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修真 > 在古代悠闲种田的日子

16.人类的本能

  • 作者:于隐
  • 类型:修真
  • 更新:2024-03-08 02:22:10
  • 字数:4612字

“要不……回点礼?”韦氏想征求玉娘的同意。

“可以呀,虽然他们交的是束脩,但各家日子都不好过,却舍得将家里最好的东西送过来,咱家确实该回一些礼,礼尚往来嘛。”

吃过后,婆媳俩便将饭菜装篮送上山。

到了大山,大家见了玉娘都恭恭敬敬地叫“林先生”,直夸林先生很会教。

韦氏做好了巳饭,找回玩耍的俩娃,等着玉娘一起吃饭。

韦氏今下午打了一篮子鸡草,挖了一大把树根,放进鸡笼后却迟迟回不过神。

玉娘只好作罢,带着俩娃找山货。大山上山货虽少,挖点树根和少许野菜还是不难的。

玉娘还和嫂子花姑约好,明日妯娌俩去鹰山挖葛根。

“玉娘说得对,就是礼尚往来这回事。”

申时回家,玉娘又见很多妇人围着韦氏。昨日有些人家还不太相信玉娘能教娃儿,今日亲眼所见,再不会迟疑,昨日没送鸡和蛋的人家这会子全送齐了。

待大家走后,韦氏见鸡笼里有十几只鸡,还有两篮子蛋,心里又觉得过意不去,感觉收太多了。

婆媳俩商量了几句,决定每家回十只蛋;明日再杀两只鸡,给每家端一碗。

除了自家还有十二户,玉娘数出一百二十只鸡蛋后,篮子里只剩三十只了。

韦氏却如释重负般,“三十只蛋也够咱家吃好些日子了。”

既然打算年前去县里卖炭,自然也想卖葛根,得多挖些尽早晒干。

韦氏知道儿子们辛苦,“大山,你们十几人在苍峰山忙活两日,累坏了吧,拖回多少树回来?”

大山吃完了蛋,喝着汤说:“十四人拖七棵树,每棵皆有六七百斤,这一趟拖了三四千斤,够烧好几窑了。”

接下来大树开始绘声绘色地讲他们十四人是如何用拖拉滑推的法子把树拖回来的。

他们俩手掌上的伤,大家可都看在眼里。

韦氏心疼地说:“要不还是去苍峰山挖窑吧,你们这样拖木头太累人了。”

大山摇头,“挖窑烧炭实在费时,整个村的男人都住那里没必要,夜里若有猛兽袭来,无处可躲。”

大树跟着点头,“大哥说得是,即便烧好了炭,还是得往村里挑。娘,这点辛苦没啥,若是真能烧出灰炭,有郑循大哥,肯定不愁卖。往后咱村就不缺钱过年了。”

有了大树这番展望,家里人个个带着喜气。

若真能烧出灰炭,又有玉娘教书挣鸡和蛋,家里就不缺吃喝了,还可以给大树攒钱成亲。

这日子过得有盼头。

这一整日玉娘也没累着,就是一个时辰的教学和找了小半篮子的山货。

虽是深夜,玉娘也不困。

大概夜里十点多吧,在这里没有手表,更没有北京时间,每次想知道几点,玉娘都在心里猜。

至于时辰,家里人一般凭感觉,实在凭感觉也猜不准的话,就去村长家门口看沙漏。

村长保管着雅正县郑氏一脉两样最重要的东西,一是破得不敢翻的族谱,二是不知用了多少代的沙漏。

村长和他家里人每日最重要的事就是:看着沙漏最后一粒沙要流出,赶紧换上干沙再倒置。

玉娘不好意思总是跑到村长家门口看沙漏,如今她对时间概念逐渐模糊,日子愈发过得松散。

这种悠哉游哉的状态,不需看时间做事,不需赶时间过日子,实在是爽。

如今还能吃上肉,简直美滋滋。

当然,这世上没有那么完美的事,目前还吃不上炒菜,享受不到煎、炸、烤、涮等美食。

不对,烤肉……应该可以实现,过段时间来试试烤鸡。

玉娘被自己那股好吃劲逗笑了。

大河本来一直在酝酿如何将自己想亲近她的话语说出口,想得到她的允许。

见她在笑,大河都不好意思了,以为她看穿自己心思了。

“玉娘,你……不会笑话我吧?”

“笑话你啥?你这么好,我怎么会笑话你?”

大河握住玉娘的纤纤玉手,柔柔地摩挲着。

“那你……中不中意我?”

玉娘抽出手,来捏捏他的鼻子。

“中意你呀,若不中意你,还能与你躺一张床上?”

大河欢喜,玉娘捏他鼻子,在他看来就是在主动亲近他。

“那你应允了?”

玉娘以为大河说的是“躺一张床上”,娇笑道:“应允应允!”

大河咧嘴笑了,伸手揽住玉娘的腰,稍稍用力一下把她揽到身前,贴在自己的胸口。

玉娘懵了,慌里慌张的,一抬头,脑门撞在大河的嘴唇上,一股温热袭来。

玉娘在想,她到底应允啥了?大河突然亲近她,她还真有些不适应,心脏怦怦的,跳得厉害。

月色朦胧,从窗户照射进来,两人脸庞影影绰绰,完全瞧不清楚,更看不清表情。

大河体壮力大,玉娘往深里一想,忽然有些害怕,身体本能地往后退。

大河手上再稍稍用力,玉娘哪里挣扎得了。

大河用唇轻碰玉娘的额头,感受到他的柔情,玉娘又没那么害怕了。

大河紧接着蹭蹭玉娘的鼻子,亲亲她的脸庞。当他的吻轻轻落在玉娘眼眉处时,玉娘的心如同波浪一层又一层地悸动起来,漾

大山和大树得知玉娘当先生的事,再吃着香喷喷的蛋,感觉跟做梦似的。

这日子突然就过得红火起火,大山和大树一时半会还真缓不过神来。

待大河回家,玉娘就和他各提着大半篮子鸡蛋,一户一户地送回礼。

村民们本担心束脩太少,玉娘瞧不上,没想到还有回礼!

辰时末,玉娘布置完作业,便洗洗手拿着戒尺回家。

那些感激的话每户都能说上一箩筐。

回礼送完,玉娘对每家每户的情况也基本了解清楚了。

小夫妻俩回到家,早已伸手不见五指。韦氏见他们俩回来,打算热一下饭菜,恰好大山和大树也回来了,就全都热上了。

玉娘可不敢骄傲,谦虚地说自己也有很多不懂的地方,需要向乡亲们和娃儿们请教。

本来玉娘也想加入挖窑的队伍,可大河不允,乡亲们更不允,说林先生是教书的,可不是泥腿子。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