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历史 > 极品总督

第564章 征兵韩倭

  • 作者:万字旗下的大清帝国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1-07-05 13:36:05
  • 字数:7880字

清廷决策以后,立刻问周星决战计划,还要将已经裁减回内地的各部队再次调遣,增援周星。

周星婉言谢绝了增援,还向清廷献计献策,顿时,让光绪皇帝和诸位军机大臣们,觉得妙不可言:“皇上,微臣以为,各部官军,切不可再动,如果巩固国防,则留驻在本地,或者充实蒙古和内蒙古盟旗及各口为上,不致于牵扯太广,动摇根本,给俄人可乘之机。臣所部兵马,固然微弱不堪,不足以聚歼俄寇,然而,微臣可以征兵韩倭,以为奥援,将国家消耗,最大限度转移到韩倭两国,同时,也验证两国对我大清帝国的忠心与否!”

口水战打到最后,俄国依然没有进攻,而清廷内部,已经有许多大臣觉得不满,不象话,开始向清廷和皇帝进言要罢休了,但是,在周星的诱敌之策的鼓动下,光绪皇帝思前想后,是是坚持下来。在清廷的运动下,国家意志啊,几乎动员起全体清国百姓军队,官员,对这俄国吐口水,开国骂,那声势之大,无与伦比。

口水战又进行了一个月,俄国依然不出兵!

清国这边,都是周星指使部下文人捣的鬼,而那边俄国沙皇和外交部,将所有罪过都记在清朝皇帝身上,俄国还专门举行了一个游行示威,将清朝光绪皇帝的模拟像烧了一百多遍,虽然他们画得极其不象,好象烧的是一个Q字母。

“朕决意与俄酋一决高下,永绝北方忧患,望周卿努力为之!”皇帝的话还是中气十足的。

根据计算,在情报传递到中国的过程中,已经有五天,电台的秘密传递是很困难的,尽管,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东西,可以想象,法国人将在三两个月里,大量地制造,立刻就交付俄军使用,运用到远东地区,所以,俄国这时候超人般地忍耐,是有谋略价值的。

周星早就防范着这一手,他深知,一旦法国或者英国的新式武器加入到俄队中,将立即就改变战争的状态,所以,他这才急了。

皇帝大为感动,立刻表示同意,于是,周星吩咐向韩国首都汉城发电报,表明清俄两国大战在即,朝鲜受大清恩惠,得以保全国家宗庙,必须援助上国征战,所以,要朝鲜国王,立刻调遣兵力,增援北疆。

“不歼灭俄军,则俄国沙皇冥顽不化,不及时进军,则得法国相助,俄国势力将转眼间就强大数倍,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周星的理论在清廷内部进行了认真地讨论,军机大臣们都觉得有些恐慌,自从汉唐以降,长途跋涉,远距离打击敌人的北方战略几乎没有了,就是大清一代圣主康熙,也是被动防御,以大军深入不毛之地,胜算几何,这些书呆子出身或者纨绔子弟妇人之手长大的满清权贵们,都无法弄清,所以,只得胡说八道一番,信口开河几回,然后,将圣裁权利交给光绪皇帝,光绪皇帝接着这个烫手的山芋,也很郁闷,不过,周星连续数次的决心,分析,使他看到了曙光,反正,周星军的辉煌胜利,他是知道的。

消息传到了汉城,朝鲜国王李熙大惊,立刻招集了御前会议,商讨对策,各大臣听了事情经过,也都头疼不已。

经过三次会议,最终,朝鲜国王毕恭毕敬的语气,向周星表示,朝鲜国小力弱,东面抵御倭寇的入侵尚且不足,怎么能够调遣精锐,增援天朝?

“伏惟上国大将军谅解!”

周星下定决心,向清廷汇报了形势的危急,并且表示,自己要彻底进军,和俄国决战,要将所有乌拉尔山脉以东的俄军,统统歼灭。

朝鲜国王大喜,立刻答应,同时,委任亲信统帅,争取在三日之内就从汉城出发一部,一面收集编制,一面增援。

周星还要求,朝鲜国自己负责这两万人的军饷,清国和东疆方面,只负责武器弹药。朝鲜国王几经考虑,答应了。

周星要的就是朝鲜国王对于自己的态度,只要服从指挥就行,虽然说这一次是奉命清朝皇帝,实际接触的却是周星,所以,周星有理由相信,随着时间的延续,他完全可以控制朝鲜国王。

“朝鲜东面倭寇的入侵,时刻都在,请上国大将军予以考虑!”

这是朝鲜国王的加急电报。

周星答应了,电文出奇地简短:“好!”

周星通过东京驻扎的清国代表,用电报联系,向倭国提出了一份要求:“我大清皇帝陛下喻;大清同沙俄交战,兵力空虚,需要倭国增援十万军队,着尔国君臣,立刻协商会议,调遣精锐,增援之。”

这一份电报,在清国驻扎倭国的代表手里,就被反复研究了还几次,那官员还很纳闷地问电报接受翻译的:“请问,你到底有弄错没有?”

“没有,大人。”

代表纳闷了,“我大清同俄国交战,怎么要倭国出兵援助啊?”

“这,小人怎么知道?”

中国人自己都觉得勉强的电文,可以想见,多么奇特了。

中国代表很是尴尬地将文件交给了日本宫廷官员,惊奇得后者两眼大睁:“贵国要求我国出兵助战?”

“嗯,”清国代表是战胜国代表,自然打着官腔,派头十足。

清国派驻倭国东京的代表,就是周星的部下一军官,因为有些学历,懂得些官场事故,日语的学习天赋又不低,就有幸当了外交官儿,在这儿,他的日子其实并不好过,因为,对于清国的代表,倭国官员一面毕恭毕敬,一面敬而远之,其实是恨之入骨,很孤立地说。

当倭国天皇看到了文件以后,更是一头雾水,难以置信。

“要我倭国出兵十万助战?”天皇念出声来,责问御前大臣和木户孝允。

“啊?有这样的事情?”木户孝允怀疑地走上前来,亲自夺取了电文观看。

愤怒的情绪立刻就弥漫了整个御前会议,数名倭国重臣,都对清国的无理要求大为愤慨,因为,尽管清国打败了倭国,两国之间也是正常的平等关系,倭国不是清国的藩属国,这一回,清国提出的要求,非常过分,只要倭国答应了,就等于承认自己是清国的附属国了。

倭国当然不能答应,会议上,所有的倭国君臣都义愤填膺,气势汹汹,儿玉源太郎将军甚至提出,既然俄国和清国激战,倭国就应该抓住机会,和俄国结盟:“天皇陛下,诸位大臣,鄙人早就建议,和俄国联盟,共同对付满清,可是,没有被大家接受,反而,因为俄军速败,受到了诸位的责难,但是,我要说,这是必须的,清帝国野心勃勃,要征服我大倭国为其附庸,所以,但凡有一丝一毫的勇气,我大倭国就应该英勇反击之,”

清俄两国战争的局部结果,已经传到了倭国,周星的军事代表总是得意洋洋地将清****的胜利,一丝不苟地传到倭国君臣耳朵里,以震慑他们。还有,那本《漠北征战记。的神话书,也传播文明到了东洋。

很多人立刻提出了异议:“清队锐不可当,我们如果和俄国联合,是自找死路!”

“对啊,清军强悍,就连俄军上百万都被击败,我们还有多少机会?”

“不能挑衅,清国的军队实在太可怕了。”

儿玉也不是孤立者,好几个大臣从〈漠北征战记〉里找到了许多的例子,来驳斥中队的所谓丰功伟绩,其实都是吹牛逼吹出来的。

“俄不可能丧失百万!若是那样,则俄国早就亡国灭种了,还怎么坚持不和?”

“对啊,书里有很多过程,显得太过虚假!”

“清军既然那么能战,为何还要我国增援啊?分明就是个儿戏!”

倭国的君臣,远不是刚开始的时候这样意气用事,一厢情愿,很快,他们就考虑到了拒绝增援的危险,于是,向周星派驻的代表连连道歉,示意倭国政府正在讨论之中,一时难以决断。“十万大军的调遣和组建不是小事,我国新经贵国的征伐,损失巨大,兵员尽失,又贡献财物数千万,财力匮乏,实在不能立刻就齐备,所以,需要等待些时日,以为筹划。”

周星接到了消息以后,向代表指示,给倭国提出了最后通牒。

“两天之内就决策?”天皇无可奈何。

儿玉源太郎愤怒了,一拍桌子:“天皇陛下,清国如此侮辱我国,我国何必要继续俯首帖耳,屈服于它?‘

几乎所有的大臣都被清国的挑衅性时间要求给激怒了。最后,天皇迫不得已,向清国代表认可,自己愿意派遣军队,但是,顶多只能有五千军队,要求清国方面派遣同样数量的部队,驻扎在倭国,保住其不受俄国舰队的威胁侵犯。

“倭国现在,自保尚且不足,请贵使三思,倭国对于清帝国是尊敬的,希望你们不要提出过分的要求。“

倭国变相地拒绝了周星的征兵要求,虽然找了种种原因,例如,早些时间,俄国残余的太平洋舰队船只被暴风雨吹到了这里,耀武扬威地乱轰一气,把倭国人吓蒙了。

朝鲜国王蒙了,赶紧表示,可以派遣兵力,但是,数量不可能太多。

周星同意,表示,朝鲜军可以出两万人,由中部和北部的部队组成,并且,不需要付出武器装备等,因为,清国可以负责。

一大堆的好话,表示了朝鲜国王对清国的感激以及自己不能援手的遗憾,这让周星很是满意,立刻就回电:“征兵韩国,乃是大清皇帝的旨意,希贵国王勉励!”

朝鲜国王慌了,只得再三来电,向周星表示自己的微不足道,“请大将军明思,若我韩地军队北上,则倭队必然来侵,国家将亡矣。”

不过,俄国还是没有出兵,只是在外交上竭力反驳,对清廷也进行了公开的痛斥,甚至,在堂堂正正的俄国沙皇外交宴会上,对列国驻俄公使表示,清国的皇帝是个流氓!和很多女人保持不正当关系,给他的所有大臣都戴绿帽子。就差一点儿,俄国人就开始问候清朝光绪皇帝的祖宗了。

这一回,朝鲜国王几乎是苦苦哀求,电报中都可以见泪了。

周星也很同情这位,倭寇在朝鲜确实折腾得厉害,他的本意也不在于朝鲜出军队多少,只是要其表态,而且,更深一层次,周星是打着皇帝的名义,以一个地方总督的实际,来调遣朝鲜军队,是趁机加强对朝鲜的控制和影响之举。

“皇上旨意,谁敢违抗?”周星在新电文中愤怒地谴责了朝鲜国王:“万望贵国王秉承春秋大义,忠心耿耿于王事,饮水思源。”

周星马上明白了,俄国看样子是真怕了。也许,他们在等待时机,什么时机呢?周星发现了一份取自法国的秘密报告,马上就明白了怎么回事儿。

法国已经研制成功飞机和坦克了!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