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历史 > 爆改大明朝

第163章 还是得靖难

  • 作者:羞涩道士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2-04-03 08:20:24
  • 字数:4526字

可眼下的情况呢,连遮遮掩掩都不要了,直接就是要把屎盆子扣到行道教头上。其中要是没有大问题,犯得着这么做吗,就不怕真给来个“做法”?

做到这一步,可见是有充足准备的。丁丑科舞弊案是一个完整的计划,而行道教就是恰逢其会的倒霉蛋加替罪羊。

詹闶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搭理这些人,而是在会同馆里安心喝着茶,看看这事态能发展到什么程度。

原本只是根据事出异常必有妖的阴谋论猜测,北方士子一名不中很可能有古怪。现在则是可以确定,这场洪武三十年的大考内幕重重了。

手册和试剂送进紫禁城的第二天下午,就已经有人开始在会同馆门口堵路示威了。而且一条詹闶进京就是为了便于做法,将北方士子考卷上的文章更换成狗屁不通、毫无文采内容的传闻。

再怎么说自己和行道教也是有些名气的,民间百姓不了解,那些高官大员们还没听说过吗。

此时此刻,对于这种说法,詹闶就只剩下呵呵了。真要是老朱导演的一场大戏,那得有多少知情人,得掌控好多少环节,时候又得杀多少人?

另外一点,老朱也完全没必要把他这个局外人拉进去,还要采纳他的建议对会试考卷进行查验,那不是欲盖弥彰自找不痛快嘛。

而且詹闶很确定,怎么歪曲、抹黑他和行道教,怕是也已经有了成熟方案,就等着看他的反应进行相应操作了。

老朱的主动阴谋说肯定是立不住脚的,所以这只能是一部分人,或者某利益集团策划的一场政治阴谋。

幕后黑手什么的,就不用多想了,至少和名教脱不了关系,否则没有人会把行道教拉下水。

这可不是他妄自菲薄,或者涨对手志气。想想会同馆是什么地方,接待的可不只是大明内部的官员和宾客,还有外来的各国使臣和藩属地官员呢。

而在这个期间,就正好有朝鲜、暹罗的使者,还有从乌斯藏来的使者,都是被大明进行文化输出的对象。

放现代社会,这就是外宾啊,招待方式不用说谁也知道。更何况放在明朝,必然想着法儿地展现高大上、伟光正。

更重要的是,想要执行一个巨大的阴谋,第一要点就是参与者越少越好,不管主动还是被动参与。以老朱的智商,怎么可能特意把他拉进去,还要衍生出这些读书人闹事的桥段来?

很多人都清楚这一点,也知道老朱更清楚这一点,所以才敢玩这番操作。其实也不是第一次了,当初断了十几年的科举,还不是名教最终赢了吗。

詹闶并没有融入到洪武朝的大明,他完全有冷眼旁观的姿态。所以在想明白这些后,他选择以不变应万变。事态于阿棣有利就出击,于阿棣无利就作壁上观。

然而,只是一夜之间,詹闶连冷眼旁观都做不到了。第二天早上,他就收到了一个令人极度惊诧的消息,礼部存放考卷的库房被烧了。

但凡是个有脑子的,能想到的就只有一个结果。作为一个瞻仰过历朝历代那么多类似伟绩的“过来人”,詹闶更不可能有其他认识。

他第一时间就下定了结论,同时也做好后续的打算。不管到头来这件事会怎么处理,天子脚下的金陵都不再安全,名教的人已经疯了。

哪还顾得上吃早饭,放下碗筷走进临时的小书房,取出带有水印暗记的信纸,开始给提笔疾书。

写了快有满满四张后,小心折叠起来装进信封,加上火漆封印,又上了两道棉线的铅扣保险。

交给从外面打听消息回来的詹旺,吩咐道:“带着这封信去燕王殿下府邸,切忌一定要亲手交给殿下,等着拿到殿下回信后速速赶回来。记住,此事关系重大,不能有半点大意。”

等詹旺离开一炷香,走水路约莫已经到达燕王府邸,詹闶这才起身整理一下衣服,准备去会一会那些在外面闹事的读书人。

到了这个地步,冷眼旁观已经没意义了。他必须主动出击,把名教中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然后带着阿棣离开这个是非圈。

什么顺利交接,什么安定团结,都特么是扯淡。阿棣只是老四,就没有李二的命,连赵二的命都没有,还是得靖难啊。

不过也好,枪杆子里出政权,自己打下来的江山才做得牢。顺便也能通过靖难,把名教的势力摧残一番,挺不错的。

要知道连百年前的蒙人和两百年后的满人,都做不到彻底战胜名教集团,不得不选择跟名教合作。

老朱一个贫下中农出身的皇帝,还是在四次大开杀戒后,于民间多有恶名的垂垂暮年。哪怕军队依然彪悍,武力依然雄壮,却也到了民生为主的时候,再搞得天下大惊可就麻烦了。

你现在搞了一大帮读书人,在会同馆门口闹事,嚷嚷着要驱逐詹闶和行道教,让人家外宾看了怎么办。

不管他们吧,朝廷的脸面丢尽了。可你要管吧,又会引起更大规模的反弹。至于驱逐詹闶,先别说能不能做到,真驱逐了老朱就有面子了吗?

这些攻击詹闶和行道教的说法,好像病毒快速扩散蔓延似的,一夜之间就传遍了整个京城。

所以最终的结局就只有一个,在科场舞弊这件事上,老朱必须同意某些人的观点。对于詹闶,则是有就会就下狠手,没机会也要把名声搞臭。

事情到了这一步,套路都是明摆出来的了。简单讲就是某些人要和皇帝掰腕子,达到一定程度上压制皇权的目的。

不要以为老朱是皇帝,就真的能掌握天所有下人的生死和命运。其他时候,名教内部会各种明枪暗箭,但是在和皇帝抢权利这件事上,至少九成五的读书人会站在一起。

根据已知的历史信息,这场闹剧是以老朱拿出了南北双榜的办法作为结局的。也正是因为这个,洪武三十年丁丑科殿试舞弊案也被加上了不少的过度解读。

其中很有市场的一种说法,就是“始于阴谋,毕于阴谋”,认为这根本就和舞弊没什么关系,而是一场彻头彻尾由统治者导演的,利用科举来扩大统治基础、笼络士人的政治事件。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