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历史 > 最强三皇子

第21章 内忧

  • 作者:点个烟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4-03-15 10:40:37
  • 字数:4654字

如今,皇帝一句话损害了百官的利益,他这个当宰相的自然要站出来为官员争取利益。

如此,他这个宰相在官员心中的地位也会上升。

他已经预测到大黎王朝马上就要遭遇浩劫,甚至有亡国的危险了。

“救助灾区百姓要紧,至于官员的俸禄,延迟发放。”

这次大朝会,房玄林的心情比在座所有人都要复杂。

徐征作为当朝宰相,也是满朝文武和皇帝的枢纽,调和剂。

他这个当皇帝的也会彻底失去了民心。

队伍还怎么带?

至于皇帝会不会记恨,他也是有考量的。

“陛下,灾区百姓固然要救,可我们这些臣子也要活命啊,大家为国家操心,没日没夜处理政务。”

“固然,为了大黎心甘情愿!但……也是为了养活一家老小,没了俸禄这可如何是好。”

像这种事情,他于公于私都要说。

他也相信,龙椅上的这位皇帝,心胸还是开阔的,不会因为他这一句话就迁怒于人。

那么,有点小机灵的徐征怎么可能放过这个拉拢满朝文武,又不得罪皇帝老儿的机会呢?

而这些当官的,谁的屁股都不干净,别说一个月不发俸禄了,就算是几年,那他们也能活得起。

李昱的眉毛立刻竖了起来。

“肃静!”

徐东阳赶忙大声斥责。

议论的声音才停了下来。

李昱并未立刻开口讲话,而是将目光锁定在了徐征的身上。

这老小子心里想着什么,他太清楚了。

正常情况下,李昱确实不会迁怒于徐相,但如今心里却极为不爽。

一来,国家不稳,他这当皇帝的心情本来就不爽。

二来,徐征还退了他三儿子的婚。

原本,老三如何,李昱也并不准备去管。

但是昨日的事情,却让他对老三寄予了一定的希望。

徐征当着满朝文武退婚,让老三颜面扫地,他自然也迁怒于对方。

多种事情凑到了一起,让李昱对这位徐丞相,不满到了极点。

“呵呵,徐丞相,这话若是从房尚书的嘴里说出来,朕还觉得有道理,但是从你嘴里说出来,怎么听着那么刺耳呢?难道,让朕派护龙卫去你们家里查查财政状况?”

李昱阴测测的说道。

皇帝心中已有极大不满,徐征即使再傻,也能听得出来。

心下顿时一紧,赶紧双膝跪倒在地。

“陛下,老臣也只是代表百官发表了一下意见,并无其他意思,还望陛下明鉴,老臣对陛下,对大黎王朝的忠心,天地可鉴,日月为证!”

徐征一边磕头一边说道。

“哼,希望如此,众位爱卿还有其他的意见吗?趁着朕现在还能听得进去,说出来吧,若是等门下省的文书发下去,就来不及了。”

李昱看向满朝文武说道。

他的话说的很轻柔,但听在大家的耳朵里却如同一把把利剑,在穿击他们的胸口,哪还敢提半点意见?

方才他们议论,表现出对此事的不满想法,其实很简单。

徐丞相作为百官之首,在朝中势大,位置也是相当的牢固。

他们这些大臣自然要附和徐丞相的意见。

还有就是,这江山虽然是李家打下来的,但他们作为统治集团,也不想李昱一言而决。

如果什么事情都让步,那还要他们这些当官的做什么?

今天让一步,明天让十步,自己的利益又怎么保障呢?

所以,他们要适当的反抗,让皇帝明白,他们也是有底线的。

皇帝不能无节制的践踏他们的底线,在发号施令的时候,也要考虑他们的意见。

这一紧一松,极为重要。

因为可以慢慢转变皇帝的想法,哪个当官的不想顶头上司是一个和颜悦色,好说话,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甚至于关键时刻做出退让的人呢?

不过很显然,他们想错了。

李昱可不是唯唯诺诺的性格,深知帝王之术,什么时候该让步,什么时候该强硬,自然心知肚明。

这些文武大臣就是辅佐他李昱治理国家的,怎么可能反过来被这些人骑在头顶,那不是道反天罡了吗?

“既然大家都没意见,那这事就定下来了,房大人,此事依旧交由你处理,记住,一切以灾民为重,百官的俸禄,等什么时候国库充盈,再发也不迟。”

李昱肯定道。

“是,陛下!”

房玄林赶忙拱手回答道。

他心里还是很开心的,有了这些钱,灾民们也就有救了。

至于这些当官的俸禄,哪怕明年再发放,都没任何问题。

他算是朝堂上数得上的清官了,可即便如此,家中也是有不少余粮和金银的,就更不要提徐丞相,李尚书他们了。

李孝承一直站在百官最前方,看着自家便宜老爹和这些或是精明或是饭桶的文武群臣斗智斗勇。

还别说,挺有意思的。

前世李孝承也是看过历史大剧的,不过,电视剧里演的和现实还是差太多了。

“接下来,便议一议第二件事和第三件事,其实,朕觉得这两件事情可以放在一起议。”

“晋国一直觊觎我大黎王朝,五年前的那场大战……如今五年过去,我大黎虽然强大了很多,但对方也在进步,眼下国家又遭遇天灾。”

“所以,朕还是倾向于和平的手段解决此事。”

李昱再次开口说道。

也将晋国使臣来访之事定了个基调。

大家开始窃窃私语。

一时间,整个大殿如同菜市场般闹哄哄的。

“是啊,徐相说的有道理呀。”

“灾民们是人,难道我们这些当官的就不是人吗?他们需要吃饭,我们也需要吃饭的!”

原因无他,靖州铜产量占大黎的一半,失去了这个战略要地,全国都得喝西北风。

“而且,我们要忙的事情,比他们多多了。”

“陛下这样做,确实有点不公平啊。”

大臣们利益受损,心里自然不爽,现在徐丞相站出来说话,他们自然表示支持。

李昱轻声说道。

他心里很清楚,老百姓家里没有余粮,朝廷出手救助都死了那么多人,若是撒手不管,那死的人将会更多。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