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历史 > 大明:兵谏逼宫,你说老朱是假死

第三十七章 缺什么东西,从敌人那里拿,岂不是一件美事?

  • 作者:元宵佳节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4-02-06 07:39:49
  • 字数:3690字

五十万大军,那么多人若是打起来,四散逃开,处理起来倒是麻烦。

还不如一开始就把他们聚集起来,这样也省的有漏网之鱼。

等到所有人都进入城中的时候,赵隆不禁大喜道:“果然如殿下所料,成了!”

李景隆果然没有发觉什么异样,就这么毫无防备地进入了德州城内!

朱权和朱璨、沐春、赵隆正看着李景隆毫无防备的带领大军入城。

跟在朱权身边许久的朱璨已经有了默契,明白了朱权的意思,道:“那自然是为了杀起来方便了。”

赵隆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动手了。

这时候,朱权交代赵隆道:“等会儿李景隆肯定会召你过去说话,他足足带领了五十万人马,肯定要占据城中最好的位置,你不用和他争,只管让给他就行。”

赵隆闻言恍然大悟,点头道:“原来如此,我明白了,殿下放心,我绝不与他相争,一定都让给他!”

他还以为李景隆进了城之后,可以直接动手呢。

怎么还要忍气吞声的给对方让位置?

人聚集得越密集,对他们越有利!

还是殿下的这个主意好!

这时,沐春面带犹豫之色,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没料到朱权竟然会如此说,赵隆有些不情愿道:“殿下,这是为何?”

他们也只是听令行事的棋子罢了。

“殿下,若是将这么多人都杀了,对殿下的声誉也是一种损失,到不如将他们进行收编,让他们既能成为殿下的力量,还能为殿下博一个宽容仁和的美名。”

“末将认为,这种做法才是对殿下最好的做法。”

沐春的话不无道理,宁王残忍嗜杀的名头一旦传出去,带来的害处比其中的利处要多上许多。

远的不说,就光是被朱允炆那边的人利用这件事做文章,给自己身上泼脏水,就够膈应人的。

倒不如反过来,提前利用这些普通士卒,将他们收归己有,为自己卖命。

这样一看,这些普通士卒活着,倒是比他们死了用处更大。

至于粮草,那根本不用担心。

朱允炆既然派出这么多人前来应战,想来已经准备了足够的粮草给他们。

就算是不够的,也可以在沿路的城池进行补给。

如此一来,士卒也好,粮草也好,都是对方出钱出力亲自送过来的,不仅要为他所用,还要为他博一个宽容的美名。

这么多的好处,何乐而不为?

朱权沉吟了一下,点头道:“若是李景隆真的不在大营,确实可以派人直接拿下他的项上人头。”

“五十万大军之中的普通士卒本王可以给他们一个机会,但也要看他们的选择,必须要他们心甘情愿的投降才行,本王不喜欢勉强。”

“此外,李景隆麾下的将领必须全部拿下。”

就这么三言两语,朱权将敌人划分了几种不同的处理方式。

沐春听完朱权的安排,俯身大拜:“殿下放心,末将明白,只要能为那些普通士卒求一条活路,对他们来说就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

沐春相信,如果能选一次的话,那些士卒必然是愿意投降宁王这边的。

别的不说,就宁王实力强大,还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这一点,就比那个异想天开的皇太孙强太多了。

果然,不出朱权所料。

李景隆到了德州没有多久,就点名要见赵隆本人。

一个赵隆麾下的传令兵过来禀报道:“将军,李将军那边请将军您过去。”

朱权对赵隆示意了一眼道:“你去吧,记得刚才的话。”

赵隆点头,前去见李景隆。

PS:求鲜花,评价票,评论,月票,打赏,感谢各位彦祖们!

$(".noveContent").("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他们大概率和之前的自己一样,只是收到了上级的命令,所以就稀里糊涂的就过来要和宁王应战了。

说到底,上位者到底是皇太孙还是宁王,对于他们来说根本没有什么区别。

犹豫了一会儿之后,最终他还是下定了决心,跪倒在朱权面前。

“殿下,据我所知,李景隆此人,一向以名将之后自居,十分自傲,好大喜功还贪图享受。”

德州城中,地势最高之处。

“若我所料不差,今夜他必定不愿意居住在军营中,如果是这样的话,是否可以单独除掉他,饶那些普通士卒一命?”

沐春认为,李景隆此番前来,必定是受到了功名利禄的诱惑,但那些普通士卒就不一样了。

他们目不识丁,根本不知道宁王还有皇太孙长什么模样,又做了什么事。

这下,殿下计划的第一步,就已经完成了!

下一步,就是对他们这些进入德州城内的人,进行一网打尽。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