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其他 > 穿越后,我靠科技与狠活儿暴富!

第47章 王娘子哑了

  • 作者:是颗橘子
  • 类型:其他
  • 更新:2023-12-18 14:43:49
  • 字数:4236字

又有人问,“你不是跟王娘子关系最好了么?咋这几日不见登门问问哩?”。

邹三禾笑而不语,转身进了自家院子。

原是那日沈家来人接了王娘子一家过府叙话,一进门王娘子就跪在了地上,言辞恳切的跟沈家长辈道歉。

王大哥更是操起平日擀面的粗擀面杖就朝王小崽的后背抡了过去,偏沈家长辈也不出言劝解一二。

她不欲打听,却从过往的工人们口里拼凑出了这几日发生的事。

邹三禾笑得和气,“这不是原先铺子太小了,现在寻了新得住处,便想要重新装潢一下,分出大半个院子来做铺子,剩下半个住人”。

王小崽是读书人,当街道歉,这不是还未科考就让诸位考官留下了品行不端的印象来么?

这王娘子如何能依,可也不知为何,几番拉扯之下,沈家还真就放过了王小崽,也没再提当街道歉的事儿。

王娘子躲在屋里听着外面的动静,心里挠痒痒似的难受。她早就习惯了什么事都先说与邹三禾听,每次邹三禾都能给她出出主意,再不济也能劝解她一两句。

王家而今只王大哥一人好着,这边儿炖个鸡汤,那边儿调制药膏,忙着哩。

说完这些,便有工人问起邹家铺子的事儿

可而今,却是再也说不出口了。

原来,当日王家一家子刚一入沈宅就听到某处院落传来‘快去请老夫人,小姐疯了..小姐疯了’的声音。

可还不待听清,那声音就没了,想是小丫头们胡言乱语吧。

这不是从沈家一回来王娘子就病倒了,王小崽因着亲爹那几擀面杖也是高烧不退,趴在炕上动弹不得。

可花厅仍旧安静得可怕,无一人为她们说话。

事情到此,本已无转圜的余地,偏她们往外走的时候,撞见几个丫鬟神色惶恐的往某个地方走。

也不知王娘子生了多大的力气,眼疾手快往那院子冲了去。

只见一十六七岁的少女跌坐在地,虽衣饰完整,可脖子上遍布的红痕还是让已为人母的王娘子一下就猜测到了什么。

慌张赶来的婆子还想出言训斥一二,却见王娘子已然变换了神色,仿若从冥府爬出的厉鬼一般,“想来这位便是府上的大小姐吧?”。

王大哥跟王小崽被送走的快,并不晓得这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沈家又是如何原谅了他家的。

可只有王娘子知道,她是如何跑回花厅,如何用沈小姐的腌臜事与沈老夫人做交换,又如何讨来一碗哑药,为儿子来日的光明大道铺路的!

邹三禾知道王娘子哑了的事儿,已是院子装修完毕,安排人住进来提前熟悉环境的时候了。

天气燥得吓人,王娘子木着脸给工人们打饭,王大哥一边收钱一边解释,“是叫烧坏了嗓子,哎,也没办法,万幸人好着”。

王小崽也沉默了许多,老老实实趴在炕上养伤,也不曾再去吴秀才的学堂。

听闻这一消息的邹芜唏嘘不已,忍不住叹道,“王娘子...到底可怜”。

邹三禾也叹了口气,她并不知道其中内情,只是跟了句,“好在沈家最后并未揪住不放,听说还为小崽另寻了学堂”。

关于王小崽转了学堂的事儿,还是听吴秀才说的。说是沈家派了人来办了这事儿,给王小崽转去了稍远些的明光书院,那儿的师资力量更雄厚些,又有沈家照拂,不难出头。

与此同时,沈云鹤也入学了吴秀才的学堂,正跟邹七材在一个班级。

班里的学生几乎都是八九岁的大孩子了,猛然来了个六岁的小土豆,又是前段时间的话题中心,惹得大家好奇不已,却都碍于身份不敢上前。

邹七材谨记着姐姐的教诲,只保持着每日碰见沈云鹤时点头问好的礼貌距离,再无旁的。

待到秋风萧瑟时,邹家的铺子才又重新开张。

而今她家也跟后头的几家一样,把院子一分为二,在中间新起了个墙做隔挡,前院做生意,后院住人。

铺子里是邹三禾掌勺,两个小丫头,一个在前头铺子里卖酒水,另一个在灶膛忙活着。

另有两个小子跑堂,瞧着都是练家子,对着谁都是一张笑脸儿,瞧着就喜气洋洋。

铺子里的吃食也固定下来,前头小铺子卖酒水零嘴儿,后头厨房专做砂锅类,另有一口小灶可以点炒菜之类的,也都是固定的。

早上仍是菜肉夹馍,不再开晚市,过了午市铺子就关门了。

下午铺子里收拾干净,邹三禾她们跟两个丫头就回去了,只留两个小子看铺子。

这不是生断了小崽的科举之路么?试问古往今来,有哪一个名声不好的平民考生仕途顺畅的?

她跪在地上猛地磕头,她丈夫也扔掉了擀面杖不住的磕着头,险些把额头都磕破了去。

当时王娘子心里压着事儿,并未过多关注,垂着脑袋一点儿也不敢乱瞧。

也不知走了多久,小腿肚子都有些僵了才堪堪到花厅。

在新家安顿下来不久,邹三禾就着手规划装修铺面的事儿,却见隔壁王家的铺子好几日都没开门了。

屋里只坐着一个主子,却摆了两盏茶。

王娘子不敢多瞧,低眉顺眼的认错。不多时,王大哥就掏出擀面杖揍起儿子来。

王娘子心里是又着急又心疼,好不容易沈老夫人开口了,却是要求她儿子当街与沈家道歉的。

王大哥一咬牙,竟是直接将儿子打得晕死过去,才听沈家长辈不咸不淡来了句,“到底是孩子间的玩笑话,何必如此”。

可正当两口子都松了一口气时,又听沈老夫人道,“可毕竟你家小子出言侮了我家名声,叫我看...还是请王公子当街道歉来得好些”。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