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历史 > 梦回宋天下

463轮番炸锅的大宋文坛

  • 作者:菜菜菜青虫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1-08-04 04:25:49
  • 字数:6054字

尹焞抄录了《礼记·曲礼》中的一句话寄给赵构——《礼》曰:“父母之仇不共戴天,兄弟之仇不反兵。”

现在,陛下与金国不仅有父母之仇,还有兄弟之仇,这两条全占了!

可是一帮子文臣和馆阁学士立马就炸了。赵构“为生母尽孝”的论调也顿时是没了市场……

因为这群人根本就不买账!宰执赵鼎出面都压服不了。

1138年十一月,赵构下诏,正式传达了宋金议和的最终条款,着重提出了金国归还陕西、河南等地旧土,至于金国要南宋屈己称臣的和议要求只是轻轻一笔带过。

北宋理学圣人二程的入室弟子~尹焞,根本不屑搭理秦桧,直接对准赵构开炮。

接下来,赵构和秦桧开始尽情体验这群读书人给他俩准备的“超级大礼包”惊喜了!

面对张九成的逼问,秦桧告诉他要“优游委曲”,做人不要这么死板。

你不是口口声声说自己以“孝”治国吗?那你自己来说说,是怎么跟金国不共戴天了?怎么刀兵相向的?国仇家恨全都枉然不顾,反而要称臣议和。

你特么自己都身不正影不直的,有什么资格教我做人?

骂的太狠了,秦桧吐血……

做孙子上瘾是吗?你把“礼”、“孝”二字放在何处了?

为了“孝”母,礼义廉耻都不要了是吗?

赵构抓狂!信纸撕的稀碎……

张九成直接回怼:“未有枉己而能直人。”

你自己当孙子,屈膝求和没关系,但是麻烦你不要拉着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和你一起啊!你想要跪着生,但是还有大批想要站着死的人呢!你问过他人的意见了吗?

赵构感觉自己的皇权收到了质疑和威胁……

还有一个人更狠!他没有直接骂赵构,但是却一下子把秦桧搞得臭名远扬,天下皆知!

他就是宋齐鲁这些年来一默默无闻,坚守在一线基层锻炼,时任枢密院小科员编修官的胡铨!那个号称“江西史上脖子最硬的人”!

胡铨直接抗疏力奏,乞斩宰相秦桧、参政孙近以及使臣王伦!并言称不砍了这仨人,他就跳东海淹死,也绝不在小朝廷里苟活!

宜兴进士吴师古立即将胡铨的奏疏刊印发行天下,顿时举国沸腾,掀起一股讨伐卖国贼秦桧的声浪!

秦桧怕了!他不敢轻易露面,更不敢请辞相位,因为他怕出门被人打死!

赵构也怕了!他怕胡铨是第二个“陈东、欧阳澈”!

不说赵构,就是我们的秦中丞是受气的人吗?

赵构想过直接弄死胡铨,但是又顾及宋齐鲁的反应,所以没敢。

接下来就轮到秦桧出手了,他立即组织人员,一口气要将胡铨贬到天边,对,诏令除名,贬送岭南昭州(今广西平乐)管制就挺好!最好能死在路途中,否则都不解他心头之恨!

谏议大夫李谊、户部尚书李弥逊、侍御史郑刚中等人纷纷出言力保胡铨。

秦桧等人给胡铨定的罪名是狂妄凶悖、鼓众劫持,以宋朝的言论自由程度,不可能给予这么重的处罚。

而且秦桧的亲信给事中勾龙如渊也趁机对秦桧说:只要别理他,半年就揭过去了没人理会这事了。你要真苛以重典或者不小心把他弄嗝屁了,只会更加成就他的名望!

秦桧幡然醒悟,于是改令胡铨去广州管理盐仓。

就在赵构和秦桧不停忍受文官武将的口诛笔伐之时,金国的议和使者终于进入南宋地界。

时值1138年十二月,金方代表是张通古、萧哲,头衔是“诏谕江南使”,国书为“诏谕江南”!

注意“诏谕”和“江南”这两个词!

“诏谕”这是皇帝对臣子、一个上位者对下位者才用的词,那意思以后你南宋赵构级别比刘豫还低!刘豫好赖还混了一个“子皇帝”,到你这,没了!就是臣子!

还有“江南”,这更气人,南宋这是连国号都弄没了!只剩下个江南的称号!

明显的伤害性极大!侮辱性更大啊!

也难怪胡铨那些气成那样!

迫于舆论压力,赵构直接耍无赖,谩骂充耳不闻,奏疏一个不看!所有事全权交给秦桧出面处理!

秦桧趁机索取更大权限,包括人事任命权和便宜行事权。

张通古也是一条忠心耿耿的“金狗”,刚过黄河时还有所收敛,他知道这一片现在实际控制人是宋齐鲁,跟赵构就是两个系统的,所以为了自己的狗命着想,也没敢太过放肆。

可等到一入安徽泗州,到达了南宋的控制区之后就不是这么回事了!

张通古立马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态度即使傲慢,气焰十分嚣张!

不仅要求所过州县长官必须全部以“君臣之礼”向他叩拜,赵构本人也得以“客礼”相待!

其实说白了就是,他是代表金熙宗下来到地方视察的,代表的“天子”仪架。

而“江南”地方的首领,无论是官员,还是赵构都得对他有足够的尊重!不说三叩九拜,但是基本的跪拜叩首总不能少!

这还了得!真当南朝无人了不成?这是不仅要把汉人的脸踩在脚下,还要在上面啐一口吐沫啊!

胡铨的奏疏就是这个时候发行四方的,与之同时的还有各地的地方长官,也全部群情激奋!

装病不出的有之,辞官挂印而去的有之,发文讨檄的有之,上书抨击的有之……

当然,软骨癌的也大有人在……

军方也在发声,其中表现最抢眼的便是老韩,他直接让幕僚捉刀代笔连续给赵构发了好几封电报,结果不是石沉大海,就是赵构的高举轻放……

老韩忍不住了,直接单骑入京面圣,直接了当的对赵构说。

“皇上啊!自古主辱臣死,就没有例外的,国家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就在此刻!我强烈要求立即开战!我愿当皇上的马前卒!不惜此身!”

赵构拍了拍韩世忠,温和的说道。

“老韩啊!你的忠心朕是知道的,朕也想打啊!但是现在还不是时候,朕的太后这不是还没有回来呢么!你先稍微克制一下,等到开打的时候,朕一定第一个派你上场好不好?你先回驻地待命,不要轻举妄动哈!”

赵九弟啥人啊?这几年在朝堂上练太极练的已经登堂入室了。三下五除二连消带打的就把老韩糊弄了回去!

老韩还能说啥?皇帝不急总不能急死太监吧?他是性烈如火不假,但是没有赵九弟的命令,他也是不敢私自开战的!那样性质就不一样了!

正待韩世忠准备转身出宫回大营之时,赵构突然脑中电光一闪,突然想起来了韩世忠有过截杀“议和使”的前科,抓紧出言嘱咐道。

“世忠啊!回去路上别动什么小心思啊!这议和是朕期待已久之事,是不容许任何人破坏它的!记住了吗?回头我会安排金使从你防区回程,你可得帮朕保护好贵使啊!”

老韩心里直骂娘!这点小心思都被看穿了!早知道就不来了!这活儿接的,是有多恶心人啊!

但是话都说到明面上了,他再“监守自盗”也不太好看了,于是匆匆抱拳,便郁闷的回防区“待命”去了。

“天下者,中国之天下,祖宗之天下,群臣、万姓、三军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

……“陛下纵未能率励诸将,克复神州,尚可保守江左,何遽欲屈膝于虏乎?陛下纵忍为此,其如中国何?其如先王之礼乎?其如百姓之心乎?”

范如圭又单独写了封信给秦桧。

“苟非至愚无知,自暴自弃,天夺其魄,心风发狂者,孰肯为此。必且遗臭万世矣!”

宰执风波暂时告一段落,秦桧在没有找出那位幕后黑手之前,也不敢再轻举妄动。

一语中的!除了得失心疯的,没人这么做!你秦桧遗臭万年妥妥的了!

秦桧吐血ing……

监察御史方庭实还有更狠的呢!

馆阁方面的有胡珵、朱松(朱熹他爹)、张扩、凌景夏、常明、范如圭等人纷纷联名上书。

六部代表有礼部侍郎张九成,吏部尚书兼兵部侍郎张焘,其他还有像吕本中、冯时行、胡铨等人。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