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穿越 > 秦凤药传奇

第271章 懂爱的人

  • 作者:芥末辣不辣
  • 类型:穿越
  • 更新:2024-05-01 19:57:47
  • 字数:6482字

公主知道父皇听进了她的话。

“女儿此次前来,是代归山大人进言。”

“父……父皇,是儿臣,嘉娘娘刚回自己宫里了。”

“定是你吓到了她,她胆小。”

那是父亲从未展露过的一面。

皇上不说话,只是闭着眼,如睡着了。

“有事?”

皇上又恢复了帝王的架子,正襟危坐。

“虽说做了驸马不能再致仕,他心在大周,所以请女儿代奏。”

皇上接过茶饮了一口,很累地靠在椅背上闭上眼,“有事尽管说,为父听着呢。”

公主乖巧地跪下,“父亲听了儿臣的话,且不要生气,也别急,听儿臣把话说完。”

她看看父亲,清了清嗓子道,“请父皇立四皇子为太子,以安朝局。”

皇上只是动了动身子,继续闭目养神。

公主大胆陈述理由,“先说为什么要立太子。”

公主倒杯茶端过去,“父亲,喝茶。”

公主耸耸肩膀,“只需他犯了大错,就可以废黜。”

皇上盯着公主,“你这般笃定,怕是那个大错就握在你手中?”

公主俯在地上磕个头,俯低身子,“是。只求父皇别生气,目前四弟还有用。”

“你何故如此,要送你四弟寻死路,废了他,就再无起复可能,朕也不会杀他,毕竟是朕的儿子。”

“父亲也不敢杀他,外祖树大根深一时是挖不干净的。”

“儿臣不为别的,为大周,为百姓,为苍生……”

“为你母亲把你送给归山?为你母亲要将你送给倭贼和亲?为你母亲毒死你第一任丈夫?”

皇上一连串发问,问得公主哑口无言。

“不管女儿为了什么,这个办法是现如今平定朝局最好的办法。”

“你起来吧。”

“朕包容了老四老六的小动作,还能容不下你?”

“都是朕的骨肉啊。”

“那想必中央军权归属你也有看法了?”

主没平身,依旧跪着。

“父皇敢不敢破此例,中央军权交给归山。”

公主胸有成竹,“此人,有脑子、心智沉稳,最重要的,他不扰浑水忠君爱国。”

她想想自己的新夫君,轻笑一声,“就是同女儿一样,名声不好。”

“若是父皇同意,待九弟出征后再宣旨。”

皇上无声一笑,“看来这个归大人是天意所归,当掌禁宫护卫之责。”

原先传闻就是归山掌管中央军。

皇后费了老大劲,让四皇子拿公主勾引归山同榻,以威胁归山。

最终,公主不但真的下嫁归山,连军权也真的归了这位归大人。

待宣过旨,不知她是喜是愁啊。

翌日,李琮与云之一起入宫,给皇贵妃请安。

他想探一探由谁出兵南疆,何时出兵,兵力多少。

…………

有一次他进宫,在书房等皇上。

书房无人,恰看到安国公的与皇上来往的密信匣。

他心念一动,看皇上连个影也没有,便偷看了密信。

这才知道大周兵力空到何种地步。

根本打不起仗。

招兵虽能招,可是要训练。

散兵上战场,是纯送人头。

光是新兵练兵,到上战场最快也要六个月。

当时他只是诧异大周国库空虚、兵力空虚到这种程度。

没想到这条消息这么快派上了用场。

不管谁去打仗,必输。

听那倭帅说倭兵十万就扎营在泉海。

倭方打赢再谈,提出条件自然这边不能不答应。

他来来回回想自己的计划,总觉得这一次没有漏洞,万无一失。

…… ……

公主自含元殿出来向清思殿而去。

她好久不见自己母亲了。

大婚时,母亲送上许多礼物,却没带来一句祝福。

公主毫不在意,在她母亲把她当做“物件”当做娼的那一刻,她就死心了。

她想过原谅母亲,毕竟是抢夺皇位。

让她再次心寒的是,母亲愿意让她前去与倭贼和亲。

那些算不上“人”的家伙!

一个大周公主,再怎么声名狼藉,也是大周的皇室!

她的浪荡与她母亲的薄情相较,根本不算什么。

她是多么把母亲放在心上啊。

风吹杨柳,天都热起来了,她迈着轻松的步子向清思殿而去。

皇后百无聊赖,与两个嫔妃聊了几句,恹恹的,对方也就识趣地离开了。

连窗外的鸟儿啼叫都惹她心烦。

“给母亲请安。”公主带着快乐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她皱着眉松开紧按太阳穴的手,强压眼中不耐,看向女儿。

女儿自大婚起,一扫从前的阴霾和颓废,人变得明亮起来。

从女儿第一个驸马起,就从没露出过这么轻快的表情。

爱情是苦的,只有少有的甜,像抛出的饵,让你去寻觅,不停探索。

痛苦多于快乐,是皇后对爱情的感受。

爱而不得,充斥了她的人生。

不过看公主现在的模样,倒像是嫁了个合适的驸马。

归山与公主很合得来。

那个甚至有点丑的男人!

公主看到母亲带着惊讶的目光——从第三者的角度也顺便打量自己一番。

她的确很快活。

归山那个人,不在意一切,公主所有烦恼他都接手过来,轻轻一吹,便吹散了。

他其实很懂察言观色,但总是嬉皮笑脸。

他从来没有害怕过公主,一开始的惊艳过后,他像条钻进她心中的虫。

洞察她一切心意,她初时有些惧意,不想给人知道心事。

归山大大咧咧告诉她,“一个男人倘若根本不在意你,他是不可能知晓你的心意的。知晓也假做不知。”

“我那么爱你又不会害你,你怕什么?”

相处久了,公主发现,归山小事上嬉皮笑脸,一到大事,是个可以依靠的男子汉。

牧之死那会儿,公主悲痛不能理事。

所有一应丧事是归山主持,有条不紊。

与礼部接洽,定下仪制。

接待来宾,礼金登记造册。

那些琐碎的事被他一手包揽,才留给她足够的时间缅怀故人。

他没有邀功,也没勉强她接受好意。

他像个体贴的影子,安安静静待在她身边。

看着她受伤,看着她哭,看着她慢慢平复心情。

像太阳,习以为常,叫人心生暖意。

像春雨,润物无声,叫万物焕发生机。

待她心情好些,他亲手为她换装。

帮她贴假胡子,找合适衣服,扮做清俊小厮。

他兴致勃勃,不为讨她高兴,就是爱玩。

带她去看斗鸡,去赌坊教她下注。

带她去游园,看别人赌蛐蛐,逛古董店,淘古董字画。

他会玩,也懂行,边玩边讲其中道道。

与他在一起,公主发现自己有时一整天都没再想起过伤心事。

他身体力行,教她懂得人真的可以“哀而不伤。”

自然也可以“乐而不淫,怨而不怒。”

那张丑脸映在公主眼中,慢慢变得可爱起来。

哪一个夜里,她记不得了,两人骑在马上并肩而行。

公主突然问了一句,“你向父皇说的话可当真?”

他悠悠回了句,“自然。这些日子我不都在认认真真讨你欢喜吗?”

“当然你不答应也没关系,我过得很快活,谢谢你多日陪伴。”

公主明白了为什么归山名声不好,却仍能做到签事官。

“待九皇子回朝,封王封爵都好,就有了自己的力量。”

皇上睁开眼,平静问了句,“此时太子该当如何,你们不会以为太子想立就立想废就废吧。”

“若果儿臣没猜错,九弟肯定要请战去打倭贼,此战意义重大,不可能没有皇家成员坐阵,四弟、六弟都不合适,也不可能愿意上战场,而九弟却很需要此战立威。”

“只有打赢这一战,他才真的能与四弟六弟平起平坐,四弟有太师支持,六弟自不必说,也有一党,九弟若有战功就不一样了。”

她眼见着平日威严的父亲,像个刚从地里种地回来的汉子,跟婆娘讨水喝。

“女儿是支持九弟的。可是九弟一走,中央军权给谁为好?”

“归大人说,立四子为太子,由太子监国。若不立太子,四子六子势均力敌,自然相斗,战争期间,朝局稳定为上。”

“立了太子,六弟如小孩子,四弟如大人。争斗自然停下,最少不敢那么明目张胆了。”

放在从前,公主定然一声冷笑,再嘲讽几句。

可看到那衣服上的刺绣,听到父皇呼唤嘉妃的声音,她沉默了。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