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历史 > 极品总督

第206章 想当水兵

  • 作者:万字旗下的大清帝国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1-07-05 13:34:08
  • 字数:7612字

某一天下午,天津城,忽然来了数名官差,指名道姓要见周星,总督府的人急忙禀报以后,李鸿章感到奇怪,就招集那些人进来。

“参见中堂大人!”

不过,周星清楚,目前对于李鸿章的影响力,其实还是很有限很肤浅的,因为,自己靠着知识,而不是才干。就算能够在北洋系统里扎下来根来,自己算什么身份角色?

老子得彻底玩转了李鸿章,最好能够取而代之!

周星很兴奋,很有成就感,自己穿越才区区两年多,就已经搞掂了大清朝的三个巨头,皇帝,太后,直隶总督,这日子过得爽。不过,回想起进入天津晋见李鸿章的过程,他还是觉得偶然,自己再有知识远见,处心积虑,没有那天的临场发挥,也是枉然。

咱上面已经有人了,而且很硬,那么,就必须在下面活动活动了。

周星赶紧深呼吸一次。

问题扯得太远了,皇帝?做皇帝梦?嘘,那可是要株连九族,凌迟处死的。一想到凌迟,脊梁骨上就嗖嗖地麻凉,小发紧……

“嗯,你是?”现在的周星,地位非常微妙,虽然不是任何职位,却又在李鸿章的左右出没,香烟事业的举办需要他,许多北洋的事务也邀请他列席,李鸿章和部属的会议内容,也经常向他通报,目标是询问他的态度。他完全是一个李府的幕僚。

哼,那咱也要当一个好权臣。

可是,当权臣,就要有势力,有党羽,自己也要有功勋,怎么弄?必须去当地方官儿,当军官,通过种种人际关系,建立强大的人脉资源,还要有各种阅历,了解基层的社情。

“大人,鄙人是河南怀庆府刘大人的手下差人,特来向周大人报喜!”

“报喜?有何可喜之处?”

“周大人倡导的西洋肥料和竹节儿灌溉法,使我们怀庆府的夏玉米收成大好,河内知县箫老爷要我等禀报周大人,说黄家庄子的百亩玉米,平均一亩地的产量在八百余斤!”

凭咱的本事,就算做不了皇帝——尼玛,皇帝真不是好当的,清朝也不是好篡夺的,孙中山先生领着那么多的志士仁人抛头颅撒热血,才患得患失来一个假共和。自己能有孙中山先生的本事吗?有人家那样坚忍不拔的斗志吗?

周星将玉米穗子递给李鸿章观赏,其实不用他帮忙,老李的眼睛已经盯在玉米穗子上了:“哦呀,这么大的玉米棒子!平生未见啊!”

李鸿章将玉米穗子左右把玩,赞叹不已。

一尺半还长的玉米穗子,籽粒饱满密集,那看起来,着实喜人。

“来人,立刻叫外头没有事情的人都进来!”李鸿章高声叫道。

“喳!”

很快,外面黑压压地来了许多人,文官武将,聚集一堂,天津身为北京门户,驻军本身就多,又加了一个北洋舰队,武将之多,令人费解,还有诸多文员,也急急忙忙地赶进来:“中堂大人有何吩咐?”

“没有什么事情,一点儿闲事儿!”李鸿章喜滋滋地说。

“闲事儿?”许多官员晕头转向,这可不是李中堂的风格啊。

“哦,大家想必都知道周星周辅月吧?”

“知道!”大家连连点头,因为,周星这个大名人,可是遐尔闻名的。又加上他来到了直隶以后,立刻就成为北洋大臣的座上宾客,更让许多积年辛苦的官员愤愤不平。一个二十岁不到的小屁孩子,居然把李大人迷得颠三倒四,好象捡了一个宝贝?他连秀才都不是,只会几句洋话,喷几声牛语,有多厉害?

“瞧瞧这个!”其实,在真正见到了这种特殊的玉米以后,李鸿章一下子就对周星的一切深信不疑了。瞧瞧人家,难怪皇帝对人家那么好,难怪老佛爷都宠爱有加,人家是真有本事啊。

“玉米?”

“是呀,玉米棒子啊。”

“这有什么?”

几个官员的第一印象是这个,不过,刚说开头,他们感到不对了。

“我的妈呀,这么长的玉米穗子。”

“是啊,这玉米是咋长的?”

“玉米?不是面做的玩具?”

官员终于发现了问题焦点,一个个议论纷纷。

李鸿章得意洋洋地讲述了这玉米棒子的来历:“知道吧?诸位增长见识了吧?这玉米,真的是周星先生种植出来的。人家是真有大本事儿!”

屋子里的秩序有些乱,大家都想亲手摸摸这么长的玉米棒子,还真别说,许多人一辈子走没有见识多这么厉害的。反复地摸索了,赞叹不已。

“嘉禾!真正的嘉禾。”

“周大人真是聪明才智,非同寻常啊。”

“真想不到,周大人能以神仙之术,将区区玉米,变得如此之大!”

许多官员真的想歪了。

在大家的赞叹声中,周星赶紧出来谦虚谨慎,连声赞叹着皇上的恩德,太后的美德,大清的昌盛,甚至,还牵扯到了李鸿章:“诸位大人,别的下官就不多说了,其实,我周星能够种植出如此的玉米嘉禾,还有赖于我们的中堂大人。”

“嗯?”这吹嘘得也太肉麻了吧?

周立波说,当众对头儿特肉麻的,一定是傻瓜,周星岂能不知道这里的厉害?哪一个头头脑脑的,也希望树立自己的好形象,不愿意当一个傻瓜上级,谁越是吹捧他厉害,他心里尽管受用,表面上还要训斥他,甚至公开地降其职位。

肉麻不肉麻,一定要讲出道理,只要道理充分,谁听了都舒服,那就不是肉麻,也绝对不会被误会了。

拍马,也得会拍。

“诸位大人,其实,我朝能够开国看世界的,当推林文正公,其次,才有曾文正公,我们李中堂,左侯爷诸位,形成风气,开放国家,学习西洋,如果不是这股浩荡春风,我周星能有多大本领,自己琢磨出如此嘉禾?这些嘉禾,最关键的是使用了西洋化肥,而且,结合了我大清独特的灌溉方法,还有种子的培育选择,加上大清的盛世风脉,终于成功,这里,缺一条件不可,所以,我周星能够因为嘉禾在皇上和老佛爷面前得些恩宠,又被中堂大人如此看重,更得诸位大人如此友善相待,终究不是个人之能,而要拜生得逢时之利,更有诸位大人鞠躬尽瘁,努力洋务,造就了浩荡风气的辛苦之盛,所以,值此嘉禾新得之际,我周星也深深地感谢中堂大人,感谢诸位大人。”

周星这么一说,不仅要感谢李鸿章,还要感谢所有的官员,自己不会显示自己的马屁精原形了,大家都高兴,都满意,谁还会去苛责人家?

李鸿章一听,捋着胡须,连连感慨,心里暗暗赞叹,这孩子真是太会说话了,千恩万谢,滴水不漏,真是个人才。

其他官员,本来心怀叵测,嫉妒得冒火,忽然被他这么一说,居然有自己的功劳甘苦了,于是,心里也平衡舒服了。

“嘿嘿,周大人,您真是太,太,太知道感恩了!”

盛怀宣就在旁边,了解了全过程,在边上,对着周星,直接就竖立了大拇指。虽然是一件小事情,几句话说得,已经将周星的思想格调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盛怀宣自愧不如。

众人将周星夸奖了一番,这才逐渐散去。李鸿章将两只玉米穗子放到了桌子上,“辅月,你怎么处理这些玉米穗儿?”

周星一笑:“大人,玉米穗子虽好,却不稀罕,以后,年年都有如此的穗子。”

“呵呵,果然,你看,是不是将玉米穗子给我,送后堂与家人长些见识呢?”李鸿章公开要了。

这有什么?周星看他那紧张和期待的模样,心里暗暗好笑,就两只破玉米穗子?

“多谢中堂大人赏恩!”

“好!”李鸿章笑得很甜蜜,要知道,他是个信奉神仙的人,最相信风水和气运,今天,这些嘉禾送到了他的府上,难道对他不是好兆头吗?他最喜悦的就是这个喜气。“辅月,既然你给了老夫如此重的礼物,老夫该赏你什么?”

虽然是两个玉米穗子,可是,给皇帝和老佛爷的也不过如此吧?

周星略一迟疑。

“说吧,你是要官要职还是要钱儿,本督都给你!”

“多谢大人,”周星一字一句道:“下官期望,中堂大人能够允许下官到北洋水师舰队上行走,为一小卒。”

“啊?你说什么?”李鸿章惊讶得两只眼睛珠子都差一点儿掉了下来,他要到水师当兵?

周星重复了。

“你,什么意思啊?”李鸿章想不通。

尽管北洋水师是他的心爱,也是国家器重的大舰队,可是,中国历史上,历来都是重文轻武,更把士兵看成了下三烂的丘八。不是战乱年景,不是迫不得已,谁肯当兵吃粮啊?

陆军尚且辛苦,海军更是艰难,所以,李鸿章的海军,如果不是依托淮军的系统,改陆为海军的话,要重新举办,还真是困难重重。

“大人,我想到舰队上去。”

“给皇上和太后老佛爷贡献了吗?”周星的心情,也相当之好。

“给了!太后老佛爷和皇上,都下诏褒奖您,可是,您却在天津。”官差一身大汗,感慨寻找之难。

“八百余斤?”李鸿章随便地哼了一声,沉吟一会儿,忽然震惊:“你说什么?八百斤?”

“是的,百亩田地,尽在八百斤以上,即便是河内县的大田,只要用了周大人之法,也多在六百斤之上,比起以前旧法,增产增收不下两倍。”

在十天时间里,周星简直成了北洋系统,直隶总督府的核心人物,大名鼎鼎的李鸿章大人,不时地纠缠住他,好酒好茶地招待,要他讲述那么国外的知识,同时,向他提出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感动得周星很想抚摸着这位大清总督的脑袋瓜子,夸奖他一声:“好孩子,你真是好学生。”

李鸿章站了起来。迟疑了一会儿,再次问官差,最后,确认了。

“八百斤?一亩地居然能够打玉米八百斤?想来,这不会作假,可是,西洋肥料如此之肥力,确实令人发指!”

很快,他派人去招来了周星,周星一露面,那些官差都喜出望外,赶紧详细地向他讲述了家乡丰收的情景,接着,还递上两个玉米穗子。

不想当高官的公务员不是好公务员。

不想当皇帝的权臣不是好权臣……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