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侠客小说网 > 历史 > 红楼综视:开局截胡秦可卿

第十五章 日转千阶!青云直上!(求鲜花!)

  • 作者:剽姚校尉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3-12-18 11:10:11
  • 字数:5080字

一时间。

午门外,人喊马嘶。

文武百官也不知道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情,原本是午餐休憩的时间,在京官员却都不敢怠慢,急急忙忙奔赴皇宫。

乘车坐轿的高级官员,还有功夫在车里整理衣装。

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所有在京官员都是议论纷纷。

六部衙门距离皇宫,足有一里半地,徒步的官员紧赶慢赶,仍旧是累得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

要知道。

南宫禁卫、御前侍卫蜂拥而至,主持秩序。

大乾朝最起码有十年时间,没有召开午朝大典了。

皇帝突然下诏。

多达上千名官员。

从丹凤门鱼贯而入。

按照大乾律令,日常朝会,凡正五品以上官员,才有资格上朝。

多少年了。

超过了一千多人,无论品阶大小,全都统一入宫觐见。

按照禁卫军的安排。

五品官以上进入德阳殿。

五品及其以下官员只能是在殿门外依次站队恭候。

上千名官员。

同时高呼万岁!

场面极其宏伟、气势磅礴!

大殿之上。

全场肃静。

大太监夏守忠站在玉阶之上,按照惯例,朗声喊道:www.lawace.cn 盘古小说网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不等殿内官员出声。

位于龙椅之上的庆隆帝,已经迫不及待地说道:

“朕突然召开朝会!”

“实乃是因为有惊天的消息从北方战场传来!”

话音方落。

真是满堂皆惊。

所表现都是惊惧交加的神态。

“难道北方鞑子攻破幽州了?”

“敌骑牧马南下,幽州告破,那京城也是在所难免啊!”

“我堂堂大乾朝帝都,竟然要暴露在敌人的砍刀之下了?”

“数十万边军,简直猪狗不如啊!”

“我早就说边军只会杀良冒功、谎报军情!”

众人愤怒不已。

都以为是大祸临头了。

然而。

“肃静肃静!!”

夏守忠出声警告。

整个大殿内外这才堪堪停下。

庆隆帝脸上带着笑意,语气激动道:

“北方八百里急报!”

“居庸关守将屯骑校尉贾瑛主动出战,取敌军首级两万,更是斩杀了金人代善!”

“此乃十年之间,未曾有过的大胜啊!”

轰!的一声!

在朝官员都是惊得目瞪口呆。

只觉得雷轰电掣!

庆隆帝不等这些人回过神来,又是继续笑道:

“上一次北方边军传来捷报,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

“好像还是八年前,卢将军在蓟县大破敌军,斩杀敌军两百余人?”

“斩杀两百余人也能够称得上是大胜、捷报?”

“那此次杀敌两万,该是什么样的泼天战功!?”

满朝文武。

皆是不敢相信。

消息传至大殿之外。

数百名官员就像是炸开了锅一样。

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在这些人中。

贾政就是其中一员。

身为工部员外郎,从五品官职,只能是候在殿门外。

此时。

贾政的内心早已经翻江倒海。

尤其是当贾瑛的名字从殿内传出来的时候。

贾政恨不得抽自己几个耳光。

好让自己冷静下来。

可怜他在工部兢兢业业十几年,到头来还只是个从五品的小官,现在贾瑛一战便立下如此滔天战功?

贾政张大了嘴巴。

久久难以释怀!

于此同时。

大殿之上。

庆隆帝整个人神采奕奕,容光焕发,一扫之前的阴霾,振奋道:

“这个屯骑校尉贾瑛,是谁家的子弟?”

朝中官员纷纷左顾右盼。

按理来说。

能够在官场、军营里崭露头角之人,大都是勋贵世家之后,寒门难出贵子。

尤其是在军中。

那都是勋贵集团的势力,只能是勋贵子弟才能够任职的地方。

隔了半晌。

见无人回应。

夏守忠这才上前小声提醒道:

“启禀陛下!”

“此人乃是宁国府的子弟!”

宁国府?

庆隆帝沉吟道:

“原来如此!”

“宁公后人,想来也是将门虎子,看来昔日战功赫赫的宁国公,后继有人了!”

要说宁荣二府。

昔日便是以军功起家,在军中的势力更是根深蒂固、盘根错节!

只可惜。

这些年宁荣二府都是逐渐改换门庭、弃武从文!

所以宁荣二府逐渐落寞。

甚至于从昔日的京城一等权贵,逐渐没落到了三等人家的行列。

提到宁国府子弟。

便立马想到了昔日战功卓越的宁国公。

沉吟半晌。

庆隆帝连连点头,难掩激动的情绪,奋然喝令道:

“屯骑校尉贾瑛,勋贵之后,颇有昔日宁公之勇,杀敌有功,擢升虎贲将军,俸禄同从三品!”

“执掌北军五营兵马!”

此话一出。

哗然一片!

虎贲将军,从三品!

要知道多少在京官员,倾其一生心血,都只能是在三品之下。

三品,那就是所有官员晋升之路上的一道门槛!

地位堪比云泥之别!

另外就是掌管五营兵马。

最少也有四五万的步骑。

从一个校尉,直接晋升虎贲将军。

连升数品!

可谓是青云直上,日转千阶!!

这等升迁的速度。

简直就是前所未闻!

百官不敢妄言。

实在是此等战功着实惊世骇俗,哪怕是更多的赏赐,那也无人敢出声反驳!

庆隆帝的情绪久久不能平复。

再次出声道:

“此次敌军精锐尽失!损失惨重!”

“正是大好的机会!”

“着令虎贲将军贾瑛,并左中郎将牛继宗,率领各部兵马,同时往东方向发起反攻!”

“三个月内,务必要将鞑子赶出关外!”

$(".noveContent").("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属于特例!

在京官员。

但是每月初一、十五的大朝会。

凡是所有在京官员,不论官职大小一律有上朝的义务,凡是来京述职的外省官员也必须上朝。

大街上。

每月两次的大朝会。

五品以下官员虽然能够上朝,但是只能站在殿门外听候。

这一次召开午朝大典。

至于徒步的低级官员,则是十分狼狈。

整个皇城非常之大。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