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其他 > 达尔文密码

第25章 群居生活的后遗症 2

  • 作者:孟庆祥
  • 类型:其他
  • 更新:2021-07-05 07:03:28
  • 字数:9280字

遵从进化稳定策略,看似消极,实际上如果创新条件被证明是不成熟的,反过来会教育那些跃跃欲试者,反而会阻碍适时创新的步伐。在进化的世界里激进不代表进步,保守也未必就是落伍。

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会加快进化稳定策略的切换速度。我们看看一个电影大片的流行与衰退是如何受到传播速度影响的吧。在信息渠道少,传播比较缓慢的方式下,应该是慢热的,因为要引起多数人的好评,并且将这些人数累积到能够影响沉默的大多数的爆发点是缓慢的过程,爆发速度和受到信息的传播速度的牵制。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会使这一系列速度加快。

我们不应该漏掉这样一种情况:在大多数人都遵守交通秩序的情况下,少数不遵守交通秩序的人仍然会受益,自私的本性很容易打破这种平衡。那么仅仅通过严刑峻法能维持这种平衡的吗?观察表明,在一个人人倾向于遵守交通秩序的社会中,与警察和监视设备相比,人们的自觉性似乎更关键一些。简单地归结于素质高并不合适。真实的内在原因是在人人都遵守交通秩序的国度,不遵守交通秩序的人付出的“心理成本”要高一些。这种些许的成本差异就会改变人们的行为,原因在于即使在没有任何风险的情况下,闯一个红灯也不过就获得了大约一分钟左右的收益。假如在一个人人都不遵守交通秩序的环境中,遵守交通秩序的心理成本反而会变得很高,也就是说需要很高的“定力”才能做到“出污泥而不染”。

所谓稳定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难以改变并不代表不可改变。假定经过长年累月的进化,有一天多数人变成了遵守交通秩序者,那么大家都会相对受益,在新的基础上建立进化稳定策略就有可能了。

虽然大家都遵守交通秩序对所有人都是有利的,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进化稳定策略,大家的综合成本也会更低廉,但问题在于少数人是很难改变“大多数正确”这种稳定性的。你遵守交通秩序只会让不遵守交通秩序的人受益,因此大家一定会维护在低福利水平下的博弈平衡。

不能把进化稳定策略看成是消极的防御策略。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认为变异是盲目的,是被人们和消极的世界观联系在了一起。

在商业中,看似平庸,其实也平庸的决策,因为遵从了“大多数正确”这种稳定策略,常常能收到不错的效果;而特立独行、标新立异的“智者”经常失败也是这个原因。

假如人人都去抢购住房,你应该采取什么策略?你可能认为自己也应该去抢购一套,因为人人抢购会导致价格上涨。但如果这种决策永远正确的话,房价一定会涨到天上去,这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随着住房价格的提高,则会削弱这种力量。极有可能会在新的基础上建立进化稳定策略,人人持币观望,住房的价格又会下跌。

一部被过分宣传、名不副实的影片,让我们看到了进化稳定策略建立和转换的全过程。超级密度的宣传和炒作,就是为了迅速争取到尽量多的人去观看。在第一轮放映之后,负面的评价就会蜂拥而至,很多影片的发行人总结了现实,认为负面的评论不见得是坏事,因为它会引起新一轮的传播加速:想去看看“到底为什么不好”的人,多于听到负面报道取消观看计划的人。即使真的如此,反映这个电影很“坏”的能量也在不断的累积,一直到这个电影迅速衰落。

经济现象大多数情况下都不是双头博弈,而是一种复杂的多头博弈。在博弈中,有各种各样的策略,总的来看,相对稳定的大多数策略会持续较长的时间。人们总是倾向于选择随大流的方式行动。

人们很少做出决策,只是遵从自然的逻辑

更多的人遵从进化稳定策略的结果会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数字化”,不是指数字化电子设备的泛滥,而是从高到低、从火到不火、从赢利到亏损,不再遵从渐变的规律,就像数字波形一样,忽高忽低。

“我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是这样一个结果。”富尔杰国际嘉年华总经理苏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露出对营业收入的极度失望。他分析说,两个因素导致了2006年嘉年华巨额亏损。

“首先,这是北京第三次举办嘉年华,许多人都认为与前两届嘉年华没有什么区别,中国人觉得不够新鲜。其次,我们的广告宣传和市场推广非常失败,我们后来委托的广告公司使我们目前的情况比较尴尬,宣传推广活动显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很多奸商为了销售产品而用托来假装购买,利用的就是人在进化中形成的本性—从众心理。

凡是涉及到人的行为方式,进化稳定策略的作用原理无处不在,信息会影响进化稳定策略的建立和转换速度。但是,不太可能因为我们更了解“事情的真相”使得信息迅速透明,从而改变个人盲目跟风的情况。信息中好的一面被过分夸大,坏的一面鲜有提及。

在集团采购中,一般来讲,介入度很高,也就是说用户很在意采购行为,会有专门的人负责采购和了解详细的信息,而且集团采购通常都是采购和情感偏好关系不大的工业品。根据我们观察到的现象,这种情况仍然会遵循在大多数人倾向的基础上建立进化稳定策略。

电信设备是一种技术转换比较快的产品,在这种情况下,买卖双方都关心技术是必然结果。但是,买卖双方对立的利益又形成了一种博弈关系。卖方的利益很明确,就是越强调他们所拥有的技术,就越能使他们在博弈中获得有利的议价地位,这一点都不神秘,在任何交易中都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但是买方的策略就比较复杂,一方面他们希望拆穿技术的面具,获得更好的价格;另外一方面,他们也倾向于维护技术的尊严。于公而言,选定了正确的技术会使采购方受益,于私而言,技术人员由于自私基因的作用,夸大技术的价值会使这些技术人员本身的价值提升。

在这种较量中,卖方孤注一掷,而买方却一心二用、左顾右盼,胜负的天平当然就向卖方倾斜,这是技术市场总是充满泡沫的原因之一。

本来我们设想,技术越透明,信息越充分,盲目的买卖就越少,这和观察的结果并不相符。背后的原因最终还是进化稳定策略在起作用,因为双方在对待技术的态度上形成的博弈结果是使技术的实际作用难以被有效地评估。考虑到在一次采购行为中,卖方和买方是多对一的关系,不同卖方的利益冲突,会增加技术信息的混乱性。总之,信息充分流通的结果造成的中和效应,使我们原来认为的信息会导致进化稳定策略失效的假设破灭,最终的结果还是“大多数人说了算”。

人的天性有可以利用的漏洞

“进化稳定策略”这几个字一个都不能少,也不能改动。进化一词暗示了稳定策略是通过长期博弈“养成的”反应习惯;稳定则意味着它不是特别容易被打破,也就是说自然的变化不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而是呈现阶跃式发展的过程;策略指的是一种行动方式。

对于完全缺乏信息的突发事件而言,无论你把宝押在哪一方,从概率上来说,正确和错误的概率都是50∶50。但是,假如行动本身又会改变结果,则正确和错误的概率就不是50∶50,它会改变这个结果。

比如对于房地产而言,在一个确定的时间点上去观察,任何一个房子都有涨和降的可能性,如果不考虑到经济的发展以及其他因素等,价格将保持稳定。此时,炒房热情一旦被点燃,买房子的人就会增加,大多数人购买的结果是推高了房价。比如说在一个月后,房价涨了1000元,反过来再回到前面的那个点上,购买的或者说是看涨的就是正确的,而看跌的就是错误的。原本没有倾向性的结果概率会因为参与者而改变。

虽然这个问题确实存在,但是也没有人们认为的那么夸张。要“捉虫”的话,就要给计算机公司钱,尤其是软件公司。由于利益的驱动,相关厂商大肆宣传千年虫的风险,成功地发动了一场全民“捉虫”运动。

事后大多数花了冤枉钱的公司知道对这个事件反应是太过激了。就当时来讲,也一定会有一些人认为千年虫远没有人们认为的那么严重。但他们必须盲从大多数人,对千年虫做出激烈的反应。道理非常简单,大多数人的意见就是不可抗拒的潮流,谁会为不积极捉虫,承担有可能的风险呢?

“我们从开业到现在,平均入场的游客数量几乎没有什么变化。现在1100万元的营业收入仅相当于我们正常情况下两天的收入,而亏损3500万元简直是我们公司40年来从事这一领域最大的一次亏损。”2005年很火暴的嘉年华到了2006年竟如此衰败。

2005年五一长假,深圳“世界之窗”的游客只有往年的40%,这是任何人都未曾预料到的。从某种角度上,这也是大多数人策略在起作用。

在一个大多数人都不遵守交通秩序的环境中开车,以牙还牙的方式要好一点,否则就会吃亏很多。少数人遵守交通秩序,又不会改善交通状况,于是大家在都不遵守交通秩序的情况下建立了进化稳定策略。

进化稳定策略很多的时候,会让人们干出很多荒唐事。袁崇焕是明朝末年最著名的将领,在抗清时,由于采取坚守的策略,被皇太极用离间计陷害。从实际效果来看,袁崇焕和清军作战的坚守策略无疑是最正确的。但是袁崇焕被斩首时,却有满城不明真相之人,抑或说蒙昧愚蠢的百姓恨不得生啖其肉,大嗜其血,谓之“汉奸”。不是没有人认为袁崇焕是被冤枉的,而是相信大多数人这骨子里的基因又爆发了其威力。最初少许的差别,如果具有传播机制,就会形成一种迅速扩大的效应。最初的10个人中,只要有6个认为袁崇焕是汉奸,另外4个人认为他是被冤枉的,最后的结果就是全城绝大部分人认为袁崇焕是汉奸,人们都会做出“大多数正确的”本能反应。

我们回到当年去看这个历史事件,可能会说因为老百姓并不了解当时复杂的情况,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也就是所谓信息不完全。

信息渗透能力的增加,并不会改变大多数是正确的这种本能的力量。在信息已经发达的1999年,“千年虫”这个事件冒了出来,因为计算机软件当初在表示年份的时候和我们的习惯是一样,用两位数计年,1982就写成82,这种计年法的缺点是每过100年就是一个轮回,82即可以理解成1982也可以当成是2082。这个问题每当在百位数字上进位时就会出现。1999马上要进位到2000,预期获利者就抓住这个机会,夸大千年虫的危害。经常被渲染的一个例子就是银行存款的利息计算问题。99到00这种情况,以前的算法失效了,于是就会造成混乱。人们把这个问题总结成一个词—千年虫。

所以,一个“好”的社会能够改造一个“坏”居民,使他变好;而一个“坏”的社会总是倾向于使“好”居民变“坏”。这就是所谓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

商业的法则也是建立在“大多数正确”这种进化稳定策略基础上的。比如在大多数人都参加交易会或者展览会的情况下,你的公司也倾向于参加这种活动。一年一度的计算机展览或者通信展,很多厂商都认为根本没有用,但是他们为什么还要去参加呢?原因在于他们不愿意承担“在一个大型展览会上见不到你的公司”这种风险。我询问了几家公司为什么要参加这种展览会,有的人说,我们其实也不想参加这种展览会,但是上级单位主办的展览,我们没有办法不参加。在这种情况下,进化稳定策略是否不足以解释这种情况呢?不是的,假如是这样的话,和上级单位关系不大的公司会率先退出展览,上级单位可以看做是维持现有进化稳定策略状态的能量,在经济上任何关系都可以转换成可以用金钱衡量的价格,一旦参展的收益持续地小到一定程度,上级单位的面子这个壁垒也会土崩瓦解。如果有一些本应该照顾上级面子的公司不参展了,那么其他公司不顾及上级公司面子的成本便下降了,“他都不参展,我凭什么参展?”上级单位的面子会因为游戏选手的行为改变,而加快进化稳定策略状态的切换速度。要么都参展,要么就都不参展,一个展览会从兴旺到衰败的过程非常迅速。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