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历史 > 三国:谁扶不起?我阿斗匡扶汉室

第【9】章 最大的难题

  • 作者:老骥卧槽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4-01-08 05:14:38
  • 字数:3816字

眼下,刘备方面无法从汉中得到任何补给。

若要在此定都,百官、大军及其家眷所需口粮,还需要蜀中来提供,并且要持续到明年秋收。

作为刘备最信赖的人,作为刘禅的授业恩师,在关键时刻出言打断。

“大王。”诸葛亮出列行礼,道:“定都南郑还有最后一个难点没解决。”

打断刘备下令的不是别人,正是诸葛亮本人。

并且曹操在离去,将整个汉中的人口、财富、粮草统统带走。

“殿下提议定都南郑,无疑是一个绝佳之策。”

“但若定都南郑,朝廷无法从汉中得到补给,只能让蜀中继续负担后勤。”

再抽蜀中一整年的血,恐怕会把蜀中抽干,导致蜀中经济崩溃、民不聊生。

汉中此前在曹操手中,刘备率大军前来进攻,后勤自然依赖后方提供,从蜀中源源不断运送粮食,为前线大军输血。

蜀中为前线输血,整整持续两年之久,天府之国已然被这一场大战掏空。

听过诸葛亮之言,所有人都心头一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众人表现不同,大多数眉头紧锁。

如法正、吴懿等人,为刘禅提出的计划不能实施而感到惋惜。

“长此以往,必然会拖垮蜀中,致使民生凋敝,望大王、殿下慎之!”

能留下多少人,最终还是要看后勤能支撑多少。

“我来回答。”诸葛亮接过话头,“根据蜀中的情况,以及考虑到孟达还在进攻东三郡,汉中地区大致能维持一万兵力。”

汉中之战大局上已经结束,刘备、曹操二人已经收手,不过目前仍由局部战斗在持续中。

如孟达率兵挺近东三郡,准备拿下上庸、房陵、西城三郡。

因为此三地与汉中相连,曹操丢了汉中,东三郡必然守不住,最终还是要被刘备收入囊中,无非早晚问题罢了。

“既如此,那就让父王亲率一万大军坐镇南郑,如此就不用为后勤担忧。”

“并在未来一年内,陆续将百官、军队家眷迁来汉中,这样在时间上也更加充裕,不至于仓促行事。”

刘禅话音落下,众人立即紧锁眉头。

不是不行,而是刘禅貌似对南郑的执念太深。

给人一种好像无论如何,哪怕有天大的困难,最终也要硬着头皮定都南郑的感觉。

“阿斗。”刘封跳出来道:“这么点兵力,还让父王亲自镇守,你就这么不把父王的安危放在心上吗?万一曹贼率军前来...”

“难道让魏延将军坐镇,就不怕曹贼卷土重来?”刘禅径直打断,“难不成父王亲自坐镇,还不如魏延将军坐镇有效果?”

刘封闻言一窒,就连魏延也甚是尴尬,他自然不敢说比刘备更强。

“阿斗。”刘备饶有兴趣开口,“南郑样样不如成都,为何你执念如此之深?”

刘备对此非常好奇,之前刘禅的种种解释,貌似都不是最终原因。

刘禅不禁哑然,之所以如此坚持,无非是为了‘大意失荆州’之事。

届时一旦荆州有难,刘备方面不至于来不及。

哪怕眼下的情况,汉中只能留下一万人,但有刘备亲自在此坐镇,至少能起到牵制曹操的作用。

届时,襄樊之战一旦爆发,就算刘备无力支援,但曹操被牵制住,同样无力往襄樊派遣大量援兵。

这就是刘禅对南郑有执念的原因,但不能直接言明,毕竟襄樊之战还没爆发,现在说出来未免荒诞。

稍作沉吟,刘禅缓缓道:“成都太远,不仅离关中远,日后会耽误北伐,同样离荆州非常远。”

“反观南郑,不论是日后北伐也好,还是与荆州成掎角之势,无疑都是最佳选择。”

“等到东三郡拿下,汉中、荆州就能接壤,两地紧密联系起来。”

“隆中有言:仲父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父王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乎?”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noveContent").("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父王!”刘禅再度开口,问道:“敢问父王,您此前让魏延将军坐镇汉中,打算留下多少兵力镇守?”

刘备没有回答,而是看向诸葛亮。

但也有心中窃喜之辈,如蜀中本地官员。

南郑不能为都,便意味着只能选择成都,他们自然高兴。

“孔明?”刘备显得很诧异,问道:“可是有什么不妥之处?”

如魏延者,心中再度燃起希望,有望成为坐镇一方的大将。

更如刘封者,他就是单纯想坏事,不想看到刘禅成事。

“这个问题确实要正视。”刘备眉头紧锁,道:“若无法解决...”

“什么难点?”刘备立即追问。

“后勤问题。”诸葛亮沉声道:“汉中之战持续两年,蜀中男兵女运,臣负责期间的后勤事务,深知蜀中百姓已经不堪重负。”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