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其他 > 若我年少有为(双重生)

77. 离开

  • 作者:君辞故
  • 类型:其他
  • 更新:2024-05-20 07:27:42
  • 字数:4528字

有人私下里和李潜嘀咕:“你说那景国首辅是不是与这握瑜夫人有染。那人一走,这位夫人都没有之前硬气了。”

李潜烦透了这群自视甚高的蠢货。已经在沈怀梅身上吃过亏了,却仍是不该轻视之心。李潜又能说什么呢?说了他们也不会听,他也只好随便糊弄过去。

这种杀人计划,总不能真的和交易一般,写下个具体的定约文书来。可若是没有凭证,各人如何分工,之后又如何瓜分利益,以及如何保证其他人不会背约。其中种种细节,都需要好好商议。

而沈怀梅与慕子瑜暂时没有商议的时间。沈怀梅所说,景荣两国不日即将发兵,并非托词。景国使团不仅已经同荣国商议出了结果,他们甚至已经离开荣京,马上就要到达昌国了。

盟约初成,三人却都没有急着进行下一步计划。

重新戴上面纱的握瑜夫人,显露出一种与当日在大殿之上截然不同的气质。没有那么锋芒毕露,反而多了几分圆滑。虽然说话好听了不少,可圆滑得让人看不清底线,反而增加了谈判的难度。

使团借道,也是要提前下国书的。因此,沈怀梅上午面圣,刚说荣景两国已经达成协议,下午昌国君臣就收到了景国使团的借道请求。

这下子,着急的就成了昌国君臣。若是真的等到三国开战,昌国就真的什么都捞不到了。

至于握瑜夫人风格的改变,李潜倒还真的知道原因。现在的握瑜夫人,不是沈怀梅,而是王乐。人都不是一个人,风格自然也不同了。

而慕子瑜,则悄无声息地离开了昌国都城。他毕竟是景国首辅,如今使团将至,他也该回去了。

李潜自然仍留在昌京,不知道是谁传出,他与握瑜夫人关系密切。昌国与荣国重新谈判,不少人都拉着他一起作陪。

沈怀梅的锋芒是二十余年锦衣玉食养出来的。身为镇国公之女骨子里的骄傲,可不是能模仿出来的东西。而王乐经商多年学到的那份圆融,也不是能够轻易消抹的东西,谈判的时候自然会带一点出来。

不过这也正合适。

撕咬利益的时候自然要手段尽出。实打实拿到手中的利益,可比面子好看。

于是沈怀梅收到的邀约一下就多了起来。无论昌国人如何后悔没有将交易尽早敲定,也于事无补。之前答应的条件有了重新商谈的余地,沈怀梅一下子忙碌了起来。

没人知道两人之间的内情,知道的也不会往外说。于是,在大多数人眼中,两人和离不过是小夫妻赌气。大家都年轻过,对这种情况也自有一番见解。派出林巡之,便是希望他能去好好哄哄沈怀梅。

原本接人这种事也用不上沈怀梅。可既然有了一个刺杀谢衍的计划,自然还是要先回到边境才方便。林巡之的到来,正好给了沈怀梅一个借口。

可既然有了借口,为何还要让王乐假扮她,这个借口到底是说给谁的。这就只有沈怀梅自己知道了。

总之,沈怀梅要秘密前往边境,还邀请了慕子瑜同行。

慕子瑜听了李潜的转述,又请李潜帮忙,说他同意了。

慕子瑜自然也是要回到景国使团中去的。他这次出行本来就是秘密行事,被昌国君臣设计一手大殿面圣,已经是高调之举。既然在昌国之中未能成事,也是时候回到使团中去了。

因为派出来的死士都与谢衍有关,慕子瑜虽然仍然将他们派出去做事,却不曾让他们近身。这次回到使团,慕子瑜也只打算一人一马,单独回归。

既然沈怀梅相约,他自然却之不恭。

对此,李潜有话要说。

你们两个人,一个邀请,一个受邀,全都高高兴兴的。为何还要他在中间传话?就为了让他在这三人同盟之中有些存在感吗?

慕子瑜听到这话,忍不住笑了。他说:“既然她想要你在中间传话,那自然是因为她喜欢。我只是做了她喜欢的事情。”

李潜无言以对,认命地去帮他传话。当然,他也不能只做一个传话的工具。毕竟三人联盟之中,只有他是昌国人,既然谢衍人在昌国之中,他总能为刺杀计划提供一些便利。

于是,李潜带着他早已准备好的暗桩联系方式去找沈怀梅。三人便如最初的设想一般,沈怀梅出人,李潜进行辅助,而如何接近则全看慕子瑜。

其实,在这个计划之中,慕子瑜要承担最大的风险。毕竟想要接近谢衍,最好的方式就是他亲身上阵。而在这三人之中,慕子瑜还是那个最没有理由答应的。

可这个人却真的沉默着参与进来,让李潜不得

沈怀梅便是收到了消息,要去接林巡之。

按理来说,这种差事也用不上林巡之。可沈怀梅如今就在昌国,荣国朝中上下考虑到两人的关系,便将这件事交给了林巡之。

不过会让王乐再次假冒握瑜夫人出来谈判,却不是为了这点利益。而是因为,沈怀梅如今已经偷偷离京,同慕子瑜一起。

李潜已经看不明白这两个人了。

《若我年少有为(双重生)》全本免费阅读

那日沈怀梅答应结盟之后,好像对慕子瑜的态度也没有什么变化,李潜还担心三人的合作。没想到,当夜沈怀梅便派了人来,请李潜代为向慕子瑜捎话。说她将要往荣昌边境接人,问慕子瑜要不要同去。

景国使团要借道昌国,却也不能让他们独自上路。荣国不在意向外人展示自家的大好河山,却也不能放任他人在自家的领土上乱走,自然要有人陪同。

正好,与景国谈判已定,也该推进与昌国之约了。于是,便派了林巡之与景国使团一同上路。既是引路,也是监视,顺便还可以给昌国送国书,一举三得。

使团自景国出发之前,是不知道荣昌之间还有一条路的。若是早知道,他们前往荣国的时候,都不会涉险途经历国。如今两国协议已成,荣国为示友好,自然将这段路告知。

比起矛盾不可调和的历国,齐昌两国就温和多了。无论之后会打成什么样,总不会在国境内截杀使团。因此,景国使团离开的时候便要借道昌齐。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