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其他 > 大神要收徒

第14章 爱她的方式

  • 作者:东篱下很悠然
  • 类型:其他
  • 更新:2021-07-05 23:34:08
  • 字数:5158字

再则,通过他的成长经历,以及他从中表现出来的渐趋稳定的个人特质,慢慢形成对一个人的性格、行为方式的认知。

以及,时下越来越普及大众心理学,从心理层面上去了解一个人,是最困难却也最深刻的方式。人类之所以可以成为如今地球的统治者,从某些层面上来说,跟人类复杂的心理也是有一些关联的。

为了尽快得到她,他还真是越来越不择手段了。

不过有什么关系呢?

虽然从职业道德上来讲,这样是不对的。但他还是仗着自己的专业知识,仗着自己察言观色的专业技能,不动声色地引导孟小白一步一步踩进他提前设好的陷阱了。

从每个人的原生家庭出发,不管是家境,还是家人。一般认为,一个人受原生家庭的影响尤其深远,甚至可能伴随他的一生。

当然了,沈木凡想要的远远不止如此,除了追到孟小白,他还希望跟她相亲相爱,举案齐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要实现这些,只能用一句话形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据沈木凡所知,孟小白的家境不好,却从小被父母照顾得十分周全,再加上她的小聪明,在学校里一向过得顺风顺水。

表面上来看,分析一个人,说起来无非也就那么几方面。

从外貌着装可以判断出他大概的性格特征,比如严谨的人一般喜欢深色服饰,有着偏爱正装,而性格洒脱一些的人,着装一般更休闲,甚至从一个人着装随意,还可以看出此人对外貌不甚在意,可能更注重内在修养,也可能这人就是个邋遢鬼……

以至于,她的身上渐渐养出了一种淡泊名利的风骨。

淡泊名利,是因为贫穷并没有给她的童年带来太多的不幸,恰恰相反的是,她最幸福的记忆反而就在最贫穷的童年。

所以,她曾对他说,最喜欢的诗人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

不过,沈木凡一向更喜欢钻研——捷径。

然而,在父母殷勤的盼望和嘱咐中,“要出人头地”、“为家里人争气”、“不能被人看不起”这类的思想,原本是为了鼓励,却无形中传达出了相反的讯息——你比别人平庸,所以要努力才能出人头地;你不争气,所以要努力才能争气;你被人看不起,所以要努力才能不被人看不起。

在学校里,优异的成绩尚能为她保驾护航。然而到了社会上,那些浮躁的功利思想,那些残酷的等级分化扑面而来,孟小白很快就出现了对职场适应不良的症状,甚至还出现了诸多逃避现实的行为。

她现在,一定是陷入低谷了吧?好在,她依旧乐观。

虽说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分析了解,难免会因为信息不全及主观意识限制,最终导致片面甚至偏离事实。但,沈木凡也只能暂且依据现有的分析做出判断了。

他原本还想着,孟小白职场失利也好,这样他才有可乘之机不是?可惜,想象永远比现实美好。

很快他就发现了,而且几乎可以肯定,孟小白宁愿过那种吃糠咽菜的苦日子,安贫乐道,也不会受嗟来之食,哪怕对方将来可能会是她的丈夫……

贫富差距,就这样压下来,成了他们之间的第一道坎。

所以因为买不起机票,她拒绝了他的邀请。哪怕最后她还是来了美国,却不忘跟他约定机票的还款日期。

他能想象,不肯为五斗米折腰的她,一定是经过了剧烈的心理斗争。

何况,假如她依旧呆在出租屋里,呆在没有熟人的新公司里,没有人知道她的过往,那么,她还能相对平静地安贫乐道。可如今,她来了美国,就必须出现在云舒、云宁这样的职场新贵面前,两相比较之下,她必须要更加强烈、直观地面对自己的失意。

在这样的情况下,她还能保持微笑,还能走到他的身边,真的已经很了不起了!

可是他太贪心了,他想要的,远远不止为她骄傲这么简单。他还要她放下心里的傲气,要她放下世俗的成见,要她放下自卑和戒备,心无挂碍地全盘接受他对她的爱意,无论是精神上的,还是物质上的。

要知道,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气面对这些的。

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成为信用卡的卡奴,才会有那么多人心甘情愿成为房奴,甚至也正因为人们很难接受内心的自卑,才会有那么多人成了校园贷的受害者。

好在他的小白,那么勇敢,为了他,独自一人来到了异国他乡,还要面对一群她躲都来不及的功成名就的老同学,一边战战兢兢,一边云淡风轻。

她为他跨出的这一步,已经很好很好了!

他问她喜不喜欢自己?

这还用问吗?他当然能感觉到她对自己的喜欢。从高中起,她就对他那么好,一次一次为了他破例放弃原则,他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也正是因为窥见了她的爱,他才有了依仗,才敢这么有恃无恐对她步步紧逼。

可谁让他们之间的差距太大?这一点沈木凡无力改变,也不想改变。他努力让自己成为人上人,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为她提供富足的生活,没道理为了那什么不能吃不能喝的“风骨”,让她再去白白受什么安贫乐道的苦。

所谓安贫乐道,其实不过是无能为力之下,苦中作乐罢了。

所以,沈木凡准备转换思路,不走寻常路——如果生活上,沈木凡已然是人生赢家,那么感情里,他愿意做那“贫穷”的一方。

示弱,是他爱她的方式。

随着孟小白慢慢长大,原本成绩优异所带来的那些优越感和自尊心,总有一天会遮掩不住家境贫寒带来的自卑。

也许从一开始,孟小白并不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更不懂什么是贫富差距,毕竟,所有这些思想都是人们后天学习所得。

至于风骨,这大概是所有读书人的通病吧,再加上喜欢陶渊明这样的归隐人士,这一特质在孟小白身上,尤其之重。

沈木凡曾在无数次在她的QQ空间和朋友圈里见过有关于陶渊明的诗,尤其是那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身为心理学的高材生,沈木凡很清楚,今天和孟小白相处的感觉意味着什么——重回她身边的第一步,他成功了。

有时候,他甚至会忍不住嫉妒陶渊明。

没有人可以永远生活在温室里不受风雨的侵扰,淡泊名利的风骨,并不是那么容易维持的。

再加上做父母的那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以及自己过够了苦日子,不愿让子女再重蹈覆辙的爱子心切,有意无意地灌输给她的“要出人头地”、“为家里人争气”、“不能被人看不起”的思想,自卑的种子就此埋进了她的心里。

从很早的时候,在沈木凡接触心理的最初,他就把孟小白当成了自己的研究对象,对她进行过无数次解剖和分析。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叫做学以致用,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