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其他 > 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

第52章 妇女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 作者:冯世纶
  • 类型:其他
  • 更新:2021-07-05 09:18:05
  • 字数:6764字

桂枝茯苓丸现常用煎剂,但本条所言癥痼非短期可以取效,故仍当以丸剂治疗。

4备救嘶成锪七月,脉弦发热,其胎愈胀,腹痛恶寒者,少腹如扇,所以然者,子藏开故也,当以附子汤温其藏。(方未见)。

1笔υ唬焊救说闷铰觯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汤主之(方见利中)。于法六十日当有此证,设有医治逆者,却一月,加吐下者,则绝之。

讲解:妊,妇人怀孕谓之妊;娠,怀孕身动谓之娠。妇人妊娠,里无病则脉平,但细细体味之下,脉见稍细而弱,细主血虚,弱主津液不足。妊娠最初反应即是呕吐、不能食之恶阻,其脉证之变当与外感相鉴别,以无寒热可知其非外感,乃是妊娠使然。但就本条所言,阴脉小弱,其人渴,为津液不足之象,当服桂枝汤调和营卫,滋养津液,降气止呕,因其目的不在发汗解肌,故服后无需喝热粥。一般妊娠两个月左右当发生恶阻,而三个月之中,胚胎未固,若医者不知妊娠,妄加吐下,则易致流产。

证三条方八首

方中桃仁、丹皮祛瘀,桂枝、茯苓降气平冲止悸,芍药滋养阴液,也可祛瘀,同时亦治腹痛。本方临床可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而见气冲心悸胸痹痛者。

3比焉锪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下血者,后断三月,衃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当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

【桂枝茯苓丸】

讲解:妇人妊娠至六七月时,胎儿大体发育完整,胎儿长大孕妇感觉胀满,子脏即子宫失于闭敛,风寒之邪乘之,使其更胀而兼痛,寒邪内侵,内有郁热则发热,本病非单纯表证,故脉不浮反弦,弦主寒邪,亦主腹痛。此处恶寒,非为寻常表证一身恶寒,因其子脏开,故小腹如受扇子扇风一般,当以附子汤温其脏。

右五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兔屎大,每日食前服一丸。不知,加至三丸。

讲解:本条接上条而言。妊娠6个月动悸,若断经前3个月,经水通利,则里无瘀血,当是有胎,其动为胎动;若断经前3个月曾有漏下,瘀血内阻,而为衃,即凝集之血,其动当责瘀血。里有恶血,人体良能欲将其排出,排而不尽,则血不止,当下其癥结,桂枝茯苓丸主之。

后言本方未见,但当是《伤寒论》少阴篇第304条附子汤,由附子、芍药、人参、茯苓、白术组成。方中以芍药治其腹痛,附子治其恶寒,人参、茯苓、白术三药,安中健胃,利尿祛水。

5笔υ唬焊救擞新┫抡撸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者,有妊娠下血者,假令妊娠腹中痛,为胞阻,胶艾汤主之。

【芎归胶艾汤】

桂枝、茯苓、牡丹(去心)、桃仁(去皮尖,熬)、芍药各等分。

当归三两,芍药一斤,茯苓四两,白术四两,泽泻半斤,芎半斤(一作三两)。

右六味,杵为散,取方寸匕,酒和,日三服。

讲解:本条仅言腹中痛就是急痛,属胞阻之类,由于未见下血,故不用芎归胶艾汤,用当归芍药散治其腹痛即可。方中芍药用量最大而治腹中急痛,茯苓、白术、泽泻入胃利水,可见当有小便不利而眩冒,当归、川芎温性补血祛瘀,以治胞阻。

血虚者厥,甚则手足麻痹不仁,所以临床上治疗肢体麻木也可用当归芍药散。如前文所述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表虚病邪不去,以黄芪实表,若合有瘀血、水毒,再加当归芍药散,疗效肯定。本方活血祛瘀,缓急止痛,亦常用于治疗肝炎血分偏虚之证。

自此可见胞阻分为两种:一种腹痛下血,需要止血,芎归胶艾汤主之;一种腹痛,但不下血,无需止血,当归芍药散主之。

7比焉锱煌虏恢梗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

【干姜人参半夏丸】

干姜一两,人参一两,半夏二两。

右三味,末之,以生姜汁糊为丸,如梧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

讲解:本条所言即是恶阻,轻者开始恶心、呕吐,一段时间后,可自行恢复,无需用药;重者自怀孕至临产,呕吐不止,随食随吐,非治不可。此吐大多由于胃有寒水,干姜人参半夏丸温胃散寒,降逆止呕,现多用汤剂,而无后世所说“半夏碍胎”、“产前远热”之虑。

8比焉镄”隳眩饮食如故,当归贝母苦参丸主之。

【当归贝母苦参丸】(男子加滑石半两)

当归、贝母、苦参各四两。

右三味,末之,炼蜜丸如小豆大,饮服三丸,加至十丸。

讲解:小便难指小便艰涩,或热或痛,病不在胃,则饮食如故,类似现代所言慢性泌尿系感染。

方中苦参消炎解热,《神农本草经》言其可治“溺有余沥”,即尿不净,为泌尿系感染特征,贝母排痰排脓,亦利小便,即《神农本草经》曰“淋沥邪气”,因妇人妊娠血虚而易生热,故以当归补血润燥。本病为慢性病,故以丸缓图之。

9比焉镉兴气,身重,小便不利。洒淅恶寒,起即头眩,葵子茯苓散主之。

【葵子茯苓散】

葵子一斤,茯苓三两。

右二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利则愈。

讲解:妊娠常见小便不利,而发为水气病,出现风水在表之身重、洒淅恶寒,里有水气之起则头眩,可见里外皆有水饮,葵子茯苓散主之。若不治,产后水肿可自行消退。

方中葵子为强壮性利尿药,利水而不伤人正气,可以大量使用,稍加茯苓利水而止悸眩。

10备救巳焉铮宜常服当归散主之。

【当归散】

当归、黄芩、芍药、芎各一斤,白术半斤。

右五味,杵为散,酒饮服方寸匕,日再服。妊娠常服即易产,胎无疾苦。产后百病悉主之。

讲解:妊娠无病,则不要服药,常服当归散主之,恐为后人所附。本方以四物汤去生地黄之偏凉,加黄芩解烦去热,白术健胃祛湿,为安胎方剂,可用于胎动不安。方后云“产后百病悉主之”显非仲景口吻,故本条当为后人附上。

11比焉镅胎,白术散主之。

【白术散】(见《外台》)

白术、芎、蜀椒(去汗)、牡蛎各三分。

右四味,杵为散,酒服一钱匕,日三服,夜一服。但苦痛,加芍药;心下毒痛,倍加芎;心烦肚痛,不能食饮,加细辛一两、半夏大者二十枚。服之后,更以醋浆水服之。复不解者,小麦汁服之;已后渴者,大麦粥服之。病虽愈,服之勿置。

讲解:本条虽亦云养胎,但用方不如当归散平稳,方中蜀椒用于孕妇,已显太过温热,更无以牡蛎收敛安神之需,临床养胎不可轻易选用此方。

12备救松颂ィ怀身腹满,不得小便,从腰以下重,如有水气状,怀身七月,太阴当养不养,此心气实,当刺泻劳宫及关元。小便微利则愈(见《玉函》)。

讲解:本条《医宗金鉴》认为错误,所云令人费解。“太阴当养不养”、“心气实”无法解释,且孕妇针刺劳宫、关元,必动胎气以致堕胎。故本书中,讲述安胎的几段文字,当为后人加入,临床无病不当乱服安胎之药。

6备救嘶成铮腹中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当归芍药散】

(一方加干姜一两,胡氏治妇人胞动无干姜)

芎二两,阿胶二两,甘草二两,艾叶三两,当归三两,芍药四两,干地黄。

第30章妇女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右七味,以水五升,清酒三升,合煮取三升,去滓,内胶,令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不差,更作。

讲解:妇人漏下即子宫出血,妇人下血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经行下血,即一般崩漏之类;二是半产后继续下血;三是妊娠下血。本条即言妊娠下血之类。若妊娠下血而腹中痛,为胞阻,即子脏中胎儿受瘀血所阻之意,里有瘀血,故而下血、腹中痛,胶艾汤主之。有很多习惯性流产病人,在怀孕之后,还要多多少少见血,服此方效果很好。

胶艾汤,为四物汤加入阿胶、甘草、艾叶三味。后世认为四物汤补血,其实此方长于祛瘀,为强壮性祛瘀剂,利于虚证,不利于实证。方中芍药、生地黄性微寒,《神农本草经》中言芍药治血痹,即血液痹阻不通而作疼痛,生地黄为寒性强壮祛瘀药,可解烦、止血,二药利于虚热,不利于虚寒;当归和川芎性温,为温性强壮祛瘀药,而当归强壮止痛之力强,川芎辛温,祛瘀散邪之力强,二药利于虚寒,不利于虚热。四药寒温并用,寒热调和,可强壮祛瘀止血。本方应用机会很多,证属虚衰,轻至吐衄下血,重至胎动脱血都可使用。若虚象严重,常与四君子合方,可起安胎作用。

2备救怂抻邪Y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

讲解:妇人平时里有瘀血,经断不足3个月,发为漏血不止,而感觉胎动于脐上,但妊娠胎动大都发生在受孕后6个月,且位置亦不当在脐上,故决非胎儿,当是癥积痞块为害。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