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情感 > 重生七十年代,开局大山猎人

第158章 猴儿酒

  • 作者:倾覆
  • 类型:情感
  • 更新:2024-04-27 10:46:41
  • 字数:5402字

甚至表示,直接送徐清风几箱。

不要钱。

上次徐清风可是帮了他们酒厂一个大忙,不然那些滞销的酒,酒厂都不知道怎么办。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字。

刘林娟笑着说道。

此时听说徐清风来酒厂买酒,那叫一个热情。

知道酒厂另辟蹊径,不愁销路之后,这些南方的商人,顿时急了。

最后酒厂还是把这批酒卖给了对方,但价格相较之前,提高了不少。

徐清风谢过了刘厂长的好意,但钱还是要给的。

这也是绝了。

酒厂的刘厂长,早就想要见见徐清风了。

如果不收钱的话,他也不要这酒。

一码归一码,这酒又不是大自然的搬运工,不可能是凭空掉下来的。

期间,经过了多道工序,有很多工人为这酒付出过辛勤劳动。

一来二去,不仅没有亏欠,还比预期赚了很多。

而且供销社还都是限量供应。

当然,你也可以买私人酒坊的酒,如今黑市也有一家吊酒坊的出现。

就是刚开始吊酒,酒的味道,不如酒厂。

很快,由刘厂长和刘林娟带领着,徐清风看到了酒厂的主打牌子。

白山酒厂,生产的烧刀子远近闻名。

烧刀子,属于是粮食酒,吃着健康,安全,放心。

酒厂还有一种面向穷苦大众的酒,是那种用工业酒精兑的酒,徐清风才不要呢。

胜在价格便宜,所以是畅销款。

但那玩意,吃了太上头了。

很多人喝了都会头痛。

副作用大。

徐清风挑选了最贵的一款。

白山佳酿,内部的价格在5元一瓶。

市面上能卖到7-8块,比茅台便宜一些。

但已经是白山酒厂的镇厂之宝了。

“对了,清风贤侄,我可以这么叫吧?我跟秋雨他爹也是好朋友,你知道猴儿酒吗?”

刘厂长似乎想起了什么,一拍脑袋,对徐清风说道。

徐清风点了点头,猴儿酒,他当然是知道的。

不过猴儿酒几乎没有人喝过,也没有人见过,只存在于传说中。

徐清风前世也曾经听说过猴儿酒。

但倒是没有亲眼见过。

所以听到刘老板的话,顿时大为感兴趣起来。

询问刘老板,难道这里有猴儿酒?

听到徐清风的话,刘老板乐了:“如果是猴子酿的酒,我这里肯定没有,普天之下,可能也找不出几个人喝过的,这玩意太罕见了,堪称稀世奇珍。”

“猴子也会酿酒的吗?我这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也太让人惊讶了。”李秋雨在旁边忍不住嘀咕了一句。

徐清风微笑告诉她:“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不过吧,猴子倒是不会酿酒,所谓的猴儿酒出现,只是机缘巧合罢了。”

不过长白山是没有野生猴子的,所以这里不会有猴儿酒,只有南方的山林里,才会有猴儿酒的出现。

说着,徐清风跟李秋雨解释了一下,猴儿酒为何物。

众所周知,猴子喜欢吃水果。

山里的各种野果,是猴子的最爱。

作为灵长类动物,猴子的智商也是很高的,知道储存食物过冬。

吃不完的野果怎办,找个树洞,把野果扔进去储存。

但猴子也有一个缺点, 那就是忘性大。

寓言故事里,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的主角便是猴子了。

猴子经常会忘记储存野果的地方,这样一来,寒暑易节,野果在树洞里发酵,会变成果酒。

这就是猴儿酒了。

所以猴儿酒,就是一种果酒。

“清风贤侄,没想到你居然知道这么多,可以的,不错,猴儿酒的由来便是如此。”刘厂长赞赏的看着徐清风,开口说道。

“刘叔,你刚才说的猴儿酒是?”徐清风有些好奇的询问道。

“是我们酒厂研发的新品,也就是果酒,说白了,就是用各种水果酿造的,不过,因为成本太大,这个项目已经被砍了,只有第一批猴儿酒...大概有个几百斤的样子,我也是刚才想起来,要是贤侄感兴趣的话,我可以带你去看看。”刘厂长解释道。

此前他们的确是想要打造猴儿酒这个品牌,作为白山酒厂的另外一大金字招牌。

为此,还砸了不少的钱,包括去南方地区的各大酒厂取经,通过对一些古籍中关于猴儿酒的记载里,提炼出一些信息。

然后整合出了一个果酒配方,后面刘厂长等人把这个酒命名为猴儿酒。

这就是白山酒厂,猴儿酒的由来了。

徐清风恍然,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为了节约成本,刘厂长他们使用的都是一些北方很常见的水果,比如说苹果,枣子,梨子这些。

“这种果酒,酿造其实挺简单的,过程也并不复杂。”

刘林娟也是参与过猴儿酒酿造的人员之一。

她跟李秋雨和徐清风也说起了一些酿造过程来。

只需将各种五花八门,不同种类的水果,扔进树洞里,让其自然发酵就可以了。”

这个发酵的时间越久,猴儿酒的风味便也越好。

“树洞?”李秋雨有些惊讶。

“没错,这不是为了还原猴儿酒最原始的滋味吗?所以咱们的酒厂师傅,专门挑选了几十根木材,打造了一百多个树洞来储存这些猴儿酒。”刘林娟开口解释道。

李秋雨一拍脑袋:“我记起来了,就是去年那一批木材吧?”

刘林娟点了点头:“没错,全靠林场的大力支持,如果没有林场的这些橡木,我们这些猴儿酒也生产不出来。”

很多人可能以为,我国没有橡木。

换做是别人的话,可要废不少的劲。

这年头,买酒也是需要酒票的。

不给钱,那不合理。

刘厂长见徐清风这么说,也只好由送酒,变为了按照成本价收一些钱。

“我当是啥呢,这不就一句话的事情吗?你们想要什么价位的,我带你去挑选。”

这一来做了人情,二来也不违规,皆大欢喜。

办酒席也不需要多少酒,一箱6瓶,十箱足够了。

但这十箱酒,也就是李秋雨在酒厂有关系,才会这么轻易的买到。

“对了,娟子,后面酒厂的酒怎么处理了的?”李秋雨好奇的问道。

刘林娟告诉李秋雨,就如徐清风分析的,这就是南方那些奸商的套路。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