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修真 > 在古代悠闲种田的日子

第 26 章

  • 作者:于隐
  • 类型:修真
  • 更新:2024-03-08 02:22:14
  • 字数:4830字

申时,韦氏和花姑放下手里的针线开始杀鸡,打算煮顿丰盛的晚饭犒劳他们五人。

若放在以前,玉娘哪敢看杀鸡。

那些叫郑老三、老二、老五或郑重七、重九、单六的娃儿加起来有十位,有的是学童,已经自己重新取了名,只需把族谱上的改掉。

玉娘一细问,其中六人是学童,都自个儿取了名。虽然跟着玉娘上课不足月,他们已学到不少字,也懂其中之意,取的名字都不赖。

一来正式请玉娘给富贵上族谱,娥婆婆手里还拎着一份礼;二来村里好些娃儿要改名,族谱上也得改了。

娥婆婆实在招架不住,只好将礼原封带回。

玉娘根据这四个娃儿的面相和平时接触所了解的脾性,分别取为郑子渊、郑子路、郑太白、郑居易。

哎呀,这四个名字取下来,玉娘有种被自己喜欢的古人包围的感觉,怪有压力的。

如今她都敢帮着一起拔鸡毛了。

娃儿们有了名字,欢天喜地地跟着他们的娘回去了。

玉娘不肯受娥婆婆带来的礼,拉扯几下终是扯不过。还是婆婆韦氏厉害,个小力大,她一上手,娥婆婆就处于弱势。

鸡身子有几根彩色的毛,煞是好看。

“大丫、石头,我给你们做鸡毛毽子吧。”

“啥是毽子?”大丫好奇。

再改又不好意思,就这样吧。到时候看子渊和子路打架、居易教太白写诗,那情景想来也挺有意思。

韦氏洗手进屋,拿出二十四文钱。

“玉娘,按当年给花姑的数一样,给你二十文零花。你说这四枚铜钱用来做……做啥?”

玉娘没有推却,笑盈盈地接过钱,“娘,做鸡毛毽子,用来给娃儿们踢着玩的。”

玉娘找来细麻线,还跑灶屋里起火。

待鸡毛晾干,玉娘用细麻线捆成两小把,穿进两枚叠好的铜钱孔里,再来灶屋火旁,将另一头烧成大疙瘩。

用手掰一掰,紧得很。两个鸡毛毽子做成了。俩娃一路紧跟着玉娘,眼睛直勾勾地瞧。

玉娘在门前一口气踢了二十多个,俩娃一看便学会了,赶紧踢了起来。

韦氏和花姑瞧着也觉得有意思,将杀好的鸡煮上,也过来踢着玩。

郑老爹开窑回来,见女眷和孙子孙女玩得开心,他在一旁笑着瞧热闹。不必问,他知道这肯定又是玉娘出的主意。

“老头子,要不你也来踢几个?”韦氏玩得正得劲。

郑老爹摆手道:“叫人瞧着笑话。”

“笑话啥呀!”韦氏嘴里这么说,腿却停下了,将毽子递给了孙儿石头,进屋看釜里的鸡去了。

直到饭菜摆好桌,大河兄弟仨才赶回来。离镇子有那么远的路,一路快走才能赶到这个时辰回家。

这顿足足有一整只鸡,一家八口,吃得甚是满足。

饭后,趁天色没完全黑下来,俩娃又拿出鸡毛毽子来踢。

大河兄弟仨觉得稀奇,跟俩娃抢毽子踢,直到天色黑得踢不着毽子,才各自回屋。

“大河,油灯多少钱一盏?”玉娘实在不想这么早睡觉。

若按前世时间来算,这会子也就六点多。

大河上床将玉娘搂在怀里,“一盏油灯八文钱吧,灯芯可以用麻线搓,灯油贵些。不过家里很少点灯,年初十文钱的灯油到现在还没用完。”

玉娘将二十枚铜钱晃得钉铛响。

“听见了吧,这是娘给我的二十文零花钱,过几日要赶集了,我想买盏油灯。”

大河痴笑,眼里流出异样的光芒,“夜里咱俩也要亮照着?”

玉娘猜他想歪了,“太早我睡不着,有了油灯夜里我可以看看书写写字,还可以做针线活。我以前在娘家可会绣花了,还会做团扇,只不过咱家没有绸布和彩线,嗯……我跟娘和嫂子学裁布缝衣也行,对了,我还想学做鞋……”

“大河你……?”

大河压根没听清她说什么,唇已凑过来,将玉娘的唇瓣含住。

紧接着又吮又咬的,玉娘嘴唇被啃得红肿胀痛了,大河才放过她。

可放过这里,又咬别处去了,玉娘直求饶。

“还痛么?”大河小声呢喃。

玉娘一时没反应过来,“哪里痛?”

话才落音,她缓过神来。“前夜的事,今日咋会痛?”

说完她就后悔了。

大河将她浑身亲得酥麻瘫软后,也由不得她双手挣扎双腿乱蹬了。

月光朦胧,影影绰绰。床前坑里的灰炭已烧尽,床上的热浪却久久平息不下来。

……

呼吸渐渐平缓,大河关心的是她疼不疼。

玉娘却在担心那堵土墙是否隔音。

“你动静太大,若东屋爹娘和堂屋大树听了去,那多不好。”玉娘想想都觉得要钻地洞。

家里四间房加一间灶屋。东间公婆住,西间哥嫂住,中间则是一间堂屋和大河的房。

也就是说,他们俩房间的东间是公婆,西间是堂屋。大树没房可睡,在堂屋角落搭了两块木板当床。

“明日咱俩说话试试,看隔壁能不能听见。”

大河却不在意这事,嘟着嘴说:“若能听见,难道你就不让我碰了?”

玉娘很是为难,“若能听见,我白日里真没法见人了。”

“咱村家家都这样,咱家八口人四间房算宽敞的,有些人家三间房住十几口人,那夜里不也得……”

大河自己都说羞了,吞下了后面的话。

估摸着家家户户都这样习惯了吧。

玉娘才安慰

这几年没给过三个大儿,但每年给花姑十文零用。花姑当年嫁过来那几日,给过她二十文咧!

玉娘来一个多月了,都忘了给她零用。虽然她买书和笔墨纸砚花了大钱,但她此时身上一个子都没有。

“做出来你就知道了,你和石头肯定喜欢。”

玉娘将洗湿鸡毛放在藤椅上晾晒着。

原来是娥婆婆找她们一起过来的。

“娘,我能……跟你要四枚铜钱么,做毽子用。”玉娘有些不好意思,感觉自己好像找名目跟婆婆要钱似的,但她真的只是想做鸡毛键子。

这下韦氏才反应过来,玉娘身上一文钱都没有!

每年除夕,郑老爹给每个娃儿一文钱压岁,满十八岁就没给。这几年,只给过大丫和石头,不过他们俩赶集时就买吃食了。

还有四个娃儿不足七岁,还没跟玉娘上课。

至于取名,玉娘不在话下,毕竟自古今那么多名人,选几个自己喜欢的名字借用一下即可。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