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修真 > 在古代悠闲种田的日子

6. 知晓谜底

  • 作者:于隐
  • 类型:修真
  • 更新:2024-03-08 02:22:03
  • 字数:4632字

大丫和石头也爱吃鼠耳,跟在二叔二婶后面小跑着。

韦氏瞧了瞧一旁的大山和花姑,对大山说:“你瞧大河多疼婆娘,你也要学着点。”

韦氏眉飞色舞起来,“我和你娘锄完草就偷偷去隔壁村的山头找鼠耳,没想到还真找到这么多。”

花姑也笑眯眯地说:“上个月去找还没有呢,一个月竟然长了这么些。”

大丫第一个跑了过来,欢喜得蹦蹦跳跳,“祖母,哪里挖来的鼠耳?好多啊!”

大河见了,忙把还没做好的木簪往怀里一揣,然后跟着玉娘一起去河边洗,他担心水太凉,对玉娘身子不好。

总共两篮子,够吃好几顿的了。也不知道这个朝代会怎么做,难道也是水煮?

玉娘有些馋了,问道:“娘,拿鼠耳做粑吃么?”

大山顶着一张微红的脸说:“娘说啥咧,我和花姑老夫老妻的。”

玉娘哪好意思,忙道:“娘,若真的要磨粉做枣粑,那咱家每人都要吃一个的。”

玉娘说完就接过婆婆和嫂子的两个篮子,要去河边洗。

三弟大树却不禁笑道:“娘,你莫是忘了?当年大嫂做新妇时,大哥还不是整日腼着脸哄大嫂?二哥这是跟大哥学的,娘你说反了!”

韦氏这才想起几年前大山的作派,当时她这个当娘的心里还挺不是滋味。

不过也就热乎一年,后来这四年来倒没见大山对花姑有多热心过,就是普普通通的夫妻,所以她都忘了这茬子事。

韦氏摇头,“就煮着吃,哪里有粑吃哦,上个月拿米磨了几斤粉,你成亲时用来做枣粑招待客人了。玉娘,你要是想吃,过年再磨一斤粉,专门给你做枣粑吃。”

“咋不敢想?先看好姑娘家嘛,攒钱的事慢慢来。才办完一门亲事,咱家兜里只剩五文钱,确实布头都买不到一块,但咱先得让老三高兴高兴……咦?这地上都是啥?”

郑老爹也放下手里的藤条蹲过来瞧。

“好像是……谁写的字吧?”

这下韦氏更觉得稀奇了,“咱家谁会写字?今儿个家里来外人了?”

大山、大树、花姑皆闻声围了过来。

大山观察得更仔细些,“你们瞧,这一块写得好一点,那头写得全是乱七八糟的,不会是大丫和石头写的吧?”

花姑满脸惊喜,“咱俩娃会写字?啥时候的事啊!”

大树蹲下来将两个“郑”字圈了起来,“这俩字肯定不是大丫和石头写的,一看就是读书人的手笔!你们瞧,这俩字工整得跟族谱上的字一样,我认得,这是‘郑’字,咱们的姓氏。”

大山也跟着点头,“我也认得,镇上有一户姓郑的人家,门匾上就有这个字。不对,‘鄭’好像比这个字要复杂。”

大山瞧着有点不对劲。大树也仔细瞅了过来,挠挠耳朵说:“好像还真不太一样,不过看着差不多。”

“刚才也没听玉娘和俩娃说家里来过客人,待他们洗鼠草回来问一问。”花姑转身往屋走,“娘,今日可有好吃的了,这里还有好些臭草根呢!”

韦氏应道:“这才刚入冬月,农活都干完了,接下来咱婆媳俩就满山找野菜挖臭草根,不愁没菜吃。”

在那里摆弄藤条的郑老爹、大山、大树都笑了。

估摸一刻钟后,玉娘和大河洗完鼠草回来,大丫和石头跑在前头。

离家还有好几丈远呢,韦氏就嚷道:“大丫,这地上的字谁写的,咱家来过客人?”

大丫跑过来说:“二婶不愿跟我和石头一起玩泥巴,就教我俩写字呢!我已经会写‘郑’字了,石头写了一堆都是错的。”

韦氏当即怔住。

郑老爹、大山、大树听后一一抬头,也都怔住了。

大河不可置信地看向身旁的玉娘,“大丫说的当真?”

玉娘懵了,她只不过写个“郑”字,又没写啥很难的字,这很稀么?“郑”是他们的姓氏,难道他们都不会写?

玉娘咬了咬唇,点头了。

来到家门口,一家人围住了玉娘,花姑也从灶屋里跑过来。

“二嫂,你写的这个是‘郑’字么,我和大哥瞧着像,又觉得不像,这到底是啥字?”大树问。

玉娘这才反应过来,繁体字与简体字差别可不小,繁体字她虽认得不少,但写起来肯定会犯迷糊,估计好多字都会写错。

不过繁体字“鄭”她还是会的,但她现在得装作不会。

玉娘还没来得及回答呢,大树又急着问:“二嫂,你进过学堂?”

玉娘瞅瞅围上来的一家子人,见大河也一脸好奇地盯着她。

她清了清嗓子说:“我一个女儿身哪里能进学堂读书,是……是我哥进学堂读了……三年书,他回家得了空会教我认一些字。这个‘郑’字可能写错了,我实在记不清笔画了,随便写着哄大丫和石头玩呢。”

玉娘本以为这样解释大家就不会关注这事了。

婆婆韦氏却说:“哟,你哥可真了不得,竟然还愿意教你一个姑娘家认字。这世上字多如麻,你记不清也正常,‘鄭’字能写个七七八八,让咱郑家老小不忘祖宗就行。”

这会子大河终

郑老爹抬头,额头上愣是挤出十几层皱褶。

“啥……?你还真敢想!”

韦氏想到自己昨日说彩礼的事,怕是伤了花姑的心,又嘱咐大山道:“对婆娘好总没错,花姑可是用性命给你生了俩娃咧。”

大山抓耳挠腮的,“娘,我晓得。”说完他就编藤椅去了。

少顷,婆婆韦氏和嫂子杨花姑回来了,她们俩手上挎的篮子都满满的。

倒是花姑有些不好意思了,她知道婆婆这是故意说给她听的,不过她也乐意听,欢欢喜喜地到厨房忙去了。

郑老爹一直在那儿修理藤条,韦氏过来往旁边一块光溜溜的石头上一坐。

“他爹,咱家老二成家了,是不是该操心老三的事了?”

老三大树也凑了过来,“葛家村才八户人家,占着那么好的山头,野菜总是吃不完,难怪好几个村子的妇人都喜欢去葛家山头挖野菜呢!”

玉娘过来瞅了瞅,这好像是鼠曲草,闻着清香吃着微甜。小时候爸妈也会挖这个煮熟搅碎做粑吃,后来也有人家把这个涮火锅。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