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历史 > 我在大明割韭菜

第122章抵达陕西

  • 作者:唐晓非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1-09-17 03:00:27
  • 字数:4856字

每亩石,约斤。

这叫什么?

分期,就意味着每年固定要还款多少。

但万一遇到灾荒了呢?

什么问题?

正常的税是多少呢?

所以,为了弥补这个漏洞,崇祯左思右想,稍微调整了一下。

调整成什么样子?

这叫以租代购。

交十年,交完十年,田就是你的了。

以后就按照正常的税缴纳就行。

这是后世金融玩法之一。

其本质与顺天府的分期是一样,只是进一步将农民还的款做了调整,降低了农民的还款。

农民也不必再纠结自己贷款是否还清了,每年10斤,交十年,就结束了。

田你先拿去种,相当于朝廷租给你,你是朝廷的佃户,10斤粮食是你的佃租。

天色已晚,崇祯就在晋王府歇着。

过了片刻,曹化淳送来一些女人,都是一等一的美女,年龄差不多十六岁到十八岁。

可惜崇祯已经睡着了。

赶路实在太累,崇祯也不想多折腾,毕竟明天就要离开是太原城。

接下来要进入重灾区,那是一项光荣和艰巨的任务。

要保存体力。

第二天一大早,崇祯就起来了。

上一世,张晨就有早睡早起的习惯。

身体永远都是革命的本钱。

不要迷信那些透支身体,还能干大事的。

身体不好,还能成就一番事业的是极少数。

一般人成为不了极少数,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

张晨是一个相对比较自律的人。

天刚刚亮,皇帝穿好衣服,洗漱完,便带着锦衣卫和天雄军风风火火离开了太原城。

连耿如杞和赵建极都还没有来得及去送,皇帝已经走远了。

所谓八百里加急,那也是两天之后,消息才到了北京。

皇帝抵达太原城的消息到北京的时候,几乎,没错,就是几乎,所有的官员都沸腾了。

沸腾有两个意思。

一是焦虑不安。

二是开心不已。

焦虑不安是因为有的官员的下线就在山西,那里每年都会给上来很多钱的,万一皇帝在山西抓到了什么,把人给咔嚓了咋办?

自从去年皇太极来了北京,皇帝像是受到了什么刺激一样,砍人脑袋简直成了家常便饭。

大家并不愿意自己的人被皇帝砍了,要不然来年收入锐减。

开心的人当然的在山西没有占到窝的。

他们期盼这次皇帝能在山西遇到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最好能换一批官员,这样自己就有机会安排自己的人了。

毕竟,有钱赚,谁不愿意呢?

可是,没有人知道,皇帝其实要去的是陕西。

陕西现在的全国粮荒的重灾区,也是叛军的源头,他们当然不会想到皇帝去了那里。

五天后,崇祯就进入了陕西的地界。

一进入陕西,明显就感觉到荒凉了不少。

古人形容的“赤地千里”可真是一点都不夸张。

一路经过的甲里(明朝的村落)是一片荒凉,一个人影都见不到。

田都干得裂开了缝隙,乌鸦在天空盘旋。

远处也看不到炊烟。

仿佛进入了一片广袤的无人区一样。

好在军队带的粮食是足够的。

很快就抵达了商县。

商县属于陕西南部,灾情虽然比不上延安府,可也是一路难民遍地,情景惨不忍睹。

崇祯亲眼看见衣不遮体的老百姓,枯瘦如柴,在路上申请麻木地行走着,走得非常慢。

他们都是逃荒者,本来应该快速逃离这里,但实在没有办法了,因为走不动。

深秋的下午,前面的树叶一片金黄,秋风一起,飒飒飞舞。

这幅景色,在21世纪,一定会被传到网上,许多人会点赞,会留言说好美,好宁静,好想逃离现在的生活去那里隐居。

可这里的人却没有这个心情,甚至做梦都想逃离这个人间地狱。

路边有白骨,白骨上还有血痕,显然不是自然腐烂的,而是被人剥下皮肉一块块吃掉的,只剩下头发了。

人间炼狱便是如此。

朝堂上的官员醉生梦死,坚持着他们的道德,沉迷在自我感动中。

东南一掷千金,十里秦淮春梦,不知凉了热血青年。

没有人关注陕西。

没有人关注陕西老百姓。

更没有人愿意看这里一眼。

中央朝廷忙着内斗,从万历开始的皇帝忙于享受,对地方放任不管,陕西也就成了现在的陕西了。

崇祯呢?

中二少年的人格缺陷。

造反?

合理!

这要是还不造反,还是人吗!

看见前面逃荒的队伍,张晨心中一阵悲凉。

同是生活在这片土地,21世纪的人民,和明末的老百姓,简直是天壤之别啊。

21世纪,是英雄的血肉铸造的共和国,太平盛世。

而明末,没有人愿意付出自己的血肉,愿意付出的,都被崇祯给弄死了。

张晨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心情,向前面奔去。

突然,前面传来一阵撕心裂肺的哀嚎。

“不要!不要!求求你们不要!那是最后一点粮食了,我们的命啊!那是我们的命啊!”

是一个妇女,她背上背着一个小孩,面色憔悴,体态瘦弱。

但她依然背着孩子,怀里抱着一袋稍微有点鼓起来的袋子。

她尽量藏起来,不让别人发现,因为一旦别人发现了,肯定保不住。

而且,一路上,她必须表现得非常有精力,不然可能会被人杀了吃掉。

她正在哀求一群人。

那些人穿着某个大户人家的家丁的衣服。

其中一个男子一脚踹过去:“滚开!臭婆娘,要不是爷赶过来,今年的佃租,还真被你给逃了!”

“好,山西就按此政策来。”

与二人说完,崇祯便让二人退下了。

皇帝将自己的想法与耿如杞说了一遍,耿如杞道:“陛下圣明烛照四海,此乃旷古未有之仁政,臣必全力执行。”

崇祯道:“朕已经在顺天府砍了几十颗脑袋了,相信爱卿你也不想让朕为难。”

顺天府那种分期购买的政策其实有个很大的问题。

“臣绝不辜负陛下的期望。”

皇帝的目光又望向赵建极,道:“赵爱卿,此时你清楚了么?”

“臣必全力执行陛下的新政。”

还不起怎么办?

还不起,就给了一些官员敲诈老百姓的借口。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