突击队的时候,我就知道您肯定是领队。”戴誉给老丈人倒了杯茶。

“哦,那你猜错了。”夏启航喝了口茶水说, “领队另有其人, 我就是跟着过来看看情况的。”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