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其他 > 乔治·索罗斯管理日志

第50章 十一月:财富与人生 4

  • 作者:卞君君
  • 类型:其他
  • 更新:2021-07-05 03:31:05
  • 字数:7190字

每当索罗斯步入曼哈顿中心的索罗斯基金管理处,安然地坐在椅子上凝视着楼下的中心公园时,他总有这样的感觉:自己不是老板,更像是一个参观者。他在金融市场研究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这令他兴奋不已。现在,他更愿意同基金会的下属们聚在一起谈论市场,尽管他们有时会因为对市场持不同见解而争吵。索罗斯确信自己仍能够玩这场游戏,而且会比大多数时候玩得更好。行动指南

幸福与否与金钱关系不大,最重要的是与自己喜欢的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从中得到乐趣和成就感。

当困顿中的索罗斯还在为吃饭发愁的时候,或许没有想到若干年后,自己会成为世界级的亿万富豪,更不会想到自己会成为让人谈“鳄”色变的金融领袖。1953年,索罗斯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毕业。他努力、不断地给各家投资银行发自荐信,只求一份可以填饱肚子的工作。两年后,索罗斯离开英国来到纽约,真正开始了他传奇的金融生涯。行动指南

人生难免会有挫折,困难是对意志的考验,身处困境时更需要不放弃的坚韧个性,要知道坚定不移的斗志是成功的前提。11月23日看淡物质享受我发现收藏完全与我的个性不合,因为我拥有抽象的思维,而收藏是一个人所能够做的事情中最有形的一种。一个收藏者不只是买一些油画,或在自己的地窖里拥有一些酒瓶,他还必须要记住它们的名称,我觉得这样的事让我感到讨厌。

想要活下去,除了靠自己别无他法。几经周折,索罗斯在一家铁路公司找到了一份夜间搬运工的工作,但不久在搬运货物时,索罗斯的一条腿被压骨折了,生活再次没有了着落。在接近绝望的时候,索罗斯没有坐以待毙,而是选择坚强面对,累积了追求财富的目标和动力。

每个人对幸福都有不同的理解。经历过两段婚姻的索罗斯认为“过得开心并不是幸福”,真正能让他感到幸福的是“和聊得来的人畅谈想法,从纷繁复杂的情况中发现问题,遇到巨大挑战时能应对自如”。

“我生而贫穷,但不会穷死。”这是索罗斯的一句名言。少年时,索罗斯和很多冒险者一样,怀揣微薄现金与万丈雄心,只身闯天下,没有什么好失去的,除了胜利。和很多人不同的是,不少暴富起来的人追求超奢华的收藏,但索罗斯在获得了巨额财富后,并没有穷奢极欲,追求无限的物欲享受。在所有已有的关于索罗斯的新闻报道中,几乎见不到涉及其物质享受方面的内容。

索罗斯是一个有思想、有追求的人,他把物质享受看得很淡。他曾对采访他的记者说,物质的东西从来就没有让他得到过很多快乐,只有对观念的探求,才能吸引自己。行动指南

11月25日企业的三大责任企业的三大责任就是赚钱、交税、厚待员工,否则就不是你去救助社会,而是社会来救助你。

——2009年6月索罗斯在北京接受凤凰卫视《名人面对面》专访时如是说

背景分析

——摘自2001年1月索罗斯在瑞士达沃斯经济论坛上的发言

背景分析

2001年的冬天,在瑞士达沃斯经济论坛上的围炉晚餐中,参与者讨论的主题是“企业的社会责任”。第一个发言的是被誉为“穷人银行家”的孟加拉乡村银行的创始人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Yunus),他赢得了一片掌声。第二个就是索罗斯,他提出企业的责任就是赚钱、交税、厚待员工,让当时也在现场的阿里巴巴集团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云印象深刻。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看轻物质享受,精神世界的成就更能让人有成就感,更能丰富人生的内涵。11月24日让自己觉得幸福和聊得来的人畅谈想法,从纷繁复杂的情况中发现问题,遇到巨大挑战时能应对自如,这些都让我觉得幸福。

不用掩饰对金钱的渴望,大大方方地追求财富,这是每个人的权利。11月29日留下思想比留下财富更重要对于我来说,被当做一位思想家是最重要的事,比赚钱还重要。为世界留下思想比留下财富更重要。的确如此。我觉得,因为我自己提出了这些理论,现在其他很多人也在关注,还有其他很多事等待发现,我也很渴望去发现它们。因此,我渴望深入发展这些理论。

——2009年6月10日索罗斯在北京接受凤凰卫视《名人面对面》专访时如是说

背景分析

索罗斯的生活和职业充满了争议,当背负“金融界的坏孩子”的恶名的时候,索罗斯无奈之下只能以“一个成功的投机者、一个失败的哲学家”自嘲。但即便如此,不精于写作也没有受过系统的哲学教育的索罗斯依然不断着书写作,他曾在谈及《金融炼金术》时表示:“人倒下去后,哲学就是我人生最重要的部分。”

的确,索罗斯的野心不只是财富上的,虽然他的财富依然在不断膨胀。他说:“经营金钱的感觉并不好,像是要在不平的路上努力保持平衡,会让人非常焦虑。”他说他的梦想是成为思想家,而不是投资家。索罗斯不屑那些赚了许多钱却没有思想的人,他渴望别人认真地把他当成一个哲学家。财富能让人拥有更多话语权,索罗斯思想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对金融市场以及财富意义的认识,相信这一点也是每一个阅读索罗斯管理思想的人之初衷。行动指南

物质的东西终会消亡,精神的富有却可得以长久。11月30日富有而死是失败如果只是为了变得富有而死去,我将是失败者,做一些真正有意义的事情,这才是我为之献身的事业。

——1981年索罗斯在为投资债券疯狂集资时的领悟

背景分析

索罗斯的话颇似美国钢铁巨头安德鲁·卡内基的名言:“我只是上帝财产的管理人,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20世纪初的那些战争年代,索罗斯家整天为了生存而担心,当时他们只是希望能活下来。“根据我的经验,为了钱而赚钱是没用的,财富有时候会让人脆弱。”这是索罗斯的父亲的财富观,他的理念也传递给了索罗斯,即使在成为亿万富翁之后,这个观念依然伴随着索罗斯。

在美国富豪中,热心慈善已经成为一种传统,而更多美国人则认为,继承大笔财富的人,有违公平精神和个人奋斗的价值观。2010年,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和“股神”巴菲特联手宣扬慈善,鼓励富翁们将个人资产的至少一半捐给慈善事业。“巨富中死去是耻辱”这句话已绵延后世,甚至成了衡量富人们的美德与社会责任感的一种标准。当金钱累积到一定程度,其本身就只是一个数学符号。索罗斯显然不是守财奴,而是一位值得人们尊敬的慈善家。行动指南

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和财富,不以金钱数量为衡量标准。一生中多做有益于别人的事情,别人因感恩而怀念你,这是任何人都拿不走的财富。

1947年,索罗斯,一个匈牙利犹太人的儿子,在与父亲的一席谈话之后决定到英国伦敦去闯天下。因家境贫困,囊中羞涩,初到伦敦的索罗斯感到了独立生活的巨大压力和孤独。也许就是在那个时候,“我生来一贫如洗,但绝不能死时仍旧贫困潦倒!”这句话在年轻的索罗斯心里开始生根。善于经商的犹太人以赚钱为荣,从来不“犹抱琵琶半遮面”。显然索罗斯继承了这样的基因,他边打工边读书,直到被伦敦经济学院录取,从此命运的轨迹开始发生转变。

消灭贫穷和创造幸福,是现代社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只就个人而论,追求财富成功,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利。如今,索罗斯已经富有得令人难以想象。然而,索罗斯的这条励志性标语却没有人建议摘下来,因为周围工作的人都加入到了这场疯狂的、正大光明追求财富的“淘金”潮中,而且也似乎都交了财运,成了财富赢家。行动指南

索罗斯的话,很好地解释了“什么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问题,即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是慈善捐助,还是不断赚钱,为股东创造利润的同时,还要承担对社会和环境的社会责任以及厚待员工。一些国外着名企业都有善待员工的举措,如星巴克给小时工“股份”;通用电气定期组织员工代表开“献计会”,听取基层员工意见。企业领导者需要明白,员工才是企业的核心资产,善待员工就是善待企业的未来。

中国的富人的增长速度,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如果企业只是“赢利大户”却不是“纳税大户”,把赚钱作为唯一目标,逃避税收、压榨员工,将社会责任当做包袱千方百计甩掉,这样“为富不仁”的企业是不会长久的。唯利是图不仅会伤害企业的长期利益,甚至可能毁灭企业。行动指南

在辗转经过了瑞士、德国、法国等地后,最后索罗斯来到了伦敦,并进入伦敦经济学院学习。在英国,还是穷小子的索罗斯受尽了别人的排斥和漠视。因为家里已经无力资助他继续求学,那时候连吃饭都成问题。为了维持生存,索罗斯在伦敦市区找到一个“犹太人救济会”,乞求得到帮助。然而,救济会的工作人员却拒绝了索罗斯的申请,理由是“这里不救济上学的人”。

企业的责任不仅仅是赚钱,为股东创造利润,还要承担起对社会和员工的责任。唯利是图只会让企业自毁前程。11月26日追求财富的志向我生来一贫如洗,但绝不能死时仍旧贫困潦倒。

——索罗斯挂在曼哈顿办公室墙壁上的标语

背景分析

——摘自1993年索罗斯与德国记者克里斯蒂娜·科南的对话

背景分析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