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情感 > 二手随身空间使用指南

第1章 一

  • 作者:月下狸奴
  • 类型:情感
  • 更新:2021-09-16 13:02:06
  • 字数:6878字

在秦墨以为这样一边上学,一边跟爷爷学中医的日子会持续到他高中毕业进大学离开这个小山村的时候,谁都没有想到,在秦墨初三毕业中考的最后一天,一个雨后的下午,秦老爷子为了寻找一味特殊的草药进了村子后面的大山,不知道是因为雨后路滑还是山石松动,秦老爷子失足跌倒滚下山坡,等村里人发现帮忙送到镇上的医院时已经抢救无效。

秦墨顺利考完试回到家,就听到这样一个噩耗,当时人就傻了,这突如其来的意外对于一个15岁的孩子来说仿佛天崩地裂,他的小小的世界在那时崩塌了。

秦墨看着照片中笑的慈祥的老人眼眶发涩,“我学了好几天了,隔壁王婶教的我,这阵子多亏了王叔王婶,不然我就饿死了,”秦墨吸了吸鼻子“就是……那个扁豆好像是有点过火了,黑了点,大概是下的酱颜色也深,没注意豆子。不过我尝了,味道还是可以的,不信您尝尝。我记得您说过,豆子一类的东西,一定要煮熟烧透,不然是会有毒的,对吧?这烧焦了总比没熟要好。还有那个番茄炒鸡蛋,这个没焦,看着漂亮着呢,就是盐大了点,等会吃完了得多喝水,我下回一定记得不放这么多盐,咸味入肾经,盐多伤肾。”

“爷爷,那个《本草纲目》和《汤头歌》我都背熟了,就跟您说的,倒背如流了,经络穴位我也记清楚了,我觉着吧,我应该可以学药方子和扎针了,就是那个药膳我看还是先放放,这两天学炒菜,看的王婶直摇头,估计做药膳味道可能就更不行了。那个……前几天这回中考的成绩出来了,我考的还算行吧,没糊,可惜进县一中还差着2分,不过进明德妥妥的,好歹也是个重点了。您放心,进了高中我一定好好学习,不再像以前那样偷懒了,争取大学考进最好的医学院,中医西医都学,把咱老秦家的医术发扬光大,努力攒钱,在咱村建个医院,跟您一样,给乡亲们看病不收钱。”说着说着,秦墨的声音慢慢哽咽。

秦墨抹了把额头上的汗珠,把自己折腾了大半天才弄好的两盘菜端进堂屋放在桌子上,又回身进厨房端出两碗白饭,从桌上的两个菜盘子里各拨了一半的菜进一个空盘子,然后恭恭敬敬地把一份饭菜摆在放在靠屋里东墙的一条老式案桌上供着的照片前。之后又从案上的盒子里数出三支香,点燃,对着照片中的人拜了三拜,把香插在了香炉里,“爷爷,咱们吃晚饭吧,我亲手做的。”

后来,秦墨一点点长大,上了小学,初中,虽然学校里的课业越来越重,秦墨花在课本上的时间越来越多,但是秦老爷子对秦墨的中医药教育依然没有放松,不仅中医没放松,秦老爷子还十分注重孙子的全面发展,于是秦墨每天的必修课还多了五禽戏和写大字。秦老爷子对于没有把自己唯一的儿子——秦墨他爹教育成一个合格的中医师一直耿耿于怀,于是就想要从秦墨身上找补回来。

秦墨的爸妈是在城市里打工时认识的,在城里结的婚,生的秦墨。在秦墨三岁时,他爸爸带着他和他妈妈回了趟老家。

秦墨他奶奶早逝,老家里只有秦老爷子一个长辈,结果他爸妈不知因为啥事,在老家住不到三天就呆不下去了,转身就要回城里,一路上就开始吵吵闹闹,回到城里他妈就跟他爸离了婚,抛夫弃子跑了。他爸那天晚上在他家租住的出租屋的楼道里抽了一整夜的烟,第二天一大早,秦墨他爹就又带着秦墨回了老家,把儿子往他老子怀里一塞,扔下一沓红票子,目测大概二、三千,然后扭头就跑,就跟后头有饿狼追他似的,头都不回,打从这以后秦墨就再也没有见过他爹。

这之后,秦墨不哭不闹,一直浑浑噩噩恍恍惚惚的,幸亏有老村长和村子里的长辈们帮忙料理秦老爷子的身后事,不然,以秦墨那时的状态,恐怕连让秦老爷子入土为安都做不到。

经济落后的小山村,基础教育也是个问题,村里的孩子上个小学,也要去大约十几里地以外的镇上小学,更不要说什么托儿所幼儿园之类的学前教育了,所以,秦墨的启蒙教育是他爷爷给上的。虽然村里不讲究学前教育,大多数孩子都是跟野小子似的撒在外头瞎玩,等到了年纪直接送进小学,但是秦家不一样,作为村里唯一的医生,还是个老中医的秦老爷子怎么也算是个文化人了,所以孙子一送到他手上,立刻开始文化教育。

秦老爷子是个牛人,别人家小孩启蒙,先认个数字,颜色,形状,动物啥的,有那讲究的学个ABC、三字经的也有,秦老爷子跟他们都不一样,选择让孙子这辈子看的第一本书是《本草纲目》。对此,秦家掌权人兼新闻发言人秦老爷子对外的官方说法是:老秦家的子孙,就要先学会认草药,没看那《本草纲目》是带图片的吗,小孩子学正好,用城里人的话说,这叫看图说话。于是,在村里别人家的孩子还在撒尿和稀泥的时候,秦墨虽然还搞不清麦苗和韭菜的区别,但是已经能准确区分独活和羌活,金银花和钩吻了。

秦老爷子下葬的那天,全村的人都来了,秦墨眼睁睁地看着秦老爷子的棺木入穴,封土(当地还流行土葬),终于“哇”的一声哭了出来,乡亲们没人上前劝慰秦墨,大家都知道,这孩子这几天的状态一直不太对,如今能这样痛哭一场发泄出来,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跟秦家住的最近,关系也最亲近的王叔红着眼眶,在一边轻轻拍着秦墨的后背,“哭吧,哭吧,哭出来就好了,痛痛快快哭一场,好好送老爷子上路。以后啊,好好过日子,好好念书,活出个人样,别叫老爷子担心。”

那天之后大半个月,秦墨终于慢慢从悲伤中走了出来,虽然有时候依旧会因为睹物思人伤心上一会儿,但他总算开始学着面对一个人的生活了,这也多亏了隔壁王叔王婶时不时过来照料下秦墨的日常生活起居,没叫伤心过度的秦墨渴着饿着,也没让秦老爷子留下的菜苗、草药因为秦墨的疏于管理而干枯萎蔫。而秦墨主动提出要跟王婶学厨也是件让人高兴的事,这说明他振作起来想好好过日子了,虽然教导的结果让王婶头疼异常。

秦墨几乎没有自己三岁之前的记忆,他基本不知道他妈长啥样,他爹的模样也是从他爷爷收起来的几张老照片上只看了个大概,那照片的清晰度,简直了,拍照片的人技术也抓瞎,用秦墨的话说,有看等于没看,估计他爹现在打从他面前走过,他都认不出谁是谁。打秦墨晓事起,他记忆中的亲人就只有秦老爷子,从小到大,只有他和秦老爷子一老一小在这个小山村相依为命。

秦家人似乎都不善厨艺,以前秦家是秦老爷子做饭,基本没啥色香味可言,纯粹弄熟了吃了填饱肚子,只要不会得病拉肚子就拉倒。而秦墨完整地继承了秦家人的这一特点,跟王婶学了三天,王婶手把手地教他,结果炒出来菜不是没熟就是焦了,要不看着挺好的,吃到嘴里完全就不是那味儿。

这三天里,秦墨折腾掉许多食材,但愣是没成功弄出一道像样的菜,让王婶跟王叔私下直犯嘀咕:说秦墨这孩子以前也不是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看他平时给秦老爷子打下手,煎个药汤子啥的都不错,药丸子搓的也挺好,咋就是学不会做饭呢?得亏家里还有个电锅,不然这孩子连口白饭都吃不上。王婶都不知道拿他怎么办好了,最后决定以后还是跟前几天一样,让秦墨到他家搭伙吧,省得孩子自己瞎折腾。可秦墨不愿意,非要自己做饭。这才有了开头秦墨折腾出两盘勉强能入口的菜给他爷爷上供那一幕。

仲夏的傍晚时分,太阳渐渐收敛了火炉般的热力,习习山风为这个宁静的小山村吹散了蒸腾了一天的暑气。

这是G省群山里一座位于半山腰的小山村,一共三十多户人家,户籍总人口不到200,地理位置偏僻,交通极其不发达,只有一条蜿蜒的土路从村口通往山脚下,还是崎岖的山路,根本跑不了汽车,从村里去往最近的镇上,步行要走上两个多小时。村民们进出村子的代步工具摩托车或小电驴那是富裕人家的配置,大多数的人家要么整一辆二手自行车,要么干脆就11路公共汽车了。要问这村子有啥特色,那就是穷,虽说背靠大山资源丰富,但是交通的不便造成了村子的闭塞,再多再好的山货也运不出去,丰收年的粮食瓜果除了自己吃,运不出去的只能烂在村民手里,这便使得这个小山村经济落后,成了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村里穷,留不住人,如今村子里大多青壮都走出大山进城打工去了,留下老的老小的小,还守着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

秦家是在战争年代搬到这个村子来的,秦家数代行医,据说祖上还出过御医,来到这个小村子,凭着一手看病抓药扎针的好本事很快就在村子里站稳脚跟并得到村里人的尊敬。直到现在,十里八乡的村民们有个头疼脑热的依然会来找秦老爷子把个脉,开上几贴药,乡里乡亲的,秦老爷子一般也不收啥诊疗费,药材基本不是自家种的就是山上挖来野生的,所以也就只是象征性的收个几块,十几块钱的成本,能保证秦家一老一小的不至于饿死就行,当然,要是实在困难的人家,给点山货,几个鸡蛋,一把自己种的菜或者粮食啥的也是可以的。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